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937年3月,延安抗大揭批张国焘时,有人不加区别地把红四方面军的干部都扯了进来,还扣上"逃跑主义"、"军阀主义"帽子。许世友按捺不住,跳了起来,大声说:"有话直说,指着秃子骂光头算啥好汉?我不同意把四  相似文献   

2.
曾中生同志是鄂予皖革命根据地和红四方面军的领导人之一,他对鄂予皖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对红四方面军的建设,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他站在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正确路线一边,坚决反对张国焘的错误路线,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直到献出宝贵的生命。我们永远怀念这位坚强的无产阶级战士。  相似文献   

3.
曾中生同志是鄂予皖革命根据地和红四方面军的领导人之一,他对鄂予皖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对红四方面军的建设,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他站在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正确路线一边,坚决反对张国焘的错误路线,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直到献出宝贵的生命。我们永远怀念这位坚强的无产阶级战士。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第二版问世了。这次修订《毛选》,主要是校订注释,使其更具有客观性和权威性。本文仅对有关西路军的两条注释的修订,谈谈自己的认识。 《毛选》第一版袖珍合订本第223页注释19原文为:“一九三六年秋季,红四方面军与红二方面军会合后,从西康东北部出发,作北上转移。张国焘这时候仍然坚持反党,坚持他一贯的退却主义和取消主义。同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后,张国焘命令红四方面军的前锋部队二万余人,组织西路军,渡黄河向青海西进。西路军一九三六年十二月  相似文献   

5.
1935年9月,张国焘在长征途中分裂党和红军,给革命事业造成了重大损失。时隔一年之后,张国焘被迫取消了伪中央,率红四方面军北上与红一方面军会师,从而实现了党和红军的统一,迎来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局面。对张国焘反党分裂主义错误的纠正,体现了党中央和毛泽东竭力挽救一切犯错误同志的宽大胸怀和正确处理党内矛盾的斗争艺术,表现出了党和红军绝大多数干部战士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也反映了共产国际对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中央的支持。  相似文献   

6.
张国焘是我党历史上一次机会主义路线的头子,后来跑到国民党那里当特务去了。一九三五年到一九三六年,在伟大领袖毛主席领导红军北上抗日的长征途中,叛徒张国焘跳出来,分裂党和红军,进行篡党夺权的反革命阴谋活动。张国焘的路线是“革命战争中的右倾机会主义,其内容是他的退却路线、军阀主义和反党行为的综合。”由于毛主席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路线战胜了张国焘的右倾机会主义路线,“使得全部红军会合一起,全党更加团结起来,进行了英勇的抗日斗争”。毛主席指出:“坏事也算一种经验,也有很大的作用。我们就有陈独秀、李立三、王明、张国焘、高岗、饶漱石这些人,他们是我们的教员。”剖析一下张国焘从假革命到反革命的历史,看看他是怎样搞机会主义、搞分裂、搞阴谋诡计的,又是怎样垮台的;对于我们学习党内两条路线斗争的历史经验,坚持“要搞马克思主义,不要搞修正主义;要  相似文献   

7.
张国焘是我党历史上一次机会主义路线的头子,后来跑到国民党那里当特务去了。一九三五年到一九三六年,在伟大领袖毛主席领导红军北上抗日的长征途中,叛徒张国焘跳出来,分裂党和红军,进行篡党夺权的反革命阴谋活动。张国焘的路线是“革命战争中的右倾机会主义,其内容是他的退却路线、军阀主义和反党行为的综合。”由于毛主席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路线战胜了张国焘的右倾机会主义路线,“使得全部红军会合一  相似文献   

8.
张国焘在鄂豫皖苏区第四次反“围剿”斗争期间的错误──张国焘问题研究之三马建离张国焘在鄂豫皖苏区第四次反“围剿”斗争期间的错误,是他在该苏区任职时所犯诸多错误中的一个主要方面。本文从五个方面较为详细地论述了这个问题:当敌人加紧部署对鄂豫皖苏区的第四次“...  相似文献   

9.
长征途中,党反对张国焘分裂主义的斗争,其复杂和影响,在中共党史上实属突出,占有重要地位。叛徒张国焘虽然客死异国,但他的幽灵还在游荡。他留下的《我的回忆》谎言连篇,可算得上“谬误大全”。它在多处写了“毛泽东等分裂了中央和红军”①,而把自己装扮成“一贯正确”,是维护团结的模范。 孰是孰非,事实终究是最有说服力的。  相似文献   

10.
1935年6月12日,中央红军先头部队和四方面军先头部队在懋功东南的达维会师。在26日召开的两河口会议上,张国焘虽曾表示同意北上方针,但看到红一方面军兵力只有三万人左右,比红四方面军八万人少得多,因而个人野心膨胀。他致电中央提出另一套主张,唆使他的追随者致电中央,要求改组中革军委和红军总部,由张国焘担任中革军委主席,并给以“独断决行”的权力,企图将红军置于张国焘的控制之下。为了顾全大局,维护两大红军主力的团结,中央政治局于7月18日接受周恩来的提议,将周恩来原任的红军总政委职务改由张国焘担任。同日,中革军委发出通知:仍以…  相似文献   

11.
五、右倾逃跑主义路线的最后破产南下碰壁被迫北上毛主席说:“党的路线正确就有一切,没有人可以有人,没有枪可以有枪,没有政权可以有政权。路线不正确,有了也可以丢掉。”反对张国焘右倾机会主义路线的斗争,就是历史的见证。一九三五年九月,张国焘拉着红四方面军南下逃跑的时候,全军有六十五个团和一个骑兵师,共约十万人。十一月,到达天全、芦山、宝兴、名山地区后,因为路线错误,  相似文献   

12.
一九三六年六月底,红二、六军团在西康甘孜与红四方面军会合。由于朱德、刘伯承、徐向前等同志在四方面军中的长期工作,加上任弼时、贺龙、关向应等同志以及广大指战员对张国焘分裂主义的抵制和斗争,张国焘被迫撤销伪“中央”,二、四方面军一起北上。  相似文献   

13.
顾盛杉  丁玲玲 《老友》2011,(12):65-65
83岁的汪君杰退休前在江苏姜堰市人大从事秘书工作。他与老伴李永珍生了两儿一女.一家人和美地过着幸福生活。去年.汪老从电视上得知今年是建党90周年.于是就开始寻思怎样来表达自己对党的感恩之情。他说:“党对我们恩重如山,我该用什么方式来表达我的感谢呢?于是我在家里左思右想,后来灵机一动,想到写点东西歌颂党、歌颂祖国。”  相似文献   

14.
刘继兴 《社区》2009,(23):37-38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授衔时.其中有两位出自“少林”的开国将军:许世友上将和钱钧中将。有趣的是,这两位将军还曾在一个大军区共事过。许世友曾任南京军区司令员。  相似文献   

15.
一九三五年六月,长征途中的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在懋功(今小金)地区胜利会师。八月,为创造川陕甘的根据地,中央军委决定将这两支主力红军编为右路军和左路军分头北上。左、右两路军分别到达阿坝和巴西地区后,张国焘不服从党中央关于继续北上的正确战略方针,坚持其南下的错误主张,命令左路军和右路军中的红四军、红三十军从阿坝、巴西地区南下,并于卓木碉召开“党的活动分子会议”,非法作出《关于成立第二中央的组织决议》,公开成立第二“中央”、“中央政府”、“中央军委”等,并由他自任“中央主席”,严重地破坏了党和红军的团结统一,使其分裂党和红军的罪行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  相似文献   

16.
许世友一生结过3次婚。许世友的结发妻子叫朱锡明,和许世友是同乡,1901年生,比许世友大4岁.许世友和朱锡明共生了3个儿子,前两个都夭折了,第三个儿子叫许光。许世友参加黄麻起义离开家乡后,音信全无。后来,家乡传说他在战斗中被打死。  相似文献   

17.
艾福梅 《社区》2009,(35):52-53
50多年前.祖父给他取名时.没想到他跟灯有密切关系。十几年前他开始收藏古灯时.也没有想到名字与灯有什么关系。当他要给这些灯的“家”取名时。他想到了“留灯屋”这三个字。  相似文献   

18.
毛主席说:“党的路线正确就有一切,没有人可以有人,没有枪可以有枪,没有政权可以有政权。路线不正确,有了也可以丢掉。”反对张国焘右倾机会主义路线的斗争,就是历史的见证。一九三五年九月,张国焘拉着红四方面军南下逃跑的时候,全军有六十五个团和一个骑兵师,共约十万人。十一月,到达天全、芦山、宝兴、名山地区后,因为路线错误,部队饥寒交迫,疲惫不堪,处处碰壁,迅速减员,走上绝路。四川军阀刘湘集中八十个团的兵力,防守雅安、名山、邛崃一线,两军形成对峙,展开了激烈的消耗战,仅在雅  相似文献   

19.
菜丛 《山西老年》2012,(11):23-23
毛泽东很喜欢替属下或朋友“改名”“取名”,又极喜借人名开小玩笑、讲大道理。少林寺和尚出身、武功甚好的许世友上将,原名“仕友”,因“仕”即官吏之意,这与他当时身为红军战士的身份不合,于是自己改“仕”为“士”。不料在长征途中,毛泽东首次见到许士友时,听到他改名之事,便建议他再改一下,换“士”为“世”,并说:“你这就成了世界之友,我们红军战士不但要时时处处想到全中国,还应放眼全世界嘛!”  相似文献   

20.
不知道是巧合还是有什么玄机.这几天连续接到几个做公司的朋友的电话.而电话的“主题”几乎都是同一个:叫苦叫累。甚至一位网友半夜打来电话一聊就是一个多小时.说每天早上醒来,一想到公司里有那么多问题等着他去处理,就感到“害怕活着”。我告诉他.这已经是典型的抑郁症症状了.不赶紧设法放松自己.后果不堪设想——其实也不难设想.那后果很明确,就是“自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