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格蒙特·弗洛伊德曾提出过著名的“情结说”,认为女孩子自童年起,心灵深处所朦胧爱恋的第一个人必然是他的父亲,所以就有了自己常无法察觉的“恋父分母”的心理倾向,渴望能为自己的父亲建立恋情而仇视自己的母亲,被称之为“恋父情结”。同时,弗洛伊德又特别强调童...  相似文献   

2.
<正> 古今中外,凡是杰出的、有创造性的大思想家大哲学家,几乎毫无例外地都有他所向往的“理想国”。古代希腊大哲学家柏拉图就写了《理想国》一书,寄托了他的理想。十六世纪英国著名思想家托马士·摩尔写的《乌托邦》,也是表达了他的社会政治理想的杰作。作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当然也有他的“理想国”。  相似文献   

3.
弗洛伊德所有稍具重要性的著作,都不同程度地涉及美和艺术问题。自进入二十世纪以来,作为西方最重要的心理学派别之一,精神分析学说对世界美学、文艺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美国的弗洛伊德研究学者本杰明·纳尔逊在《弗洛伊德论创造力与无意识》一书的“火炬版前言”中说:“如果有谁仅仅把弗洛伊德看成是心理分析学家,那么,很难说他了解了弗洛伊德一半的人品。”由于弗洛伊德学说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因此,本文仅就他的精  相似文献   

4.
论卢梭的人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卢梭的人学思想·曹晓青·哲学在一定意义上可以归结为人学,但这并不意味着思想家们都能够自觉地探讨人的问题,故卢梭谓:“人类的各种知识中最有用而又最不完备的,就是关于‘人’的知识。”①在西方哲学史上,卢梭是自觉探讨人的问题的思想家之一,他认为,“你要认...  相似文献   

5.
美国耶鲁大学法文系教授昂利·拜尔在编辑法国大学派文学批评家居斯塔夫·朗松的文学批评论集《方法、批评及文学史》时写了一篇很长的导言。在导言中昂利·拜尔说:“文学批评家在身后五十年或一百年,仍有一代又一代的学人对其作品进行研读和利用的非常少见。文学史家的著述在半个世纪以后,能不被人看成是陈旧得可笑、散发着时代偏见和派系成见的臭味、论证依据很不充分的,就更加少见。”他还说:“十分伟大的评论家从来没有过,也许将来也永远不会产生。他们当中最傅学的也永远抵不上一个真正的诗人或者真正的小说家;最优秀的绘画评论…  相似文献   

6.
拉康的无意识与语言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果说,荣格的分析心理学在继承和创新方面已经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有相当的不同,那么,法国著名精神分析学、结构主义学家雅克·拉康(JacquesLacan1901—1980),却在众人纷纷背离弗洛伊德原则之时,呼唤“回到弗洛伊德”。拉康作为一位震撼了二十世纪学术界的著名思想家,在学术思想的多方面都有所拓进。他反对英美新弗洛伊德主义从外部即社会文化方面来阐释弗洛伊德,同时,他也反对荣格那种心理化倾向和集体无意识化的神秘倾向,认为这些观点使弗洛伊德的学说平庸无奇地“精神病化”了。拉康与其他法国结构主义者重视弗洛伊德的…  相似文献   

7.
"生死齐一""悦死恶生"--论庄子的生死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死亡,无疑是一切生命的最终归宿;永生,注定是智慧人生永远的渴求。生与死锻造了庄子哲学的恢弘与博大;而对死亡的沉思,更显示了一代哲人的睿智与洒脱,甚至使死亡这一人们讳莫如深的话题,也具有了美学的意义和审美的价值。一、死亡的必然性庄子在其著作中多次谈到死亡的必然性。《庄子·大宗师》明确肯定:“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杂篇·盗跖》云:“天与地无穷,人死者有时。”意思是说,人的生死是必然不可避免的,就像永远有黑夜和白天一般,是自然的规律。因此,《庄子·达生》云:“生之来不能却,其去不能止。”…  相似文献   

8.
卢梭《忏悔录》与中国现代自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忏侮录》是十九世纪法国伟大的平民思想家、文学家卢梭的自传,记叙了他从出生到1766年被迫离开圣皮尔岛共50余年间的经历。在这部自传里,卢梭以一种惊世骇俗的大胆,真实地展示了“一个资产阶级个性的‘我’有时像天空一样纯净高远,有时却像阴沟一般肮脏污浊的全部内心生活。”①事实证明,卢梭的确实现了他在作传之前所立下的宏愿:完成了一项“史无前例”的工作。《仟悔录》对世界的影响是巨大的。克鲁泡特金说,像卢梭那样地使一代人的良心沸腾起来的事是从不曾有过的;而法国权威批评家圣·勃夫则称《仟悔录》为“自巴斯喀以来最大…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的农时管理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古代的思想家认为,决定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有三:土地、人力和天时。《管子·牧民》说:“不务天时则财不生,不务地利则仓廪不盈。”天时、地利都要人去务,所以这里实际上包括了三者。《经法·君正》将三者结合起来,分析说:“人之本在地,地之本在宜,宜之生在时,时之用在民,民之用在力,力之用在节。知地宜,须时而树(种),节民力以使,则财生。”《吕氏春秋·审时》精辟地说明了三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批判以费尔巴哈、布·鲍威尔和施蒂纳等为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所鼓吹的历史观时写到;“当这些理论家们亲自从事编篡历史的时候,他们会匆匆忙忙地越过过去的一切,一下子从‘蒙古人时代’转到真正‘内容丰富的’历史,即‘哈雷年鉴’和‘德国年鉴’的历史,转到黑格尔学派蜕化为普遍争吵的历史”。①这里所说的“蒙古人时代”出自麦克斯·施蒂纳的著作《唯一者及其所有物》。在该著作中,施蒂纳极力宣扬对精神力量的崇尚,使用了“蒙古精神”,“蒙古人时代”等术语,认为任何历史都是“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1.
简论卢梭的历史辩证法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论卢梭的历史辩证法思想毅耘让·雅克·卢梭(1712-1778),是18世纪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自然神论者、激进民主主义者。对其政治学说在历史上的巨大进步作用,我国学术界已基本形成共识;而对其历史哲学则缺乏深入地探究。本文拟对卢梭的历史辩证法思想作...  相似文献   

12.
与传统的自然哲学设想的纯粹自然界相反,我们今天已生活在一个人化的世界中。赫伯特·A·西蒙说:“我们如今生活的世界,与其说是自然界,这不如说是人造界或人工界。环境中的几乎每一事物都留下了人工的痕迹”。即使空气和水这样“最自然的”东西也在某种程度上被人化了。空调设备把某些空间的气温控制在我们所需要的范围内;工业废气正在不断地改变着大气的成份;水也不再是纯洁的了,远在南极的企鹅的肝脏中竟然也发现了DDT。看来,自然的人化不只是给人类带来了福利,也带来了灾难。正是这种双刃性,促使我们积极地研究人化自然的有…  相似文献   

13.
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让·雅克·卢梭是 18世纪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 ,也是世界近代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其论著《爱弥尔 - -论教育》一书中 ,他所提倡的“自然教育”不仅是对封建教育制度的全面而深刻地批判 ,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新的教育观念。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 ,有必要深入探讨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 ,以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一、卢梭“自然教育”思想的提出18世纪末的法国 ,基本上还保持着中世纪封建的教育方式。虽然这时新思想、新科学、新文化和新技术不断涌现 ,但对法国各类学校的影响却很微弱 ,直到法国革命爆发…  相似文献   

14.
鲍照和江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江鲍”并称大约始于隋末的王通,他在《文中子·事君篇》中说:“鲍照、江淹古之狷者也,其文急以怨。”王通是一位思想家,他对鲍照和江淹的评价纯系就思想倾向而言,并非对他们的创作风格进行评价。相反地,在梁钟嵘《诗品》中评论江淹时,却只是说他“诗体总杂,善于模拟”,并未提到他学鲍照,倒不如评沈约时,还提到一句“宪章鲍明远”。其实在我们今天看来,江淹的诗,实在远比沈约之作接近鲍照。这一点,似乎唐代人早已看出。如:杜甫在《赠毕四曜》一诗中说:“同调嗟谁惜,论文笑自知·流传江鲍体,相顾免无儿。”日本遍照金刚在《文镜秘府论·集论》中也提到“搴琅玕于江鲍之树”的  相似文献   

15.
周人始祖后稷弃是什么时代的人?古代文献中有三种不同的说法:1.弃为尧舜时代人。此说以今文《尚书·尧典》为代表:“帝曰:弃,黎民阻饥,汝后稷,播时百谷。”2.弃为夏末人。《礼记·祭法》:“是故厉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农,能殖百谷。夏之衰也,周弃继之,故祀以为稷。”3.弃的活动年代经历了唐虞夏三代。《史记·周本纪》谓帝尧时,“举弃为农师”,帝舜时,封弃于邰号后稷,“后稷之兴,在陶唐、虞、夏之际,皆有令德”。这些说法是互相矛盾的,于是自古以来的学者们不断地试图解释这些矛盾的说法,也大致形成了三种不同的看…  相似文献   

16.
走出“主奴关系”的哲学神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众所周知,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是哲学史上最有争议的人物之一。崇拜他的人把他誉为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甚至推重他为“奥林匹斯山上的宙斯”;贬斥他的人说他的哲学几乎全部是错误的,甚至有人嘲笑他的著作四分之三是陈词滥调,四分之一是胡说八道。真堪谓见仁见智,迥然各异。如果我们不主张感情用事的话,也许会选择西方人常用的那句谚语来评价黑格尔,即“伟大和贻害是双生子。”这句谚语启示我们:一方面,我们应该看到黑格尔思想的伟大和深刻之处;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应该沉缅于黑格尔所制造的那些似是而非的哲学神话中。黑格尔关…  相似文献   

17.
<正> 荀子身处大变动的春秋战国时代,他对事物的“变”作了多方探讨,并提出了一系列超前人的思想,可以说是对前人思想的总结、继承和发展。“变”为天地之道在荀子之前,先秦思想家也承认事物的变化和运动,并作了不少论述。但这些变化观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三个方面的缺陷。其一,属于循环论的变化观。《易经》所说的“无平不陂,无往不复”(《泰卦》九三爻辞),《老子·二章》说的“大日逝,逝日远,远日反”,《孟子·公孙丑下》说的“五百年必有王者兴”,邹衍说的“五德终始”(参见《吕氏春秋  相似文献   

18.
墨子姓氏、先祖考略郭成智,张新河墨子到底姓什么,犹如这位伟大思想家的故里在什么地方一样,也诸说不一。由于姓氏是溯及一个人先祖和其思想渊源的重要依据,故探究墨子姓氏,也成了重要课题。本来,从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称墨子为“墨翟”和《吕氏春秋》高诱...  相似文献   

19.
先秦两汉诗坛的飞鸟意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诗经》和《楚辞》的飞鸟比兴 对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孔夫子曾说过,它除了所谓的“事君事父”作用外,至少还可以多识鸟兽草木。鸟在《诗经》里,简单就像飞翔在原始森林里的“极乐世界”,开篇的“关关睢鸠”,给中国人的印象,与熟知的鸳鸯很相像,似乎是它进化派生似的,尽管很少有人能说清它的模样。在人口稀少而植被丰茂的《诗经》时代,到处都飞翔着鸟儿。初民张口唱着那些简朴古老的歌时,就从歌声中飘飞出来。同是一个黄鸟,《邶风·凯风》用它的“好音”,表示“有子七人,莫慰母心”儿子的自责心情;《周南·葛覃…  相似文献   

20.
鬼神之思     
王军 《船山学刊》2007,63(1):112-113
历史上许多伟大的思想家都为鬼神保留了一定地盘,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简单地给他们戴上“唯心主义”的帽子。事实上,那些伟大的思想家们之所以保留了鬼神观念,既有文化传承的因素,也有出于社会作用和个体终极关怀的需要,同时也不排除某些个人的特殊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