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雨 《老友》2013,(12):68-68
国家领导人出国访问时互送国礼是重要的外交礼仪之一,它记录了国家之间友好往来的点点滴滴。那么,国礼是怎么送出门去,又是如何迎进门来的?  相似文献   

2.
"其实‘笔墨’既是很简单的事情,也是很复杂的事情,它不能失去对象孤立的存在,或者孤立的去讨论它……"SHMJ:请你谈一下你的学画经历以及个人最近创作、生活的状态。程灿:我小时候并未曾有过多的艺术接触或熏陶,家庭在艺术方面对我的影响并不大,读书的时候总喜欢在书本上涂鸦,小同学们很欣赏我随手画的东西,都纷纷让我帮他们画。渐渐家人发现我在美术上稍有天赋,就送我到少年宫的美术班学画画。直到那时我才接触到系统的绘画训练,记得第一次画素描就是画伏尔泰头像,因为当时没有任何基础,所以就一个鼻了、一只眼睛的往下画……逐渐  相似文献   

3.
看野岩的画,常觉静雅之气直入心扉,这种感觉于时下并不多有。在校期间,野岩师从陈玉圃先生,现在的作品送不时露着陈先生的痕迹。而他平时谈的更多的是陈先生的人品,是其超脱淡泊的修为。野岩的画所以有平和脱透之气,舆陈先生之言傅身教不无直接关系。所谓"画品即人品",斯言不虚。我很注意野岩画中的款识,小行书舆画作极协调,同样透着静雅之气。他很重视童画的书写意味,常说“古今大家鲜有画佳而书不佳者。”野岩的画中,水墨之外,线是很重要的构成元素,生动而富有内涵,显示了他的书法功底。而今不少画家的作品虽也可观,却总觉的多了些制作气,少了些国画味,大概缺的就是这一课。  相似文献   

4.
我的住处离云龙湖很近,不需出门,站在窗前就能欣赏到湖光山色的美景。都说水能养人,我就给我的书房起了个斋号-“望湖轩”,还请一位朋友刻了一块方印章,作画题款时总会带上这三个字。其实我很少在家画画,我的画室在另外一处住地.离云龙湖也很近,只是看不到真切的湖水。“望湖轩”是一个斋号,没什么特殊含义。甚至这湖能不能“望见”,也不是那么重要,正如很多事情看到了未必就是存在,而禾见之物却可能长存于心。我想看画的人,不会探究你的作品是在哪里画的.他们关注的是画的本身。  相似文献   

5.
SHMJ:"澄邈"作品一组四件和中国传统在精神上贴得更近,用油画创作这样的作品,说说你的感受吧。杨澄:这四个题目我觉得完全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里一些比较经典的案例。它这么多年能流传下来,证明这样的事情在中国人以及中国文化人当中很有代表性。它代表了传统文人在行为、在观念、在生活体验上的一些兴奋点,而且是不可磨灭的,历经这么多年的沧桑它还被人们记住,被传递着。因此,画这类题材是一个挑战。画的时候,如果用传统的方式画成一个故事的插图,那就没意思了,你画陶渊明被人扶着醉得快倒下来那种感觉,或者画倪  相似文献   

6.
读者A:陈老师你好,我很喜欢你的画,包括早期的西藏组画,我是80年出生,较之您的所有作品,更喜欢你早期的作品。您能分析一下您作品的发展演变过程吗?是不是早期作品感情更饱满呢?陈丹青:这应该你帮我分析分析。我也想找人帮我看看画。我们三个人马上要到上海办  相似文献   

7.
"艺术是关于分享的,如果你不愿意分享,就不要做艺术。"——大卫·霍克尼"我们经历的时代是很不寻常的一个时代,我只希望我经历的这个时代能在我的画版当中留下一些痕迹。"——古元创作源于那些我不得不说的事情,做作品是为了疏解自己承受的压力,并与人分享我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以往的作品多是向内探索关于成长的真相,《大象》系列是...  相似文献   

8.
一位盲人在马路边迟疑,我紧走几步搀扶他过了人行道。“您上哪去?我送你去吧。”那天我的心情很好。盲人笑了笑:“不麻烦了,你送我一程,可你不能送我一辈子呀!”他轻点木棍,小心翼翼地向前走去。  相似文献   

9.
在"画"木板年画之前的很长一段时期,我的风格面貌基本是以纯抽象为主,直到90年初,我才开始有意识地摆脱西方现代艺术的影响。当时的想法就是建立一种真正中国的现代艺术,研究的题材则是长沙出土的汉代马王堆服饰。在《汉·马王堆》系列作品中,我基本上是借用抽象表现主义的方式,去表现马王堆出土的帛衣服饰品。虽然表现帛衣制品不像后...  相似文献   

10.
人生的画幅     
我去访问一位画家,他一向以“难产”著名,要很长时间才作出一幅画.他非常郑重地对我说:“我作画不像一般的画家,他们作画好像游戏一样,一天画好几张,我的态度是很严肃的,因为我觉得,我诞生在这个世界是有使命的,我的存在是为了艺术.” 我去访问另一位画家,他一向以“快手”著称,有时一天作好几幅画,他非常轻松地对我说:“我作画不像一般的画家,他们画画好像便秘一样,画不出来就觉得自己的作品严肃,是呕心沥血之作.我觉得艺术是一种生命的游戏,是为人而存在的,是为了使人喜悦、使人放松、使人感受心灵之美.没有人,艺术就毫无价值.”  相似文献   

11.
黄拱烘:最近的一幅作品我画了很长时间,从去年到今年不断的进行调整,一幅画什么时候结束是每个画家都得考虑的问题,尤其是抽象画家。抽象艺术并不是把图像交代完整作为最后目的,所以总得去调整磨合,同一幅画当我每一次去看它部感觉没有问题的时候就会结束这幅画。通常情况一幅画今天看着很满意过了一天再看就觉得有问题了,或者头几天看着很满意看久了发现不好看,都会接着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2.
幕后     
编辑部是个神秘的小匣子,这里有新奇有趣的文章,还有感人肺腑的故事更有无限精彩的创意。读者们可以通过幕后栏目窥探到编辑部的小秘密哦~清洁袋上的画人物:空乘宽哥航班延误我没有办法,起飞时间我也不知道,赔偿损失更不是我能给的……我只是一个一线员工,一个在飞机里为人民服务的小女孩,一个饿着肚子还要先给百名旅客送餐送饮的小姑娘,希望大家理解我们,就算还是要找我们出气,我们依然  相似文献   

13.
在这座小城里,我算得上一个文化名人,画了三十多年的画。职称上了"正高"。退休后文化馆长虽然不当了,但在市美协还挂了一个名誉主席职务。平时,市文艺界凡有活动,都要给我送上大红请柬,赴宴坐上席,电视上露露脸,开会安排讲几句话,居然掌声不断。应该说,晚年的日子是够滋润了,可是,却常有烦恼袭上心头。  相似文献   

14.
被中国外交部定为首选国礼;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定为2010年地球卫士奖奖杯;中华第一虎巨型雕塑是以此作品等比例放大.易学泰斗——邵伟华力推金虎镇宅卫财全球限量,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15.
对画家来讲,要提高内在的功力,功力是自内而发的,工夫是花时间磨出来的,两者是不一样的。有些画不能否定他们有一定的功夫,花时间磨出来一些作品,观众看着也认为不错,就是没有特别的感受力,这是个大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绘画作品,开始时是画在一种丝织品——“帛”上面,这样便促使中国画形成了一种以线为主,施以淡彩的绘画样式。在中国画发展的历程中有两件作品特别值得关注:一件是湖南长沙陈家大山出土的《人物龙凤帛画》(战国),另一件是长沙马王堆出土的《丁字形彩绘帛画》(西汉)。  相似文献   

17.
2004年篆书作品入选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作品展;2007年创作了60米篆书《道德经》长卷;2007年《金风乍起》作品获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优秀奖;2008年《稔风轻递》作品获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优秀奖;2008年《金色畅想》入选全国第七届工笔画大展;2008年获迎奥运盛世典藏中国画、油画展提名;2009年《白露微微》作品入选全国中国画作品展;2009年《盛荷图》作品获建国60周年诗书画印大赛铜奖。  相似文献   

18.
《北方人》2008,(4)
在念高中的时候,有一天大姐命令我画一个女人。在当时,我的美术成绩高低起伏很大,凡是成绩优异,甚至包括了一次比赛冠军在内的作品,都是大姐代为操刀的杰作凡是成绩低的,都是地道的拙作。我想此时大姐命令我画一个女人,一定是不存好心,要出我的洋相。于是顿时不服气起来,拿过纸笔精心地画了一个女人。大姐接过去一看,笑着说  相似文献   

19.
飘飘 《北京纪事》2009,(3):95-96
礼品是一种武器——表达爱意、改善人际关系、维持朋友联系,甚至收买人心的必备武器。一说到送礼,没有几个人不头疼不烦恼,到底送什么好呢?太贵,买不起;太便宜,瞧不起,太俗气,受不了;太怪异,送不了。朋友间常常被问到这种尴尬问题——帮我想想,我送点什么给她(他)?套用恶俗广告词——某某某,送亲戚、送长辈、送朋友、送领导、送恋人!真有这么好办的礼物一次解决所有需求,那可太好了。可惜,那是不可能的!随意到淘宝淘了一淘,还真让小编辑我淘到了宝!原来礼物可以很有创意!并且是创意而不怪异,还不赶紧随我看一看。  相似文献   

20.
笔墨是传统中国画的灵魂,其内涵非常丰富,它决定一幅画的优劣成败.对于用笔太刻露的作品,历代画家、理论家评价它是"有笔无墨",而对渲染太过、用笔较弱或不明显的作品,则说它是"有墨无笔".创作出"有笔有墨"、"得意忘形"的完美作品是中国画家的终极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