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赵克 《北方论丛》2001,(2):107-112
王安石一生只曾于宋仁宗嘉祐五年(1060)春作为"送伴使"伴送契丹使者还而至宋辽边塞,往返途中写有<伴送北朝人使诗>纪其行.王安石虽然也曾两次被命出使契丹,但皆辞行,改命他人代往.王安石"使契丹"并写有"使北诗"即"使辽诗"一说始自南宋李壁,纯系误解,然却一直沿袭至今.  相似文献   

2.
3.
宋金元奉使诗探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辉斌 《江淮论坛》2010,(2):161-169
奉使诗是宋金元四百年诗歌史上的一道文学盛宴。由于宋金元各个时代的政治、文化与使者出使情况等方面的不同,因而也导致了其奉使诗特点的不同。北宋的使辽诗,以数量众多、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并具有强烈的现实性与鲜明的时代性而著称。南宋使金诗最显著的特点,是诗人们因“靖康耻”所产生的山河之痛、家国之恨、黍离之悲,皆寓其中,从而构成了其艺术精神的核心所在。融汉民族诗人与少数民族诗人于一体,以描写自然风物人文景观等为主,并视沦陷区中的中原地区为“异域”者,是金元奉使诗所表现出的最主要的几个方面特点。  相似文献   

4.
5.
唐代外交出使费用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志刚 《人文杂志》2004,(3):146-152
随着唐朝对外交往的逐渐扩大 ,其外交出使也日益频繁 ,外交使节作为贯彻“通使安边”思想的执行者 ,其经费用度的构成特点 ,及其在财政体系中的地位等问题 ,与其时许多方面密切关联。注重信物的时风 ,行人私觌的习惯 ,是外交礼节物质化的体现 ,增加了唐朝的财政负担 ;私觌费用官给与私筹的争论 ,使者求利于异域的活动 ,暗示了政治外交也带上些许经济意味 ,正反映出唐代越来越多的外交出使与江河日下的财政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6.
仝建平 《晋阳学刊》2005,(3):121-122
童贯在宋徽宗政和年间曾担任陕西等地的"宣抚使",而<宋史·贾炎传>及<大金国志>却误作"宣徽使",这是两种不同的职官,应予以订正.  相似文献   

7.
温斌 《阴山学刊》2011,(6):69-73
范成大的使金诗是古代诗歌创作的新异别致之作,一方面抒发山河沦落、神州陆沉的悲怨苦闷,一方面书写出使经历感受,包括北地中原的文化习俗变迁、民族文化之间的冲突、融合以及女真人特有的生活习惯,诗史相融、内容丰厚、情感充盈,深痛中冷静绘制,悲抑里昂首低鸣,充满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形就了其使金诗歌卓然独秀的艺术风致。  相似文献   

8.
尹德翔 《北方论丛》2008,(1):100-103
在《初使泰西记》中,最醒目的是关于西方科技和制器的记述。志刚的洋务派的政治意识,使他对西方科技做了注重实用的考察,但是,由于中国传统思想的干扰,他对西方科技发生了种种曲解。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志刚缺乏接受西方科学的知识框架,同时又受到了同治时代中西关系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
陈文龙 《学术月刊》2023,(11):169-179
唐前期实行律令体制,官员享有的待遇和特权基本依据律令。唐后期使职差遣盛行,大部分使职享有的特权和待遇需通过散官、本官阶或带职来确定,此时的官僚等级序列是二元体制。五代宋初,文武官、内职、军职三类职官中的使职逐渐品官化,可依据使职本身享有俸禄、班位、荫补、当赎等待遇和特权。北宋前期的官僚等级序列,通常由有官品的职官和品官化使职共同构成。从翰林学士、藩镇使职的品官化可以看出,品官化后的使职既可以是纯粹阶官,也可以是有具体职掌的职官。在北宋前期官僚等级制度的形成过程中,使职品官化是独具特色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0.
元代财赋运转机构——转运司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运司设置于五代时期。其主管官吏称转运使,始见于唐。转运司的权力在宋代发展至顶峰,兼管民事、司法、监察、财政及军事等职。至元代,转运司开始走向下坡路,权力范围明显缩小,只负责财政事务,如催征赋税、办理上供、转输物资等。目前史学界对宋代转运司的研究颇多,而对元代转运司研究较少。笔者认为此时正是转运司变迁的关健时期,通过考证元世祖朝转运司的沿革过程,可以探究出元初转运司不能稳定确立并从此走向衰落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尚贤使能"是荀子人才观的核心,其主要内容涉及人才的重要性、人才标准、人才选拔、人才使用和考核等,作者就这些内容作了评述,并分析其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12.
陈诚西使是 1 5世纪初中西交通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 ,但至今仍存在不少隐匿不清的问题。本文根据近年新发现的陈诚自述材料 ,对陈诚西使的次数、时间、活动等问题作了系统论述 ,并对所涉洪武、永乐时期明王朝与帖木儿帝国的关系进行了全面考察  相似文献   

13.
使动式是古汉语中的一种重要句式,有重要的表达效果和修辞价值.正因为如此,在古今汉语传承过程中,使动式在一定程度上得以保留,并在现代汉语中发挥着积极作用.这对学界流行的所谓使动式已被使成式、兼语式等取代的说法是一个纠正.  相似文献   

14.
制置使之设始于唐代,到宋代成为一个普遍设置的重要职官,其发展变化经历了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通过厘清制置使的发展脉络,可以深刻地了解两宋时期职官制度的若干特点,制置使性质的变化也从侧面反映出北宋与南宋不同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5.
韩冉使魏是在孙权袭取荆州,蜀吴联盟破裂,刘备准备东征收复失地的背景下,秘密交通曹魏的军事外交。韩冉使魏成功,刘备东征免于两线作战,在以后六七年间蜀魏道路开通,双方展开互使和商贸往来以及书信对话等活动。可见韩冉使魏是蜀魏关系史上有过重要影响的历史事件。在三国时期激烈复杂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斗争中,不但蜀吴、吴魏有过合作,而且蜀魏间也有过修好往来,所谓蜀魏无交、绝交,只有对抗的蜀魏关系是根本不存在的。  相似文献   

16.
苏俄在20世纪初在中国寻找盟友的历程异常曲折,从吴佩孚、陈炯明到孙中山都进行过接触。越飞使华对苏俄寻找盟友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伴随苏俄在蒙古、中东路的利益得到维护,也找到了孙中山作为其统战对象。  相似文献   

17.
汪凤藻是从同文馆中走出的使日大臣。在汪凤藻身上,中西文化交汇,却不能更好地融合。他受过系统的西学教育,热衷于翻译西学著作,努力让国内了解西方世界;出洋担任公使,试图通过外交使清政府逐步自强。然而,他又受到中国传统儒学思想的浸染,难以摆脱所处时代的局限。  相似文献   

18.
李军 《人文杂志》2003,(5):126-132
三司使是唐末、五代、宋朝地位显著的财政官员 ,它正式形成于后唐 ;它是统治者基于五代经济、政治形势进行探索后设立的 ;它的任职者权高位重、职掌全面 ;它的任免有一定程序 ;它也有局限性 ;它对宋及高丽王朝多有影响  相似文献   

19.
宋金对峙百年,使节往来络绎不绝。使金文人固守着“文化正统”这块阵地,以文化中心意识来对抗女真人的金戈铁马,是一种具有浓郁悲剧色彩的抗争。在宋弱金强的对峙格局中形成了宋代士人特有的心态。使金诗是特殊时代、特殊文化背景、特殊创作主体的文化产物,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20.
带兼语的“使”与“让”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表"致使,促使"语义范围中,通过句法结构上的比较,考察"使"字句和"让"字句的异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