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也谈“断取”——兼议新潮作家对“断取”的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断取”,以往的解释较多地拘泥于字面意义将其机械地分为“所需”与“多余”两部分,忽略了这种辞格作为一种活的语言的特点。而这种辞格的主要特点应当是:人们从一种积极的修辞需要出发,根据某语词中某个成分与语境的联系,将某个词语作为一个整体置入某个语境中,把其中与语境有直接联系和无直接联系的成分都置入这个语境中,然后在这个词语与语境的联系与差异、一致与悖离中创造出一种幽默有时还带有调侃意味的修辞效果。“断取”新格,特别受到当前新潮作家的青睐  相似文献   

2.
语用学尤其是关联理论对语境的研究为等效翻译的实现提供了依据。语境是“理解某个话语所使用的各个前提的集合”:语境研究突出了语用等效并且提升了译文接受者在翻译活动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盖梯尔对知识的传统定义——得到辩护的真信念——提出了深刻的质疑。为了解决盖梯尔问题,哲学家提出了多种新的知识定义,但迄今为止未能达成共识:这些定义或者无法阻止新的盖梯尔问题产生,或者极大地缩小了知识的范围,从而导致怀疑论。语境主义知识论放弃了知识为真的要求,因此可以很好地避免怀疑论。不过,其中最具影响的刘易斯等人的理论仍存在不少问题。基于辩护强度的语境主义知识论可以克服这些问题。该理论认为不同的语境要求不同的辩护强度,而不同的辩护强度要求则产生了不同类型的知识,造成了“知道”或“知识”的不同含义。因此,只有确定了“知道”或“知识”在某个语境下的具体含义,即所要求的辩护强度,才能准确判断该语境下某个命题是不是某个主体的知识。这一理论更符合常识对知识的理解,在避免怀疑论的同时也能解决盖梯尔问题,而且还能解决知识论的另一个问题——抽彩悖论。  相似文献   

4.
《勒俄特依》中“勒俄”系彝语hnewo的音译,直译为“口耳相传”或“历史的真实模样”,“特依”意译为“书本”。笔者把创作语境、阅读语境、历史语境作为解读《勒俄特依》的切入点,从历史的层面评估其在理论建构中的真正价值,对《勒俄特依》的负载内涵作尝试性的阐释,从而获得一种全新的理解结果———新的理论层面和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5.
现有研究认为《夷夏论》以民族主义为立场与方法反对佛教,理论价值有限。事实上,《夷夏论》以教化与风俗关系为核心议题,强调普遍真理(道)与真理表达(教化)有别,语境(风俗)对真理表达而非真理具有决定作用。这一运思方式与经学在“空间-风俗-性情”的一体结构中思考教化问题的理论构型完全一致。这一构型从宇宙论层面肯定语境存在的必然与意义,并阐明这样一种真理观念:真理的普遍性体现在能够以非普遍主义的方式进行自我表诠。《夷夏论》以教化重构佛道论衡的论域,使论争主题由不可通约的多元真理之争,转入真理诠释有效方案及其标准的辩难,为文明间的理解与交流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6.
汉语“对举反义词”是由两个意义对立的词素构成的双音词,大多为“词素1+词素2”的并列结构,因其概括性强、对比鲜明、造意深远而成为汉语中一复杂而又有趣的语言现象。互文性强调某个特定的文本与相关文本及语境之间的关系;文本的意义产生于文本之间互为指涉的过程中。互文性理论为汉语“对举反义词”的翻译开拓了新思路,通过词序对应、词序调整、因境择义三种策略,寻找中英两种语言转换中存在的互文标记,就能进行最佳互文性翻译。  相似文献   

7.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加强课堂教学语用策略的针对性,应重视课堂教学的语境分析。根据语用学中有关语境理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从“现场语境”、“上下文语境”和“背景语境”等方面深入分析和把握课堂教学的语境,这样才能提高语用策略的效率与课堂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8.
斯皮瓦克的《学科之死》在深刻剖析比较文学“垂死”之由的同时,也勾勒出极其理想化的“新生”之路。以《学科之死》为镜,折射出全球化语境中中国文论主体性所面临的双重危机:理论的漂泊和理论的异化。要想从双重危机中突围,一方面要正确认识到自我与他者“何为主体”、“何为参照系”,争取在互为主体的基础上抓住时机,提前发问;另一方面,跨学科的文化研究为中国文论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理论资源,但同时必须警惕其研究对象过分泛化,始终坚持以文学文本为中心。  相似文献   

9.
汶川地震报道为我们提供了一次检视传播学理论与本土化媒介语境如何契合的机会。研究和思考传播学理论在中国突发灾难报道这一特殊的“媒介语境”下的呈现与表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理意义。在地震报道中,媒介的议程设置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传播免疫理论以及传统的受众理论等都值得我们重新审视和思考。从事实层面来看,在汶川地震的报道中,议程设置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以及受众理论等较之历史语境及西方社会语境,都有一定的“变异性呈现”,体现了传播理论进入中国媒介语境后显示的本土化特征。从规范层面来看,单一的媒介议程、单一而强势的舆论场、单一的媒介强效果论和消极受众理论等,都不利于打造一个健康的媒介生态。在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中保持议程设置的多样性,保持声音的多元性才有利于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10.
借由《易传》“形而上者谓之道”翻译“metaphysica”,形成了现代中文哲学概念“形而上学”。这个现代中文概念的制造以对《易传》语境及其易道思想的多重截取为前提。本文通过回溯《易传》原文的语境及其道器一如思想,尤其通过“而”的虚词解释学,指出:metaphysica的对应物乃是“形上学”,而“形而上学”则是有待重新开端的道学。  相似文献   

11.
弗莱一直因原型批评而受学界瞩目,但同时,弗莱的《圣经》批评实则也是一种《圣经》诠释,甚至是一种“《圣经》诠释学”。弗莱通过分析语言发展所经历的阶段,发现《圣经》所用之修辞实质是一种基于隐喻的布道。其中,隐喻是关联词语结构与其隐喻意义的单元,布道是进行《圣经》写作与解释所用的修辞;隐喻是诠释的“先在结构”,布道是诠释的“解释”活动。由隐喻到布道的修辞诠释理路,将《圣经》的释义引入字面意义与第二位的社会文化意义双重语境之中,弗莱的“《圣经》诠释学”实则是以修辞为视角、以文本为基点进行的《圣经》文化诠释。  相似文献   

12.
从“哲学语境”与“生活处境”的关系逻辑出发,深度分析、解读马克思哲学的本质精神。首先可以将“哲学语境”分解为哲学的外延性文化场境、宏观哲学的文化语境和微观的哲学文本语境,这是一条收敛式、确认哲学个性及其理论链条的路径,进而强调“哲学语境”必须落根于“生活处境”才能获得理论合法性。其次,从分析马克思所直接承接的哲学文化语境入手,显示马克思哲学对青年黑格尔哲学割裂哲学语境与生活处境关系的批判与超越;第三,着重从马克思置身其中的生活处境的分析,简要地解读出马克思哲学语境、哲学主题的个性特征。可见正确处理“哲学语境”与“生活处境”之间的关系,对于“后教科书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具有直接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读图”语境下,大学生审美教育中出现了一系列变化,一是由“我看”向“他看”的转变,使审美的“建构”先于审美的“发现”;二是由看“图”向“看”本身的倒转,使审美之“看”本身呈现为复杂的结构性存在。基于此,对大学生审美教育过程中的“看”——谁在看、看什么及如何看等问题的思考与探究,使我们认为“读图”语境下的大学生审美教育的问题式己发生转换,这为审美教育的研究提供了新的问题域。  相似文献   

14.
当前中国文学理论界关于“理论”与“历史”的关系有诸多探讨.论者都意识到以往那种“理论”的思维方式与言说方式存在着问题,都试图为今日“文学理论”寻找一条突破困境的可行之路.走向历史,使理论“历史化”;回到历史语境,进行语境化研究——这应该是解决问题的有效路径之一.然而,如何才能做到历史化、语境化呢?走向历史的文学理论还是不是理论?其与文学史研究有何区别?这是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西方分权理论的渊源是古代混合政体理论,在古代混合政体理论中,为防止权力过度集中在某个阶级手上以及为了调和各阶级之间的冲突,制度设计要求权力由各阶级分享,因此古代混合政体理论的实质是“阶级分权”。这种权力共享的分权模式,容易导致权力之间的交叉与重叠,某种意义上讲,它与分权标准是对立的。  相似文献   

16.
文章提出“语境移位”定义,并将其分为十二种类型,尝试从心理认知角度探讨认知语境的基本理论问题——语境移位变化的基本规律。这无疑会一定程度补充语境动态研究理论,为现代语境学研究提供一个崭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摘要]系统功能语言学为多模态语篇分析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基础。它的层次化理论为多模态研究提供了三个角度:以表达层为出发点的角度、由内部开始,以内容层为出发点的角度以及以语境层为出发点的角度。研究多模态语篇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在同一语境下,多个不同的符号系统是如何互补创造意义的。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角度就是“由上至下”从语境层出发,首先对多模态语篇的语境情况进行描写分析。本文以Halliday的语境思想为基础阐述了多模态语篇的语境变量的分析要点并做了相应的描写,为解决多模态语篇研究的重要问题迈出了第一步。  相似文献   

18.
一部研究人权问题的巨著──评《人权的理论与实践》戴路《人权的理论与实践》这部全面、系统地研究人权问题的巨著已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国家社科基金“八五”重点项目和国家教委“八五”重点图书,由我国著名法学家韩德培教授任总编,李龙教授为执行总主编。人...  相似文献   

19.
奥斯汀言语行为理论浅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人们就清楚语言能表达各种不同的含义:命题内容方面的,修辞学方面的,以及社会学方面的等等。然而英国哲学家J·L·奥斯汀(1962)首次阐明了有许多事情是讲话者能用语言来实现的。他的一个根本观点是有些言语不是对某个信息的陈述或提问,而是实施言语行为。言语行为的基本观点是“言则行”①,即人们使用言语去实施某种行为。从语用学观点看,言语本身就是某种行为,称为“有所为之言”(performatives)。言语行为是交际行为,是由说话人在一定的语境下就某个主题与听话人互相作用而产生的。奥斯汀把言语行为分为三种:言内行…  相似文献   

20.
将形而上学从思辨领域拓展到实践领域是康德批判哲学的一项重要关切。在《纯粹理性批判》第二版序言中,康德指出,通过哲学领域的一场革命可以使得形而上学成为科学,这场革命一般被称为“哥白尼革命”,由于形而上学分为自然与道德形而上学,“革命”除了用来回答如何使自然形而上学成为科学之外,还要用来回答如何使道德形而上学成为科学。但是对传统自然形而上学的批判却无法直接导向对道德形而上学的建构,这里蕴含了从自然领域向道德领域的跨越问题,因此“革命”需要承担起解释此“跨越”的任务,而按经典方式理解“革命”却无法超出思辨领域实现“跨越”。经典理解忽视了“革命”的历史发生学语境,天文学史上的“哥白尼革命”并非由哥白尼本人所制造,而是由哥白尼所引发、并在牛顿力学中得以完成的革命,将其纳入康德的思想语境中,可以揭示出哲学“哥白尼革命”的实质,表明它并非知识与对象间关系颠倒,而是发生在从事认知的心灵能力本身中的转变,其外延可依康德的认识论拓展到实践领域。借助知性和理性能力在理论与实践维度的不同运用,论证康德如何通过“革命”实现形而上学的“跨越”,它呈现为递进式的实践转化过程,以此为道德形而上学的建构奠定根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