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7 毫秒
1.
从英汉动物词语的文化喻义管窥英汉文化的共性与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和汉语中均存在着大量与动物有关的词语,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动物词语逐渐附加了特有的文化喻义。词语隐喻关系以两个不同事物的相似之处为前提,对隐喻义的理解也就是对喻体和本体之间相似之处的选择,英语和汉语两种文化或同或异的选择,使英汉动物词语隐喻义的关系呈现出不同的表象。  相似文献   

2.
世界各民族语言中有大量有关动物的习俗语和谚语,这些语言背后蕴藏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反映不同民族对动物相同或不同的情感态度。文章在前期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十二生肖动物及其它动物词语研究的基础上,主要对汉语和英语语言中有关动物的成语、习俗语和谚语进行对比分析,从有关动物词语的字面意义出发,探讨挖掘他们的比喻意义、联想意义.寻找出英汉语言中动物词语的共同点和差异,揭示两种语言中动物词语在语义表达上的主要特点。指出英汉语言中包含动物名称的词语语义形成的基础,两种语言中运用动物词语进行语义表述的对等性特点,以及这些包含动物的词语所蕴涵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3.
从器具喻人看英汉词语语义转移的隐喻思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围绕"食量大的人"、"服药多的人"和"酒量大的人"三个概念进行英汉词语比较,汉语中的相关词语较英语词语表现出明显的"器具喻人"现象,汉语词语语义转移中的隐喻思维表现为"相似联想"与"邻接联想"的互动.  相似文献   

4.
随着英语"Xgate"与汉语"XX门"结构在新闻媒体和网络论坛上的流行,语言学家们纷纷从不同的角度对此类词语进行研究,得出了许多宝贵的成果。本文的目的就是对英语的"gate"和汉语的"门"进行对比研究,得出它们在来源、性质、结构、意义、产生发展动因各个方面的异同。  相似文献   

5.
形合(hypotaxis)和意合(parataxis)是英语和汉语篇章组织的常用手段,我们说英语是形合语言主要是因为句中的词语或分句之间要用语言形式手段(如关联词)连接起来,表达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而汉语则是以神统形,词语与分句之间不用语言形式手段连接,句子中的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通过词语或含义的分句表达.本文主要结合古文<兰亭集序>的英译文来阐述英语的"重形合"与汉语的"重意合"这一语言特征.  相似文献   

6.
"许多"类词语相对英语而言有多种不同的表达法,在英语与汉语中均极常见,避免将其误用.  相似文献   

7.
汉英颜色词语象征意义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汉英两种语言中颜色词语在传统文化、职业、经济、政治象征意义的异同。两个民族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不同的宗教信仰是汉语和英语的颜色词语产生不同象征意义的原因。由于人类文化相互渗透、趋同的影响,了解汉英语言中颜色词语象征意义的异同,有助于更深地了解汉英两种文化,掌握汉英两种语言的本质,提高汉英两种语言的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8.
民族特有词语承栽着悠远丰厚的文化,很难在其他语言中找到完整对应.以中华"丝"语为例,汉语中相关的暗喻、引喻、换喻、借代等比比皆是.高语境文化背景的国人能共享它们的含义寓意,编织出心有灵犀的锦篇绣帙.而在低语境文化的英语中,由silk一词衍生的名称与概念几乎没有任何深层文化意义拓展.文章以此作为直面这类矛盾的切入点,探讨在典籍英译中多维补偿源语信息的方法,以将民族特有词语的内涵充分译介给目标语读者.  相似文献   

9.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每种民族语言都与该民族的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都有相当数量的词语蕴含着丰富的国俗语义。文章以汉语的"红"和英语的"蓝"两个色彩词为例,在列举大量语言事实的基础上,从文化和审美的角度解释了造成两种语言色彩偏好的深层原因。旨在表明,一种语言中的词语在反映概念的基础上所增添的附加的民族文化色彩,离开了特定的民族文化背景,就难以达到对语言的深刻理解。  相似文献   

10.
英语是一种以形合特征为主的语言,汉语是一种以意合特征为主的语言."天人相分"、"主客对立"是西方民族的哲学文化传统,而"天人合一"、"主客一体"是中华民族的哲学文化传统,前者孕育了英语民族理性思维和客体意识的习惯,培育了英语语法是形态驱动型语法;而后者孕育了汉民族悟性思维和主体意识的习惯,造成了汉语语法是一种语义驱动型语法.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关于语言共性论与个性论的语法哲学思想,引导人们去探索民族语言与民族精神之间的互动关系,对现代语言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英汉民族虽然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但基于对动物属性的共同认识,动物名称"鼠"在英汉语言中存在国俗语义同异并存现象。本文主要围绕动物名称"鼠"具有英汉国俗语义基本相同、语义为一语独有、喻义相似动物名称不同等方面作一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2.
英汉思维模式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对我国大学英语写作的现状分析和对英汉语思维模式进行比较,探讨了英语民族与汉民族思维模式上的差异对英汉语篇结构的影响。在分析导致这些差异的原因基础上,从转变学生思维模式和培养学生的语篇意识入手,构建符合英语民族思维习惯的写作图式,以提高英语语篇结构能力,避免英语写作中的失误。  相似文献   

13.
立足艺术学再结合多学科研究方法,既分析了英汉借词研究领域长期缺乏对汉语传统色彩文化借词考察的原因,也探讨了《美术术语与技法词典》中英语向汉语传统色彩文化借词产生的时间和历史背景等内容。该《词典》所收录的中国传统色彩文化的核心借词,不仅表明以英语为代表的西方社会认知汉语传统色彩文化的正确性和意译的精准性,也展示出中国传统色彩文化在历史上的客观存在和对世界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汉英谚语中的动物形象和文化内涵因各自的文化传统的影响有所差异,但由于人类心理特征和思维方式的共性,某些动物的文化内涵又有很多相同或相似的地方。对影响汉英谚语中动物形象的文化因素进行探讨,有助于人们更恰当、更全面地理解两种语言的文化。  相似文献   

15.
广告语英译时非语言符号因素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告英译时 ,如何解决一些非语言符号 ,即语言的文化内涵。这关系到广告能否被译入国消费者理解与接受。本文对此问题加以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6.
汉语普通话是中国的官方语言,但并不是每个中国人都会说普通话或者是把普通话说好,它极大地受到方言的影响,而中国学生学习英语是在汉语掌握到很好程度之后开始的,英语发音极大的受到母语(包括方言和普通话)的影响。与此同时汉语普通话与英语又有多组发音相类同的音素,普通话水平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英语发音的好坏。本文就普通话、方言、英语发音三者间的联系展开论述,论述了如何利用母语发音因素的正面效应并克服其干扰提高学生的英语发音水平。  相似文献   

17.
由于受地域、历史、社会、文化等诸因素的影响,英汉语言存在明显差异.中西方思维方式不同是第二语言习得的主要障碍.为此,在找到中西方思维方式不同之处后,提出了英语教学的策略,即运用人类思维同一性原则,掌握中英文的相同点;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深入情境,培养创造性英语思维;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教学,让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培养英语思维方式.这应是搞好英语教学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导致其思维模式迥然不同。语言与思维密切相关。汉英民族的不同思维模式对汉英两种语言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通过对中西思维模式的比较及对汉英语篇结构的对比,帮助英语学习者在英文写作与交流中克服母语思维模式的影响,以便更有效地进行交流与沟通。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aims for a contrastive study of animal association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Animals are various with their special characteristics and are commonly used for describing the qualiti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human being vividly. The same animal often has different associations in Chinese culture and English culture,which could be rather confusing without enough knowledge about the culture. Therefore, based on the theorie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pragmatics, the paper analyzes animal association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in three aspects as mutual animal associations, different animal associations, and origi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