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民族地区的特殊性与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保障建设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民族地区由于自然地理、人文背景、经济基础、社会发展水平等与内地发达地区相比有着自己的特殊性,因此,政府应建立适合于民族地区具体特点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2.
徐永林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9(3):30-32
市场经济发展贯穿固有经济规律 ,具有共同惯例、法规 ,但因社会制度、国情、区情和民族文化带来的差异 ,又决定了其特殊性 ,从而决定了应采取的特殊政策及措施 ,实现民族经济的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3.
黄新华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6(4):26-29
通过运用经济理论分析制度的内涵、构成与功能 ,新制度经济学阐明了制度变迁的基本类型 ,研究了制度创新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从而构建了一整套完整的制度理论。系统透视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理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它表明只有通过制度创新深化改革 ,创建一整套完善的适应市场经济的制度安排 ,才能实现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增长。 相似文献
4.
民族地区的特殊性与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少数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相比,在地理区位、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文化发展,宗教信仰、自然条件等方面存在着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使民族地区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呈现出自己的特点。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不是简单的用现代生产方式代替各少数民族原有生产方式,用现代思想文化取代少数民族文化的过程,而是一个各民族原有生产方式、思想文化现代化的发展过程。民族地区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有特殊的要求和重点。 相似文献
5.
邰霖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4)
文章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财政政策的发展演变进行了历史的回顾,论述了我国少数民族地区财政的特殊性,即服务的利益主体特殊,财税权限特殊以及财政功能的作用特殊,从而对我们全面正确地认识民族地区财政,制订有利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张富生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4):349-355
通过梳理我国近现代高等教育中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制度变迁的历史脉络,可以看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在制度上反复摆动,并留下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印记。这种现象可以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供需理论进行解释,从而揭示了教育制度变迁上的制度均衡—制度非均衡—制度均衡的产生与发展机制。基于我国通识教育有待充分发展的现状,以史为鉴并结合新制度经济学的供需理论的分析,可以从制度需求和制度供给两个方面对当前我国通识教育宏观政策的制定提出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7.
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中小企业融资制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玉香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4(6):94-96
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现实社会中的经济人具有有限的理性认识,容易产生机会主义的倾向,以及社会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和交易的垄断性,不可避免地产生交易费用,降低交易效率。而通过制度设定和变迁,可以降低环境的不确定性,提高人们认识环境的能力,从而降低交易费用、提高经济效率。中小企业融资难是金融资源在中小企业之间配置的交易费用过高,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的表现,合理的制度安排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才让加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8,(2):28-35
本文从西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性、自然地理环境的特殊性、知识发展的特殊性、民主政治的特殊性、民族关系的特殊性和多元文化的特殊性6个方面对西北民族地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了初步的探讨,并简明指出了西北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特殊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和平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0(4):139-143
人力资源开发既有普遍性 ,又有特殊性。只有结合各地区、各民族的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 ,才能使理论研究更接近实践 ,也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文章论述了研究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特殊性的重要意义和这种特殊性的具体表现。认为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特殊性是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 ,既有历史的原因 ,又有现实的原因 ;既有客观的原因 ,又有主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王守平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3(Z1):46-47
行政合同的兴起和发展,是世界政治民主化、政府职能在新的历史条件发生转变的体现.但由于行政合同具有行政性因素,它与一般民事合同有共通之处,也有明显的区别.文章旨在从行政行为代表的公共利益出发,对行政合同的特殊性作了分析,并结合外国行政法对行政合同的立法规定,对我国行政合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点见解. 相似文献
11.
高娜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5(1):29-32
人民币汇率制度作为制度变迁的一种,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都是由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变革,依靠市场力量还很不够。这就彰显出目前人民币汇率问题的真正症结在于我国一系列制度因素存在着缺陷。因此,现在的关键并不在于调整人民币汇率水平,而在于进行制度上的改革,创造真正的市场机制,最终实行真正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相似文献
12.
科斯定理的重新解释——兼论中国新制度经济学研究的误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宝敏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2)
科斯定理与价格理论的方法论基础是完全一致的 ,差别在于是否引入交易成本这一约束条件。从这种意义上说 ,科斯定理乃是标准价格理论的一个特例。但由于经典文献表述方式的局限及价格理论的欠普及 ,中国经济学界对上述关系并未给予充分认识 ,以致在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中普遍陷入误区。走出误区的根本途径是 ,进一步强化以价格理论为核心的主流经济学训练 ,以此作为理论创新的前提。 相似文献
13.
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演进及其逻辑起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拓展领地的阶段和整固领地的阶段。拓展主要体现为从企业组织上打开缺口后,向契约、产权、法与经济学、公共产品、公共选择、制度演变等领域扩展的过程,其理论源于科斯对“企业性质”的探讨;整固则体现为对理论的梳理综合,是以恰当的方法将其形式化,使新制度经济学成为具有内在逻辑一致性的理论过程,其逻辑起点在于对“契约”的分析。新制度经济学发展到今天,亟须进行这样的综合工作。 相似文献
14.
张金良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5(1):144-149
伴随改革的深入与经济发展,城市化浪潮悄然出现。尤其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后,民族区域自治地区的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老城市不断得到更新改建,新城市不断涌现,一方面反映了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另一方面,又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带来了未曾面对的新事物、新问题。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已不能涵盖全部,有些条款亦显得不合时宜,急需改进。 相似文献
15.
李卫宁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8(4):122-124
随机和确定因素存在于高校管理系统实现目标的整个过程中,它通过高校管理的全部职能,表现出自己的规定性和丰富内涵。既没有"纯粹的"确定性,也没有"纯粹的"随机性,高校现实的管理运动就是这种确定和随机的矛盾的辩证统一过程。 相似文献
16.
林志友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5(1):8-11,15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我国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自治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为我国各少数民族人民真正当家作主开辟了新的时代,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相似文献
17.
熊德斌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5):22-24,27
针对我国城市垃圾处理制度的问题入手,利用新制度经济学方法分析其存在的制度缺陷:价格扭曲、市场障碍,分析了垃圾行政管理权和经营权结合与分离的市场基础。提出了根据市场容量具有"跨域的共时性制度集合——整体性制度安排"特征的结合与分离共存模式。 相似文献
18.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处理我国民族问题的最佳形式。但在新时期,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还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主要集中在自治地方未能很好地行使自治权和上级国家机关未能很好地领导、帮助自治地方发展等两个方面。为此,需在实践中通过进一步提高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能力,加强党的领导等措施不断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9.
张殿军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3(4):104-108
少数民族习惯法在一定范围内的民族地区至今仍然是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行为的重要规范。民族区域自治蕴含着少数民族习惯法的制度空间,宪法和法律的诸多条款都为少数民族习惯法进入国家法提供了依据。民族自治地方并未有效地利用国家法的制度安排,通过自治立法吸收少数民族习惯法,进而导致国家法与习惯法在司法过程中的冲突。开展少数民族习惯法调查,加强相关理论研究,自治立法吸收少数民族习惯法合理的、积极的内容,在司法过程中合理借鉴优良的习惯法,能够消除少数民族习惯法与国家法的冲突,实现少数民族习惯法与国家法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20.
司马俊莲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6(6):107-109
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权既是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内容,也是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和地方性事务的主要标志。但目前我国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权的实现还面临着法律体系不完善、法律内容不健全、法律实效不强、法律结构不合理、法律体系内部不协调等问题。新时期要真正实现民族地方自治权,首先要形成民族地方自治权的法意识,同时还要进一步完善民族自治法规体系,加大对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