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统计是认识我国国情的有力武器。要求我国国民了解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知道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生产总值(GNP)或国民总收入(GNI)、国民资产、国民财产、国民财富等反映一国经济实力的总量指标。党的“十六大”和十届全国人大胜利召开,宣布了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我国国民理解小康标准,知道人均GDP、人均纯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恩格尔系数等指标含义。统计是认识世界的有力武器,要求我国国民了解环境经济一体化核算,知道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生产总值(GNP)或国民总收入(GNI)、绿色(GDP)、购买力评价指数、数据…  相似文献   

2.
目前,人均GDP是各级政府和学术界经常使用的主要指标之一,它是用GDP除以人口总量,消除了人口数大小的影响,可以表明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实力的强弱.然而在实际工作和理论研究中,我们发现对其的认识和应用还存在一定的误识和误导;将经济的增长简单地同人均GDP的高低划等号,忽视GDP总量经过人均后隐藏的问题,片面追求较高水平的人均GDP指标值,从而忽视影响经济发展的其它指标.要准确把握人均GDP指标,首先就必须纠正对其认识上的偏差.  相似文献   

3.
目前,人均GDP是各级政府和学术界经常使用的主要指标之一,它是用GDP除以人口总量,消除了人口数大小的影响,可以表明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实力的强弱。然而在实际工作和理论研究中,我们发现对其的认识和应用还存在一定的误识和误导:将经济的增长简单地同人均GDP的高低划等号,忽视G  相似文献   

4.
经济总量是一国或一个地区经济状况的反映,也是一国戏一个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的集中体现。反映经济实力的指标有多种,一般多采用易于统计而又便于国际或地区间比较的综合性指标——国内生产总值(GDP)。本文就是从考察上海市的国内生产总值入手,通过对上海国内生产总值的生产、分配、再生产过程机理的综合解析,以探求上海经济的生长点和对综合经济实力予以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5.
GDP的国际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世界银行为代表的国际组织对各国经济实力进行的比较、测算和排名,不仅会作为是否发放优惠贷款的依据,而且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也以此作为制定有关政治、经济政策,特别是作为分配国际援助和分摊国际负担的依据。因此,各国都非常关心本国的经济增长及在世界经济中所处的位置。由于GDP(国内生产总值)能全面、确切地反映一国经济发展的规模、速度、结构和水平,多数国家都采用该指标来说明本国经济发展的进程和进行国际经济比较。虽然GDP能综合反映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但它是一个价值量指标,不仅同产量有关,而且同价格及货币计量单位有关。由…  相似文献   

6.
人均GDP是以某地区一定时期国内生产总值(现价)除以同期平均人口所得出的结果。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人均GDP不仅考虑了经济总量的大小,而且结合了人口多少的因素,在国际上它也是划分一个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依据之一。尤其像我们这样的人口大国,用人均GDP指标反映区域经济增长和发展情况会更加准确、深刻和富有现实意义。ARIMA模型是用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和商业预测中比较先进适用的时间序列模型之一。本文试图以我国  相似文献   

7.
谢启南 《统计研究》1994,11(2):59-63
社会发展水平国际比较方法之我见谢启南一、用国民生产总值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作为反映社会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标进行国际比较的缺陷国民生产总值(以下简称GNP)是人们研究社会经济问题时最常用的一个指标。但是,当人们用GNF或人均GNP作为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  相似文献   

8.
广东省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及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广东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对现代化的概念及评价指标的研究是一个重大而迫切的课题。本文借鉴国际上相关指标,提出以12个指标构置成现代化指标体系,并运用这些指标进行国际比较及其预测:1.综合实力现代化目前国际上最通行的综合实力对比指标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NP)。广东作为一个省,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代替人均GNP,是可以接受的。表11997年部分国家人均GNP1997年,世界银行对世界133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GNP进行了分类,共划分成四个档次,即低收入(785美元),下中等收入(786~3125美元),上中等收人(31…  相似文献   

9.
中国区域人文发展状况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发展状况,除使用人均GDP指标外,还需要其他指标.为更全面地反映各国综合发展情况,联合国从1990年起,在人类发展报告中引人了人文发展指数HDI(Humanity Developing In-dex).该指数由人均GDP、预期寿命.教育(初、中、高等教育)综合入学率、成人识字率等指标指数化构成.其中人均GDP用购买力平价表示,反映国民的物质生活水平;预期寿命反映国民身体素质是否健康长寿;后两个教育指标反映国民的受教育程度及获取知识的能力.1995年联合国公布了1992年各国的人文发展指数HDI及其排名.其中加拿大排第一,美国第二,中国第111位.中国的人文发展状况大大低于世界前60名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中国HDI之所以如此落后.除人均GDP较低外,教育落后是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GDP之"功""误""争""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关于GDP 正因为GDP是一国产量的标准测量指标,能对一国总体经济运行表现做出概括性衡量,具有综合性强和简便易行的优点,因而为世界各国普遍使用,也为联合国和众多的国际组织用来进行经济核算和国际比较.  相似文献   

11.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和提供的社会最终产品(货物和服务)的价值之和。目前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都利用这个指标来反映本国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并以其增长速度来说明本国经济增长情况,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近似衡量本国的福利水平。虽然国内生产总值作为衡量国民经济发展规模、速度、结构、效益的代表性指标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但该指标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我们在利用GDP指标时应注意以下问题。1.家务劳动社会化程度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有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相似文献   

12.
田皓 《统计与决策》2005,(19):29-31
一、相对指标指数体系的概念 相对指标指数是两个相对指标对比而形成的动态相对数.在现实的经济问题研究中,我们常常需要从相对数和绝对数上,对相对指标的变动做系统的分析.比如对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下简称人均GDP)的变动、对一个企业资金利税率指标的变动进行分析,等等,以便为制定有关政策或企业经营决策提供依据,这就有必要对相对指标指数体系问题做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2003年,我国人均GDP达到1090美元,这是我国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在这一关键阶段,既充满机遇,又面临风险。有些问题需要我们保持清醒的认识。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在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之后,却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有些国家和地区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较快地步入发达国家和地区行列。如目前中国香港和新加坡人均GDP都超过了2万美元,中国台湾和韩国均超过了1万美元。而有些国家经济却发展缓慢、甚至停滞。如目前巴西、阿根廷人均GDP不足3千美元,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还倒退到不足1000美元。同样是人均GDP在上世纪7…  相似文献   

14.
国际竞争力报告厦门大学计统系罗乐勤国际竞争力是直接描述一国(地区)竞争能力的指标。它既能反映一国(地区)的综合经济实力及其在国际比较中的地位,同时还能反映出在实际竞争中的结果,描绘出一国在这一竞争的世界中的准确的位置。随着世界经济国际化的发展趋势,目...  相似文献   

15.
一、公共教育支出与经济增长及工资回报的影响 1、公共教育支出的概念及现状教育投入占GDP的比重是衡量一国教育投入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研究表明当人均GDP达到800—1000美元时,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下限4.07%-4.25%。我国人均GDP1998年已经超过了800美元,  相似文献   

16.
我国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是否同步发展?居民收入随着经济增长的变化如何?我国各省、市的居民收入区域差异是何格局?本文试图通过构建反映居民收入状况的人均GDP禽金量指标,来对我国人均GDP含金量的演变以及我国各省、市人均GDP含金量的区域差异进行测度。  相似文献   

17.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一般为一年)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的代表性指标。人均GDP是指GDP的绝对值与该时期平均人口之比,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实力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公布后,笔者在对我国一些城市的人口数量和人均GDP进行探讨时发现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以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深圳等9个城市为例加以分析。问题表1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以及“五普”后各地公布的人口数分别推算的北京等9个城市2000年年中或年平…  相似文献   

18.
一、绿色GDP的提出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s)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实力,评价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指标,是我国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但是,GDP是单纯的经济增长观念,忽视了如资源、环境、人口等很多指标,因此它只反映出国民经济收入总量,不统计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不反映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这样就容易过高地估计经济规模和经济增长,给人一种扭曲的经济图像。例如,由于环境污染使生病的人数增加,但医疗卫生产业却因此得到更快的发展,那么GDP的数值当然会增加。中国在近20多年来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但这种“增长”又是通过多少自然资本损失和生态赤字换来的呢?中国科学院牛文元教授曾经指出,多年来计算的平均结果显示,中国经济成长的GDP中,至少有l8%是依靠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透支”获得的,这种代价是相当昂贵的,至今仍存在于我们的经济发展之中。  相似文献   

19.
我国发达城市所具有的基本特征。(一)经济发达的体现评价城市经济发展情况,一般采用以国内生产总值为中心等一系列指标。比如:(1)“人均GDP”仍是直接衡量城市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指标。我国发达地区城市人均GDP已达到或超过25000元,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全球发达城市多具有产业结构合理、第三产业产值高的特点,且有发达的产品市场和良好的创新成果市场。我国发达城市在经济结构方面也具有共同的特征:笫三产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日趋增大。统计数据表明:第三产业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结构中所占比重的大小,已经成为衡量其经济发达程…  相似文献   

20.
一、GDP的作用及其问题 GDP作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中总量核算的中心指标,一直被用来测度一定时期国民经济的产出总量(我国1992年开始试行GDP核算),用于反映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规模、水平、结构与效益.由于该指标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概括力,使其在宏观经济分析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不仅是反映宏观经济走势的最重要指标,也是国家制定经济战略目标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国家制订政策的一个重要依据,甚至仍然左右着我国在对外交往中的地位、权利和义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