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春林 《管理科学》2012,15(5):42-54
发布澄清公告是上市公司应对市场传闻的重要途径.然而,证券市场中澄清公告的实际效果如何,以及哪些因素会影响澄清效果尚未得到实证检验.为此,收集了从 2000 年到 2008年中国 A 股市场1 960 个澄清公告,从中整理出179 个针对负面传闻进行“澄清”的样本.研究发现,澄清公告效果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公司的澄清方式,模糊澄清非但达不到效果,而且进一步加剧了传闻的影响,产生“澄清公告澄不清”的现象. 多元回归模型的结果显示,澄清效果不仅与澄清方式有显著关系,而且还受到公司声誉、停牌等因素的影响. 研究结论为传闻心理学实验研究的发现提供了中国证券市场的直接证据,同时也为上市公司有效应对传闻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发布澄清公告是上市公司应对市场传闻的重要途径.然而,证券市场中澄清公告的实际效果如何,以及哪些因素会影响澄清效果尚未得到实证检验.为此,收集了从2000年到2008年中国A股市场1 960个澄清公告,从中整理出179个针对负面传闻进行"澄清"的样本.研究发现,澄清公告效果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公司的澄清方式,模糊澄清非但达不到效果,而且进一步加剧了传闻的影响,产生"澄清公告澄不清"的现象.多元回归模型的结果显示,澄清效果不仅与澄清方式有显著关系,而且还受到公司声誉、停牌等因素的影响.研究结论为传闻心理学实验研究的发现提供了中国证券市场的直接证据,同时也为上市公司有效应对传闻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2010年4月至2018年3月中国A股融券标的公司为样本,从公司传闻与澄清公告的视角出发,对卖空与知情交易问题进行了考察.结果显示:首先,股票收益率在公司传闻发布前存在异动,说明传闻信息在正式发布前就已泄露,股票市场中存在知情交易者.其次,公司传闻发布前的异常卖空量与发布后的股票收益率显著负相关,说明卖空者能够预知公司传闻的发布时间和内容,是知情交易者.第三,良好的澄清公告效果能够削弱传闻发布前异常卖空对于传闻信息的反应,说明卖空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判澄清效果,进一步支持了“卖空者是知情交易者”的推断.进一步研究表明,卖空者能够分辨传闻真伪,且私有信息挖掘是其重要的信息来源.本文从中国融券卖空实践出发,为“卖空者是否为知情交易者”这一争论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同时对卖空机制与信息披露机制完善、公司传闻治理以及新闻媒体监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彭情  唐雪松 《管理世界》2019,35(3):186-204
随着新的媒体形式不断发展,股市传闻问题日益凸显。现有文献指出了传闻的危害性,却较少探讨传闻产生危害的内在逻辑。本文以2004~2015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研究,发现传闻显著降低了会计盈余的价值相关性;相比于正面传闻,负面传闻的影响更明显;并且传闻对信息披露质量低或者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低的公司影响更大。结果表明,传闻扰乱了资本市场信息环境,不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由于负向偏差效应的存在,负面传闻更容易获得投资者的关注和信任,因而对市场的危害更大;信息披露质量高的公司,其会计信息受到投资者的重视程度较高,故而受传闻的影响较小;相比于散户投资者,机构投资者在有限注意力方面受到的制约较轻,因此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高的公司受传闻的影响较小。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传闻扰乱资本市场的内在逻辑,为维护资本市场良好信息环境提供理论支撑,并为传闻治理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5.
<正>所谓政府辟谣,一般指官方对一定时空范围内未经证实或无明确根据的信息进行澄清或驳斥。作为判断信息真伪的权威机构,政府部门对于谣言的判定具有合法性和正当性,但无视被澄清或驳斥信息的真实性,一味发布权威信息,往往会使自身陷入公信力危机,杭州市政府在多次辟谣后突然实行汽车限牌就属于非常典型的案例。除此之外,与政府辟谣相关的、影响比较广  相似文献   

6.
阮宏飞  贾明  张喆 《管理科学》2022,(3):131-146
社交平台用户之间的互动改变了公司的信息环境,进而可能促进或抑制公司传闻形成,影响公司的正常经营和股票市场表现。然而,已有研究主要关注传闻的事后影响,较少有学者研究传闻的事前治理,如对上市公司传闻形成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基于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从理论上分析投资者如何通过中心路径或边缘路径解读公司信息,并研究社交平台上公司与投资者以及投资者之间互动模式的信息互动质量和强度对上市公司传闻形成的影响。选取2011年至2017年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爬虫技术采集公司与投资者以及投资者之间的互动数据,并依此构建公司与投资者信息互动质量和投资者之间信息互动强度变量,运用Logit模型实证检验信息互动对传闻形成的影响以及新闻媒体分歧度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互动质量显著降低了公司传闻形成的可能性,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互动强度加剧了传闻形成的可能性。进一步,新闻媒体分歧度越大,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互动强度对传闻形成的正向影响越大,但新闻媒体分歧度对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互动与公司传闻之间的关系没有调节作用。研究结果将传统研究采取的单向信息供给视角扩展到了双向信息互动视角,并解释了不同形式的信息互动对传闻形成的作用机理,为理解信息互动对上市公司信息环境的影响提供新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7.
受封建传统文化观念、影视文学作品的负面渲染以及少数女性领导干部不端行为的误导等影响,女性领导干部易发生家庭、工作、人品等方面的负面传闻。对此,女性领导干部要掌握以下防避之策:个人基本情况公开,为官做事襟怀坦荡;坚守做人道德底线,堵住负面传闻源头;善于发现危机端倪,及时予以化解。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深沪证券交易所2007-2008年间327个澄清公告为样本,分析了资本市场澄清公告的信息含量问题。研究发现澄清公告具有一定的信息含量,这表明澄清公告是有用和及时的,尤其是澄清公告清晰地进行肯定答复时,增量信息更加明显。实证分析还显示,影响澄清公告信息含量的因素主要有外部流传消息的性质以及澄清公告答复的方式。  相似文献   

9.
新冠肺炎疫情流行期间,社交媒体上关于新冠肺炎疫情的谣言的扩散和传播是学界和业界共同关注的世界性问题。虽然政府和媒体机构一直致力于打击社交媒体上关于新冠肺炎疫情的谣言,但现实取得的辟谣效果并不理想,其关键原因在于辟谣信息的传播速度和传播范围远远落后于谣言,造成“传谣易、辟谣难”的现实窘境。抗击“信息疫情”不仅需要依靠权威来源发布有效的辟谣信息,更需要广大社交媒体用户积极参与辟谣信息的分享和传播。因此,探究阻碍辟谣信息分享的关键因素,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基于中和技术理论和规范激活理论,以个体规范为中介变量,以结果意识和责任归属为调节变量,构建调节中介模型,探讨中和技术对辟谣信息分享意愿的抑制过程以及结果意识和责任归属在此过程中的缓解作用。采用问卷调查方法,收集来自514名社交媒体用户的样本数据,运用层次回归和bootstrap方法进行主效应、中介效应、调节效应和被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中和技术显著削弱社交媒体用户分享辟谣信息的意愿;(2)个体规范在中和技术与辟谣信息分享意愿之间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3)结果意识和责任归属对中和技术与个...  相似文献   

10.
投资者因认知资源的限制无法充分接收上市公司发布的信息,现实中往往依赖媒体等第三方市场信息中介获取信息,在网络技术大发展的今日,上市公司会采取主动策略来管理媒体渠道和公司舆情,以期保持良好的公司信息环境。 利用深交所等4家监管机构对深市上市公司网络舆情管理现状的调查数据,通过聚类和主成分分析构建企业网络舆情管理强度指标,研究上市公司主动管理网络舆情对其股票流动性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高强度的网络舆情管理有助于提升股票流动性,这一结果在信息环境较差、“可见度”低的公司样本中更明显;当公司出现坏消息或面临负面媒体舆论情绪时,积极的网络舆情管理更有助于改善股票流动性。同时,网络舆情管理提升了股价特质性波动、降低了股价同步性,为主动管理媒体缓解信息不对称、增加股价公司特质信息含量提供了额外证据。 公司进行网络舆情管理能降低投资者信息收集成本和偏差、缓解信息不对称,从而产生与信息披露类似的资本市场效应。研究结果为媒体关注研究提供了新视角,为市场监管者建立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的监管体系以及上市公司媒体和流动性管理实践提供实证参考。  相似文献   

11.
刘启亮  李祎  张建平 《管理世界》2013,(11):144-154
本文从外部治理角度研究媒体负面报道对审计契约关系的治理作用,并进一步分析了这种治理作用的实现路径。通过对2001~2009年主板A股上市公司的分析,本文发现:公司面临的媒体负面报道越多,公司和审计师之间的审计聘用关系越不稳定,越容易发生审计师变更;并且,在低诉讼风险环境下,媒体负面报道对审计师变更没有产生明显的影响,只有在高诉讼风险环境下,媒体负面报道才会显著地影响审计师变更。进一步分析发现:管理及其他方面的媒体负面报道、性质比较严重的媒体负面报道、权威、专业和大胆的媒体进行的负面报道会对审计师变更产生影响,并且这种影响也只存在于高诉讼风险的环境下。此外,我们也发现,媒体负面报道会使审计师提高审计收费,并且这种情况也只在高诉讼风险的环境下才存在。这表明,媒体负面报道只有在法律环境得到改善的情况下才会对审计契约产生明显的治理作用。  相似文献   

12.
曲如杰  朱博琪  刘晔 《管理评论》2022,(10):180-190
职场八卦普遍存在于各类组织中。现有研究主要针对职场负面八卦展开研究,忽略了职场正面八卦的积极作用。本研究结合了资源保存理论和积极情绪的拓展—建构理论,探究职场负面八卦与职场正面八卦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及边界条件。通过一项两个时间点的时间滞后研究设计,本研究获取了来自某国有商业银行的241份有效的上-下级配对样本,结果表明:(1)职场负面八卦通过削弱工作繁荣负向影响员工创新,职场正面八卦通过增强工作繁荣正向影响员工创新。(2)感知上级信任对职场负面八卦与工作繁荣的作用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当员工感知到的上级信任水平较低时,职场负面八卦对工作繁荣的负向影响更强;感知上级信任对职场正面八卦与工作繁荣的作用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当员工感知到的上级信任水平较低时,职场正面八卦对工作繁荣的正向影响更强。(3)感知上级信任进一步调节职场负面八卦通过工作繁荣对员工创新的间接影响:当员工感知到的上级信任水平较低时,职场负面八卦通过工作繁荣对员工创新的负向效应相对较强;感知上级信任进一步调节职场正面八卦通过工作繁荣对员工创新的间接影响:当员工感知到的上级信任水平较低时,职场正面八卦通过工作繁荣对员工创新的正向...  相似文献   

13.
在重要的公司事件中,企业有强烈的动机操纵媒体以获取额外收益。本文通过手工搜集和整理2000~2012年中国上市公司的媒体报道数据,实证研究了企业在股权再融资事件中与媒体的合谋行为。结果发现,在再融资实施当期,企业的媒体正面报道倾向显著增强;而且股权再融资相对规模越大,媒体对企业的炒作程度越强;股权再融资实施之后一个季度,企业的媒体报道恢复到正常水平。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在再融资实施当期,企业倾向于释放更多的正面消息,吸引投资者购买,以保证再融资顺利完成。另外,股权再融资对股价的影响是通过媒体炒作起作用的;媒体正面报道倾向的增强确实会促使当期股票价格上升,但随后股票价格会下降。这些发现为媒体与企业的合谋提供了间接证据。  相似文献   

14.
以 2009 年 ~ 2016 年间 A 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双重差分法研究明星 CEO 成名后负面信息的披露策略. 以 CEO 是否登上媒体发布的榜单作为明星 CEO 的代理变量,研究结果表明: 明星 CEO 上榜将显著增加隐藏负面信息的可能性,验证了“名声俘获假说”; 明星CEO上榜后发生财务重述的概率显著增加,而一旦退出榜单其隐藏负面信息的可能性则显著降低,验证了名声的负面效应. 机制检验表明明星 CEO 通过管理层权力抑制负面信息披露. 另 外,上榜前盈余质量较低、代理问题较严重的公司,其明星 CEO 隐藏负面信息的可能性更高.文章丰富了 CEO 个人特质对信息披露行为的影响及其经济后果的研究,对于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影响绿色购买决策过程的绿色诉求广告可以分为理性诉求和情感诉求,相对于理性诉求,情感诉求往往对绿色购买决策过程有更重要的影响。关注消费者的情感需求,注重绿色广告信息中情感诉求的表达,在新时代的绿色诉求广告中异常重要和关键。 基于情感行为反应理论和购买决策过程理论,提出绿色情感诉求-内外情景变量-绿色购买决策过程的理论模型假设;以节能环保冰箱的绿色购买决策过程为例,400个有效被试参加4×2×2个实验组,通过网络在线实验收集一手数据;运用方差分析模型和阶层回归模型考察不同绿色情感诉求对绿色购买决策过程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理,重点探究正面情感诉求与负面情感诉求之间的差异,并验证绿色涉入度和儒家价值观在模型中的调节效应。 研究结果表明,绿色情感诉求中传递正面情感诉求更能产生积极效果,即相对于负面情感诉求(负能量),正面情感诉求(正能量)对绿色购买决策过程的影响更显著;绿色情感诉求对绿色购买决策过程的作用不受消费者与情感对象间心理距离的影响,即自豪诉求与赞赏诉求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内疚诉求与鄙视诉求的影响也基本没有显著差异;广告态度和感知价值能显著中介绿色情感诉求对购买意向的影响,对比两个变量的中介效应,广告态度的中介效应更大,中介路径也更重要;不同情景特征消费者对绿色情感诉求的绿色购买决策过程不同,对于高绿色涉入度、高儒家价值观消费者,绿色情感诉求对其绿色购买决策过程的作用更显著;绿色涉入度和儒家价值观对解释变量与结果变量之间的直接路径不存在调节作用,但对于感知价值与购买意向这一间接路径存在正向调节作用。 研究结论对企业和政府部门的绿色情感诉求策略提供了重要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6.
以1998年~2008年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事件研究法,构建非平衡面板数据模型,检验股票价格对上市公司盈余信息的反应特征以及投资者情绪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实证结果表明,投资者情绪对于盈余公告效应具有系统性影响,情绪乐观时的市场时于正的意外盈余具有更积极的反应,反之则是对负的意外盈余具有更消极的反应;情绪悲观时,市场对于正负意外盈余的反应是不对称的,负意外盈余对市场的冲击力度更大.研究结果为投资者情绪影响市场对盈余信息的反应程度提供了经验证据,表明市场对消息的错误反应可能是投资者情绪驱动股票误定价的一个重要渠道,同时也说明在事件研究中应增加股票市场对消息反应的时变性考虑,以提高研究结果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17.
环境责任承担的水平对公司财务绩效有着显著的正面影响;企业可以实现绿色经济持续发展,公益环境绩效策略比实施管理绩效和生产环境绩效在短期内更能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正面媒体监督在环境责任承担与企业财务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企业的清洁生产、绿色创新等环保措施,可以通过媒体监督强化其价值的创造,媒体监督作为外部监督的重要部分,通过信息传递更加规范了企业的治理环境,提高企业价值。研究结果为环境责任承担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证据,丰富了企业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同时也为企业自主积极承担环境责任,实现其与财务绩效之间的良性循环提供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8.
以我国上市公司在汶川地震捐赠中的表现为分析对象,本文重点考察了媒体关注对上市公司捐赠行为的影响,以及其与股权性质、行业竞争程度和产品直接与消费者接触之间对捐赠影响的互动关系。将捐赠样本和非捐赠样本合在一起的回归分析发现,媒体关注对上市公司的捐赠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说明来自舆论的可能压力明显地提高了上市公司的捐赠可能性;考虑到公关、广告、声誉等经济动机,这种影响在非国有产权控股以及产品直接与消费者接触的上市公司中表现得更加显著;同时,媒体关注还会显著地降低国有产权控股以及行业垄断程度对捐赠的负向影响。这些结果表明,媒体在上市公司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发挥着显著的正面作用。但是,针对捐赠样本的回归分析发现,上述关于媒体的各类显著影响都不再存在,可见,媒体关注的影响效果仅限定在上市公司是否捐赠这一决策层面,对于公司决定捐赠后的捐赠水平高低并没有显著影响。这可能与我国上市公司在确定实际的捐赠水平时不能科学决策、对有关影响因素和社会预期考虑不足有关。  相似文献   

19.
发展供应链金融对于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战略意义.本文通过对2007年—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全部320.8万篇公告的文本数据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实证检验了上市公司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发展供应链金融在短期可以促进企业股价的上涨,在长期可以促进企业价值的提升,并且上市公司采用的供应链金融业务越多,公告中提到供应链金融词汇越频繁,这种提升效果越显著.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可以通过信号传递效应、风险承担效应、系统管理效应促进企业价值提高.在供应链金融相关公告中提到金融科技词汇的词频越高,上市公司获得的企业价值提升效果越强.金融科技可以为股票流动性较低、风险承担较弱的企业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起到更强的赋能效果.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本文不仅为中国公司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提高企业价值,提供了基于公开市场数据大样本的实证证据,也对国家和地方政府支持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具有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日渐成熟,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水平对于提高上市公司价值,提升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中国上市公司2007年发布的自查报告进行整理,利用多元统计中的因子分析法对投资者关系实践进行分析,得出我国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活动的实施状况,并进一步探讨了其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结果发现在中国资本市场上,有效的投资者关系管理对公司绩效有着积极的意义;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实践活动中,双向互动的沟通对于投资者关系管理实践有着更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