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道德自律意识与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全社会的道德建设,而道德自律是道德建设的基础。道德自律是道德主体的一种自主、自愿、自决的活动,是人们以理性对自身之外的道德规范的确证与认同,并使之转化为自己内心的法则和行为准则。提高道德主体的自律水平,目的是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一个更好的社会软环境。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工程中,道德主体道德自律实现需要做好以下工作:道德主体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道德主体的道德认知能力;正确处理好道德义务和道德权利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基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们的道德意识构成具有多元功利性这一特点,与发展商品经济这一根本任务相适应,在多元道德意识中,应把功利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道德伦理建设的基础,把功利主义道德观作为初级阶段多元道德意识构成的主干,把职业道德作为初级阶段道德生活的核心,这是建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道德新秩序所应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3.
杨文会  邵玲丽 《河北学刊》2007,27(1):177-180
文明是反映人类社会发展程度的概念,它代表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水平及总体面貌。创建文明生态村,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推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共十六大提出,要把建设生态良好的文明社会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八大目标之一,与中国现阶段加强城镇化建设的工作目标相一致,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和相当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恩格斯的平等观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平等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反映的是一定社会形态下的经济关系,而不仅仅是法学或道德范畴;平等受一定的生产力和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制约,其实现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平等和公平,是与现有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相适应的,在实现的程度上还不能达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设想的完整形态的社会主义公平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5.
云南民族文化发展与文化产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民族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多元一体的多民族国家,由此形成了以汉文化为主体,包含各少数民族文化的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云南作为一个多民族省份,以其独特、生动、多样的民族文化成为中华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改革开放30年来,跟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大步伐,云南的民族文化建设也一步步向纵深方向发展。自1996年云南省六届四次全体会议提出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目标以来,发展文化产业就成为民族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从云南民族文化的特点出发,加速文化产业的发展,才能尽早实现民族文化大省的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一个特定阶段,是中国共产党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并根据中国现实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状况等提出来的,同时也是建立在科学的理论基础之上的。首先,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主义发展阶段的学说,是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根据。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一个特定历史阶段,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虽然找不到,但在马克思主义学说中却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思想,这就是共产主义社会可以按其发展的成熟程度划分为两个阶段: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高级阶段。这是同一社会形态中两个成熟程度不同的互相联系的阶段,第一阶段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三大报告最突出的理论贡献就是全面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从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初级阶段的经济、政治及文化现实决定了现级段理想和道德建设必然要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多方面要求,因而必然是多样性的、分层次的。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政治的基本特征决定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特征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最基本的国情,中国最大的实际。在社会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道德的内容和实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在共产主义伦理道德原则的基础上建设的新型道德。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共产主义道德还不可能成为所有社会成员的道德准则。但它奉行的道德原则,应该是同共产主义道德相一致的。道德是人们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作为人类主体的价值观,思想信念和行为规范。道德关系所反映的是一种利益关系,正像马克思所指出的:“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力的义务。”道德这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和人们把握世界的特殊方式,就是个人  相似文献   

9.
职业道德是当今人们经常谈论的一个话题.之所以这样说,一方面是由于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职业道德水平有每况愈下之势;另一方面还在于职业道德是社会的主体道德,它渗透在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具有广泛性、公共性和实践性等特点,其影响力是非同一般的,它的好坏关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成败,半点也轻视不得.但如何加强这一社会道德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我认为还应在提高人们的职业道德素质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0.
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并在道德建设实践中不断寻求创新与发展 ,既是发展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 ,又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的创新与发展 ,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 ,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相适应。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我国的道德建设的创新与发展 ,应当调整思路 ,注重观念创新、体系创新和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11.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振兴中华民族,重要的问题是民族精神的新解放。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不能正确深刻地认识自己,这是决定民族精神解放程度的基础和前提;冲破僵化的思想观念是实现民族精神新解放的核心;实现商品化、社会化和现代化,既是民族精神新解放的社会环境,也是民族精神自我解放的目标。民族精神彻底自我解放之时,正是中华民族在东方伟大复兴之日。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改革开放和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带来社会利益格局的巨大调整,对精神文明建设提出挑战。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当前我党和全国人民的一项重大而艰巨的任务。道德建设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怎样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法律机制的运行方式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道德意识是对社会客观道德关系及道德行为的反映。本文通过对道德意识的个体发生与社会发生的考察与分析,说明道德实践是道德意识发生的动因;同时,一定的社会交往关系及主体的认知水平也是道德意识发生中不可或缺的因素。通过道德意识的发生学考察,可以初步揭示出道德意识发生的内在机制和基本特征,并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道德建设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4.
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漫长历史中,很注重发展道德文化,讲究道德自觉和自律,使古代中国以文明礼义之邦闻名于世。今天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对于树立良好道德风尚,克服各种腐朽思想影响,抵制腐败现象的滋生,维护市场经济秩序,都具有重大意义,也是我们在加速实现现代化的努力中,再造精神优势所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必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一项宏伟工程。<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情祝,对道德建…  相似文献   

15.
刘昕 《理论界》2005,(7):45-45
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道德建设,本文试图做出一点回答。一、坚持从实际出发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从实际出发,这是总结半个世纪以来道德建设的成败得失而取得的一条基本经验。它的哲学根据,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统一原理。毛泽东同志把这个原理通俗地表述为“实事求是”。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坚持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就是坚持和实践党的思想路线。从实际出发,包括三个层次:第一,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社会…  相似文献   

16.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课题:组织市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社会生产力要解决的历史课题是实现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从实现商品化这一角度来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变为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阶段”。组织市场是这一阶段的重大历史课题。即,随着商品化和货币化程度的提高和推进,加快市场发育的进程;在建立各类市场和健全各种市场功能的基础之上,形成以调节社会资源合理配置和引导企业生产经营决策的功能组合为核心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市场体系;加强市场组织建设,其中包括经营性的市场流通  相似文献   

17.
建立道德建设的考评机制在当前尤为重要,其可能性在于:道德作为一种活动具有可评性,道德建设的机制也具有可评性。道德建设的考评内容包括: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机制的考评,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目标实现程度的考评。  相似文献   

18.
<正>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养,对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保证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顺利进展和防止“和平演变”,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现结合学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谈谈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几点思考和看法,期以引玉。  相似文献   

19.
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华各民族逐步摆脱贫困落后、实现伟大复兴的阶段。我国少数民族由于经济文化一般比汉族更较落后,因而更需要积极创漳条件,加速发展;这是各族人民的要求,是全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民族发展有多种因素,其中最基本的是发展民族生产力,民族生产力水平是衡量民族发达程度的主要标志,生产力发展了,民族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政治思想、文化习俗等等,都会相应前进。因此,实现少数民族的全面繁荣,根本的在于加速发展生产力。正如党的十三大所指出的:这“应当成为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新疆民族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新疆民族关系的特点及其发展规律,是在新疆拓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研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它对于开发建设新疆,实现各民族的共同进步与繁荣,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拟对这一问题作些初步探讨。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新疆民族关系发展的历史进程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揭开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帷幕,也开始了新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发展的历史进程。它大体经历了三个时期: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形成和发展的时期;社会主义民族关系遭受践踏的时期;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在以经济建没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条件下进一步发展的时期。第一个时其是1956年至1965年。这个时期民族关系的特点是,在和平解放、建党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