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革命失败后,我党开始注重武装工作,但南昌起义及两湖秋收暴动又很快失败了。此时,罗亦农并未因此而恢心,对武装工作的重视却是矢志不渝。并且,很快提出将我党工作的重点──武装暴动由中心城市向农村转移,发展土地革命,开展游击战,建立革命根据地,在条件好的地方实行武装割据。  相似文献   

2.
11世纪中叶至13世纪末天主教得以进入鼎盛状态.究其原因有三:封建领主制所造成的割据局面为天主教鼎盛的形成提供了契机;神权政治为天主教鼎盛的形成提供了便利;教会自身进入成熟状态亦是其鼎盛形成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发动和领导了一系列武装暴动。由于工农群众缺乏高度组织性以及没有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特别是党在河北的组织较为涣散和指导思想上严重的“左”倾错误,这些暴动都没有成功。但河北地方暴动在战略上配合支援了南方的革命斗争,为探索中国革命道路提供了经验教训。河北地方暴动扩大了党在河北民众中的影响,锻炼了干部,教育组织了群众,有力地促进了中国革命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五代十国与三国、东晋十六国、南北朝相比较,在割据形态上具有显著的特征:一,五代中原王朝的正朔地位。二,十国与中原王朝政治关系的差异性。三,“保境息民”是南方割据政权内政外交政策的主旨。这些割据形态特征对国家统一进程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首先,中原王朝的正朔地位,决定了统一事业势必由中原王朝来完成,只是待以时机而已。其次,十国对中原王朝政治关系的差异性以及南方割据政权“保境息民”政策,使得南方各个割据势力之间形成相互制衡的格局,避免南方率先统一而再次形成南北朝对峙局面,从而加速了统一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五代时期南汉割据政权同中原及周边割据政权关系进行探讨。本文认为,南汉立足于岭南“五管”,发展对外交往,对“五管”抱着必争的态度;中原五代王朝势力的强弱,制约着南汉的到外政策以 汉与五代的关系;南汉与周边割据政权保持睦邻关系,进行政治往来和经济交往。  相似文献   

6.
东汉末年,中央政府对地方的统治完全失控,地方陷入割据混战的局面.青徐兖地域为诸多割据势力所青睐,成为曹操、袁绍、刘备、吕布等激烈争夺的目标和烽火连天的战场.董卓专政时期,刺史由原来的地方监察官演变成地方最高行政长官,青徐兖地域刺史一职遂为董卓、曹操等割据势力重视和控制,并成为他们进行权势角逐的手段和工具.对青徐兖地域长官和青徐兖地域的争夺与控制成就了曹操霸业,加速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新道路,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以周恩来为首领导的南昌起义是全党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光辉起点。他的“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特别是“先有农村红军,后有城市政权”的科学论断,推动了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初步形成,从而为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一九二七年十二月十一日的广州暴动,长期以来,就和首举义旗的南昌暴动,规模空前的秋收暴动同时彪炳于中国共产党的史册,成为了中国现代史上意义深远的伟大事件。 可是,在林彪“四人帮”横行时,这样伟大的壮举也遭了厄运:一九七一年三月,由林彪“四人帮”授意炮制的《学习党内两条路线斗争史参考材料》指责说:“翟秋白‘左’倾路线……认为‘城市工人暴动,是革命胜利的关键’,反对毛主席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在乡  相似文献   

9.
大革命失败后,在“八七”会议精神的指引下,河北(按当时的行政区划,它包括含天津在内的直隶、京兆公尹及热河、察哈尔、绥远等地)广大工农在北方局和顺直省委的直接领导下,进行了以北京广告暴动和玉田暴动为中心的一系列暴动,给新旧军阀统治以沉重地打击。多次暴动虽以失败宣告结束,却为以后革命斗争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本文从暴动的条件、简单过程、失败原因及历史作用诸多方面,对“八七”会议后,河北地区的工农暴动进行了简单勾勒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所开创的“工农武装割据”的斗争道路,在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斗争中,以一系列的实践机制和精神风貌,使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发生两次历史性的转折:即由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先驱精神”、确立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和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红船精神”转向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初步结合的“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和“长征精神”;再由“长征精神”转向全党自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延安精神”。“长征精神”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1.
陈济棠依靠合法的“西南两机关”和国民党元老派与其他派系的威望和力量 ,大力加强政权建设和排除异己 ;与共产党红军明打暗和 ,保存实力和团结广西地方实力派 ;大力扩充军事力量和进行经济建设等策略 ,增强了其与南京中央政权抗衡的资本 ,维持了广东半独立割据局面达五年之久  相似文献   

12.
杨靖宇将军走向革命不是他偶然的选择,他在青少年时期就具有非凡的爱国思想。本文重点描述的是将军在青年时期的革命举动。1927年,河南党支部为配合北伐军的入豫作战,分派杨靖宇和其他同志领导确山农民暴动。杨靖宇等人通过争取和团结地方枪会组织;广泛开展农民运动;组建确山农民协会和农协自卫军,成功发动了确山农民暴动。这次暴动,首次解放了确山县城,并成立了革命政府———确山县临时治安委员会。临时治安委员会的成立,为确山播下了革命的种子,也鼓舞了确山农民的革命意志。  相似文献   

13.
文章阐述了9世纪中叶至13世纪中叶西藏地区的社会状况。这一时期西藏地区政治上四分五裂,各地方割据势力林立;经济上,吐蕃时期的土地国有制瓦解,封建的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和发展;宗教上,适合藏区特点的“藏传佛教”及其教派形成,各教派与各地方势力互相结合,互为依托,成为藏区早期“政教合一”制度的雏形。  相似文献   

14.
西藏分裂割据时期,萨迦、帕竹、蔡巴、止贡、夏鲁和雅桑六个政教合一体逐步形成。它们的形成各具特色,但都是教派势力与世俗地方势力的结合体。是西藏政教合一制的雏形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民主发展进程的加快,区域权益和个体利益的扩张也呈现了强化诉求的发展态势。在有的区域或部门,这种民主主张表现得极为张扬和富有个性化,甚至在有的方面已经突破和超出了国家法律所能界定的范畴,法律割据的局面已在一定区域或程度上表现得相当明显。本文从法律割据概念、现实状况、成因、特征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6.
办学定位是高校宏观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于应用型高校,应以建设应用型的学科专业为核心,但这种办学定位受到“学科割据”的不利影响。学科割据现象在地方本科院校办学定位中的影响表现在学科发展定位、专业发展定位和学科人员落实办学定位行动等层面,并产生了办学定位中学科之间的利益之争、地位之争和声誉之争。基于对地方本科院校办学定位中学科割据现象与本质的讨论,本文最后提出了消解学科割据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大革命失败后,在陕西渭南,华县一带暴发的渭华起义,是我党发动的重大武装起义之一。在这次起义中,许权中旅(以下简称许旅)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根据一些历吏文献和吏实,分析了当时的形势,试图说明许旅的最佳出路——在陕北武装割据,配合渭华起义。  相似文献   

18.
1932年6月至9月,安微宿县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农民暴动。这场暴动是当地群众为反抗县政府勒索烟款而进行的,其领导人是王效白,暴动几乎波及全县各乡镇。这场暴动引起了正在泰山隐居的冯玉祥的高度关注,在其日记中多次提及。冯玉祥关注这场暴动,既是他信仰马克思主义的表现,也是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观察、分析中国社会问题的具体体现,是他承认阶级斗争和人民群众伟大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1936年2月21日,在绥远达尔罕草原蒙古圣地百灵庙,以蒙政会保安队科长云继先、朱实夫为首的1000多名官兵发动兵变,脱离业已勾结日寇、举起蒙古“独立”旗帜的德王的控制的蒙政会,通电全国,投身傅作义将军领导的抗日行列,这就是震惊全国的“百灵庙暴动”。百灵庙暴动迄今已近70年,关于这次暴动的经过,相关史志中多有详尽记述,已经广为人知。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这场暴动成功的幕后还有一位新中国成立后在内蒙古农业大学担任过校级领导职务的特殊功臣,他就是原内蒙古林学院副院长巴文峻。巴文峻,1901年生,字维菘,土默特旗人,北京蒙藏学校毕业,青…  相似文献   

20.
瞿秋白作为我党早期领导人之一,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中国革命新道路进行了艰辛而曲折的探索。他较早注意到了农民问题的重要,开始懂得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方式,并对在农村区域实行工农武装割据进行了尝试性的探索,客观上推进了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失败之后,逐渐走上“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新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