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无论语篇的生产还是语篇的理解视角是写作者或理解者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视角在语篇中可以表现不同的层面。视角与语篇的主题和结构、主位和语态的选择有着密切的关系。语篇视角具有信息功能和认知功能。对语篇的理解离不开视角。  相似文献   

2.
翟学凤 《学术探索》2014,(6):133-137
文章以Halliday的英语语调三重系统理论为基础,对英语语调序列的语篇功能进行了归纳。然后借助语篇宏观结构理论,分析了一则口语语篇语调的运用,初步探讨了英语语调语篇功能实现中的语篇宏观结构制约因素。研究发现,语调不仅传达语篇信息,还通过调型选择突出和强调语篇重要功能成分,参与语篇宏观组织、建构。  相似文献   

3.
对商务报刊语篇中出现的经济隐喻进行分类并阐述和分析其语言功能特征,旨在论述经济隐喻可以作为商务报刊语篇的一个重要方面,并且能够与该语篇的言语功能相符。  相似文献   

4.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篇分析理论认为语篇是翻译的基本单位,语篇的连贯性作为语篇翻译的一个深层语义特征,在以语篇为单位的语言翻译中尤为重要。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篇分析理论出发,对语篇翻译的显性连贯性的衔接方式以及衔接机制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以期能够对翻译实践带来一定的启示,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文章对名词性短语充当语篇回指语的指称功能和表情功能从认知和语用角度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文章指出,语篇回指语在实现其指称功能时受客观因素制约,体现出可及性、依附性和预设性.而回指语的表情功能强调了说话人指称策略选择的主体作用,这一功能的实现体现了说话人的意向,往往是对指称词语的有标记地使用.  相似文献   

6.
隐喻语篇功能在商业英语语篇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人们思维的一种重要方式,可以激发和建构概念。隐喻所具有的认知特性:顺序性、相似性和映射性,赋予了其特定的语篇功能,如衔接、连贯以及语篇组织策略等。在商业英语语篇教学中,如何充分利用隐喻的语篇功能进行词汇教学,指导学习者的联想记忆,扩展词汇网络;如何借隐喻的语篇功能指导学习者理解语篇结构,从而让他们最大量地获取和掌握语篇所传递的信息,辨认要点以及主题内容。  相似文献   

7.
政治语篇和隐喻密切相关。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也是社会和文化现象,它伴随社会发展并反映社会现实。借助于隐喻可以研究民族意识和社会心理。在此以俄罗斯政治语篇为例着重研究当今政治语篇中的隐喻及其功能,即认知功能、交际功能、语用功能、美学功能等,希望对以后的研究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系统功能语法视阈下的语篇分析重点研究语篇的衔接、连贯和语境等内容。在阅读理解中语篇分析的具体应用表现在语篇的语境分析、主题分析、结构与体裁分析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话语标记语是言语交际中颇为常见的语言现象,具有十分重要的话语功能。在此以关联论、语用顺应论为认知理据,结合自然口语语料,分析了话语标记语三种主要的语用功能:语篇组织功能、语境顺应功能和人际互动功能,揭示出话语标记语不但是动态言语交际中构建语篇的语言机制,而且是交际主体动态顺应策略的显性依据。同时,其语用功能也显示出交际主体对语篇、语境及交际对象等主要因素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韩礼德建立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为语篇分析建构了一个可适用的理论框架,然而从该角度对英诗及其译文的鉴赏在我国并不多见。通过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从概念功能、逻辑功能和语篇功能出发,对英国诗人威廉·华兹华斯的代表作“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的五种汉译版本进行比较和分析,可以从新的视角诠释翻译研究中原文与译文对等转换的差异问题。分析结果表明:系统功能语言学对英诗汉译本的语篇分析和翻译研究具备应用性;英诗汉译的原文与译文很难实现“对等转换”,因此在翻译评价活动中应避免机械地照搬功能对等原则。  相似文献   

11.
语言的三大元功能包括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语篇主要是通过四个系统来实现人际功能的手段的:语气系统、情态系统、人称系统和评价系统等。英文药品说明书是一种常见的科技类说明文,其目的是为了向患者介绍药品,同时也需要采取一些手段使药品制造商与广大患者建立一种明确的互动人际关系,打造其在医药行业的权威地位,促使患者谨遵医嘱。英文药品说明书主要通过语气、情态、人称和评价的系统来实现其语篇要实现的人际功能。  相似文献   

12.
安贝托·艾柯反解构的诠释学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慧 《学术探索》2012,(10):154-156
意大利学者安贝托.艾柯依托其符号学理论提出反解构的诠释学理论,在肯定诠释者权利的同时,主张以文本意图为诠释设限,反对过度诠释,并提出了简洁"经济"、一致性与吻合性的文本诠释的标准;认为文本的诠释应在作者、文本、世界、诠释者之间互动中进行。艾柯的诠释学理论对后现代主义某些批评家极端的诠释理论是一种反驳,也为当下的文本诠释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系统功能语言学语篇功能理论对完型填空应试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钟晓华 《云梦学刊》2009,30(2):112-116
闻一多《诗经》研究中的分类研究使情诗篇目被界定而清晰,呈现丰富的世情内容;再有,其字词训诂讲求读懂情感的隐语。还原初民生活现场;同时,闻一多凭其诗性想象力和述学语言鉴赏情诗的写与读;而因作者缺席、模糊,《诗经》情诗读法必须合乎文本整体逻辑性,“有效解释”需较大限度反映作者所处的语境。闻一多的《诗经》阐释与当前盛行的文化人类学研究形成参差对照,给情诗新读法以审慎启示。  相似文献   

15.
这/那、this/that指示照应的语篇衔接功能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示代词这/那、this/that在具体的语境中,具有不同的意义,其指示照应的语篇衔接功能不同,受心理成分、篇章距离等影响。  相似文献   

16.
由于“苛政猛于虎”的高频使用以及习语类推的作用,仿拟构式“XP猛于虎”得以生成,并重新分析为“XP|猛子虎”.“猛于虎”语义泛化成性质形容词,压制了“XP”的语义特征,“XP”必须是具有量性特征的名词或动词.“XP”转喻与之相关的整体和部分,具有转喻性,符合语言经济原则.仿拟构式“XP猛于虎”的构式义是:主观评判“XP”的某属性具有极性程度义.“XP猛于虎”通过主观评价“XP”的属性特征,实现了语言的语篇元功能.源型构式的高频使用、意象图式在语言的投射以及语言模因的移植作用下,仿拟构式“XP猛于虎”形成.  相似文献   

17.
作者从语篇功能角度,对唐代著名诗人杜牧的代表作《清明》英译本的主位结构、信息和衔接进行了分析,旨在通过语篇的比较和分析来评鉴古诗歌英译本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汉式英语存在于大学生英语写作的各个层面,可以从语言、心理的认知发生角度,中介语本身的发生角度以及社会、情感的发生角度来理解其成因。教学中,针对大学生汉武英语写作认知发生的不同表现,可相应实施过程法。以语篇理论为指导、以培养大学生词汇运用的评价意识为基点进行分阶段指导,以便消解大学生英语写作中的汉式英语现象。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中国立法和公共决策过程中民众参与听证会、法律草案评论等情形使得民众参与日益具有促进立法和公共决策的民主化功能。作为民主的产物,陪审团审判具有非职业性、社区代表性、公正性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得它具有4方面的价值功能:有利于发现案件事实真相,实现实体公正;作为一道屏障,介于被告人与国家权力之间,保护被告人权益免受侵害;提高公民素质、塑造国民性格、培养法治观念;提升审判公信力。陪审团审判制度为民众分享政府职能提供了有价值的机会,给刑事司法注入了大众价值观,增加了实现正义和防止政府滥用职权的可能性,强化了刑事司法裁判的权威性,是政府运作中民众参与的象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