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方存芳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8(2):172-175
20世纪20-30年代,生活在上海的鲁迅,从事文学创作的方式和成果,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故事新编》是鲁迅分别在寓居上海前后两个时期完成的作品,后期作品在叙事风格和审美效果上与前期作品《补天》、《铸剑》、《奔月》有着明显不同,这和鲁迅身处上海的租界体验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1937年上海两租界沦为孤岛。孤岛教育呈现纷繁复杂的景象:大量沦陷区学校避难于此,孤岛教育异常“繁荣”;各校均面临办学困难,战争给教育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孤岛教育成为各种政治势力争夺的焦点。在特殊的孤岛环境下,中国教育在夹缝中顽强生存,为保存民族气节,坚持抗战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3.
张伟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3):38-40
近代上海租界是列强攫取并实施殖民管理的区域。上海租界初期随着人口的高速增加 ,获得了巨大的发展 ,其中房地产的发展就是非常重要的内容。许多外国人或富有的华人在其发展中获得了巨大的收益 ,同时 ,这种房地产的发展也对近代上海城市的发展在相当的历史时期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李永东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2(2):17-21
置身于繁华纷扰的十里洋场后,租界的精神气候逼迫鲁迅在创作上改弦易辙。租界文化环境给鲁迅的杂文带来了一些明显变化:一、创作内驱力由主动转为应对。二、杂文批判的视野越来越窄,思想境界不如前期广博大气。三、鲁迅前期杂文直面的是整个传统文化和制度,后期杂文指向十里洋场的恶习;前期是宏大叙事,后期是琐碎叙事;前期是反传统农业文化,后期是反现代商业文化。鲁迅《故事新编》前后期小说风格境界的差异,明显是租界文化影响的结果。同样是诙谐,前期三篇小说的诙谐出于至性深情,流露出浓厚的悲悯意识, 是悲剧的诙谐、认真的诙谐,后期五篇则有点滑稽玩世,透露出轻薄的精神优胜,是喜剧的诙谐、油滑的诙谐。《故事新编》前期三篇糅入了更多的主体性,后期五篇基本上属于“他者”故事的讲述,缺乏个体生命体验的热烈参与。 相似文献
5.
胡飞海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1):99-103
上海是鲁迅生命最后十年的居留地。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是一座中西混合体的魔幻之都,置身其间的鲁迅产生了多种体验,影响了他上海十年的杂文创作。一是自由撰稿人身份给鲁迅带来了切实的市民日常生活体验,由此书写了上海弄堂市民形象;二是上海的租界化使鲁迅产生了屈辱而愤懑的租界体验,进而揭示了西崽和流氓的奴性;三是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论争强化了鲁迅的革命体验,促进了鲁迅对革命认识的深化。正因为这些丰富而深刻的上海体验,使其后期的杂文创作内容丰富且别具特色。 相似文献
6.
7.
李永东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51(2):96-99
租界化的上海是30年代左翼文学思潮的滋生地,左翼文学思潮的兴起与租界文化气候有密切关系。租界化的上海具有左翼文学思潮所必需的社会阶级构成模式和政治语境,租界的文化风尚和商人的投资,对左翼文学思潮的风行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左翼文学思潮符合大部分租界作家的精神状态和租界人的文化心理。租界的文化语境,对于左翼文学现象来说,是一种“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历史安排。 相似文献
8.
马超俊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18,(4):22-27
20世纪20年代的上海租界出现了中国最早的广播电台,主要创办及经验者皆为在沪外商.早期外商广播电台存续期间培养和训练了一大批技术和管理人才,还在政府与外商广播电台的交涉过程之中提高了广播电台的管理水平."听广播"这一时尚的生活方式扩展了上海都市文化的内涵.早期广播在上海的发展客观上为广播电台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和市场,对上海地区乃至整个中国的广播事业都产生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付清海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4):13-16
太平天国在长江中下游的军事活动以及受其影响而爆发的上海小刀会起义 ,使大量难民避居上海租界 ,其中既有贫苦百姓 ,亦有江浙一带的富商、地主、官僚。难民不仅带来了大量资金刺激了钱庄的发展、房地产的开发 ,而且为租界提供了充足而廉价的劳动力 ,成为其发展的一大契机。 相似文献
10.
丁颖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391-395
在关于殖民都市上海的镜像描写中,现代作家鲁迅的体验和书写无疑具有标本式的意义。展开对鲁迅及殖民都市上海的关系研究,不仅可以观照一种崭新的极富创造性的城市文本,丰富物理意义的上海的内涵,更重要的是,能通过鲁迅对上海殖民时代众生形态的刻画,接触到一个别样的殖民都市上海,感受到一位“波西米亚”气质的“浪子文人”复杂而浩渺的伟大心魄。 相似文献
11.
韩国鲁迅研究的启示和东亚鲁迅研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方竞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6(6):49-58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鲁迅研究日益陷入困境之时,韩国鲁迅研究却迅速发展成熟起来,通过对韩国鲁迅研究“成熟发展”的原因和表现的分析,提出可以给中国鲁迅研究的种种启示。文章进一步着眼鲁迅思想和创作对于日、韩、中3个民族现代思想文化建设具有的基础性价值,论析日、韩、中3个民族的知识分子在鲁迅研究上相互影响和借鉴的历史,提出并阐释了建构“东亚鲁迅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陈漱渝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5-13
鲁迅是一位具有独异性的中国现代作家。他的作品具有经典性,人格具有楷范性。新时期对鲁迅的挑战,主要是消解和颠覆毛泽东对鲁迅的评价。当前鲁迅研究的热点问题有:毛泽东1957年推断鲁迅的一句话、鲁迅的死因、鲁迅的绯闻、修订增删1981年版《鲁迅全集》过程中的若干争议等。 相似文献
13.
周红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6,22(4):68-72
在对鲁迅宣传和阐释的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一条与其精神背离的政治功利性线索,启蒙者的鲁迅形象长期被遮蔽。1962年后,鲁迅被纳入“兴无灭资”的阶级斗争视野中来,“文革”期间的每一次政治运动,都从鲁迅身上榨取资源,内涵丰富的本应“说不完的鲁迅”被“文革”政治彻底地符号化了。 相似文献
14.
15.
16.
普列姆昌德与鲁迅人生经历有许多相似之处 ,创作方面 ,无论是小说的主题还是风格都很相似 ,他们都为本民族的振兴与发展贡献了毕生的精力。本文将从人生经历、文学创作以及对本民族振兴的探索三个方面进行具体的比较与分析。 相似文献
17.
王立明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2):64-67
鲁迅一生坚持科学,反对各教派宣扬的宗教神话,但却将了解宗教视为必要的修养。因此,从他丰富的著述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世界三大著名宗教——基督教、佛教和伊斯兰教十分熟稔,多有论述,对那些较小的宗教流派也有一定的研究和阐释。本文侧重论述了鲁迅与基督教经典《圣经》的密切关系、对《圣经》的评价、对《圣经》故事的改编,以及对《圣经》词语典故的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18.
鲁迅不仅对封建专制制度进行批判,而且也尝试着对新型社会制度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他认识到“经济,是最要紧的了”;同时“提倡文艺运动”,进行“文化的改革”;建设新文化,他提倡“拿来主义”;对于旧社会和旧势力,他强调要坚持长期的韧性战斗;同时还认识到“惟新兴的无产者才有将来”。 相似文献
19.
黄艳芬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45-48
鲁迅与韦素园的交往是短暂而又真挚的,而这段交往由于种种原因却被遮蔽于现代文学史料中。二人的交往始于未名社的成立和对进步翻译文学事业的追求,由于同患肺病的特殊经历和相似的人生早年以及二人性格的相近,使得他们成为现代文坛一对年龄悬殊的知己。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