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怡然 《现代妇女》2009,(8):14-15
爱心呼救,失实帖惊起万人愤怒 我去安徽芜湖市一家医院探望朋友的孩子.在五楼儿童病房走廊上,我发现右边尽头有个屏风,透过屏风我看见一个男人低着头不知道在干什么,很好奇,就拉开屏风进去了.只见一个瘦得不成样子的小女婴躺在医院的小床里,护工大叔正在用个棉棒蘸水喂她喝,女婴发现有喝的到嘴边了,竟一把狠命抓住了棉棒!大叔手一抽开,孩子立刻哇哇大哭.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个特殊的家庭,他们结婚51年,培养的4个孩子分别成为美国麻省理工大学、英国剑桥大学、美国霍普金斯大学、中国清华大学这四所世界名校的博士、博士后。这个家庭被称为中国第一个“家庭博士群”,父亲金春明、母亲李振霞被称为“中国最成功的父亲、母亲”。  相似文献   

3.
生命的承诺     
王举芳 《老年世界》2014,(18):23-24
50年代初,他出生在台湾高雄一个极其贫穷的农民家庭。在他之前,父母已拥有11个孩子,然而他的出生却被邻里乡亲视为奇观,因为他是笑着来到人世的。因此,取名字时,父亲想叫他“林清奇”。去报户口的那天,接待父亲的工作人员恰巧在看武侠小说,书中有一个武功高人叫“清玄道长”,于是建议给小孩起名“清玄”,父亲想了想,采纳了工作人员的意见。  相似文献   

4.
1她是在5岁的时候被父亲送回沈阳的。在此之前,她一直生活在一座叫做盘锦的小城。父亲不是一个善言的人,何况在野外风餐露宿地钻井采油,不过几个熟识的同事,人便愈发地沉默。所以,父亲仅仅对她说了一句话,“你回沈阳上学吧!”他们就回来了。初到沈阳的祖母家。她穿着傻气的红花棉袄、脸蛋儿带着农村孩子被风吹出来却一年四季都下不去的红,局促地站在祖母家里。父亲挥挥手,说,“去楼下找小朋友玩吧!”  相似文献   

5.
最好的年龄     
几岁是生命中最好的年龄呢?电视节目主持人拿这个问题问了很多的人。一个小女孩说:“两个月,因为你会被抱着走,你会得到很多的爱与照顾。”  相似文献   

6.
王新 《现代交际》2003,(10):31-31
台湾著名作家林青玄出身于农民家庭,对于他的父亲来说,只要儿子能像他一样长得结结实实,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在田地里刨食养活自己,还能把这么多孩子养活大,这就是一个奇迹了。 有一天,林青玄和父亲在地里干活,忽然听到从头顶传来一阵“嗡嗡”的声音,他抬头一看,一架飞机正从头顶飞过。他出神地看着飞机渐去渐远,然后对父亲说:“我长大了要到台北去,而且要坐着飞机去。”父亲一巴掌打在他的屁股上说:“孩子,别做梦!老老实实的低头干活吧。坐飞机到台北这事,我保证你一辈子都不可能办到。”  相似文献   

7.
天使的选择     
莫菲 《金色年华》2009,(10):62-62
那天坐在电视机前,看一档叫做“超级宝宝秀”的节目。主持人将十几个两三岁的宝宝带到一堆礼品前,让他们玩“拿什么赠什么”的游戏。面对那么多令人眼花缭乱的礼品,孩子们饶兴趣地挑选起来。他们中有人拿了名表,有人拿了手机,有人拿了玩具熊,有人拿了洋娃娃……有一个小女孩,没有像别的孩子一样急着选择,而是很沉静地在这些礼品前俳徊,让人以为她是在精明地估算这些礼品的价值。场外的妈妈们紧张得瞪大了眼睛。她们看见她朝着那台价值上万元的电脑走去了。按规定,只要她一拿起鼠标,即被视作选择了电脑。全场静默。大家看见那女孩在鼠标前慢慢蹲下了。  相似文献   

8.
安迪 《金色年华》2009,(7):32-32
他是一个父亲,却是一个近乎绝望的父亲。先后生了8个孩子都不幸夭折,最大的也只带到8个月。 13年前,第9个孩子的诞生给他和妻子带来一丝希望。然而孩子被查出患有心脏病并住进了医院。  相似文献   

9.
张婵  王冠 《现代交际》2004,(2):40-41
这孩子是个天才 刘国梁1976年出生在河南新乡,6岁的时候在父亲的启发下开始学打球。当时他的家庭条件一般,买不起好的乒乓球拍,父亲就为他做了一副木制的拍子。从父亲握着刘国梁的手教他挥动球拍的那一刻起,他就深深地迷恋上了这个白色的小精灵。邻居们常常能看见一个比乒乓球台高不了多少的男孩子,手里挥舞着自制的乒乓球拍在和他的父亲练球。刘国梁聪明,肯动脑筋,在打乒乓球方面天赋极高。不久,他和父亲在练球时就互有胜负了。  相似文献   

10.
会说话的花儿戴明忠一个6岁的小女孩问妈妈:“花儿会说话吗?”“噢,孩子;花儿如果不说话,春天该多么寂寞,谁还对青天左顾右盼?”小女孩满意地笑了。小红孩长到16岁,问爸爸:“天上的星星会说话吗?”“噢,孩子,星星若能说话,天上就会一片嘈杂,谁还向往天堂静穆的乐园?”小女孩又满意地笑了。女孩到了26岁,已是个成熟的女性了。一天,她悄悄地问做外交官的丈夫:“昨晚宴会,我的举止言谈合适吗?”“棒极了,MyDar-lingl”外交官毫无吹捧之意,却不无欣赏和自豪之情,“你说话的时候,像叮咚的泉水、悠扬的乐曲,动人心怡人…  相似文献   

11.
高等职业教育是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其办学宗旨是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高职学生的培养需要学校和企业的共同努力。如果把高职学生比喻成一个正在接受家庭教育的孩子,那么,这个家庭应该是企业与学校共同组成的家庭。其中,企业承担“父亲”的角色,学校承担“母亲”的角色,父母双方共同承担培养孩子成材的责任。但目前高职学生却只享受到了  相似文献   

12.
黄舸坐在轮椅上,被父亲黄小勇推上了台。尽管他瘦小的身躯在轮椅中需要靠两根绷带固定才不致下滑,脸色却白里透红,精神也很好。当两位手捧鲜花的高中生上台献花时,还没有完全坐定的黄舸,努力地抬起头对着话筒说了声“谢谢”,他的手却只是吃力地微微抬起,一边的主持人连忙接过鲜花,小心地放在黄舸的轮椅边。  相似文献   

13.
严峻 《现代妇女》2007,(11):44-46
杨澜是个大忙人,主持人、董事长、贤妻良母等角色近乎完美地结合在她身上。在两个孩子渐渐长大的过程中,她是如何在工作和家庭之间,做到出入有度?  相似文献   

14.
《职业》2013,(22):9-9
顺风快递宁波宁海分公司的业务主管李顺辉原本只是一名默默无闻的快递员,他每天早出晚归,按部就班。但这一切,都因为那天中午的一个本能的“伸手”动作而改变了。2013年6月20号中午11点左右,身为组长的李顺辉正在处理日常工作。忽然他听到了一个小女孩凄厉的哭声。顺着哭声一抬头,他顿时倒吸了一口冷气——对面五楼窗户上一个小女孩,双脚悬落在窗户外,两只鞋子先后掉落,紧接着,整个人掉了下来。此时,与李顺辉同时在场的还有8名快递员,危急时刻,离得较近的5人本能地迅速伸出手臂去接小女孩,只听“砰”的一声,小女孩砸在了他们的手臂上,巨大的冲击力导致两名员工当场痛得大叫。小女孩幸而获救,安然无恙。据悉,宁波市宁海县公安局已经准备为这8名快递哥申报见义勇为奖。  相似文献   

15.
范学凤 《当代老年》2006,(11):34-35
在很多观众印象中,赵本山在公开场合很少提及自己的父亲,他说起童年时总会提起他的盲二叔、干妈,提到吃百家饭,以至于很多观众形成这样一种印象,赵本山没有父亲。事实上,赵本山的父亲现在还健在。赵本山5岁时,父亲赵德仁带着3个年龄大一些的孩子到黑龙江逃荒,把他留在了家乡。在亲友们的帮助下,赵本山才活了下来。1984年3月一个春寒料峭的上午,赵本山呆在家里看二人转剧本。突然,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走了进来,赵本山惊讶地问:“您找谁?”老人上下打量赵本山:“你是山子?”山子,这是多么熟悉而亲切的呼唤啊!  相似文献   

16.
在巴基斯坦的白沙瓦地区,有一个男孩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人们说他是个怪胎,因为别人生下来都是两只手,可他却是三只手,从背上多长出了一只手。男孩的父母很伤心,很痛苦。他们忧心忡忡:"这孩子这么另类,这么倒霉,这么可怜,将来怎么能走好  相似文献   

17.
罗满元 《老年人》2007,(7):26-27
2006年8月5日上午10时25分,我的母亲用尽最后一点力气耸了耸肩,双手一摊,停止了呼吸。当晚,瘫痪在床的父亲提出要跟我们一起守灵。父亲坐在轮椅上,抚摸着母亲的棺木,一边用不灵便的手比画着,一边嘴里“啊啊”地说着什么。我们听不懂他的话,只能猜。后来,我找来一块小黑板,父亲用左手在上面艰难地写下“83”、“85”和“3”三个数字。  相似文献   

18.
2010年,李敖75岁,儿子李戡18岁。在李戡的幼年印象中,父亲总是很忙。李敖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特别是在台湾,人们对他爱恨的两极化,曾让两个孩子感到无所适从,甚至还感到过羞愧和难堪。随着儿女的渐渐长大,李敖和孩子们的感情也逐渐变得亲密起来。虽然不常在家,但在孩子们眼里他仍是一位慈爱的父亲。这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家庭。孩子们会任性,会叛逆,和妈妈闹脾气,常常气得跑到山上,哭着向父亲告状。这个时候,李敖就笑嘻嘻地安抚两个孩子,出  相似文献   

19.
湖南省湘潭市离休干部段海云5年如一日,无微不至地关心和帮助一名家庭贫穷的小女孩,用博大的爱心铺就了这名女孩的人生幸福路。小女孩名叫聂花玲,她3岁时父亲溺水身亡。不久,母亲为生活所迫,带着她和一岁的妹妹改嫁他人。新的家庭没有给这对苦命的小姐妹带来欢笑,继父重男轻女,经常打骂她们,同时也折磨着她们的母亲。花玲的母亲不堪忍受,最终选择了一条不归之路。为了不让孙女再遭受继父的虐待,年逾古稀的爷爷奶奶在生活十分艰难的情况下,把她们姐妹俩接了回来。两位老人节衣缩食,历尽艰辛,拉扯着两个没爹没娘的孩子。到了上…  相似文献   

20.
多走一步     
一位写小说的朋友曾给我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九岁的时候,他的父亲要他去一片麦地里寻找忘在那儿的水壶。那片麦地非常大,麦子又长得高,水壶却很小,朋友找了老半天,也没有发现水壶,他两手空空走了回去。父亲二话没说,自己走进了麦地,不一会儿,父亲就找到了自己的水壶,那是一只黑色的小陶罐。朋友问他父亲水壶是在哪里找到的,父亲说在西北角的草丛中。朋友告诉父亲,他起初也发现那儿有个东西,却以为是石头,没有走过去。他的父亲语重心长地说:“孩子,干什么事都要认真,当你对某种东西已经失望时,不要忘了再向前多走一步。”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