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总的来说,基督教哲学的思想来源大概有两个:其中一个是古希腊哲学所遗留下来的,另外一个则是《圣经》,这是基督教的一部经典。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基督教哲学的主要遗产是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主义。基督教哲学对于现代社会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其的研究十分有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哲学理性思维发展为线索,围绕典型哲学家的思想进行分析,综合考察在古希腊哲学时期三个发展阶段,即宇宙论时期、人类学时期、体系化时期中,哲学理性思维所具有的阶段性特点和意义;从理性思维发展的角度对于西方哲学的源头——古希腊哲学做出评价,以使古希腊哲学作为西方哲学渊源的地位更加清晰。  相似文献   

3.
西方的“文艺复兴”运动是名为复兴古希腊、罗马的文艺,实为复兴古希腊、罗马的纵欲主义、殖民扩张主义的运动,是兽性打败人性、欲望打败慈爱、物质打败精神、快乐打败幸福、自然科学打败哲学的罪恶开端,是造成现代社会里全部理论悖谬和人们普遍的精神痛苦的根源。而精神主义就是要用精神的名义、神圣人性的名义、慈爱的名义、真正的哲学的名义,要把发端于西方文艺复兴的一切错误而罪恶的理论一一揭穿,把它们颠倒过的是非扶正过来。  相似文献   

4.
社会学的修辞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西方学术界在世纪之交的主要动向大致可用一系列的“转向”和“终结”来概括。其实 ,放长了视野看 ,肇始于康德的“认识论转向”曾经统治了哲学近两个世纪。在这个范式下 ,无论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 ,都完成了自身的现代形态的建构。迈入 2 0世纪以后 ,转向的速度大大提高 ,其中之荦荦大端者 ,有“语言学转向”、“解释学转向”、“后现代转向”、“文化转向”与“修辞学转向”等。毫无疑问 ,现代社会的知识生产能力是前所未有的 ,任何转向所提供的探索空间 ,不用多久 ,就会触及界限 ,几乎耗尽所有的可能性 ;加之学术场域内部的竞争也空前激…  相似文献   

5.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借由著名的"三喻说"构筑了他的理念世界,"理念论"是其哲学体系之要义。其中,"洞喻说"以严谨的逻辑、生动的手法阐明了一个灵魂自暗黑转投光明、自无知攀向有知阶梯的上升路径。在昔时的古希腊城邦,为巩固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地位,柏拉图极力主张奴隶主贵族主导政权,提出"哲学王统治城邦才是正义的"这一著名论断。经此隐喻,不仅鼓励世人通过理性主义教育促使灵魂转向,而且诠释了其理念世界和哲学王统治城邦的必然性考察,为后世哲学关于教育在个人与国家正义的有机统一及方法论研究提供了一份经世致用的理论范式。  相似文献   

6.
西方哲学从古典发展到现代,关于主体性的探索已经步入了新的领域。近代以来,西方哲学由认识论的哲学转向了语言哲学。这一转换过程隐含着深刻的社会文化背景,表明西方哲学由主体性的哲学向主体间性的哲学发展。现代西方哲学发展到今天,出现了后现代哲学。尤其后现代哲学将主体间性的问题作为首要的研究问题,关于主体间框架的建构也成为了哲学研究的主要命题。主体间性的讨论存在于西方很多哲学流派当中。可是任何一个哲学流派由于其本身理论的局限性都不能够对此进行真正全面科学的说明。这也是西方哲学发展至今所面临的一个困境。而要解决这个问题,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和实践哲学能够为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7.
《老年世界》2008,(18):24-24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李荣融日前表示,奥运后央企重组将面临转折,由企业自愿组合转向由国资委主动推进。  相似文献   

8.
古希腊三大哲人之一苏格拉底,他和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共同奠定了西方文化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和系统阐述了他的实践观思想,在分析旧唯物主义主要缺点的基础上,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和历史观,创立了新唯物主义哲学,同包括旧唯物主义在内的一切旧哲学决裂。马克思在《提纲》中把实践作为区分新、旧唯物主义的根本不同点,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具有重大转折意义意义的标志,因此,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逻辑前提,也是理解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基础。本文从实践对认识论、历史观、人的本质三个方面的意义和作用来分析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这个命题,以期提供一些理解这个问题的角度。  相似文献   

10.
中学生正处在人生重要的转折时期,他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开始初步形成,并逐渐转向成人,是进行美育的重要时期。美育又称为“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是人类全面教育的一部分。是人类实现自我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作为存在主义之父,克尔凯郭尔开启了现代西方哲学的个体生存论转向。克尔凯郭尔将哲学的重心从普遍性转移到个体性,对个体生存的关注揭露了西方传统理性哲学中个体性的缺失,揭示了体系化哲学的普遍性与严格性要求之中忽略个体生存的事实。克尔凯郭尔终其一生寻找使个体生命真正得到关切的方式。通过挖掘克式代表作品《恐惧与战栗》中所体现出的矛盾冲突,探究克式思想中信仰对于个体生存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任平 《现代交际》2023,(9):35-44+122-123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马克思早期运用哲学方法对黑格尔哲学进行批判的关键性文本。其文本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马克思的两个目标,并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唯物史观的建立。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的政治批判为实现历史唯物主义提供了一条有效的政治哲学批评路径,并为当代哲学的发展提供了思想引领和精神滋养。因此,《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理解马克思政治批判向政治经济学批判哲学转向的重要切入点。  相似文献   

13.
文化的世纪     
西方人曾称19世纪是“历史的世纪”,颇有道理。尽管历史著作古希腊就有了,但历史意识的大觉醒却是达尔文发明进化论,斯宾塞又将它运用到社会领域后的事。大家意识到,人类的存在其实是历史性的。同时19世纪的史学研究取得了决定性成就,还出现对历史学进行哲学反思的“历史哲学”。  相似文献   

14.
王业建 《现代妇女》2013,(12):307-308
本原范畴是古希腊哲学第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其原初涵义指万物的起点。亚里士多德对本原范畴做了自己的理解,但是他的解释已经超过了其原初的涵义。从米利都学派到亚里士多德,本原范畴演化为原因范畴。  相似文献   

15.
一般认为欧洲文化有两条根:一是古典时期的希腊文化,特别是古希腊哲学:二是犹太希伯来文化,特别是从犹太教分化出来的基督教。当然,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还得加上第三条根——日耳曼民族权力分散的社会结构。  相似文献   

16.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但这一伟大的历史转折不是突然发生的,它是一个历史的过程。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后至遵义会议召开前,中共中央召开的通道会议、黎平会议、猴场会议等三次重要会议,为遵义会议的成功召开奠定了基础,是伟大转折的前夜。这三次会议实际上是遵义会议的预备会议。  相似文献   

17.
李永生 《职业》2013,(3):7-9
目前,我国职教正经历着历史性的转折与发展,从前几年大范围教育资源的整合、大力扩张办学规模,到近几年的以国家中高职示范校建设为标志,其间的重大转折就是发展思路从外延发展为重点转向以内涵发展为重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相似文献   

18.
正作为西方文明发源地的古希腊有四个很古老的学科,令人惊讶的是象征理性的法学和象征信仰的神学(自注:神学后来发展为哲学,所以本文所说的神学、哲学是大段一致的,以下皆同,不再一一解释)都位列其中。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或许就会显得更为合逻辑一些。"人"这一万古之谜直到现在还  相似文献   

19.
社会契约论主张每个人的理性同意是政治权力的合法性基础,边沁认为社会契约论依据的自然法原则是假设和虚构,因而抛弃用自然法和社会契约来解释政治服从的近代欧洲政治哲学立场,主张"趋乐避苦"的功利原则和服从习惯是政治权力合法性的根据,坚称最好的政体应该是能为最大多数人谋求最大幸福的政体,政府的合法性依据并非保护抽象的自然权利,由此开启了传统自由主义向现代的转向。  相似文献   

20.
据统计,约90%的男子经常有自我满足行为。女人呢?约72%的女子有过自我满足行为,哪怕只尝试过一次。问题是,男子自我满足似乎得到了承认和“许可”,女人的自我满足却招来多数男人的指责。古希腊古罗马时期,自我满足被认为是很自然的事,就像睡觉、吃饭一样。以下是专家用现代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