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汉语"以A为B"构式可表达4种语法意义:选择义、比较义、准则义和描述义."以A为B"构式核心表示客观认定,事件主体使两种客观事物联系在一起,并且进行认定判断.表"选择义"和"比较义"的为该范畴的典型成员,表"准则义"和"描述义"的为非典型成员."以A为B"构式是一个心理上的完形认知过程,凸显原则的作用对构式"以A为B"的形成具有关键作用,A是该结构焦点;通过转喻将次认知域放在主认知域中凸显的位置,传达"以A为B"构式的核心语义.  相似文献   

2.
在对"即物"说的研究中,通过对"即"字的字源学与语用学分析,认为"即"这个字的源初意义在于:在共同在场中的不断去远,并且进入……之中,与……融合为一。以此为出发点,重新阐释了"即物穷理"说、"即物以物物"说以及与"即"相关的一些哲学命题,指出"即物"说体现着一种与物合一,切入事物本身之存在的思维方式,也是人达到"物物而不物与物"这一境界的唯一手段。  相似文献   

3.
通过"哥吃的不是面,是寂寞"这类流行语探讨"V的不是A,是B"这类构式,在论述了传统构式和新构式的区别之后,尝试性地从修辞、认知、语用视角观察这一语言现象。"V的不是A,是B"构式从拈连和隐喻解读,说明这一表达的简练、含蓄;从原型范畴理论、惯性压制角度来理解新构式是对传统构式的传承和变异;从语用标记说明这一构式具有凸显语义焦点的作用。最后总结"V的不是A,是B"的广泛使用,既是修辞、语用,也是认知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牟宗三在《心体与性体》中将宋明理学诸家划分为三个系别,而这个划分的标准主要就是本体是否为即存有即活动,这一点可以说是牟宗三撬动整个宋明理学思想大厦的一个支点,而对这个支点的论述就笔者所知还很有限。牟宗三认为,程朱学派与陆王心学都重视体验本体未发的表面相似实际上隐藏着巨大的差别。这个大关键就是因为一般体验未发没有点出未发也是活动的;这种本体层面的活动,与程朱所论的心气之心根据天理而发的经验层面的活动有本质的差异。因此,即存有即活动比起传统的体用论来更能揭示理学诸派别内部的实质特性。按照牟氏之理论,只要我们能在某个时刻真正除去私心成见,本心的活动就即刻拨云见日地呈现出来。所以,不只是只有顿悟了本心才呈现出来。牟宗三这种渐悟与顿悟的区分与禅宗慧能与神秀对本体的领悟很相似,极有可能是受到了他们在有关本体问题上争论的启发而提出了三系说。  相似文献   

5.
"即色论"的本质是不灭假色.在支遁看来"色不自色,虽色而空",缘来即来,缘去即灭,但另一方面"色复异空"、"非色灭空",色相又是客观存在的,只要因缘不曾散去,它们的存在就不是空寂."物物而不物于物"是支遁"新逍遥学说"最基本的原则,这一原则完全是以"即色论"思想为基础的"虽色而空",故"不物于物";"色复异空",故又需"物物"(以物为物).东晋孙绰云"居官无官官之事,处事无事事之心."居官"、"处事"是官官、事事,也即"物物"的表现,"无官官之事"、"无事事之心"是不官于官、不事于事,也即"不物于物"的表现.支遁的"新逍遥学说"对当时士人的影响之大,由此不难得知.  相似文献   

6.
陆九渊以"心即理"为核心的道德哲学体系,继承了儒家德性伦理的历史传统,其理路就在于由个体伦理而社会伦理."心即理"的道德哲学意义不仅在于把握了道德的形态是作为"主观意志的法"的道德自由,而且解答了伦理道德哲学本性是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统一,揭示了道德的本质是道德主体性与规范性的统一.因此,陆九渊"心即理"思想更为深刻地揭示了道德本性不是他律而是自律,不是制裁而是自愿,它是推动人们道德行为选择与践履的自主性、主动性与创造性的一种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7.
构式是一种形式和意义的结合体。构式语法认为,语言的意义是由词汇义和构式义相互作用生成的,句子意义不是单纯的组成句子的词汇意义的相加,句法结构本身也具有某种独立的意义,即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文章主要就"V+起来"结构分析其构式意义。  相似文献   

8.
《文史哲》2010,(5)
"即存有即活动"是牟宗三研究宋明理学时所提出的一个判别标准,以对应于所谓"只存有不活动"的本体。所谓"即存有即活动"主要是沿着本体宇宙论的方向,从道体、性体与心体三个层面依次展开的;而其之所以能赋予道德理性以能动、创生的功能,关键也就在于道德理性必然落实于人,而人的主体性与能动性,则正是道德理性之能动、创生功能的具体表现。由此出发,牟宗三还依据宋明理学之体与用、本体与工夫的思想论述了"即存有即活动"与"即活动即存有"之互渗互证与双向限制的关系,从而将道德理性提升到一种宗教精神的高度。在牟宗三看来,从儒家自古以来的一贯精神一直到当代最迫切的现实需要,都亟待一种宗教情怀作为整个民族的精神与底气,从而才能真正挺立起儒家的超越追求。  相似文献   

9.
刘玉敏 《理论界》2009,(11):156-157
"心即理"之所以被当作心学的标志性命题,就在于它简明直截,从本体论的高度树立了"心"独一无二的地位,将天下之事理归于一心,实现了主体即本体、本体即工夫的融合,从而与程朱天理论从根本上区别开来。除了陆王用这一命题建构思想体系外,"心即理"在佛教和儒家典籍中也曾多次出现,并不都具有心学意义。笼统地将"心即理"作为心学的象征是不准确的。心学有"心即理"的思想,但有"心即理"并不意味着就是心学。  相似文献   

10.
"VP+去"是一种常用构式,而其构式意义却体现出三种意义,即表示方式状态类的意义,表示目的的意义,还有二者兼表的歧义。之所以形成这种现象,是与"VP"和"去"的语义关系特征以及"VP"的语义特征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体-用"思维模式早在先秦《老子》中就已隐然成型,其表现是在论述先天地生之道时所运用的即用存体的思维。它包含了内外两重的即用存体,就道本身与就道物关系而言的即用存体。它用"道"指称先天地生者的创生作用,用"无名"指称具有创生作用的先天地生者的实体。先天地生之道的实体的存在由其创生作用的存在而保证,这是就道本身而言的即用存体。先天地生之道的创生之用的事实存在由它所创生的天地万物的存在而保证,被创生的天地万物为用,能创生的先天地生之道的全体大用为体,这是就道物关系而言的即用存体。道的创生之用还是一种依赖先验假设的逻辑上的存在。  相似文献   

12.
王阳明的"心即理"超出了"良知即天理"的道德认识论范围,走向了人的认识如何可能的普遍认识论命题。其一,每种"理"都有"寂"与"显"两种存在方式,作为认识对象的"理"不是客观存在于认识者之外的"寂"状态的理,而是存在于认识者心中的"显"状态的理;其二,"理"只有从"寂"状态转化为"显"状态才能为人所认识,这种转化工作不是由"理"去完成,而是由"心"完成,从这种意义上讲,无心则无理;其三,"心"有内外两种存在形态,于内表现为意识,于外表现为践行,相应的,"显"状态的"理"不仅是由意识所构建,更是由行动所构建,从而使"理"不仅活在人的意识里,而且活在人的行动而构成的事里;其四,人有构建"理"的自由,但这种自由并不代表着随心所欲,而是意味着让"理"从遮蔽状态走向无蔽状态,从而显现自身为自身。  相似文献   

13.
在支遁"即色游玄"的般若空观和"模山范水"的诗歌创作影响下,谢灵运形成了"融合玄释,模写山水"的山水审美观;开创了"以山水通于理道"的创作模式;形成了独特的景、情、理交融的艺术个性。通过山水之游,诗人暂时将身心从世俗中解脱,在"即色游玄"的思想引导下,进入一种自由无待的审美状态,在静观物色之美中更深刻地领悟到人生的真谛。  相似文献   

14.
"单数人称代词+一个NP"格式是现代汉语中的一种常用结构,它既可以是偏正性的,也可以是同位性的。根据句法功能和表义类型的差异,同位性"单数人称代词+一个NP"格式可以分为三类,即数量强调型、同指注释型和评议诱发型。评议诱发型结构与主谓结构有相似性,但也具有自己独特的语用价值,并已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构式。  相似文献   

15.
测度问句中"将"类正反同义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无/非/不与将构成正反同义结构对动作行为或状况发展进行推测,是中古汉语特有的一种语法现象。调查发现,将类两种格式在文献分布、语用功能方面差异明显。通过考证可知,将类否定式是在句法层面进行概念叠加与构式整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易正中 《云梦学刊》2013,34(2):138-141
根据"反预期"理论,"哪里是A,而是B"构式从语义来说,它主要表示三种意思:1)不是A,是B;2)形为A,实为B;3)不仅仅A,而且B。在语用方面,它往往通过先扬后抑或先抑后扬,以增强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17.
肖翠云 《江淮论坛》2004,1(5):126-130
人们常常将中国古典文论命题"文如其人"与法国布封的"风格即人"相等同,其实两者的内涵并不一致.这种不一致正体现了中西诗学传统与思维方式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英语话语标记语之构式语法分析——以"I mean"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话语标记语"I mean"有多种语用功能意义.在构式语法的框架下,试图把 "I mean"作为一个构式来研究,分析其形式、意义、功能,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I mean"的形成是一个语法化的结果这样一个假设,是从第一人称的动补构式[verb+complement]语法化为话语标记语构式[discourse marker].构式语法可以成功解释语法化的诱因.这样的分析可促进运用构式语法对话语标记语的研究,同时也显示出构式语法的强大解释力.  相似文献   

19.
"半A半B"、“半A不B"格式多数是熟语。“半A半B"表示相反、相对或相关的两种性质或状态同时存在。“半A不B"表示某种中间的性质或状态,多含有嫌弃和厌恶的意思。这两种格 式可以充当定语、状语、谓语等多种句子成分。  相似文献   

20.
"无A无B"中的A、B可以是名词性、动词性、形容词性、量词性成分,A、B间主要存在四种语义关系:同义关系、类义关系、反义关系和相关关系。"无A无B"可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无A无B"的语用价值体现在客观描写、主观评价、主观强调、语音和谐、经济简省等功能方面。A、B语序具有优选性,偶尔也有倒序现象。很多作家错误地使用了"无时无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