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人口双向流动的结果是西部地区农村社会分离出了外出农民、留守农民、返乡农民三类群体,这三类群体因其对科技信息的需求偏好不同而引致了农村科技信息传播与服务的"两难"困境."两难"困境实际上是西部地区农村科技信息服务水平低下问题的外在表现,其内在致因还与体制机制、经济发展水平、要素禀赋等客观因素有关.因此要建立和完善西部地区农村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就要牢固树立"需求决定供给"理念,要从各类型农民人文科技素质、"信息生产源"、组织管理体制、信息传播方式与服务模式等几方面着手以改善相关科技信息服务环境.  相似文献   

2.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科技是解决农业发展问题最主要的手段,农民是农业科技使用的主体,农民的科技需求在农村科技研发、供给中具有基础性、决定性的地位.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采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需求、供给双方,实证性地揭示了农民自身因素和社会供给因素对农民获取和使用科技的影响与原因,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农民科技需求与应用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是农业科技的应用主体,农民的科技需求是农业科技研发、推广与应用的前提与依据。通过对山东省农民科技需求的调查发现,农民科技需求强烈,科技需求趋于多样化;受需求方和供给方双方面的影响,农民科技应用效率整体偏低,反映出农村科技供需不平衡。需要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科技的有效需求;引入以农民需求为取向的农村科技供给决策机制,建立多元化的农业科技供给体系,满足农民科技需求,提高农业科技应用效率。  相似文献   

4.
信息服务与个性化需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使信息已渗透到现代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支配和影响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科技创新、文化繁荣的重要因素.由于现代社会信息化的加快,社会分工程度的提高,使人们对信息服务的依赖性越来越强,而且更多地体现为个性化的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5.
朱文伟 《理论界》2009,(11):8-10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透过十个中央一号文件和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党的农村改革发展思路清晰地体现出"不变"与"变"的辩证统一:对农业、农村、农民问题重要性的认识一以贯之,但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发展主题;尊重农民意愿和首创精神、保障农民各方面权益的立场一以贯之,但注意分析、把握和解决不同阶段农民的不同需求;把行之有效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一以贯之地坚持下来,又不断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党管农村工作的做法一以贯之,同时以改革创新精神提高党领导农村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6.
面向农民需求的信息传递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信息资源要实现有效配置和充分利用,其前提就是要将所需信息精准地传递到信息用户的手中.信息传递的目的是要满足信息用户的信息需求,因此,农民的信息需求应当是指导信息传递的首要原则.信息传递主要有组织模式、人际模式和大众模式,这三大模式各有优点和不足.我们有必要扬长避短,将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在农民实际需求的指导下,提出面向农民需求的信息传递新模式,从而提高现有农村信息传递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电视在农村已经非常普及,广大农民能够收看到或多或少的电视节目,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的生活。但是,电视在农民实际生产中的作用却极为有限——实地调查和文献检索都发现: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效率较低。具体表现在涉农节目少且内容杂,传播硬环境不尽人意,科技信息传播的思路与技巧上错位。为了扭转这种局面。电视科技信息传播应该在传播机制、策略、内容、定位、技巧等方面采取符合农村特点、满足农民实际需要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技工荒"视野的职业教育需求测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同时存在"技工荒"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压力偏大两种现象。从人力资本供需角度看,"技工荒"的根源是技能型人力资本的供给难以满足经济增长的需要,即职业教育的社会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另一方面,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对职业教育的需求受到抑制,缺乏知识技能,导致难以实现稳定就业。要解决这一问题,关键是解决职业教育社会需求与农民对职业教育的个人需求矛盾,提高农民的技能水平。  相似文献   

9.
"信息贫困"问题是制约农民享受现代化"红利"的重要障碍。从需求的视角来看,农民的信息需求有着层次性(包含多维性)和有效性两个方面。当前农民的信息需求可以从生产、生计和生活三个维度进行呈现,但呈现出的"信息贫困"是农民传统的信息进路与现代信息接受能力之间的张力作用的结果。在农民来说,信息是工具,关键在于有效,在于能够满足生产、生计和生活需要。由此,化解农民的信息贫困问题、提升农民的信息能力主要在于信息有效性的改善,而这需要来自政府、社会和农民自身三个层面的分别着力和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0.
依靠科技进步,变"输血式"救济扶贫为"造血式"开发式扶贫,有助于切实解决欠发达地区的贫困问题。重庆市石柱县将扶贫开发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将科学技术引入特色产业开发过程,遵循开发式扶贫的内在规律,创造了农村扶贫开发的"石柱实践",服务"三农"和促进统筹城乡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完善和推广"石柱实践",要进一步强化对扶贫开发中科技作用的认识,持续不断地抓好对农民培训教育工程,不断调动当地人力资源参与开发促进发展,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如何提高农村人口的购买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内需求水平的提高,进而影响到中国宏观经济的增长,因此,扩大农村消费需求已成为扩大内需的重点及难点所在。中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所导致的城乡收入差距是影响农村社会消费需求不足的主要因素。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以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逐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以提高农民消费预期,对于提高农村消费需求和实现农村消费结构升级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科技意识是人们对科学技术的基本看法,它反映了人们对科技的认识及关心程度,是科技素质中最为基础与核心的心理要素。目前欠发达地区农民的科技意识较为淡薄,影响其科技意识提升的因素主要有文化制约、技术制约、效益制约和资金制约。完善农村的教育体系是培养农民科技意识的基本环节;增加农业科技的有效供给是提高农民科技意识的重要环节;抓好采用科技的经济环境是强化农民科技意识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3.
农民素质的高低影响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青岛市农民的科技素质总体状况一般:大部分农民了解一定的科技知识但并不深入;虽能意识到科技的作用,却缺乏主动获取的精神;强烈的科技需求和狭窄的科技获取渠道矛盾突出;掌握和应用科技的能力不强等。传统的教育和思想理念、农村科技推广、收入等是影响农民科技素质的主要因素。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完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和农村科技推广体系、加大扶持力度是提高农民科技素质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对我国农村政府信息公开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信息是新农村发展的基本资源之一,农民是否及时有效的获取政府的信息,对农民生活的改善和农村的建设有重要意义。从我国农村的政府信息公开实施情况调查显示:农村的政府信息公开不到位、农民的信息意识淡薄、农民对信息有大量的需求等问题。农村政府信息公开的实施存在一些障碍因素,有必要对我国农村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实施改革。  相似文献   

15.
广播是党和人民群众的喉舌,对农广播的受众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民。新疆地域辽阔,民族众多,人口居住相对分散,由于历史的、经济的诸多因素,农民这个群体的政治、科技和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在这种情况下,对农广播要办出特色,办得受农民喜爱就必须结合地区特点,了解农村的实际,了解农民思想和农民需求的实际,依据农民自身的接受能力,把传播科技、信息、政策和法律乃至生活常识等实用性的知识放在重要地位,增强节目的服务性。在某种意义上说,对农广播价值的实现就体现在对农广播的贴近性上,这已经越来越成为对多种媒体有着充…  相似文献   

16.
张也 《河北学刊》2012,32(3):236-238
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是影响农业科技进步的关键。就河北省而言,农民科技教育培训投入不足、机制不完善、方式方法有待创新等,是制约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提高的主要因素;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切实加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已是迫在眉睫;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丰富培训内容、适应不同层次不同行业就业需求创新培训形式,是提高农民科技教育培训效果的主要途径。同时,改善和加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需要多措并举,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17.
高勇  王素君 《河北学刊》2007,27(5):232-235
建设新农村,提高农民素质是根本。而要提高农民素质必须从考察与分析农民科技素质及教育现状,农民对科技教育的需求状况入手。河北省职业教育模式应该是以政府为主导,以农业院校为主体,由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的,它具有多元化、多层次、多样性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实现新型农民科技教育模式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8.
邓晰隆  叶子荣 《江淮论坛》2013,(2):24-29,58
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引入到研究经济发展本源的分析框架中,尝试用层次需求理论来应对"最大化商品和劳务的产出"与"最长时间的持续发展"这两个经济发展的本源性需求之间的两难冲突,并以此逻辑对经济区的运行效率进行了本源性界定,研究发现"以区域内自然资源禀赋结构为基础进行经济区划"、"向市场提供更多关于经济交往的公共产品"、"引导民间资本涉足科技创新领域"是提升经济区运行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省新型农民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是将农民培养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农业是黑龙江省的支柱产业,农民是推动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最主要人力资源。根据黑龙江省的实际情况,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将农民培养成为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技文化素养,具备科学的环境保护理念和敏锐的市场意识,适应农业现代化大生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的新型农民,意义重大,任务艰巨。  相似文献   

20.
随着安徽科技与民生事业的发展,皖北农村地区经济建设也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通过对皖北农村地区农民的抽样调查和访谈发现,农民对于科技需求的意愿较为明显,但其对现有科技服务状况的评价并不高。为此,提出了构建农村科技服务民生体系、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和开辟多元化科技投入通道等对策与建议,提出了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之上,提高农业劳动者的文化素质以培育农业科技的需求主体,大力推进发展高产、优质、稳定的生态农业,促进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和农贸企业等构想,以期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加快皖北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