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怀特海没有拒斥形而上学,反而着力创造了一种新的形而上学体系——机体哲学。在其哲学思想中,他不仅回应了20世纪初西方哲学界对形而上学的挑战,而且对有关本体论、认识论以及哲学归宿等思想都有一些自己独特的看法。在本体论上,怀特海坚持过程(机体)就是实在,实在就是过程,过程既是机体哲学的出发点,也是其哲学的归宿;在认识论上,他反对认识对象的主客二分,主张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在哲学的归宿上,怀特海认为上帝是关系过程的一部分,每一种场合都体现着上帝,也在上帝身上体现出来。虽然怀特海的过程(机体)哲学终归以上帝作为其最后的价值归宿,但在其机体哲学中所阐述的思想与观点,对当代哲学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康德以二元论立场,通过对科学知识根据的追问,在知识与价值、理论与实践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康德哲学的魅力在于他对“过程”的分析。怀特海沿着康德的路线,从知识论走向本体论,他把事件看作世界的终极实在,展示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世界。创造性原则是怀特海有机宇宙的最高原则,他的创造性与孔子的生生之仁有内在的一致。怀特海的宇宙论和孔子的伦理学对“过程”的阐发为当代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怀特海价值理论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寻求事实与价值、科学与人文的统一 ,怀特海构建了一种新颖的价值理论。它主要包括“样式理论”和“感受理论”这两部分。怀特海的价值理论是贯穿于其早中晚期哲学的一条红线 ,更是其晚期哲学的核心。这一理论对于增强我们的人文精神 ,克服主观价值论和客观价值论的片面 ,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价值哲学的生存论建构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价值哲学作为一种新的哲学形态也应该有其存在论蕴含 ,这一存在论无疑不再是传统哲学的超验性的、抽象的实体本体论 ,也不应该是以需要为核心范畴的价值论 ,而应该是以生活世界为核心 ,以阐释、反省和建构人的感性的和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为己任的生存论。价值哲学的核心是应然问题。但仅仅立足于需要范畴 ,由于需要与价值的相互解释以及需要范畴本质上的非理性倾向 ,应然问题是很难得到合理的解释的。需要与价值都是根植于人的生存的。生存论的理论建构本身就是价值哲学在理论上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对人类文化的奠基本质上是对作为主体存在的人本身的奠基。现代西方哲学对传统本体论的批判更多地以一种价值论的哲学范式表现出来,这种从主体出发的思维方式最终表现为对生存的演绎而非奠基。怀特海以一种宇宙论的范式,遵循从客体到主体的思维原则,揭显了人的生存背后更为深层的客观整体,这比之于解构性的后现代哲学,无疑更加凸显了哲学本身的奠基意识。  相似文献   

6.
王玉樑 《东岳论丛》2005,26(4):36-44
哲学发展经历了古代本体论、近代认识论、现代实践论、当代价值论四个阶段。从古代的本体论、近代的认识论,到现代的实践论,都不区分事实与价值。区分事实和价值是哲学价值理论的出发点。价值哲学形成为独立的哲学学科,标志着哲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即以价值论为重要内容的阶段。当代哲学以价值论为重要内容,是当代哲学区别于以往哲学的根本特点,对哲学发展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体论内涵对哲学范式转换的审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哲学范式的三次改变,即从本体论哲学范式到认识论再到价值论哲学范式的变革。范式的转换从现实的角度诠释、体认着本体论的三重内涵。哲学研究者要认真研探从哲学范式三次转换中所体现出的那种前后递进跃迁的关系,让我们品味本体论经典演绎的三重内涵,其完美逻辑和路径依赖反证了本体论的深远意境。哲学范式三次大转换并落脚于价值论范畴或视阈,其乾坤挪移并不单纯否定本体论的现实意蕴,而是要通过本体论的内涵演化对终极价值的体悟,从而把本体论的哲学追求提升到新的高度,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8.
哲学本体论是整个哲学理论大厦的基础,一种新的哲学学说的出现必然伴随着对本体论问题的新的回答。现代西方有些哲学家试图把本体论问题“悬置”起来,但实际上在他们的哲学学说中都或明或暗地包含着对本体论问题的回答。任何一种哲学,作为关于世界的观点,都将有一个立论的基础和研究的出发点,这个基础或出发点就是哲学的本体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继承了以往哲学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了辩证的物质本体论,从而结束了哲学史上物质本体论和精神本体论的争论。但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建”过程中企图在本体论这一重大问题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修改,用所谓实践本体论来取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的物质本体论。  相似文献   

9.
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称为生活哲学的原因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任务就是要改变整个生活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审视、指导生活世界的世界观,生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和价值归宿.马克思主要在三个方面揭示了生活哲学的意蕴:生活本体论,生活哲学价值论,生活哲学认识论.马克思主义生活哲学的当代价值表现为:从生活哲学的角度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能把握其最本原的含义,直面现实生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创新的源泉,挖掘马克思主义生活哲学的价值对当代人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高云球 《北方论丛》2008,(2):125-128
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社会存在本体论,其实质是关系实在论。人与人之间的首要关系是社会关系,经济关系是社会关系的集中表现。体现经济本质的事件本体论是人的社会存在的元哲学解释,这恰恰是怀特海过程哲学的核心,把社会存在本体论与过程哲学联系起来是后者走向现代性的正确渠道。21世纪之初,由小科布领军的过程哲学研究正在把这一研究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11.
价值哲学已有100年历史。100年来,世界各国学者对价值哲学作过多方面的探讨,取得了不少重要成果,但是还没有一本全面、系统地总结价值哲学发展100年历史的书。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王玉著的《当代中国价值哲学》一书,是对价值哲学发展100年历史特别是对当代中国价值哲学发展进行全面回顾和系统分析的第一本专著。这本书的出版,对价值哲学研究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其主要特色是:1.从哲学发展的规律和趋势的高度论述了价值哲学的重要地位。该书认为,哲学发展是从本体论到认识论、实践论、历史观,再到价值论或价值哲学的过程。古代的哲学重心是本体…  相似文献   

12.
我国哲学界对价值论的研究是从八十年代开始的。王玉樑先生是我国最早研究价值论的学者之一,1989年王先生即出版了专著《价值哲学》。最近,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他的另一本专著《价值哲学新探》(以下简称《新探》)。综观新著,感到王先生在价值领域里确实进行了一次可喜的新探索,这种新探索尤其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建构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价值本体论体系。《新探》共15章,分为四篇。在第一篇《价值的存在与本质》里,作者从本体论角度对价值作了多方位研究。国内有关价值论的专著已有奸几本,据笔者看  相似文献   

13.
“市民社会”、“人的全面发展”及“世界历史”作为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的三个重要理论维度,分别构成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本体论基础、历史价值论基础和历史方法论基础;应着眼于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的理论视野,准确地分析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14.
在从古代至近代这一漫长的历史时期,人们未能觉察到在对象世界与人之间还存在一个价值问题.价值王国的发现,只是上个世纪中叶的事.价值作为一个普遍概念,则是通过康德的“人是目的”、“人为自然立法”的著名命题,到马克思的“实践哲学观”,进入哲学领域,成为现代哲学研究内容的.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哲学界开始兴起价值论思潮.新康德主义的费赖堡学派文德尔班、李凯尔特等人最早把价值引向哲学本体论,实在论的代表哈特曼则成为创立价值本体论的第一人.后来,实用主义、人格主义、现象学、历史主义、日常语言哲学、存在主义、分析哲学、西方马克思主义、新托马斯主义等学派,都注意对价值问题的研究,表现出浓厚的价值论倾向.  相似文献   

15.
传统西方哲学认为变化的现实世界中存在的不受时间束缚、永不变化的理念才是真正的实在,独立存在并保持不变。怀特海的过程—关系哲学却一反传统,认为世界在流变中生成,并存在于一定的关系之中,由此引发了对关联性思维的探讨。作为一种认知方式,关联性思维认为客观实在是一种动态相关性,而非传统哲学之静态二元论;客观实在并非是存在的,而是生成的,是  相似文献   

16.
方东美的哲学思想意境高远,他本理性的情操刻划意象中的世界,其生命本体论可说是一种审美价值论;他把客观认知与价值欣赏融为一体,揭示立体的认知世界;他以艺术手腕点化真理,其哲学意境正是一种"诗化意境";他所追求与阐释的道德情操,体现了儒道墨三位一体的道德精神;他强调哲学家应具宗教家的情怀,把宗教与哲学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7.
存在、此在、现象学和世界是<存在与时间>一书中的四个基本概念.海德格尔在该书中的元本体论的哲学思想是由存在本体论、此在本体论、现象学本体论和世界本体论四种有关本体论的基础理论组成的一种辩证的基本本体论,即辩证的、纯粹的元本体论.由此可以看出,海德格尔,既批判了传统哲学的存在者本体论观点,同时又从不同的视角转换出发,继承并超越了传统哲学的存在者本体论,从而给我们展示了一种新颖独特的关于哲学本体论特质的新视域.  相似文献   

18.
学术界对于马克思哲学本体论有两种大相径庭的观点:其一,认为马克思哲学从根本上否定了传统本体论借以立论的那种绝对化的思维方式,进而提出了理解现实的人和人与现实生活世界关系的新的世界观,对此有“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生存论转向”等观点;其二,认为本体论是一切哲学的根基与核心,马克思哲学并未超越“本体论”,而是开创了本体论的新视阈,对此有物质本体论、实践本体论、社会存在本体论等观点。就后者而言,对马克思哲学在何种意义上建立起自我本体论存在着相互抵牾的认识,部分学者认为仅把马克思哲学的实质或核心界定为实践还不够,实践是一个过程,马克思哲学本体论是实践过程本体论。  相似文献   

19.
广义价值论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文认为,广义的价值概念来自系统(机体)的主体性,广义价值论的创始人是有机哲学家怀特海;系统哲学家们研究了系统论、控制论和自组织理论及其哲学意义之后,提出了自然价值、内在价值和工具价值等概念;生态哲学家则将这些概念运用于生命系统和生态系统。通过上述历史分析,作者指出,生命系统的“自我”特性(自我利益、自我目的)是它具有内在价值和工具价值的本体论根源。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广义价值的概念及其逻辑表达式,分析了它的逻辑特征,阐述了广义价值论在生态伦理和社会伦理中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价值世界的凸显与哲学思维方式的当代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维方式展现的是哲学一种独特的视角,在不同的视阈下,哲学的对象世界就会呈现出不同的意义.本文立足于哲学的价值论转向来研究哲学思维方式的当代转换,从新的哲学思维方式的起点——价值世界的凸显——到价值哲学的真正形成,展现了新思维方式诞生的过程,并论证了这种新的思维方式的普遍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