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7 毫秒
1.
论文以比较文学的角度,从社会伦理道德出发,对《红楼梦》中的女主角王熙凤和《飘》中的女主角斯佳丽的形象进行了比较研究。两个女主角在社会伦理道德方面有相似之处,一方面恪守传统伦理道德;另一方面都贪财敛财,心肠狠毒。二人就像《红楼梦》中的风月宝鉴,正面一看是美人——天使,反面一看是骷髅——魔鬼。两人身上所彰显出来的"天使"与"魔鬼"形象透现了人性的纷繁复杂性。  相似文献   

2.
魔鬼是一个内涵丰富的艺术形象,传统上我们通常把它单一地理解为上帝的对立面、恶的化身、人类罪恶的诱骗者,然而从人学的视角去分析的话,就会发现"魔鬼"的存在,纯粹是因为人的存在而具有意义的,魔鬼既是人的本我的体现,又是人的自然生命力的象征。从魔鬼与上帝的关系、与恶的关系、与人的关系三个方面,并且以精神分析学、文化学、政治学为不同的切入点,才能认识到魔鬼这一艺术形象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丰富内涵及其演变脉络。  相似文献   

3.
紫心 《今日南国》2006,(7):27-29
一个急于找到家教工作的大学生,一个渴望爱情的打工妹,他们本来是毫不相干的两个人,却因为一个有着帅气外表的魔鬼的牵线,把他们联系在一起。最终一个心甘情愿做了魔鬼的帮凶,一个轻易钻进魔鬼的圈套命丧魔鬼之手。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次流道对周向平行弯曲细通道夹套性能的影响,对有无次流道的周向平行弯曲细通道夹套内流体的层流 流动和传热特性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分析。通过对比分析得到如下结果:次流道增加了夹套的平均Nu数;在低Re数 时,有次流道夹套的流阻系数f小于无次流道夹套,而当Re数大于1 050时,有次流道夹套的厂高于无次流道夹套;有次 流道夹套的传热不可逆的熵产率小于无次流道夹套,而2种夹套的流动不可逆的熵产率在低进口Re数时相差不大。次 流道强化了夹套的传热性能,且在低Re数时降低了夹套的流动阻力。  相似文献   

5.
旅游空间结构反映旅游系统诸要素之间的空间组织关系,它体现了旅游活动的空间特征,也是旅游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投影。采用空间结构分析方法对南昌市旅游节点、旅游通道、旅游区和旅游客源地等4个主要要素进行分析,认为南昌市旅游空间结构正在向链状空间结构演变,南昌市旅游空间结构应该构建"一核、四区、一带"的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6.
张佳玮  Jansty图 《可乐》2011,(7):62-62
1997年夏天,科比·布莱恩特残酷地暴虐自己的身体,没日没夜地在球馆与自己较劲。他的"魔鬼"训练既无教练,也无对手,全部都是科比对科比。他一遍遍地尝试高难度动作,诸如身体失去重心时的出手、滞空出手等,虽然没有喝彩声,  相似文献   

7.
雷达幽灵     
《阅读与作文》2011,(7):38-39
肯尼斯·阿诺德于1947年6月24日首次发现飞碟,此后不久就有媒体报道称军方雷达监测到飞碟。人们会很自然地认为,雷达是飞碟存在的最好证明。但是,雷达屏幕上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令人迷惑的图像。这些图像有的代表着某个具体物体,有的则不是。这些被称做"魔鬼"或"天使"的东西,  相似文献   

8.
人类活动对社会进步的不懈追求,也出乎意料地让潘多拉打开了罪恶的盒子;随着"天使"的降临,"魔鬼"也跟踪而至;人类面临着胜利兴高采烈,生态危机却悄然相伴。人们对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与解决方法的思考不断转换方位,理论切入角度的多样性令人感叹。吕国忱教授的《时代焦虑的哲学转向》,  相似文献   

9.
莫里森的三重"他者"身份,使得她的叙事在正式场合"难以言说"。在《宠儿》文本中,作家在八个"文化代码"中巧妙地植入"双重声音叙事结构",于是,黑人、白人读者通过对代码的破译,都从其中解读出自己期待的"文化信息"。在白人、黑人读者的阅读和评论中,《宠儿》里的沉默得到不断的"言说"。就这样,莫里森巧妙地在《宠儿》文本中开拓了种族"言说"的通道。  相似文献   

10.
《阅读与作文》2010,(4):58-60
我们中有许多人都很熟悉电影《魔鬼芽星》。它于1984年上映,轰动一时,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也的确存在魔鬼克星这样的职业。只是对于某些人而言,现实的捉鬼并不像电影中那样轻松。  相似文献   

11.
德国伟大作家托马斯·曼的长篇小说《浮士德博士》讲述的是一个面临创作困境 ,以生命为代价 ,与魔鬼签约换取创作灵感的天才音乐家莱维屈恩的创作生涯。恶魔性指的就是艺术家通过与魔鬼签约来获得的一种天才的创造能力 ,与魔鬼签约也就是与他自己内心深处的无意识的深度遭遇。但是 ,魔鬼又不仅仅是音乐家自身的生命现象 ,即恶魔性的象征 ,它同时还影射了现实世界中与法西斯主义结合在一起的德国现代思潮。托马斯·曼通过对恶魔性的描述 ,影射了德国现代思潮的蜕变 ,因此构成了托马斯·曼的《浮士德博士》和歌德的《浮士德》的不同。  相似文献   

12.
京根儿 《北京纪事》2014,(11):90-93
"酒提如芙蓉出水,夹带着香气与缸中泛起的酒花告别,炙炉旁的食客虽有吱吱作响的诱人烤肉为伴,但还是翘首以盼,咽着唾沫,就等着美酒上桌儿,哥儿几个共同举杯来他个‘满堂彩儿’……"自打义聚成大酒缸和炙炉烤肉在大栅栏重新出现在老街坊面前,这买卖就仿佛借着酒劲儿与炙炉的热乎气儿越加红火。  相似文献   

13.
蒙古族史诗《江格尔》中有众多意象,诸如英雄意象、女性意象、魔鬼意象、智者意象、精灵意象等。运用荣格的"原始意象"理论,从接受者的心理角度去分析这些原始意象正好反映了蒙古族祖先的心理历程的碎片,它们再也不是个人的,而是民族的。这就是蒙古族史诗《江格尔》如此吸引人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4.
"陶艺"是"陶瓷艺术"的简称,是"泥土加火的艺术"。作为一门艺术,陶艺有其独特的属性、特征、表现形式和语言。它的独特性表现在成型和烧制两个方面,它们是陶艺与其它艺术形式的创作过程相比较最具独特性的两个方面。造型是第一性的,是整个器物的主导。"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同样窑火是陶瓷艺术特有的本质的东西,它是通过陶瓷表面的色...  相似文献   

15.
试论托马斯@曼的<浮士德博士>中的恶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伟大作家托马斯@曼的长篇小说<浮士德博士>讲述的是一个面临创作困境,以生命为代价,与魔鬼签约换取创作灵感的天才音乐家莱维屈恩的创作生涯.恶魔性指的就是艺术家通过与魔鬼签约来获得的一种天才的创造能力,与魔鬼签约也就是与他自己内心深处的无意识的深度遭遇.但是,魔鬼又不仅仅是音乐家自身的生命现象,即恶魔性的象征,它同时还影射了现实世界中与法西斯主义结合在一起的德国现代思潮.托马斯@曼通过对恶魔性的描述,影射了德国现代思潮的蜕变,因此构成了托马斯@曼的<浮士德博士>和歌德的<浮士德>的不同.  相似文献   

16.
威尔弗雷德.坎特韦尔.史密斯通过对"宗教"概念的演化历史的考察和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我们应该放弃这个概念而以"信仰"和"累积的传统"这两个单独的概念来取代它。本文认为这种观念虽有见地,但这种术语的变革未必能够达成,更为现实的做法是我们在使用这个概念时对语言的歧义性和误导性抱以警觉,改变思维方式,放弃对宗教本质的追求而把它视为一个集合名称而在特定的研究范围或语境中为它暂定界限。  相似文献   

17.
《古今集》中的比喻受到了《万叶集》、日本汉诗和中国汉诗多方面的影响。它在继承《万叶集》诗思的同时,也从日本汉诗和中国汉诗中汲取营养,最终形成了自身的特点。本文考察了《古今集》四季卷中"波"与"花"和"霞"与"衣"两个比喻。  相似文献   

18.
达洲 《可乐》2011,(3):1-1
对谁也不说,悄没声息地离家,悄没声息地离群。你脑海里是不是闪过这样的念头?这样想时,你是不是兴奋中夹着忐忑,甚至还觉得自己有点无耻?其实,这没啥,许多人做过了。看,词典中就有个专门的词条儿,叫"出走"。你是不是很担心碰到这事儿?怕冷不防,家里人身边人真有人出走了。别太纠结。  相似文献   

19.
前人在《三国演义》"虚"与"实"的问题上纠缠不清,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对史书之"真"或史家之"求真"的认识不全面。论者往往过于强调史家笔下的历史的"事实"面,而忽略它还有"意义"面。《三国演义》的"事实"之外有"意义",甚至是春秋笔法、微言大义,这便是演义的趣味,它与史家的立场一脉相承。并且演义的"意义"较之于史书的"意义",其哲学意蕴更为深远。  相似文献   

20.
曾侯乙墓形制为不规则多边形,墓葬为岩坑竖穴,深达7米以上。外棺、内棺总重约5000公斤,土坑竖穴,未设墓道,印证了"诸侯之墓悬柩而下"的说法。中室、东室是曾侯乙墓的主体。曾侯乙作为诸侯,安葬于东室,与楚国王墓墓主放在中间墓坑有别。西室、北室长宽不一,既以礼乐为依归,也是墓主生前居室结构之再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