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如何在广告中运用名人来增强广告效果的策略。即选择与目标消费群特征相似的名人,通过广告,把名人的特性转移到产品中,再从产品转移道消费者身上,最后促实现购买。  相似文献   

2.
吴阶平:坚持写日记
  吴阶平,1917年出生,著名医学家。
  吴老每天5点半起床,从不恋床,午间小憩,晚上10点必就寝,生活极有规律。不仅如此,在饮食方面,他特别注重三餐定量、荤素搭配,从不挑食、过食。只要身体条件允许,吴老每天必写日记,记录每天工作生活的内容。家里书柜专有一个放日记的格子,按年份摆放得整整齐齐。  相似文献   

3.
有一个男演员,戏剧学院毕业后进入某剧组拍戏。该剧导演是赫赫有名的大导演.男演员认为自己很幸运.十分珍惜这次机会.然而,在拍摄一场戏时.导演突然打断了他,问:“你是在哪儿学的表演?”“我是中央戏剧学院毕业的呀。”他有点不明就里。  相似文献   

4.
有个作家曾经这样说:电视媒介是个很可怕的东西。它会在瞬间就把一个普通人放大到自己都不敢相信的程度。作为电视节目主持人,特别是县市级电视台的主持人,几年来,在这个岗位上风雨兼程,从《德惠新闻》,到《百姓时刻》,再到《DTV传真》,可以说甘苦参半、冷暖自知,有几许收获,  相似文献   

5.
打名人旗号,抬自己身价,已是时下文化界常见现象。如,某某以随笔写道:某年某月在某文化巨匠家中做客,坐陪的是某某名人,喝的是存放了几十年的五粮液,师母炒了几个菜,等等。单就这文风便让人读之味同嚼蜡。更有“高手”,比如某甜歌星有点小名气,但名声不噪,自从“勾结”上赖氏家族,其知名度便顿时提高了99个百分点,被请到五里河体育场为沈阳市人民政府和中国足协“献艺”。那造势“腥味”还将载入“史册”。拉名人大旗之风固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这一文化现象又不知何时转至官场。笔者尚读小学时便闻知一桩发生于乡野的趣事:某知青眼见身边同…  相似文献   

6.
展示课往往追求表面的华丽和完美,教学环节是一环扣一环,线性设计思路清晰。但回头一看,学生在里面只是被老师操纵的一个个木偶,很少有自由的想象。往往是在上家常课时,学生反而能创作出更有创意的作品。小学美术课堂的预设与生成,值得我们去思考。  相似文献   

7.
2006年7月,上海文广旗下的第一财经频道邀来5位中年男人,被称之为才高"八斗"、财富"五车"的"财郎",担纲5档重量级财经节目主持人.他们将以独特的阅历与财力及成熟的智性,挥洒自如地挑战时下俊男靓女主导荧屏的标准.  相似文献   

8.
我不清楚别人是怎样想的,对于我来说,朋友圈是一个极为私密的地方。我在这里观察朋友的生活,他们的衣食住行、喜怒哀乐,同样,他们也那么观察着我。这样一来,我们即便天各一方,也能知晓对方的生活轨迹。当我们久别重逢的时候,也不至于除了回忆往昔,没有别的事情可做。  相似文献   

9.
孔子与亚里士多德都为哲学的发展起到了奠定基础的作用,孔子的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伦理思想,亚里士多德的伦理思想也为西方伦理思想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二者都对伦理观中的友爱观提出了各自的观点与看法,他们存在相同点,也有差异性。孔子与亚里士多德的友爱观都是中西方伦理思想的基石。  相似文献   

10.
《人才开发》2009,(7):57-57
一个人在他的工作单位或街坊邻里“人缘”好,是指他谦虚待人,有责任心,讲信用,助人为乐,与周围的人关系良好,大家都喜欢他。能以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中的前两条——“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要求自己的人,必定是有好人缘的人。  相似文献   

11.
一个朋友的朋友,坠入人生低谷,想要逃遁,央我荐本书看。我看他说得恳切,便将梭罗的《瓦尔登湖》推荐给了他。  相似文献   

12.
母亲最近有点奇怪,自从我的手机响了一下。“儿子,你手机有短信!”想起母亲曾留意我屏幕上的短信内容摘要,我立马跑来拿走手机。“这是微信,不是短信。”伴随母亲“哦”的一声,我低头埋进屏幕,还好又保卫住了隐私!  相似文献   

13.
已是“奔五”的女人,有着风光无比的工作和幸福美满的家庭,却又开始挑战人生,走上艰难的创业之路。一如她淡定、从容的主持风格,央视金牌主持人王利芬创业迈出的第一步也是那么稳重、踏实。  相似文献   

14.
1998年之前我没有想到会在中国工作和生活,但是现在,我在中国已经工作生活了这么长时间,与一大批中国朋友建立了牢固的友谊。  相似文献   

15.
2014年达沃斯经济论坛,李克强总理提出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
  国际化人才推动下的创客、创新、创业已成为国家战略中的重要环节,将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城市发展升级提供强劲动力。  相似文献   

16.
月牙 《人才瞭望》2009,(5):67-67
我有一个朋友,现在是国际4A公司的创意副总监。说到她的求职经历,直到今天依旧有如传奇一般。 当时她27岁,想应聘广告员,但她在广告这个行业的经验等于零。可她对那些小广告公司却不感兴趣,当她说要进国际排行50强的4A公司时,所有的朋友都认为那是痴人说梦。  相似文献   

17.
今年33岁的芮成钢是中央电视台著名双语全能记者、主持人,曾先后主持英语国际频道《财经中国》《环球瞭望》以及经济频道《全球资讯榜》《经济半小时》《直击华尔街风暴》等节目。短短几年间.他采访了数百位世界政要、经济巨头、学界名流,并和他们私交甚厚.打得火热.  相似文献   

18.
从1990年杨澜作为一名电视综艺节目主持人起,她逐渐成为中国最有名的电视访谈节目主持人之一。她创办了杨澜工作室,采访的对象是国内外顶尖的商业人士。她和她的丈夫吴征一起,开拓了卫星技术、网络传输、收费电视、宽带内容提供,以及房地产业等领域。2001年夏天,杨澜作为北京申奥的“形象大使”参加了在莫斯科成功申奥的活动。同年9月,她的“阳光文化”接手了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之一——新浪网,从此走上了谋求网络和电视的结合、开辟新时代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段慧群 《人才瞭望》2014,(12):90-90
在我国古代,最早是把“鸳鸯”比作兄弟的。南朝《文选》中《苏子卿诗四首》的第一首写道:“骨肉绿枝叶,结交亦相因。四海皆兄弟,谁为行路人。况我连枝树,与子同一身。昔为鸳和鸯,今为参与辰……”意思是说:“兄弟的亲密关系就像树叶长在树枝上,朋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相亲。  相似文献   

20.
杨澜1986年考入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1990年她毕业那一年,《正大综艺》全国招聘主持人。当时制片人辛少英到北外去招主持人,杨澜只是一名普通学生,但她觉得这是一个机会,便报名参加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