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正> 程、朱理学作为封建社会后期的官方哲学,在封建社会末世遭到了必然终结的命运。辛亥、五四、建党、北伐一系列革命浪潮,清扫着封建末世的残云,一个民主主义的新时代已经来临。然而封建末世的理学家刘尔炘却以维护封建理学为己任,专修了一部《拙修子太平书》,向新时代的来临,提出了挑战。剖析一下这一历史现象,可以弄清楚程朱理学的苗裔,面对封建制度的崩溃,在想些什么,做什么样的挣扎? 刘尔炘其人其事刘尔炘,字又宽,号晓岚,又号五泉山人、果斋、拙修子。甘肃皋兰(今兰州)人。生于清同治二年(1863年),卒于民国二十年(1931年),终年六十八岁。主要著作有《果斋日记》八卷,《劝学迩言》一卷,《(日受)经日记》四卷,《果斋一隙记》四卷,诗文杂集《果  相似文献   

2.
一、据《提要》卷一一《书类一》载: 《尚书讲义》二十卷。宋史浩撰,浩字直翁,鄞县人,绍兴十四年进士。 今案:《宋史·史浩传》于浩登科年代不系年。 考《宋会要辑稿·选举》、《文献通考·选举》、《宋史·高宗纪》等书所载,并无绍兴十四年榜,此必误。 考《宋史》卷四○○《汪大猷传》称:“(大猷)登(绍兴)十五年进士……。大猷与丞相史浩同里,又同年进士,未尝附丽以于进。”又《南宋馆阁录》卷七称:“史浩字直翁,四明人,刘章榜进士出身。”案刘章为绍兴十五年状元(参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绍兴十五年四月纪事),是史浩实十五年进士。  相似文献   

3.
《全清词·顺康卷》失收词别集补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梦香词》一卷,汪观撰。汪观,字若,安徽休宁人。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生,清顺治十二年(1655)进士,官湘乡知县。顺治十八年(1661)卒。著有《静远堂诗集》七卷、《梦香词》一卷。(《国朝耆献类征》卷二一六、《碑传集》卷八八)《梦香词》收词六十八首,附《静远堂诗集》行。有姜等序,康熙由舟山房刻本,南京图书馆藏。《北山诗余》一卷,清徐麟吉撰。徐麟吉,字日驭,号北山,山阳人。明中山王裔孙。清顺治十三年(1656)生。受业于潘柽章。曾入侍郎王东侯及两江总督董讷幕。卒年在康熙五十年(1711)后。有《北山诗集》十八卷。(潘耒、魏坤、沈用…  相似文献   

4.
<正> 《阙里颜太史真稿》是清朝颜光献的时文选集。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编辑委员会编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出版的《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将该书归到经部四书类(见经部四书类第三五一八种书),这是极不妥当的。颜光猷,字秩宗,号澹园,颜子六十七代孙,康熙癸丑科(1673年)进士,选庶吉士。著有《易经说义》二卷,《澹园文集》二卷,《水明楼诗集》六卷,《水明楼制义》二卷。《颜太史真稿》即《水明楼制义》,二卷二册。前册书刊刻于康熙甲寅年(1674),是颜猷的同学诸子评选,他的胞弟颜光敏(字修来,康熙进士)参订。书名题签为《颜澹园藏  相似文献   

5.
《黛吟草》附词一卷,沈淑兰撰。沈淑兰,字清蕙,号吴兴女史,浙江吴兴人。归安诸生吴方敉妻。生于顺治九年(1652),卒年不详。(沈淑兰《黛吟草》,沈尔煜序)有《黛吟草》,前有沈涵、申玮、金恺、沈尔煜序。附词一卷,收词58阕。康熙浣花轩写刻本,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藏。《菊窗诗余》一卷,刘慎仪撰。刘慎仪,号菊窗,山东德平人。刘加隆女,举人李图南继室,年二十九卒。有《和雪吟》一卷,有乾隆三十年葛周玉序,徐定邦跋。附《菊窗诗余》一卷,收词10首。嘉庆七年重刻本,国家图书馆藏。《绣香居存稿》附诗馀一卷,陈结撰。陈结(约1611~约1692),…  相似文献   

6.
《全清词·顺康卷》失收词集补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砚卢诗》一卷,朱之俊撰。之俊,字擢秀,号砚庐,山西汾阳人。天启二年(1622)进士,官国子监司业,入清官侍读,后辞官归家。此集卷末收《卜算子》词二首。今存康熙三十七年(1698)汾阳朱氏刻本,收入《四库未收书辑刊》第七辑第十六册。《击铁集》十卷,薛敬孟撰。敬孟,字子熙,号勉庵,福建福州人。生于天启年间,入清绝意仕进,设帐躬耕以自养。此集卷十收词九十四首。今存康熙刻本,收入《四库未收书辑刊》第七辑第二十册。《南诗稿》二十四卷,潘高撰。高,字孟升,号鹤江,江苏金坛人。生于天启四年(1624),约卒于康熙十七年(1678)。诸生,受知于钱谦…  相似文献   

7.
<奉使琉球诗>附词一卷,徐葆光撰.徐葆光,字亮直,号澄齐,别号二友老人,江苏长洲人.康熙十年(1671)生.康熙五十一年进士,官翰林院编修.康熙五十七年任琉球副使.  相似文献   

8.
松年、字小梦,号颐园,蒙古锒蓝旗人。姓鄂觉特氏,生于清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六月廿九日(见《奉直同乡齿录》)。其祖上系驻防天津的八旗四翼蒙古人。幼年入八旗“官塾”读书,在三十二岁那年才正式拜当时名画家如山(字冠九、满族)为师,系统全面地学习了中国绘画的理论和技法。他是否应过举,抑或是“捐纳”得官,现不可考。据《榆园画志》中说他“曾官汶上知县”,《八旗画征录》则说他“官游山左,曾任范县知县”,而《奉直同乡齿录》说他“清光绪间以知县来山东候补,曾睾单县”。《八旗画征录》又说他“不阿权贵,不久罢官,流寓济南,以书画自娱”。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殁于济南,享年七十岁(《奉直同乡齿录》作享年七十五岁,恐误)。六十一岁(光绪丁酉年即公元1897年)脱稿所著《颐园论画》一书,多甘苦有得之言。  相似文献   

9.
南炳文 《东岳论丛》2008,(2):168-169
一中华点校本《明史》(以下简称《明史》)卷88《河渠志》6第2150页称:永乐九年“浚江阴青陽河道”。查王鸿绪《明史稿》(以下简称《明史稿》)志28《河渠》6,其相应处所记,与之完全相同。可见《明史》此处文字乃因自《明史稿》。但查《明太宗实录》卷118第1页上永乐九年八月甲午  相似文献   

10.
黄彦弘 《云梦学刊》2013,34(1):26-28,53
邓显鹤(1777-1851),号湘皋,晚号南村老人。清代文学家、诗人、文献学家。宝庆府新化县人。嘉庆九年,邓显鹤中乡举,官宁乡县训导,晚年应聘主讲邵阳濂溪书院。著有《南村草堂诗钞》、《南村草堂文钞》;搜集校刊王夫之遗书;考订明代周圣楷《楚宝》一书,匡谬拾遗,成《(楚宝)增辑考异》五十四卷;编纂有《沅湘耆旧集》二百卷、《资江耆旧集》六十四卷、《宝庆府志》一百五十七卷、《武冈州志》三十四卷等。  相似文献   

11.
蓝鼎元(1680——1733),字玉霖,号鹿洲,福建漳浦人。康熙六十年(1721)从兄蓝廷珍渡海参与镇压台湾朱一贵起义。雍正六年(1728)经太学士朱试的推荐,任广东普宁知县,因性情伉直,违迕监司遭到褫职。后福建巡抚鄂尔达为其申冤.得以昭雪,旋署广州知府。十一年(1733)夏,死于任内,终年54岁。著有《鹿洲初集》20卷、《女学》6卷、《东征集》6卷、《平台纪略》1卷、《棉阳学准》5卷、《鹿州公案》2卷、《修史试笔》6卷等书,是清初福建一大文人。蓝鼎元协助镇压朱一贵起义,应予批判。但是,他对台湾善后经理的许多建议对台湾的开发起了促进作用,则是应予肯定的。本文拟就蓝鼎元对清初台湾开发的贡献作一粗略述评。  相似文献   

12.
陆游的词,据宋人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载,有《放翁词》一卷。明毛晋所刊《放翁全集》载《放翁长短句》二卷。陶湘《影刊宋金元明本词》据嘉定三年陆游子子遹刻《渭南居士文集》(五十卷),辑出《渭南词》二卷(第四十九至第五十卷)。《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载《放翁词》一卷。此本实将毛晋所刊本又并为一卷。唐圭璋  相似文献   

13.
冯梦龙于《寿宁待志》中自言“司训丹徒”(《升科》)。据此,冯曾任丹徒训导,这可肯定。至于任职年月,冯未明说,需加考定。但在史料中,冯这一生平重要史实的记载却不一致:光绪《丹徒县志》卷21《官师表》载:“冯梦龙,吴县人,天启中任,升寿宁知县。”这就是说,冯在天启中曾任丹徒训导,并由此升寿宁知县。《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30于冯梦龙《春秋衡库》一书注云:“(冯)崇祯中由贡生官寿宁知县。”民国《吴县志》卷16《选举表八》载:“(祟祯)三年庚午,冯梦龙,犹龙,官寿宁知县。”这就  相似文献   

14.
《豫园诗集》附词一卷,王康撰。王康,字燕贻,号豫园,江苏宝应人。生卒年不详。王善继子。康熙十一年(1672)乡试第一,早卒。(《重修扬州府志》卷六二)著有《豫园诗集》,有郭昂康熙十一年序,收词28阕。清抄本,南京图书馆藏。《知稼轩诗》附词一卷,王泰甡撰。王泰甡,字鹿宾,号芝圃  相似文献   

15.
公元1848年,正当我国最后的第十三名三元及第的状元陈继昌逝世之时,另一个状元在广西临桂的一个书香门第呱呱落地。他就是张建勋,字季端,号愉谷,一号愉(厂卢)。曾祖父张其禄是清代广西有名望的学者,著有《悦云诗草》二卷。祖父张烜也是诗人,著有《巢捷吟稿》二卷。其父张麟虽不见诗作,但曾佐治吴宣江观察守太平南宁兵备江右达十五年之久,享有政声。以上这两部诗稿,张氏均家刻于光绪十五年  相似文献   

16.
<正> 在有如烟海的明清笔记文中,清代后期毛祥麟撰写的《墨余录》,是较为优秀的一种,很值得一读。祥麟字瑞文,号对山,监生,官浙江候补盐大使。毛氏生卒年史无明文记载。《墨余录》于同治庚午年(1870年)刻印出版,他的甥婿李曾珂为该书写了一篇跋,说是年“先生五十余”,又,《墨余录》卷七《梦证去来》篇,毛氏说其长子北居生于道光甲午年(1834年),由此推断,毛氏当生于清嘉庆乙亥年(1815年)前  相似文献   

17.
《韵玉函书》是清初的一部韵书,未刊,今存稿本残卷两种,藏中山大学图书馆善本室。第一种稿本题光山胡煦沧晓氏纂集,男季堂校字;第二种残卷第一至五册封面则题“西溪初校,月泉再校,星桥三校,星桥补校”。显然,第二种为第一种的补改本。胡煦(1655-1736)为清初著名的学者,河南光山人,字沧晓,号紫弦,初以举人任安阳教谕。康熙51年(1712年)举进士,散馆,授检讨,充殿试读卷官,教习庶吉士。曾任《明史》总裁,累官至礼部侍郎,后因事罢归。乾隆元年(1736年),诏复原官,不久去世。胡氏一生苦心读书,对于《易经》用功尤深,著有《周易函书》50卷、《释经文》49卷,为正集;有《韵图》3卷、《孔朱辨异》3卷、《易学须知》3卷、《卜法评考》4卷,为别集。另著《韵玉函书》5卷。前数种均已刊行,唯《韵玉函书》未见刊本。清陈康祺《郎潜纪闻二笔》述及胡氏的事迹时说:“光山胡侍郎煦,亦康熙朝道学名臣,治《易》究图书之蕴,著函书数十万言。圣祖屡召见,问爻象疑义,命画图讲说,叹曰:  相似文献   

18.
(一)宋代苏洵文集传刻简述苏洵文集在宋时已有多种传本,见诸记载的有:(1)欧阳修《赠文安县主簿苏君墓志铭》及曾巩《苏明允哀词》皆言有文集二十卷。(2)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及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并著录苏洵《嘉祐集》十五卷。(3)《通志·艺文略》著录《老苏集》五卷又《嘉祐集》三十卷。(4)《宋史·艺文志》著录《苏洵集》十五卷又《别集》五卷。以上各本之书名卷数  相似文献   

19.
<正> 鲁南作家王思玷,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繁荣和发展,曾经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但他的名字一闪即逝,至今不大为人所知。当年,文学研究会代机关刊物《小说月报》在十二卷五号,用“风雨之夜”的题目,征求短篇小说和长诗。当时正在鲁南的王思玷,起而响应,写出了他的第一篇作品《风雨之下》,用一个老农的自述倾诉了暴风骤雨给农民造成的灾难。这篇小说作为应征作品,发表于《小说月报》十二卷九号,被评为入选的优秀作品之一。茅盾同志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导言》(以下简称《导言》)中说:“作者对于农民生活的熟悉,在这里已露端绪。”自此之后,王思玷又连续在《小说月报》上发表了六篇小说:《偏枯》(十三卷十一号)、《刘并》(十四卷二号)、《归来》(十四卷五号)、《瘟疫》(十四卷十二号)、《一粒子弹》(十五卷七号)、《几封用S署名的信》(十五卷八号)。  相似文献   

20.
《元史》卷八十三《选举志三·铨法中》载:“十六年,部拟:‘管匠官止于管匠官内迁用。其身故匠官之子,若依管民官品级承荫,缘匠官至正九品以下,止有院长、同院务,例不入流品,似难一例荫用。’”(中华书局1976年点校本第2060页)按:《通制条格》卷六《选举志·荫例》中载有上述匠官荫例的原文,曰:“至元十六年四月二十八日,承奉中书省判送,本部呈,约会到工部官一同议得,既管匠官已拟议于管匠官内迁转,其身故官员弟男,若依管民官品级取荫,却缘照得已拟匠官品级,至正九品以下,止有院长名分,同院务,例不入流品,似难一体荫用。”校之原文,《元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