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典口误     
1.上中学时,老师让我背诵毛泽东诗词,我张口就来:一代风骚……事后被罚抄课文。2.在学校上自习课的时候,一次大家都在复习,一位GG对旁边的MM说:我刚背了单词,帮忙  相似文献   

2.
同老教材相比,新教材有一个突出特点,即古诗文背诵部分明显增多了。除一些课文片段外,教材要求背诵的整篇课文有20篇,诗词曲有50首,很明显,新教材强调了对文质兼美篇目的记诵,突出了语文学习积累的重要性。 熟读和背诵是中国传统教育的一种优良方法,早在1923年,国学大师梁启超就写过一篇《治国学杂话》的文章,对那些“最有价值的文学作品”他极力倡导熟读成诵,他说:“好文学是涵养情趣的工具,做一个民族的分子,总该对本民族的好文  相似文献   

3.
自信     
《阅读与作文》2011,(3):11-11
亨利·华德·比察永远不会忘记,他小学生时上过的一节有关自信的课。 老师让他到教室前面背诵,刚开始,老师就断然打断他:“不对!”接着他又重新开始,老师再一次怒吼道:“不对!”亨利觉得很羞愧,就灰溜溜地坐下了。  相似文献   

4.
湖北有个叫黄立的五年级小学生,他几乎能背诵所有学过的语文课文。他父亲认为学好语文就得背书,像古人那样,一字不落地背会。起初,黄立是因为父亲的要求被动地背,后来背习惯了,每学完一篇课文,他都会主动去背。这样背书的绝不止黄立同学一个人,在小学生中应该占有很大比例。长期以来,不少家长和老师也都是这样要求学生的。那么,用背书这种中国传统的学习方式学习语文,到底是利多还是弊多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安徽省铜陵市长江路小学的同学和师长们的说法吧。  相似文献   

5.
一、课文背诵存在误区在中学语文课本中,不少篇目或段落要求学生熟读,达到会背。但目前存在着这样的误区:许多学生甚至有些老师认为,背诵纯粹是死记硬背,是为了应付考试。背诵常常被忽视,难以真正落实。二、课文背诵的重要性其实,诵读对中学生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中学语文课本选用的文章是经专家反复筛选确定的,其中要求背诵的多是名篇佳句。如《荷塘月色》、《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出师表)……值些经典篇目读来抑扬顿挫,琅琅上口,既能开阔学生视野,又对学生起潜移默化作用。一些有较高文学修养的人,对于名篇可谓倒背如…  相似文献   

6.
张丽均 《可乐》2008,(1):27-27
一名小学特级教师应邀到外地讲课。大礼堂里,坐着上千名听课者。孩子们既兴奋又紧张。要读课文了,孩子们齐刷刷举起小手。老师随意点了一个胖胖的男孩。这个孩子一开口,就把句子念错。老师柔声提醒他看清楚再念,他结巴起来。邻座一个男生忍不住笑了,举手想替他读,老师没有  相似文献   

7.
对教师自身来说,我们的课堂要减少一点"难为情". 记得,在于永正老师的一次讲座中听到这么个例子,"忸怩"这个生词出现在课文中时,孩子们不理解,于老师就冲孩子们说"你们看看我--"一眨眼,他在孩子面前摆头、甩手弄眉,这个词学生就明白了.  相似文献   

8.
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背诵与默写白守双《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在初中阶段,同学们要“熟读、背诵基本课文的一些篇或段”。注重背诵与默写这一教学内容,应着重抓好以下几个环节:(一)教师必须下水对于要求背诵与默写的篇或段,教师应该首先做到,背诵能滚...  相似文献   

9.
韩寒 《可乐》2010,(11):28-29
我有个朋友,号称铁牛。我们当时学到一篇课文,说在长江一个急弯的地方有个小镇,那里有两座镇江的铁牛,大家和铁牛相视而笑。他很豪迈,举手说:“报告老师,我以后要去支援长江建设。”此后,铁牛就有了一个习惯,上课中,在国家需要他时,就会挺身而出支援建设。  相似文献   

10.
还记得上初中时.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为语文课文,语文老师曾要求学生们齐声朗读并背诵这篇文章,那句“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就这样流进了内心:一群十来岁少年的热血真诚,就这样被点燃。梁启超的名字.缘此有了别样涵义。  相似文献   

11.
晚自习,语文老师让我们背诵一篇散文。为了让我们在积极的状态下学习,老师说要比一比,看谁背的快,并在黑板上写了排名榜,看谁能夺得冠军、亚军、季军。老师的话音刚落,同学们就背了起来。一霎时,人声鼎沸。有摇头晃脑的,有捂着耳朵的……十几分钟刚过,讨厌鬼忽然叫了起来:"不好,有人上去写名字了,冠军被A夺走了!"同学们的目光纷纷锁定讲台。就见A大摇大摆地走到黑板前,拿起粉笔,"唰、唰、唰"潇潇洒洒地写上自己的大名。谁甘心至高荣誉被抢走啊,"老师,他得接受检查。"-时嚷声四起,未等老师定夺。A同学连珠炮似的背诵惊得四座目瞪口呆,众生甘拜下风。  相似文献   

12.
前不久,听一位年轻的初中语文教师上了一节文言文公开课—《五柳先生传》。该课分为四个环节:(1)诵读课文,背诵全文;(2)翻译课文,疏通文意;(3)理清思路,把握文章的内容;(4)了解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13.
娱乐广场     
幽默与笑话形象比喻一位在中国的外国人被狗咬伤了,他赶快到附近的医院去治疗。医生指着伤口问他:“这是怎么弄的?”外国人不知道中文“咬”怎么说,就解释道:“一只狗在我腿上吃饭了。”杀鸡从前有个性急的人,一天家里来了客人,准备杀一只公鸡款待。可那公鸡被他用竹竿一赶,就飞上了房顶,怎么也捉不到。他一气之下,把家里所养的母鸡全部杀了,指着房顶的公鸡忿忿地骂道:“你不让我杀,那我就让你打一辈子光棍。”宰予昼寝一位老师喜欢白天睡觉。学生有意拿课文去问“宰予昼寝”的意思怎样解释。老师回答说:“我不讲,你就不晓得…  相似文献   

14.
临近上课,我拿着教材和备课本急步走向教室,但见学生涌在走廊里,在看些什么。沿着学生的视线望去,班主任老师一边吼着,一边拖着班级里的“老大难”金XX同学往办公室走。班长一言一语地告诉我说:“金XX这是自找苦吃,班主任老师布置的作业经常不做,课文也不背。昨天下午老师要留他补作业,他却偷跑回家……班主任这次是忍无可忍,要教训他。否则他就会无法无天了!”有的同学附和着,有的同学则默然。  相似文献   

15.
父亲的味道     
朱成玉 《社区》2013,(20):26-26
我有一位生性懒散的同事,因为平时工作清闲,他每天到单位点个卯,然后就溜出去打打麻将,喝喝小酒,每日里逍遥自在地过活。可是这几天,这位仁兄不知怎么了,突然开悟了一般.不但按时上下班,还捧着一本《唐诗三百首》摇头晃脑地背个不停。问其原因,竟然是因为他上初中的女儿在背诵《兰亭序》的时候,正好他会那么几句,就脱口背了出来。  相似文献   

16.
夏洛特·珀金斯·吉尔曼是美国作家,女权主义者。1860年7月3日生于康涅狄格州的哈特福德。她的父亲弗雷德里克·比彻·珀金斯是美国著名女作家哈利特·比彻·斯托夫人的外甥,担任过波士顿和旧金山的公共图书馆馆长。夏洛特出生不久,她和母亲、哥哥就被父亲遗弃了,以后一直没给他们任何帮助,母亲在贫困中苦苦熬过了一生。父亲的遗弃造成了夏洛特心理上不可磨灭的创伤。  相似文献   

17.
《老友》2014,(6)
正这是一所古老而现代的学校——丰城第一中学。明代建筑孔子庙屹立在校园东边。校园内长着茂盛的樟树和青翠的竹子。这里一年四季都有美景:春天百花开,夏日荷满塘,秋季有柑橘,寒冬蜡梅香。若在秋日,走进学校大门,远远飘来一阵阵桂花香。道路左侧是花园,右侧是葡萄园。葡萄园也是鄢老师的英语角。他和他的"粉丝"常在这里进行英语对话。他还教学生学习美国现代作家的短篇小说《橡树上的黄丝带》——一遍又一遍朗读,直至大家能背诵为止。鄢老师早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毕业后,鄢老师在丰城一中工作了30多年,退休后又接着开展义务教学。  相似文献   

18.
宽心谣     
赵朴初 《社区》2004,(2):63-63
德国曾发生了一桩血案,一个19岁的小伙子,因伪造假条,被校方开除,他决心报复学校。一天上午,他戴着恐怖的面具,一手握着手枪,一手拎着连发猎枪,闯进学校,见人就打,主要是瞄准老师,他觉得是他们让他蒙受了羞辱。在20分钟的疯狂射击中,他的手枪共打出了40发子弹,将17人打死,其中有13名老师。他还有大量的子弹,足够把数百人送进坟墓。这时候,他的历史老师海泽先生走过来,抓住他的衬衣,试图同他说话。这个血洗了母校的学生认出了他的老师,他摘掉了自己的面具。海泽先生叫着他的名字说,罗伯特,扣动你的扳机吧。如果你现在向我射击,那就看着我的眼…  相似文献   

19.
背书侧记     
本学期开学之初,语文老师就宣布了圣旨:为了抓住中考文言文默写10分,在6月之前,必须将一至六册60篇古诗古文一字不漏的全部背诵。此言一出,满座皆大惊失色。60篇古诗古文哪,对于我等沉迷于题海却无力自拔的学子来说,无疑是一个big problem(巨大的难题)。本人一向懦弱胆小,如果是自己背书,倒也可勉强为之;但要到老师那儿去接受检验,就确实有点儿勉为其难了。又到了背书的时间。同学们一个个拿起课本和尚念经般的大声读起来。我看着那已经读过几百甚  相似文献   

20.
粉笔头………………………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有一次一个学生在课堂上打瞌睡,然后老师就拿了根粉笔丢他,老师丢得很准,效果自然也达到了。他惊醒后还以为是旁边的人丢的,就冲着旁边的同学大骂。老师问他怎么了,他一脸无辜地说:“老师,他拿粉笔丢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