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话语建构与透视研究——以儿童言语行为理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着意义即使用、儿童语言以目的为核心及所有语言交际都与语言行为有关的原则,以策略行为(以言取效行为)为基础,以目的为框架,在动态中提炼和归纳言语行为类型。探讨适宜性标准并规范行为模式的交际策略,关注"语言游戏"与"生活形式"观中的哲学思想,言语行为理论研究从西方语言哲学中汲取养分,建构与透视新儿童言语行为运作机制。同时,当代言语行为理论的建构也为语言哲学的意义理论研究及新的实证理论研究提供"界面"和"平台"。  相似文献   

2.
本文是以24种"海派方型周报"为研究对象(仅在吉林大学图书馆存有原件),揭示其具有市民化言说方式的特点,并分析其通过边缘化的时政新闻、奇趣化的社会新闻、个人化的时评、游戏化的文学作品来实现这一话语方式。  相似文献   

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加深其对理论知识的认知和掌握。不同的实践方式必然带来不同的实践效果,也直接影响到理论的被掌握程度。因此,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大实践")与课堂实践("小实践")有机结合,并重视"小实践",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探讨了海盐沈荡话人称代词的"格"问题。该方言点的人称代词系统有两套形式,我们称之为"第一式"和"第二式"。单数第一式为"我侬(我)、奈(你)、伊奈(他)",复数第一式为"我拉(我们)、娜拉(你们)、伊拉(他们)";单数第二式为"吾(我)、奈(你)、伊(他)",复数第二式为"佤(我们)、娜(你们)、娅(他们)"。第一式常用作主语,也用于单说或强调,第二式常用作宾语、定语。  相似文献   

5.
左少兴 《云梦学刊》2010,31(5):28-33
俄国德·谢·利哈乔夫院士说:"俄罗斯从来不是东方"("Россияникогда не была Востоком")。古代罗斯,在其历史发展初期(公元9世纪中叶),位于东欧平原一隅;后来(从16-17世纪直到19世纪)她逐渐"东扩",以至"地跨欧亚两洲"。尽管如此,莫斯科公国和俄罗斯帝国在历史上不曾是也不可能是"沟通"东西方文化的"桥梁"。联系东西方文化("中西文化交流")的是欧亚大陆上的"丝绸之路"。因此,所谓俄罗斯人与"东方人"、"东方民族"在"民族性格"、"民族心理"、"思维方式",在"价值观、社会观、人生观等方面"彼此"接近"、"近似"、"相似",甚至"同出一辙"(代替"如出一辙")以及诸如此类说法,纯属牵强附会,不经之谈。  相似文献   

6.
中共在两次革命和两次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的结合中,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这两次飞跃,都包括了理论飞跃、实践飞跃和社会飞跃三大成果。这些成果的取得,都是通过认识和解决"中国问题"而实现的。由此产生的"中国理论",包含三个方面的内涵结构,即一般原理与特殊原理、理论(理论理性)与道路政策(实践理性)和"理论核心—原理群—具体论断"。由于认识的历史性,以及"中国问题"的结构和演化,决定了"中国理论"的阶段性和不同历史形态。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已经产生了三个历史形态,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今后必然还将产生新的阶段性成果,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新的历史形态。  相似文献   

7.
李洁 《兰州学刊》2011,(3):212-214
"新上海人"脑子活络、爱学习、懂生活的个性特点是他们内在集体性格的一种显现,是"老上海人"在百年历史生活中所创造的"海派学习文化"的积淀与传承。具体表现为:经济利益为导向的学习价值观(重商)、市场化的学习心态(开放求新)、西学为用的学习诉求(实利)和自我导向的学习心理(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8.
罗长青 《晋阳学刊》2011,(3):138-140
"新世纪文学"已经成为当代文学研究最为"时髦"的话题之一。笔者在"中国知网"以"新世纪文学"为题,检索1990-2009年各类期刊所发表论文,得到检索结果如下:1993(1篇)、1995(1篇)、1998(2篇)、2000(7篇)、2001(20篇)、2002(11篇)、2003(6篇)、2004(7篇)、2005(18篇)、2006(33篇)、2007(39篇)、2008(28篇)、2009(28篇)。  相似文献   

9.
鲁涛 《云梦学刊》2011,(3):84-84
《江淮雁斋读书志》(徐雁著)于2010年1月由岳麓书社出版。该书集分为"文献史读解"、"古欢与陈香"和"旧书文化随扎"三辑。收录有正月里来旧书香(1840-1948年);从"来薰阁"到"通学斋";  相似文献   

10.
"数"是语法学上的一个重要范畴。考察上古文献中第二人称代词的称数,比较它们的发展变化,我们就会发现:第二人称碟词在殷商时期的卜辞中极少出现,"汝"、"乃"表示单数,"尔"为复数。西周时期,"女(汝)"、"乃"、"尔"、"若"可表示单数和复数,"而"、"戎"为单数。春秋时期,"尔"、"女(汝)"可表示单数和复数,"乃"、"而"只表示单数。战国时期,"女(汝)"、"尔"、"若"可表示单数和复数,"而"、"乃"基本为单数。秦至汉初,"若"、"女(汝)"可表示单数和复数,"而"、"乃"、"尔"只指称单数。西汉中晚期,"汝(女)"、"尔"、"若"、"而"可表示单数和复数,"乃"为单数。  相似文献   

11.
“夯”字今字典辞书收有二音,一为“hāng”一为“ben”,“夯”字在具体语境中读那个音,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夯”、“笨”、“憨”,分别出现在吴语方言、官话方言和山东方言的作品中,可断定,“夯货”是吴语方言词,当依据方言音读作“hāng”,“夯”字在江浙方言中是“憨”字的假借,主要原因是汉语的地域差异,造成方言音读不同,又假借“夯”字记吴语音.后世读“夯”作“ben”,由于汉语中语言符号的任意性,而存在“同义换读”现象,对“夯”字做了理据重构.  相似文献   

12.
李小平 《云梦学刊》2011,32(6):132-134
容量词“合、升、斗、斛、石”主要用来计量五谷等可装载的固体实物和酒水等可盛栽的液态实物。《齐民要术》“升、斗”类量词除了这些用法外,还可以称量鱼、肉、姜、蒜等实物,如“鱼一斗”、“姜五合”、“小蒜三升”。称量五谷与称量酒水的“升、斗”来源各异,并非同词,这种用法是这类容量词称量对象不断泛化的结果,同时也与容量词和衡量词之间存在转换关系以及《要术》本身的题材和语言习惯有关。  相似文献   

13.
政务微博在塑造政府形象方面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也有自身的缺陷,同时政务微博在塑造政府形象方面也是一把双刃剑,使得政府网络治理面临挑战。应抓住外部机会发挥政务微博在塑造政府形象方面的比较优势(SO策略),利用外部机会克服微博应用于政府形象塑造的劣势(WO策略),发挥微博的独特功能防范其面临的威胁(ST策略),"内外发力"改变劣势应对威胁(WT策略)。  相似文献   

14.
失独者养老态势与困境摆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龄化的压力,导致了"4-2-1"倒金字塔型的家庭结构形成,家庭养老功能呈现日益弱化的趋势。而失独家庭,作为新生的、规模可观的弱势群体,其潜在的养老风险亟需社会多方的协同帮助以构筑一道责任共担机制帮扶系统。针对失独者救助制度与政策存在的相关问题,通过国家(政府)、社会(社区)、以及慈善(公益)组织的共同参与帮扶,保证养老资源的可及与稳定,从而更好应对失独群体潜在的养老困境。  相似文献   

15.
胡云晚 《云梦学刊》2007,28(4):139-142
介词“把1”、“乞1”、“把乞1”的语法功能主要是构成给予句式,这些句式的句法特征、句式来源和语言地位各不相同;三者在句式中的不同表现预示着它们语言地位和发展趋势的不同:“把1”和“乞1”的竞争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句式优势决定了“把1”的竞争优势;“把乞1”词形受“把1”和“乞1”的类化,暂时没有被排斥的危险。  相似文献   

16.
龙丹 《云梦学刊》2011,32(5):132-134
魏晋"胸"语义场有五个成员,分别是表示"整个胸部"的胸、膺、心和表示"乳房、乳汁"的乳、潼。在所考察的魏晋文献中,表示整个胸部,"胸"使用最为广泛,是主导词。表示"乳房、乳汁"义,"乳"在口语和书面语中都比较活跃。魏晋以后,"奶"也可以表示"乳房、乳汁"义,在口语中有逐渐替代"乳"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对南朝小说词语的考释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已有的研究成果中个别词语尚有进一步商讨的余地。文中对南朝小说里的四条词语提出了新的解释,认为《汉语大词典》“澳”下的“刷洗”义不能成立,其中两条书证中的“澳”分别应解释为“加热”和“以水添釜”;“薄(簿、箔)”的计量用法源于“圆形箕”义,而不该解释为“块片”;“黄头鲜卑”中的“黄头”指黄头发,并非“黄须”之误;“欧阳火”是民间由“阳火”的“阳”联想到“欧阳”姓氏而附会成的词语。  相似文献   

18.
“N·眼/口”这一对配同组配可以证明:形式上的配同组配反映语义特征的共性与差异。语义特征共性是配同组配存在的前提,而语义特征差异则决定配同组配存在的价值。“眼”与“口”不同语义特征也影响二者的语法功能,“口”因此具有准方位标属性。  相似文献   

19.
张媛媛 《兰州学刊》2010,(7):163-166
祈使句的第一人称主语形式是“我(们)、咱(们)”,指代对象可以是发话人和受话人,也可以只是受话人或者发话人,还可以是泛指。实现的语用功能是“请求”、“商量”、“建议”、“柔劝”和“号召”。“让我(们)+VP”句式可以用来强化“请求”和“号召”。“柔劝”句中多用“不”作为否定词。祈使句的语用功能和主语选择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  相似文献   

20.
先秦时期"洗涤"义场成员众多,洗涤义的下位义由不同的义场成员分别承担。"一般洗涤动词"中包含"濯"、"溉(∧)"、"涤"、"洒"四词,其中"濯"为核心成员,而"洗"也已表现出使用范围逐渐扩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