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主义新农村统计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范围广、综合性强、内容庞大的世纪工程。完成好这一重大历史任务,需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严格管理。因此,建立一套科学合理、操作性较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统计评价方法,对新农村建设实施动态监测和评价,对党和政府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重大历史任务,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贵州统计》2009,(4):54-56
一、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发展评价体系的背景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党中央在我国总体上进人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阶段后,为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的重要战略部署。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新农村评价指标体系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为了及时测定、计量和分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进程,我们可以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在设计时,除了传统上应遵循的全面性、科学性、系统性等原则外,还要注意以下原则:  相似文献   

4.
沿海地区新农村和谐社区统计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各个部门相互协调的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社区就是指结合当前现有的社会环境、经济状况、人文教育、社会保障制度等方而来建设农村.使我们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社区成为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社区。  相似文献   

5.
早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就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再一次响亮地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命题,并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赋予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崭新的发展方向。辽宁是一个传统农业大省,  相似文献   

6.
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是新农村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为了更加全面反映江苏省新农村建设水平,必须要建立一套有着新内涵、系统性更强的农民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主要从农民收入与结构、农民家庭生活、农村保障和安全、农民闲暇生活、农村生态环境五个子系统构建,并在每个子系统下选择有代表性的个体指标,采用简便的综合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7.
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评估指标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对西部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西部地区农村的特点,在遵循可靠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灵敏性原则、动态性原则、可比性原则的前提下,构建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二级分指标的西部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并对各层指标的设立依据和内容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8.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建设新农村农民是怎么想的呢?带着这个问题,今年以来,我们深入惠农区乡镇村队,通过走访、座谈等形式,与当地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就新农村建设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和探讨,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农民的所思所想进行了调查,总结归纳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有喜有忧有期盼。  相似文献   

9.
皮江红 《浙江统计》2008,(10):11-12
一、问题与思路 国家统计局社会司根据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联合研制的《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方案》(计社会[2002]973号),连续两年对全国各地区社会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其结果显示,浙江省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数排在上海、北京、天津之后,居全国第四位,浙江省社会发展已从缓慢型转向增速型,社会结构从农业型转向工业型,社会生活从匮乏型转向比较宽裕的小康型。可以说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浙江省已经具备了率先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审时度势,大力解决"三农"问题的一大战略抉择。同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又是推进城市化、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必由之路。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成为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工作着力点。为此,笔者对桐庐新农村建设的现状、难点及对策作了粗浅的调查与分析研究,以供各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11.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统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正是从这一国情出发,2006年2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自2004年以来连续第三个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1号文件:《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从八个方面阐述了新农村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指明了方向。笔者对新农村建设进行了一番系统分析,提出了一套统计评价指标体系,以供讨论。  相似文献   

12.
吕琳 《四川省情》2006,(5):16-1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需要培养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培养新型农民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坚力量,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农民是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劳动者,是建议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是农村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要素。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需要培养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然而,长期以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对缓慢,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素质较高的劳动力离开农村,脱离农业形成了惯性巨大的趋势。农村新增劳动力…  相似文献   

13.
为了科学地监测和评价山东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反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成果,国家统计局山东调查总队、山东省统计局根据国家统计局制发的农村全面小康标准,对2005年全省及17个市的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进行了测算,并联合发布监测调查结果。  相似文献   

14.
朱万 《青海统计》2006,(8):17-1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带央在新时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部署,是惠及亿万农民、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决策。主要目标是要将广大农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国家重点扶贫的省份,青海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但也存在诸多的困难和问题。因此,在建设青海新农村、新牧区的工作进程中,要扎扎实实按照省委十届八次全委会提出的“整合资源、加大投入、集中力量、突出重点、办好实事”工作思路,认真做出理性的思考、正确的评价、务实的作风,英明的决策。  相似文献   

15.
观点传真     
《四川省情》2006,(3):2-2
中国资源绩效较差,中国国内旅游市场居全世界第一,国家打算花多少钱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020年完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绿色GDP目前在中国不具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新都区位于川西平原腹心地带,是四川省省会成都市的城北副中心,区域北与广汉市、成都市青白江区毗邻,西与成都市彭州、郫县接壤,东、南与成都市金牛区、成华区、龙泉驿区相连。全区面积496平方千米,辖11个镇、2个街道,236个行政村,86个社区,常住人口63万人,其中农村居民46万人。新都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展情况。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今年以来,新都区坚持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观,把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中心工作,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总抓手,切实…  相似文献   

17.
李农 《统计与决策》2006,(9):118-119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义释解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概念是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来的.  相似文献   

18.
马东才 《统计与决策》2006,(15):118-119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就是要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农村基层政权建设,不断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在提高能力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相似文献   

19.
如何加快高寒贫困山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近年来,镇安县统计局积极参与了张家乡东长沟村重点扶贫村建设和三台村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又深入到青铜关镇冷水河村对贫困高寒山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行了调查,得到了点滴启示,也留下了一些浮浅思考。  相似文献   

2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在于发展经济,富裕农民。最近,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上强调,要坚持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广辟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