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庭坚(以下简称黄),生于宋仁宗庆历五年,卒于宋徽宗崇宁四年。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江西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进士,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郎。黄出苏轼门下,与苏齐名,世称“苏黄”,也是一位多才多艺、出类拔萃的人物。其诗师承杜甫,为江西诗派鼻祖。其书师法颜真卿、怀素、杨凝式等,尤以行、草书见称,纵横奇倔,豪宕瑰伟,别树一帜,为宋“四大书家”之一。其论书文字颇多,散见于《山谷文集》、《论书》(后人辑录)、《山谷题跋》诸书。涉及的主要问题,有下述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苏洵(1109—1066)字明允,号老泉,四川眉山人.他一生以少年“游荡不学”,中年发愤苦读,晚年名震京师著称.他的文学成就主要在散文方面,是著名的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长于策论,尤好言兵.他所生活的时代是表面承平而危机四伏的时代,是庆历新政失败而王安石变法正在酝酿的时代.他是一位“皇皇有忧天下心”,“有志于当世”的人物.他针对当时社会的各种弊端,提出了涉及政治、军事、经济等各个领域的革新主张.苏洵的革新主张集中表现在《几策》、《衡论》和《上皇帝书》中.《衡论》作于至和  相似文献   

3.
苏舜钦是北宋著名诗人,但其生平事迹后人却知之不详,关于其山阳守制的具体时间,权威专著《苏舜钦集编年校注》所附年谱定在庆历二年春至庆历三年冬,但据苏氏兄弟庆历二年春天所作的《淮上喜雨联句》诗可知,是时他们还在自吴越奔丧还京的淮水之上;另据苏舜钦的《东京宝相禅院记》和欧阳修的《释秘演诗集序》,可证庆历二年四月和是年年底,苏舜钦都在京城;又据欧阳修庆历三年作的《答苏子美离京见寄》和苏到山阳后作的《涟水军新闸记》以及北宋汴河通航制度,可知苏舜钦南下山阳在庆历三年春。其终丧还京的时间,可据汴渠十月闭口的制度和苏的《九日汴中》诗等,可确定在庆历三年秋九月。  相似文献   

4.
彭秋潭     
彭秋潭(1748—1800年在世),名淑,晚年自号方山居士,湖北长阳县人。二十三岁中举,以后屡试南宫,直到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才踏上仕途,此时已三十四岁。历任江西吉水、瑞昌、崇仁等地知县二十余年,“居官清慎,不事奔竞”(《长阳县志》卷五)。著有《秋潭诗集》、《秋潭败帚》、《秋潭外集》、《秋潭窃言》及《蟾芝集》等,然多已散  相似文献   

5.
叶燮(1627—1703年)字星期,号己畦。江苏吴江人。晚年由于在吴江横山讲学,世称“横山先生”。有《己畦文集》和《原诗》。叶燮是我国十七世纪的文学家、美学家,他建立了一套以客观的“理、事,情”为核心的比较完整的唯物主义美学体系,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典美学,在中国美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游褒禅山记》是北宋王安石写的一篇游记。王安石生于宋真宗天禧五年(公元一○二一年),卒于宋哲宗元佑元年(公元一○八六年)。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人。出身中下层官僚地主家庭,少年随父宦游,立志报国,自比夏禹的大臣稷和契(“材疏命贱不自揣,欲与稷契遐相希”)。宋仁宗庆历二年(公元一○四二年),考中进士,出任地方官达十七年之久。这使他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社会,了解北宋王朝的  相似文献   

7.
纪晓岚以总篡《四库全书》知名于世.晚年撰述的《阅微草堂笔记》是独具一格的笔记小说,为世人所称道.他以学问文章负天下重望,主持风会,赫然为一代文宗.纪晓岚名昀,一字春帆,晚号云石,直隶献县(今河北献县)人.生于雍正二年(1724年),死于嘉庆十年(1805年),享年八十二岁,正逢所谓乾嘉盛世.二十四岁中举,  相似文献   

8.
北宋前期的社会问题和范仲淹的改革主张十一世纪四十年代,即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是北宋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关头。适应建国之初巩固中央集权需要而建立的“内外相制”、“上下相维”的官僚新体制,历太祖、太宗、真宗三朝,到此已走向了它的反面,成为社会生产力的桎梏。事实正如政治改革家范仲淹(989—1052)庆历三年所上《答手诏条陈十事》(简称《十事疏》)中说的:“历代之政,久皆有弊,弊而不救,祸乱必生。”关于过分强化中央集权所造成的弊  相似文献   

9.
题高南阜 1画   有客平生饭不足 几年傲吏又潜夫 2   西园明月谁冠盖3  南阜孤云 4 自竹梧   盘礴 5丹青浑忘老 清标6富贵漫成图   脱裘忍痛真痴绝 百研 7千章问有无   1高南阜 即高凤翰 ,清画家 ,字西园 ,号南村 ,晚年号南阜老人 ,山东胶州 (今胶州市 )人。曾官泰州巡盐分司 ,久寓江苏扬州一带 ,能诗 ,工书法、篆刻 ,善画山水、花卉 ,不拘成法 ,以气胜 ,晚年右手病废 ,自号丁已残人 ,亦号尚左生 ,改以左手作书画 ,仍苍劲。好藏砚 ,达千余方 ,均手自铭琢。有《砚史》《南阜山人全集》等。2潜夫 隐者 ,不欲章显自己姓名…  相似文献   

10.
古典名篇《岳阳楼记》开头一句是:“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范仲淹为什么不从“庆历五年,滕子京重修岳阳楼”写起,或从“庆历二年,滕子京因事下狱'写起,而选择'.庆历四年春"下笔呢? 这里是大有文章的。  相似文献   

11.
世系表(据《山谷全书》、天一阁存明嘉靖《宁州志》、乾隆《黄氏金字牒谱》及诸家记载): 宋真宗天禧二年 戌午 1018年 一岁 黄庶生年有二说。《黄氏金字牒谱》载:生于天熹(禧)已未(三年)五月初一日。令人周裕锴《黄庭坚家世考》,据《伐檀集·自序》:“年二十五,以诗赋得一第”,以庆历二年(1042)二十五岁推算,当生于天禧二年。今从周《考》。 仁宗天圣二年 甲子 1024年 七岁 宋祁登进士第。黄庶《上宋侍读书》中忆述:“某能言,耳已得闻阁下之名,略识文字,口已诵阁下之辞。”宋祁《景文集·祈福蘸文》有云:“行年二十七,乃  相似文献   

12.
苏颂(1020——1101年),字子容,泉州南安人,北宋仁宗庆历二年进士,官至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宰相)。宋人叶梦得撰写的《石林燕语》(以下简称《燕语》),对这位政治家同时又是天文学家和诗人的苏颂十分重视。《燕语》中所涉苏颂事迹的记录,有23条之多,这是我们研究苏颂极其珍贵的参考资料。本文兹就《燕语》所记并参之以《宋史》等对苏颂其人,略作介绍。  相似文献   

13.
释道潜是北宋著名诗僧,能诗善文,与当时文人士大夫苏轼等多有交游。以道潜的《参寥子诗集》、元岸觉《释氏稽古略》卷四及与其关系密切的友人诗篇、文记等厘定道潜的生卒、里籍、宗门及赐号时间等,认为道潜应为钱塘高僧,里籍为杭州于潜浮溪村,生年当在1044年,即庆历四年。参寥当为大觉怀琏弟子,云门宗下五世。道潜文学造诣极高,其诗清丽可爱,超群脱俗,为宋诗僧之翘楚,有《参寥子诗集》十二卷流传于世。  相似文献   

14.
沈游 《老友》2014,(4):52-52
正四大名亭,是我国古代因文人雅士的诗歌文章而闻名的景点,分别是安徽滁州的醉翁亭、北京的陶然亭、湖南长沙的爱晚亭和杭州西湖的湖心亭。醉翁亭醉翁亭位于琅琊山半山腰的琅琊古道旁,是去琅琊寺的必经之地。据《琅琊山志》记载,北宋庆历六年(公元1046年),欧阳修被贬为滁州太守,感怀时世,寄情山水。山中僧人智仙为他建了一座亭,因为欧阳修自号"醉翁",所以以此名亭,并写下传世之作《醉翁亭记》。醉翁  相似文献   

15.
苏舜钦生卒、籍贯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苏舜钦字子美,北宋诗文革新的健将之一,有《苏学士文集》16卷传世。晚岁谪居苏州,曾置园为沧浪亭,故其集又以《沧浪》为名。关于他的生卒及籍贯,解放前后出版的各种年里总表、文学史著作和苏舜钦年谱,并作“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人,生于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卒于仁宗庆历八年(1048)”。其实苏舜钦乃开封人,先世尝居绵州盐泉县(今四川绵阳),亦非梓州铜山人;生于大中祥符元年云云,亦系大中祥符二年(1009)之误,兹考辨如下。先说生卒年。欧阳修《湖州长史苏君墓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的晚年《笔记》主要收集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5卷中。它的价值之争,这次在我国始于1986年,集中表现在同年12月召开的“马克思晚年人类学笔记学术研讨会”上,并汇编为《马克思主义来源研究论丛》第11期,《马克思人类学笔记研究论文集》特辑(以下简称《特辑》)。 《笔记》意义之重大是无疑的,问题是如何恰如其分地加以评价。国外学者对此众说纷纭。兴起马克思晚年《人类学笔记》研究热,是从美国人劳伦斯·克拉德在1972年编辑出版马克思这些笔记就开始了,他说:“在这里可以看出,马克思在他的晚年重新捡起了青年时代所关怀的问题:对自然状态的人和文明条件下的人的批判。可是他早期的方案是从哲学人类学(人本学)的抽象概念出发的,而后期的著作是从有关人的现代意义的科学观点来考察问题”.可见他出版这些笔记,目的是要把马克思晚年思想和早期人道主义联系起来,使马克思成为“前后一贯”的人道主义者。  相似文献   

17.
袁枚与《袁枚全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清代著名文学家袁枚字子才,小字瑞官,号简斋,一号存斋,因居于江宁小仓山随园,世称随园先生,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老人、仓山叟等。钱塘(今杭州)人,祖籍慈溪(今属浙江)。袁枚于康熙五十五年(1716)夏历三月二日诞生于钱塘东园大树巷,嘉庆二年夏历十一月十七日卒于随园。(按:嘉庆二年为1797年,但夏历十一月十七日已为1798年1月3日,袁枚卒年应为1798。)综观袁枚一生行状,可大略分为三个时期: 一、康熙五十五年至乾隆四年(1716——1739)为求学与求仕时期。袁枚5岁时开始受孀姑沈夫人家庭教育,7岁正式受业于杭州史玉瓒先生,读《论语》、《大学》,9岁始自学古诗词赋。雍正五年(1727)12岁为秀才,从学于学使王交河先生。雍正十二年(1734)19岁  相似文献   

18.
读了《光明日报》1989年5月29日发表的张奎良同志的《马克思晚年的困惑》一文(以下简称《困惑》),觉得他对晚年马克思的评价不符事实,提出商榷。一、关于所谓马克思晚年对革命的困惑问题  相似文献   

19.
1045年宋仁宗庆历五年乙酉一岁是年癸未月丙寅日(夏历六月十二日)乙酉壬辰时生。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山谷老人、涪翁、涪皤、黔安居士、摩围阁老人、八桂老人。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修水县)高城乡双井人。祖父湜,以进士赠朝散大夫。父庶,字亚夫,庆历丙戌进士,知康州,赠中大夫,有诗名,句律奇崛,世谓山魈水怪著薛荔之作。母李氏,南康郡人。庭坚有兄弟六人:兄大临,弟仲熊、叔达、叔献、苍舒。妻孙氏、继室谢氏。子相、女睦。  相似文献   

20.
王德森(1855—?),号严士,江苏昆山人。早年当过垫师,辛亥革命时任教于省立优等师范学堂,晚年定居苏州大新桥巷“市隐庐刀,开业行医。著述甚多,大都未刊,1928年自刻《岁寒文稿》八卷,书中记载不少地方史事,有关太平天国的除卷三的《先世遗闻》外,还有卷四的《记程忠烈公计诛苏城降酋遗闻》。后者记李鸿章、程学启杀戮太平军叛将郜永宽等八人的经过很详,也有史料价值。《先世遗闻》(以下简称《遗闻》)记述王氏世代产业及生老病死情况,共八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