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逻辑实证主义和波普学派将科学合理性原则看成科学假说检验的逻辑规则.力图建立普遍的、超越历史和文化的科学合理性标准。库恩用科学史的大量材料论证,科学是在范式指导下解难题的活动。科学革命是范式的转变。不同的范式是不可通约的。在这个基础上·库恩建立了一种历史的或局部的合理性理论.揭示了科学合理性与科学共同体的活动方式的密切联系.从而实现了合理性观念的根本变革。  相似文献   

2.
库恩提出了以范式概念为核心的科学发展理论,同时,提出范式转换不可通约性的思想,从而把范式转换神秘化。文章试图揭示范式转换背后的推动因素及其中介环节,提出在范式转换过程中存在着联系前后两个范式的过渡性的范式的观点,以解释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  相似文献   

3.
不可通约性是库恩哲学理论中重要的也是引起最大争议的概念。库恩不可通约性建立在其新的科学语言观的基础之上。他认为,概念变化所引起的不可通约性,既与语言结构变化有关,更与认识主体世界观的变化有关。库恩科学语言观的转变对知识论、真理观、存在伦等都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并使科学具有了人文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由于科学哲学家们从各自的理论和观点出发讨论不可通约性问题,以致30多年来,不可通约性问题成为科学哲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通过对此问题的形成和发展的分析和对科学哲学家们的理论和方法的比较研究,发现在诸多冗繁的研讨中,夏皮尔关于不可通约性问题的理论和研讨方式,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一条有价值的思考方法  相似文献   

5.
由于科学哲学家们从各自的理论和观点出发讨论不可通约性问题,以致30多年来,不可通约性问题成为科学哲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通过对此问题的形成和发展的分析和对科学哲学家们的理论和方法的比较研究,发现在诸多冗繁的研讨中,夏皮尔关于不可通约性问题的理论和研讨方式,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一条有价值的思考方法。  相似文献   

6.
库恩的"范式"与理论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通过对逻辑经验主义和波普尔证伪主义的批判,提出了一种以"不可通约"的"范式"为核心概念的新的科学革命模式,描绘出了一幅基于范式及其变革的既区别于逻辑经验主义"逐步累积式",又不同于批判理性主义"不断革命式"的科学发展动态图景。这为我们深入研究理论创新的机理提供了一种可贵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7.
科学理论的结构问题是科学哲学的重要问题,基于公认观点的理论还原观与基于库恩范式理论的突现观展示了截然不同的科学进步的途径。对比两种观点可知,单纯的还原观和单纯的突现观都不能客观地看待科学的发展,从静态分析科学理论的结构,科学理论并非完全可还原,而是部分可还原;从动态(社会历史角度)分析科学理论的演变,科学理论具有突现的特征,但范式间并非完全不可通约而是部分可通约。范式的部分可通约可借助公认观点的对应规则得到解释。  相似文献   

8.
由中国知网文献计量分析得知,1979—2011年间,国内库恩科学哲学思想理论研究的文献比较集中地刊载在几份国内专业期刊上,其中2001—2011年间发文量大增,重点研究单位在各个时段有所变化;创新性较强(首创性较强)以及影响较大(频次较高)的重要文献不多,重要作者以及对此进行连续研究的作者不多且不突出。虽然总体研究水平有限,但随着时间的延续和研究的深入,水平正在逐渐提高,由上世纪80年代的更多的翻译,走向90年代更多的述评,再到21世纪更多的研究;研究主题不断深化,进入21世纪,在一些新的视域或主题上,如库恩科学哲学与唯物主义、语言与实在、后现代主义等关联方面都展开了相关研究,取得了相关成果。  相似文献   

9.
库恩将自己的“不可通约性”概念描述成“局部的”和一种不可翻译性,认为在不同群体间的交流事实上是完全可能的。库恩明确考虑了交流的两条道路,即解释和执双语。作者认为前两条道路与科学静态结构是相符的,而不可通约性中还有一条与科学动态结构相符的道路:辞典改变。当这一道路并非虚拟,当它扩展至文化交流时,可以在西学东渐中找到证明。  相似文献   

10.
库恩科学解释学基于其历史主义科学观。"范式"、"科学共同体"和"不可通约性"是库恩科学解释学的3个核心概念,其它诸如"范例"、"反常"、"危机"等基本概念都可以从这3个核心概念中推演出来。这3个核心概念之间的哲学关系可以依次从哲学解释学"理解"、"解释"和"实践"3个理论维度加以解析。其中,库恩科学解释学研究的意义和解释界限也应得到研究者的足够重视,以求融贯一体地理解库恩科学解释学。  相似文献   

11.
如何从科学走向伦理学 ,从生态学走向环境伦理学 ?在科学理性挑战价值理性面前 ,非人类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观作出了不同的回应。它们各有其真理性一面 ,但却需要作出进一步的辨析与说明  相似文献   

12.
科技理性虽为人类改造自然、控制社会提供了有力的理性工具,但它本身不能为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目标和价值,它离不开伦理价值的关怀。因此,必须建立科技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良性互动机制,在两者间形成和谐的必要的张力。  相似文献   

13.
科学经常被视为人类合理性的典范,传统理性主义者试图从基础主义来说明科学合理性,似乎取得了成功,但皮尔士不以为然。他强烈反对传统基础主义认识论,提出了可误主义认识论。然而皮尔士并没有因此否定科学合理性而走向相对主义,他以"无限探究共同体"取代了康德的"先验自我",重新探索了知识的可靠性基础问题。认为认识的根据和条件是探究者共同体,认识无非就是探究者们在长期探究之后确立起来的一种共同信念或一致性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费耶阿本德所讨论的相对主义已经与传统的相对主义有很大的不同,他对相对主义的诠释在本质上是与他的不可通约的观点一致的。费耶阿本德的相对主义和不可通约超越了客观主义与相对主义的绝对对立,同时也是后现代思想的源泉。费耶阿本德的思想也是倡导一种文化多元论,对于反对文化霸权主义、发展我们的民族文化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深刻把握托马斯-库恩的科学观,运用逻辑分析和史实论证方法,对常规科学中的争论进行分析。分析认为,尽管常规科学阶段科学家致力于解谜,但常规科学阶段也存在着科学争论。常规科学的争论发生在科学共同体成员之间,也会在不同范式之间展开。常规科学时期科学争论与前范式、危机阶段种学争论的作用不同,它只能对科学范式产生煅打和锤炼的效果,而不能直接引发科学革命。  相似文献   

16.
科学进步的逻辑合理性模式把真理或逼近真理看作科学的目标 ,寻求一种判别知识进步 ,进行理论比较和选择的不变的方法论规则 ,通过理论之间的逻辑联系比较不同理论趋向真理而进步的程度。这种逻辑合理性标准导致一种纯粹累积的科学进步观 ,它完全不符合科学史的实际。为了解决这一矛盾 ,拉卡托斯尝试重建科学史 ,提出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 ,使之能最大限度地说明科学史。但是 ,这一努力仍然囿于传统的逻辑框架 ,对科学进步的合理性的说明仍然离不开某种方法论。奎因以一种整体论科学进步观对逻辑合理性模式提出尖锐批评 ,从而为科学进步的历史合理性学说的诞生开辟了道路  相似文献   

17.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依赖于合理的科学技术文化元素的构建。科技文化的基本元素具有举足轻重的功能:科学理性对科学技术发展有固本强根之力;人文特质调适事实和虚幻的合理间距,既能把科学技术人员从教条枷锁中解放出来,又利于培养人的创新能力和对科学技术的热爱情怀;创新因子引领着科学理性的方向和宗旨。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应以科学理性为轴心,人文特质为滋养,原始创新因子为动力,来构建科技文化,以消解科技役人的异化现象,并循着科技发展的后现代主义路径,引导科学技术及科技工作者健康和谐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公共理性是西方现代政治哲学、公共哲学的核心范畴,是公共生活的合法性基础。当代中国转型社会公共理性表现为科学发展理性,主要基于两个理由:一,对求解中国转型社会问题的最佳回应;二,对古今中西公共理性的扬弃和创新。科学发展理性的公共价值原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