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变革与经济哲学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学与哲学有着不解之缘 ,经济学要取得理论的发展就离不开哲学思想的指导 ,同样哲学要走出思辨的“象牙塔”也要回归到具体的经济现实中来。又由于经济学的发展动力主要来自于其研究方法的变革与创新 ,所以本文着重分析了近年来经济学在研究方法上的主要演变态势和经济哲学在这一进程中的广泛运用 ,希望能为解决经济学理论创新障碍的问题提供一条有效的、可行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哲学本来就是现实生活的学问;经济学和人类经济行为本身就实存着哲学道理;二者分工不分家。本文试图通过对哲学与经济学之间密切关联性的分析,寻求哲学与现实生活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3.
哈耶克作为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与一般研究资源配置优化技术问题的经济学家不同 ,他的研究领域除经济学外 ,还涉及哲学、法律、道德等学科。严格地说 ,他是一位研究资源配置及其优化的经济哲学家。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功利主义和主观主义是其经济学方法论的哲学基础。正因为如此 ,他的经济理论不同于那些经济学家所谓的“纯粹经济理论”研究 ,哈耶克则更凸显了他对经济活动的哲学思考以及他的经济政策的“现实性”、“实用性”和“批判性”特征。  相似文献   

4.
李嘉图之后 ,古典经济哲学方法出现了两个迥然不同的分支 ,一是西方经济学方法论 ;一是马克思经济哲学方法。西方经济学方法论的演变促进了经济学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但同时也孕育着西方经济学的危机。马克思经济哲学方法是在批判和继承古典经济哲学方法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的 ,对西方经济学及其方法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经济哲学是经济学与哲学的交叉学科,实践哲学与经济哲学具有本质联系,马克思第一次使经济学有了哲学的含义,使经济哲学深入到哲学的基础中.经济哲学对人的本质的一个特殊方面作出独特的探讨,统一了规范性与描述性,超出了政治经济学的范畴.经济学本身的发展代表了哲学向实践、文化和生活世界的转型.经济哲学的产生也来自于现实问题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当代经济哲学“东山再起”,究其原因 ,主要有三个方面 :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哲学的转向以及经济与经济学的分裂。因此 ,有必要以新的视角建立起对经济、经济学以及二者与哲学关系的认识 ,文化维度便是这样一个新视角。只有在文化的视野中去考察经济与经济学 ,才有可能建立起更具整体性、主客统一性以及实践性的经济哲学。  相似文献   

7.
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过程中。存在着由对法和国家意识形态的批判到对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转向。此后。马克思开始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进行研究。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被称为经济学—哲学范式。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不仅是世界观,而且是方法论。马克思的经济学—哲学方法论就是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之上的,它立足于人类实践活动的唯物史观关注的是人类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正确论述了个人与社会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从而超越了方法论个人主义与整体主义之间的对立。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经济哲学的方法论及其当代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克思经济哲学的方法论价值 ,体现为客观性与主体性、科学性与人文性、决定性与选择性、共时性与历史性、实证归纳与理性概括的统一。当代中国的现代化建设 ,应当吸取马克思这一理论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  相似文献   

9.
经济学在边际革命以前本来和哲学是融为一体的,亚里士多德、亚当·斯密等人既是著名的哲学家,又是著名的经济学理论的奠基人。人类进入20世纪后半期,经济发展己经日益受到越来越多的非经济因素的困扰,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共识和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大师研究的问题多为边缘性或交叉性课题,就是证明。这些理论和实践都在呼唤经济哲学的诞生与发展。在中国改革开放实践的哲学智慧和人文精神关怀需求的召唤下,依托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活力,中国哲学工作者把产生于西方经济学界的经济哲学发展成为了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新的理论支撑点,这是很有意义的。回顾经济哲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催进经济哲学21世纪的新繁荣,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经济哲学在中国已经经历了三个重要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0.
段炜 《江汉论坛》2005,2(9):20-22
经济学与哲学有着不解之缘,经济学所取得的理论发展离不开哲学思想的指导,而经济学的发展动力又主要来自于其研究方法的变革与创新。本文从梳理西方主流宏观经济学的演变过程入手,着重分析了各主要流派的哲学基础,并结合其产生的背景将在此基础上建立的方法论进行了归纳、比较和阐释。  相似文献   

11.
走出哲学自言自语的苑囿,推动哲学与经济学的互动是马克思哲学的本性与传统。在马克思那里,哲学与经济学不是非此即彼,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经济学中的哲学体现为哲学变革,经济寻求,哲学革命得益于经济学研究,创立了唯物史观;哲学中的经济学体现为经济问题,哲学分析,哲学研究推动经济学变革,发现了剩余价值。马克思开辟的经济哲学道路具有重要的当代启示。  相似文献   

12.
张高荣 《理论界》2007,(9):174-176
科学哲学与经济学方法论的关系密切,科学哲学的发展推动经济学方法论的发展;反之,经济学方法论的发展对科学哲学有启发和推进作用。本文从逻辑主义、历史主义以及逻辑与历史相结合的科学方法论视角。考察科学哲学对西方经济学方法论的影响,旨在说明科学哲学的理论与方法可以成为分析经济学理论的有效的方法论工具。  相似文献   

13.
郝敬之 《中州学刊》2003,(1):153-157
《回到马克思》的主题是在“经济学语境”中解读“哲学话语” ,即把历史唯物主义的来源归结为早期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所谓社会唯物主义。然而社会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创立的 ,正是这一社会唯物主义才使马克思进入经济学研究。作者所指认的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所谓社会唯物主义 ,不过是对其学科方法论和认识方法论的错认 ,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哲学方法论恰恰是社会唯心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产生于时代的现实生活、已有的思想材料和马克思的个性倾向等综合因素 ,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树上结不出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果  相似文献   

14.
经济哲学二百多年的兴衰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二百多年的经济哲学分为五个阶段进行分析,第一部分考察“斯密革命”与经济哲学研究第一次高潮;第二部分考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经济哲学研究第二次高潮;第三部分考察“边际革命”与经济哲学研究第三次高潮;第四部分考察“凯恩斯革命”与经济哲学研究第四次高潮;第五部分考察“新经济理论”与经济哲学研究第五次高潮。本文的特色是第一次将二百多年的经济哲学研究分成五个阶段进行考察,更利于认清经济学与经济哲学的关联与互惠。  相似文献   

15.
复杂性科学的兴起,对传统的科学方法尤其是哲学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产生了重大影响。在本体论上,复杂性科学的兴起对哲学世界图景产生了重大改变;在认识论上,对传统哲学认识论产生了重大冲击;在方法论上,复杂性科学与传统哲学思维及其研究方法存在很大差别,科学家们采用了很多与传统哲学方法不太一样的方法,拓展了哲学方法的领域。复杂性科学的兴起,既对科学观念和哲学思想产生重大冲击,需要哲学家对复杂性科学产生的各种哲学问题做出哲学回应,同时也需要哲学工作者对其中的哲学思想及时加以总结、归纳,以丰富我们的哲学方法。  相似文献   

16.
经济哲学是根据哲学思维的根本特性反思人类经济世界而形成的哲学理论,是一种关于人类经济世界的哲学观.开展经济哲学研究,不仅是对第一哲学的延伸和补充,是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重要途径,而且可为经济理论研究和规范人们现实经济活动,提供方法论牵引.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正统经济学要么无视不确定性的存在,要么把不确定性视为威胁,要么以假定的方式放逐对不确定性的研究.这不但与当今世界日益进入深度不确定性的事实不符,而且与现代科学揭示的不确定性世界观自相违背.细加追究可以发现,即便是经济学视域中的不确定性也会涉及很多哲学层面的问题:何谓不确定性?存在哪些不确定性类型?其界分标准是什么?不确定性与概率论、知识观、理性观和预期的关系如何?其哲学思想渊源如何?所有这些问题与经济理论有何内生关系?等等.一旦这些问题获得合理的解答,不确定性蕴含的如下经济理论意义就会凸显出来:不确定性是对机会的一种量度;不确定性是人的一种存在方式;不确定性开辟了经济学思维的新空间;不确定性提供了观察经济问题的新视角;不确定性建构了经济学话语的新体系;不确定性开启了解释经济世界的新范式.  相似文献   

18.
实验哲学的直觉挑战是由紧缩主义者提出的,通过实验心理学方法研究哲学直觉的性质,进而挑战哲学直觉的证据地位的哲学思潮.紧缩主义者的观点包含三个层面的内容:在民间心理学层面,通过经验研究呈现了哲学直觉的离散性和不恰当的敏感性特征;在认识论层面主张哲学直觉作为证据源是不可靠或不可信的;在哲学方法论层面要求修正以哲学直觉作为证据的扶手椅方法论.实验哲学的直觉挑战是当代哲学方法论的自我反思.  相似文献   

19.
李怀涛 《理论界》2008,(7):85-87
施密特立足于经济学的解读真正接近了马克思思想发生的真实历史语境,正确地阐述了认识论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树立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中追求本真马克思的典范。但是由于其经济哲学方法论缺失了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的纬度,从而不能真正理解社会历史本质规律和矛盾的内在发展,导致对马克思认识论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解发生偏颇,尤其体现在对马克思自然概念的认识上动摇在旧唯物主义本体论和主体统摄客体的主观主义之间。施密特《马克思的自然概念》著作中关涉认识论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得失根源于其经济哲学方法论。  相似文献   

20.
经济全球化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桂荣 《东岳论丛》2000,21(4):70-74
经济全球化作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倍受世人关注。当代对经济全球化进程的积极参与已成为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共同选择。因此,从哲学层面深入探讨经济全球化的本质特征、负面影响和发展趋势,对中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竞争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应树立积极辩证的风险防范意识,积极参与,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在积极参与中趋利避害,以求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和损失最小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