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芳 《社区》2012,(5):62-62
白小刺号称拍“肖像照”的。但他首先不是拍人的脸面,而是拍政府的脸面。北到呼和浩特、南到深圳、东到上海、西到张掖。每到一个新的地方,他都会打着车在街上转一圈,如果司机说这里有新建的政府大楼,他一定会试图去拍下来。  相似文献   

2.
枪神王秀宇     
过去,人们常把百步穿杨、弹无虚发者誉为枪神。现在说他是枪神,是他知枪爱枪用枪如神,神到痴迷若愚的程度,神到物忘如幻的地步,神到末本皆通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他从8岁开始打排球。从业余体校到市青年队、省队、国家队,再到国家男排主教练。一路风雨一路搏击。从家中的“二娃”到如今担纲中国国家男排进军2008年北京奥运会重任的风云人物,他说:“我是幸福的,我一直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可今年43岁的他,仍是一个单身贵族——  相似文献   

4.
米芾画月亮     
佚名 《今日南国》2014,(5):20-20
古代有个名叫米芾的画家,他的画栩栩如生,非常逼真,在方圆几百里内颇有名气。但米芾脾气十分古怪,人们都叫他“米颠”。说他颠,其实他不颠。他很有骨气,不喜欢巴结人,尤其是对有权势的,大到当朝天子,小到州官县令,他连句恭维话都没有。所以他虽有一肚子的才学,也没有步入仕途。  相似文献   

5.
挑战极限,成就精彩 1、这是一道黑色的“闪电”,这是一道最引人注目的风景。“鸟巢”内他一次次引领人们惊喜到几乎疯犴,他游刃有余的冲刺和轻松愉悦的心态,将体育的力量与快乐演绎到极致。他一旦起跑,世界便远远落在后面,除了风驰电掣的时间,谁也不是他的对手。没错,他就是牙买加“飞人”博尔特,一个世界上跑得最快的人。  相似文献   

6.
研究人员给他装了心脏监测设备,把他带到库拉金娜面前。当库拉金娜把意念集中到他的心脏时,精神病医生的心跳急速变化,他的心跳被库拉金娜减慢到几乎要停止的程度。最后研究人员赶忙出来制止,才救了他一命。  相似文献   

7.
儿子越来越蛮横了。邻居家的女儿到家里玩,我拿了同事送的南方水果给孩子们吃,可是他非要我先递到他的手里。吃完水果后,给他们两个洗手,也非要先帮他洗,他做第一个。  相似文献   

8.
许寒山 《可乐》2010,(7):79-79
在台湾,他曾是一个“威名”赫赫的人物。从打架斗殴到加入黑社会,从偷盗、抢劫、勒索、敲诈,到开赌场、开应召女郎站等等,无恶不作。他曾持有关国、意大利产的各种名牌手枪六把,还拥有黑道上也少见的狙击步枪。他曾被警方悬赏30万元新台币通缉,从19岁开始坐牢,一直坐到26岁。台湾三十多所监狱,他先后待过14所,其中包括台湾东面海上著名的绿岛监狱。  相似文献   

9.
苗祖荣 《社区》2008,(1):36-36
我当年的一同学到美国留学,近日回国探亲,我们几个同学便约他一同出去聚一聚,请他谈谈美国的见闻。那天我们开车去接他。到了他家楼下,见他还没下楼,于是我们便在楼下按了几声喇叭,示意我们已经到了,只见他从楼上窗口探出头,对我们使劲地摇手。可我们并没明白他的意思,而仍以按喇叭的方式回应他。  相似文献   

10.
应依苹 《金陵瞭望》2006,(13):49-50
吴光治,南京摄炉(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在采访吴光治前,记者给他设计的形象是:富丽堂皇的办公室,宽敞的老板桌,一身的名牌。然而,眼前的吴光治却大大出乎记者的意料——他太普通,从办公室到衣着,无一符合猜想。普通到只要一走进车间,你就会把他和一线的普通工人混在一起。但深入交谈后,记者却发现,作为一位普通的共产党员,他并不普通。  相似文献   

11.
听雪 《北京纪事》2011,(11):63-65
情动之缘 那是1972年秋天,在莫斯科大学就读汉语专业的他,被汉字的难写、四声的难辨折腾得快崩溃了。在连续两年粮食减产的大背景下,他还要和同学到郊区去挖土豆。颓唐和无奈像身边凄凄细雨笼罩着他。疲惫的劳作间隙,他受邀到同学家里作客。恰巧,同学的母亲是位华人,在莫斯科的“北京饭店”工作。餐桌上美味的蘑菇炒饭、精巧的家常菜肴,  相似文献   

12.
幸福不打折     
凡娘 《今日南国》2008,(19):56-56
在外工作一年,他回家过春节。临回家前,他专门到商场为爸爸、妈妈和妹妹买了礼物。他是刚毕业的学生,收入当然有限,为家人买的礼物着实让他费了不少心思。  相似文献   

13.
凉月满天 《社区》2008,(23):28-28
吕代豪,从少年到青年,从斗狠打架到加入台湾臭名昭著的黑社会竹联帮,无恶不作。他连续入狱、越狱,台湾38座监狱,他住过14座,前后共被判处有期徒刑38年。他说:我不入监狱,谁入监狱?在监狱里,他的心里充满绝望和质疑:“人生真的有晴天吗?真的有一块蓝天白云属于我吗?”他把自己后来的变好,归结为还债,还爱心债——还一个陌生女人的爱心债。  相似文献   

14.
他是一个孤儿,曾经先后被三户人家收养。第一户人家从5岁到8岁共养了他3年,后来他们因为有了自己的儿子,便将他送了人。他不肯走,结果被养父母打得浑身是伤、实在挨不过了,痛不过了,才断了回去的念头。第二户人家养了他5年,到13岁那年,还是被狠心的养父母送了人,原因是他们收养了自己亲戚家的一个儿子,好过这个没有一点血缘关系的人。他还是不想走,哭着喊着爸爸妈妈,  相似文献   

15.
济慈短暂的一生充满了挫折、痛苦与不幸,因而,他要努力地寻找美、发现美和创造美。美使他享受到快乐,同时也赋予了他生命以永恒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吉姆·罗杰斯,国际著名的投资大师、金融家、股市常胜将军。但是,他也有看走眼、败走麦城的时候。 有一年,罗杰斯游历到纳米比亚,在那里看中了一颗钻石,但店家说这颗钻石值7万美元。他凭着投资家的精明一再砍价,最终仅以500美元成交。当他喜滋滋地把它送给妻子时,妻子只看了一眼就说:“你上当了,这是假的。”他不相信,游历到坦桑尼亚时,他把这颗钻石拿给一个钻石商人看,钻石商人看了大笑,说:“这不是钻石,而是玻璃球。”  相似文献   

17.
高富华 《华人时刊》2009,(10):68-70
多年前,他下放蒙顼山当知青,从都市郎成为种茶人;如今他把蒙顶山派茶技发扬光火,从乡村杂耍到都市新宠,甚至还漂洋过海,下南洋、到东瀛……  相似文献   

18.
庄佩金 《可乐》2010,(7):27-27
我在芬兰留学期间,结识了好友雷默。他在首都赫尔辛基政府供职。一周前,他约我到他乡下的老家,喝他父亲酿制的葡萄酒。到了约定的这天,他抱歉地对我说:“今天是公务员考试的日子,能否在考场外等我两个小时?”我爽快地答应了。  相似文献   

19.
见到郭伟宁的时候,他正坐在宽大、明亮的办公室里,憨厚地笑着。三年前,他是打工仔;两年前,他是濒临绝境的个人创业者;现在的他,是著名国际品牌ADOP(阿迪普)旗下广州普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股东、老板之一,并担任公司的行政总裁和市场总监。他说,他走到这一步,是因为找对了事业支点。  相似文献   

20.
刘云 《中华魂》2013,(2):6-8
1965年7月初,我有幸陪同郭沫若副委员长访问南昌和庐山文化遗址。重温郭老在江西红土地上的革命足迹和战斗诗篇,思绪万千,十分怀念。在庐山,他叙述了早年在江西时激动人心的经历,吟颂了他在江西写的诗篇,使我永生难忘。1965年6月23日,郭老根据毛泽东同志的提议,偕夫人于立群同志从广东东江进江西,这是他第五次到江西。当时,他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文联主席等职。这年他已74岁高龄了,长途跋涉,不辞劳苦沿着毛主席走过的路,每到一处便挥毫作诗,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诗篇。诗中,表现了他对党、对毛主席、周总理、朱总司令的无限热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