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生成语法学派的诞生主导了当代语言学研究从结构分析模式向生物语言学框架的“由外至内”的范式转向;原则和参数理论时期“自上而下”从普遍语法内部探究其规则及应用,推动了语言获得研究向纵深发展;最简方案时期,尤其是21世纪以来从普遍语法之外的第三要素出发,以“自下而上”为主,融合两种方式考察狭义语言官能的本质。生物语言学走向交叉学科背景下探索“最小递归”和语言官能演化之谜的道路。本文论述了乔姆斯基生成语法理论的建立动机及历次转向的动因,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生成语法是当今语言学两大主流之一,而"最简方案"则是该流派的最新理论观点.尽管在某种程度上,"最简方案"还大多停留于高屋建瓴式的设想层面,而没有面对具体的语法现象,但其仍代表着乔姆斯基对语法的经济性、概括性的追求的最高峰.联系生成语法各个历史时期的特点和主要理论,论述了"最简方案"的优越和缺憾.  相似文献   

3.
半个多世纪以来,乔姆斯基创立的"转换生成语法"一直是世界上影响最大、语言学界及各相关科学领域关注度最高、最具有科学生命力的语法理论。本文简要地概括了乔姆斯基的语言观———语言的自治性、语言的递归性、语言的生物性、内在意义论、强调语言能力、强调解释力、形式化,并对其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从20世纪60年代起,乔姆斯基的"心智主义"语言观对语言学和心理学产生了巨大影响。心理学的研究走出了行为主义的条框,转而研究语言活动的内部过程和机制。由于乔姆斯基的论敌怀疑转换成语法的心理现实性,许多心理语言学家,甚至乔姆斯基本人都试图以实证的方法为"心智主义"语言观寻找支持,对生成语法的心理现实性研究贯穿生成语法所历经的短语结构语法、标准和扩展标准理论、管约论等阶段。近二十年的失语症研究结果直接或间接地为"心智主义"语言观某些基本假设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5.
论乔姆斯基语法理论的人文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乔姆斯基语法理论的产生有其思想文化理论背景,早期受笛卡尔影响最深,康德哲学对乔姆斯基语法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作用。乔姆斯基语法理论中的“生成能力”和“语法规则”是有同一性意义的。能力是规则的潜在形态,规则是能力的外在显现,并可表达为形式系统.语言使用者关于规则系统的基础知识即为能力。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形式犹康德的先天知性形式和“图式”,其人文精神在于揭示人类心智和思维特征的普遍性,进而可以把人定义为“语言符号的动物”。  相似文献   

6.
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理论构建了以管辖的概念为基础的一套约束理论,其中规定照应语必须在管辖语域内受约束,英语和汉语的反身代词属于乔姆斯基名词词组分类中的照应语,两种语言中的反身代词都有自己独有的特征。文章拟用乔姆斯基的约束理论对英汉反身代词进行对比分析,尝试其在语法功能上的相似性和特性。  相似文献   

7.
从20世纪60年代起,乔姆斯基的”心智主义”语言观对语言学和心理学产生了巨大影响。心理学的研究走出了行为主义的条框,转而研究语言活动的内部过程和机制。由于乔姆斯基的论敌怀疑转换成语法的心理现实性,许多心理语言学家,甚至乔姆斯基本人都试图以实证的方法为“心智主义”语言观寻找支持,对生成语法的心理现实性研究贯穿生成语法所历经的短语结构语法、标准和扩展标准理论、管约论等阶段。近二十年的失语症研究结果直接或间接地为“心智主义”语言观某些基本假设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8.
半个世纪以来,由“乔姆斯基革命”这一命题引发的热议纷争已经成为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理论探究的组成部分。本文以国际语言学界为舞台,以后索绪尔结构主义与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理论的冲突为背景,对围绕“乔姆斯基革命”展开的长期论争进行全方位的追溯,通过系统梳理枝节、深入解读冲突、勾勒演进脉络,试图全景式再现这场论争的原貌,以期有助于读者更好地领悟这一论争的实质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根据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TG理论)的基本特点和原理,我们发现转换生成语法与外语教学关系至密。转换生成语法,与外语教学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互为因果。转换生成语法指导影响外语教学,外语教学的快速发展,又促使转换生成语法的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0.
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是高度抽象的理论,不以教学为直接目的,但可以让我们从新的视角理解我们在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基于乔氏理论主要探讨了词项的语义分析、转换语法、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1.
认知视域下的句法最简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句法理论最简化的科学性需要重新审视。通过“被动句”和“远距离依存关系”这两类典型句法结构的英汉语料对比,证明“最简方案”的具体操作,对语义“视而不见”,事实上增加了普遍语法的复杂性和语言的可学习性。语言的描述性限制和进化性限制限制要求允准取代规则推导,连并取代合并,冗余性词库取代非冗余性词库,多元分枝法取代二元分枝法树形结构。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在认识论范围内展开,本体论由于体系的凝定性代表了政治文化上的保守性;当代"存在论转向"是西方思想社会危机的表现,应坚持人的社会本质原则对现实进行有效阐释;美学上的实践存在论思潮缺乏学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关于大学创新文化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中国正在加速向创新型国家转型,创新文化是建设创新国家的基础和内涵。知识传承、知识发展、知识运用是大学的基本属性,这决定了大学必须担负起国家发展进步的使命。那么,如何在构建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的视域下理解和认识创新文化,大学又如何培育并引领社会创新文化的发展,是当前一个重要的理论命题和实践命题。  相似文献   

14.
对等作为翻译研究中的核心问题,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也从形式和内容的二元对立中解放出来,向着多层次的、语用的和文化功能的层面拓展。但是,从译者角度解读翻译中对等问题的研究还属鲜见。论文以Robinson的"翻译身体学"为理论框架,以系统范式为指导,从意识形态和诗学追求两方面探讨了译者个体及其历史背景对文本选择、翻译策略以及翻译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译者的意识形态和诗学追求决定了其翻译作品对等表现的性质。  相似文献   

15.
通过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与马克思实践辩证法的比较分析,可以得出马克思实践辩证法的理论实质——实践性、革命性与创造性,也就是从唯物性、否定性、推动性与历史性等角度对实践辩证法作具体的阐述;其根本的立足点始终根植于现实的实践活动本质,即通过对实践辩证法理论实质的考察,来揭示在历史的全部社会生活矛盾运动及其发展规律之中产生出新的世界观。  相似文献   

16.
对卢卡奇与黑格尔关于辩证法和经济的关系的分析,可以清晰地看到他所实现的由前期的哲学人类学向后期的社会学的转向,这其中马克思起了重要的作用,其原因是在卢卡奇所称的学徒期间,对政治经济学的大量研究,打破了其原本的先验人类学路径,从而促进了其现实批判的形成。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改造显然对卢卡奇有了立场上面的改变,虽然马克思仍然强调黑格尔辩证法的重要性,但是已经不被他的体系所束缚,而是灵活地运用到现实的批判中来,而这点恰恰是卢卡奇所要继承的。从黑格尔的辩证法到马克思的辩证法,这个认识上的转变的意义就在于,卢卡奇把黑格尔的思辨的过程转化为历史现实的运动过程,这个历史过程当然也包括人的非理性的意志和情感,这些都是在社会过程之中存在的。  相似文献   

17.
基于杜赞奇《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等作品中对已有的关于民族主义研究以及线性历史观念的批判,以及这些批判所产生的理论背景的分析,认为杜赞奇的民族主义研究具有话语转向的意义。同时,对其核心概念“复线历史”的意义和不足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8.
彝族“哭嫁”是抢婚遗留下来的婚姻习俗,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以男权为中心的妇女的血泪史。但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哭嫁”早已褪却了最初对不合理婚姻控诉的悲叹意义,而是作为一种婚礼仪式表现出新娘在人生转折时期的复杂心理状态。而现代的“哭嫁”已获得了艺术的升华,成为一种表达情意的抒情媒介。  相似文献   

19.
在古代岭南开发史上,东吴的开发与治理开创了岭南经济发展的新格局。岭南既是东吴财赋、兵源的重要供应地,也是东吴海外贸易的主要基地,它对东吴政权的稳固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左翼文学的再研究摆脱了50年代至70年代的惟左独尊、新时期以后的惟左为非的倾向,呈现出较为客观化、理性化的特点,对左翼文学思潮的理论渊源与历史情境的研究,对左翼文学运动的历史形态与迁延变异的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有分量的研究成果。21世纪初以来,伴随着思想界、学术界对当下新的社会、文化问题的反思与批判,对左翼文学的研究又表现出新的问题意识和新的价值评判,对左翼文学内部的差异性、多样性的研究成为新的研究焦点。而如何处理当下现实语境与学术研究的客观理性之间的关系,为当代文化和文学的价值追求提供理论资源,是当下左翼文学研究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