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对我国封建社会的发展规律及资本主义萌芽的问题,解放以来,史学界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这是很好的现象.只有在无产阶级政党——共产党的领导下,历史学界才会出现这种空前未有的活跃,体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精神.这些问题的讨论,具有十分重大的科学和现实的意义.特别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的讨论,肃清了一些反动学者在中国历史发展上所造成的混乱.这些人为了反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编造秦汉以后我国已进入所谓“商业资本主义社会”、“前资本主义社会”等谎言,借以阻止五四运动以后风起云涌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  相似文献   

2.
一、问题的提出在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的研究中,曾涉及到中国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何时开始的问题——实质上即是资本主义萌芽与资本原始积累的关系问题。最近,在中国资本原始积累问题的讨论中,意见之所以分歧,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对资本主义萌芽与资本原始积累的关系,持有不同的见解而产生的。一种意见认为:资本原始积累过程是和资本主义萌芽时期一同开始的。这在关梦觉和陈乃圣两先生的文章中有系统的论述。关梦觉先生在其  相似文献   

3.
论明清苏州丝织手工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末清初时期的苏州,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繁盛,引起社会分工的扩大和农产品中商品化部分的增加,苏州城市手工业的生产,逐渐从以使用价值为出发点的生产向以交换价值为目的的生产转化。在这一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有着悠久历史的苏州传统丝织手工业发生了变化,其中游离出了新的经济因素,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内孕育着资本主义萌芽最具典型意义的手工业行业。对明末清初时期的苏州丝织手工业进行典型地剖析,不仅是探讨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和封建社会长期停滞、以及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的重要课题,而且对当前经济体斛的改革也有着参考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1951年邓拓同志提出,《红楼梦》是“代表18世纪上半期的中国未成熟的资本主义关系的市民文学作品”,曹雪芹“基本上是站在新兴的市民立场上来反封建的”。这就是所谓“市民说”的起源。30多年以来,上述基本论点流传甚广,并得到了许多同志的补充和发展。其实,如果把“市民说”称作“资本主义萌芽说”,也许更恰当。因为邓拓等同志所用的“市民”一词,专指代表资本主义萌芽的“新兴”市民,而不是  相似文献   

5.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断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的研究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关注 ,但至今聚讼纷纭 ,莫衷一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时间并不比欧洲晚 ,但始终未能发展到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原因在于中国封建社会独特的经济结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以及“重本抑末”的传统思想所形成的强固制约因素 ,再加上与历史机遇失之交臂 ,就使之难以突破萌芽状态  相似文献   

6.
这一篇报告,是为研讨明代中叶以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而提出的。明代有没有出现过资本主义生产的萌芽因素,这尚在争论之中,因而明清时代有没有富农经营的存在,那更成为争论之的。本稿即系依据明代中叶以后中国已出现有资本主义生产萌芽的前提条件之下而立论的,惟为研究方便起见,他的具体时间与范围,暂限定在明末清初,也就是以十七世纪前后的江南及东南沿海地区为中心的一个考察,兹试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试论明清时期商业资本流向土地的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曾有过较高的发展水平。明中叶以后,“中国封建社会内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但是,此后的三百多年,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一直是“萌而不发”,中国封建社会一直长期延续。造成这一历史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但如果从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结构本身来考察,我认为,明清时  相似文献   

8.
“自梳女”是珠江三角洲特有的一种婚嫁习俗 ,兴起于明代 ,盛行于清代 ,是当时妇女对封建婚姻制度的一种畸形的反抗。其形式有三 :义结金兰、独身终老和不落家。这与珠三角资本主义经济萌芽 ,丝织业迅速发展有关。它与西方的同性恋不同 ,但与现代妇女的非婚现象却有点相似。今日珠三角女工大批云集 ,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9.
世纪之交中国古代史研究的几个热点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纪之交中国古代史研究的热点有三:其一为“中国古代文明和国家的起源”,学者们对与此相关的“文明要素”、“文明时代”、文明发祥地、中国早期国家形成的具体途径等诸多方面都作了深入探讨;其二为“五种生产方式与中国历史分期”,笔者认为,运用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方能揭示各时代的本质特征;其三为“前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中外学者围绕着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发表了诸多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在对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中,清代商品经济不甚发展的假说,经常成为人们各种立论的出发点。以此理论假说构建起的对中国近代社会经济结构转变问题的传统研究,不仅产生出严重的理论错位,而且有悖于历史事实。它致使许多人在考察资本主义萌芽,研究列强入侵与中国经济发展等一系列问题上,普遍地以所谓商品经济与自然经济的对立作为分析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转变的基本标志,而忽略了对社会经济结构变革的本质要素的分析。于是,凡见“商品”、“资本”或“雇佣”等字样,立即冠以“资本主义”之称  相似文献   

11.
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给我国传统生产方式带来了广泛、深刻的变化。对近代苏州棉布染织业工场的发展历史的考察,可以帮助对近代中国棉纺织工场的发展及内部情况加深了解。鸦片战争前,我国尽管在某些行业中已零星出现了新的生产方式,但在手工业诸行业中分布最广、地位最突出的棉纺织业内,却几乎没有资本主义萌芽存在。仅有的例外是苏州的棉布整染业,那些由厂商直接经营的染坊、踹坊,形成了“商业资本同工业资本之间最密切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具有“工场手工业的一个最明显的特点”。而作为纺织业主要工序的纺与织,当时苏州则基本停滞在个体性质的家庭手工业阶段。在城市,手工纺织业同样以家庭副业的形式广泛存在,康熙长洲县志载:“(长洲县)地产木棉花甚少,而纺之为纱,织之为布者,家户习为恒产,不止乡落,虽城中亦然。”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是葛成(又名贤)领导的苏州织工反税监斗争三百八十周年。范文澜先生曾给予这场斗争以高度的评价,他说:“伟大的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驱者当他们在一六○一年第一次起而斗争的时候,就表现出反封建压迫的英雄气概。他们行动服从葛贤的指挥,有卓越的组织性和纪律性……中国工人阶级当它开始萌芽的时候,就充分地显示出它将有远大的光荣的前途。”万历年间,“好货成癖”的明神宗派出大批宦官充任税监,到各经济发达的城市抽税。当时的苏州,是著名的丝织业中心,有许多手工工场和作坊。苏杭织造兼榷税太监孙隆在苏州遍设关卡,对来往客商和农民敲诈勒索,并大幅度增收织机和绸缎的税银。于是机户纷纷被迫杜门罢织,大批织工染工失业。万历二十九年(1601)六月,织工葛成领导群众打死孙隆的爪牙数人,包围织造衙门要求罢税。起义持续数日,全城贴满“税  相似文献   

13.
一 研究欧洲殖民者入侵非洲的动因,对研究殖民主义的起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殖民主义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它是随着资本主义的萌芽而兴起,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发展的。马克思指出:“在十四和十五世纪,在地中海沿岸的某些城市已经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萌芽,但是资本主义时代是从十六世纪才开始的。”殖民主义的出现和兴起在时间上与之基本合拍。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1497——98年达·伽马绕道南非航行到印度,1519年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在国际学术界流行着一种观点,以为资本主义是在西方个别国家“发生”,然后才逐渐传播到全世界的。本文认为,“发生”即指萌芽,资本主义萌芽乃是社会经济生活商品化的产物,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只要哪个地方出现了商品化的趋势,也就造成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温床,“萌芽”不可能仅是西方某国才发生的现象。而且,“萌芽”作为一种生产关系,其形式要受生产类型和条件的制约,在不同经济领域会有不同形式,不能把“外放加工制度”看作“萌芽”的唯一形式。“萌芽”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既有生命力也有脆弱性,其发展前途不外乎三种:或持续发展,或中间断裂,或藕断丝连,萌芽状态的资本主义不一定都会成功,资本主义没有成功的地方不一定就没有发生“萌芽”  相似文献   

15.
明后期,苏州在家庭手工业广泛存在的基础上,城市工场手工业得到迅速的发展。从丝织业来看:“吴民生齿最繁,恒产绝少,家杼轴而户篡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明实录》)。那时,有各种专门手工技艺的工匠,分别在不同地点等候受雇。缎工立花桥,纺工立广化寺桥,以车纺丝者叫车匠,立濂溪坊。“素缎织工聚白蚬桥,锦缎织工聚金狮子桥,名曰立桥,以便延唤”(《吴门表隐》)。当时,苏州“东北半城万户机声”,是丝织业的一个中心。并且“绫布二物,衣被天下”,丝织品已行销全国。苏州每年产绸有数十万匹,绫、罗、紬、纱、锦三十多种花色。这些美丽闪光的丝绸,是工人用血泪和汗水织成的。“双臀坐不安,二脚蹬不直,半身入地牢;间口尝荤饭,逢节暂松闲,折耗要赔还,络纬常通夜,抛梭直到晚”(陈铎《机工谣》)。这就是织工痛苦生活的真实写照。由于封建统治者对丝织业工人无穷尽的掠夺和残酷剥削,在苏州先后激起了手工业工人、市民的斗争,农民抗租抢米斗争和“奴变”。这场壮烈的斗争,震撼和动摇了明末封建统治的基础。兹将明末在苏州发生的几次重大斗争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为运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搜集整理乡土教材,研究和编写苏州地方史,提高教学质量,经上级批准,江苏师院历史系亍八○年九月成立苏州地方史研究室。苏州地方史研究室近期研究重点为:叫国古代史方面,侧重于明清时代苏州地区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的研究以及与此相关的课题,如苏州地区的农业经济、苏州地区手工业部门中会馆和公所、苏州地区的市民斗争的明末东林党、复社等;中国近代史方面,侧  相似文献   

17.
当历史发展到16世纪时,中国封建社会已趋衰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萌芽。与此相应,在意识形态领域也蓬勃滋生出与封建正统思想相左的“异己”力量。李贽对传统义利观,重本抑末和节俭为主论等经济思想的否定,对私有制和工商业的辩护,以及富国强兵的主张,正是代表了伴随着资本主义萌芽而兴起的市民阶层的利益和呼声。  相似文献   

18.
十八世纪初,持续了二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进入了最后阶段。农民阶级反对地主阶级的斗争,接连不断。随着封建社会内部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与发展,一些商业中心城市苏州、广州、景德镇等地的手工业工人和小商人的罢工罢市,反封建的斗争不断发生。十八世纪中期,著名的文学家曹雪芹写的政治历史小说《红楼梦》,深刻地揭示出中国封建社会的末路:“外面的架子虽没很倒,内囊却已尽上来了”。反  相似文献   

19.
虽然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研究和西方现代史学都使用了资本主义一词,但双方并无相同的理论背景。资本主义作为一个成熟的学科概念是由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历史学家和强调历史面向的政治经济学家(可简称为德国历史学派)一起创造出来的,强调从历史而不是从抽象的理论中寻求社会变化的原因。资本主义萌芽这一概念的启用,实际上是对欧洲近代历史的严重误读。有鉴于此,在今后的中国历史研究中应该用资本主义来取代资本主义萌芽,回归本来的经典史学的传统。  相似文献   

20.
一九八○年春,我在《历史研究》第二期发表拙作《关于中国农业中资本主义萌芽问题》一文。基本论点是:根据对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的全面考察,确认农业中没有资本主义萌芽,即使到了封建社会后期的明清时代,虽然手工业中开始有资本主义萌芽了,但农业中也还是没有达到有资本主义萌芽的程度。就在那篇拙文准备发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