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许多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前所未见的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挑战。笔者从外派人员的人力资源管理进程出发,基于我国情境,总结我国企业国际化外派模式下的人力资源风险,并从个体和组织两个层次进行总结并进一步提出改进建议,对于国际化外派人力资源风险理论以及我国企业的国际化都有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2.
基于企业国际化理论和双元性理论,选择2家渐进国际化企业和2家天生国际化企业,探讨企业在产品-市场决策情境下实现双元平衡的模式及演变过程。研究发现,国际化企业通过结构和间断2种路径实现双元平衡:2类企业都存在基于不同阶段的间断双元模式,但不同类型的企业在开始国际化的时候选择的活动内容不同;2类企业都通过基于产品-市场职能的结构双元来实现双元平衡。研究展示了探索与开发、国际化知识在企业国际进程中的平衡模式及过程,深化了双元理论在国际化商务中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韩志峰 《经理人》2005,(10):18-18
“隐”伤藏在企业的“体内”不被觉察,会令“体格强壮”的 品牌一夜间轰然倒下 在品牌作为一个名词流行于企业的今天,我们的许多企业 对品牌营销还一知半解,做得好的也无非是那些已争取 了“驰名商标”或“中国名牌”,或者有较高品牌价值的 企业。这些企业表面辉煌,实际上却往往有“隐”伤,这些“隐” 伤藏在企业的“体内”不被觉察,常令貌似“体格强壮”的品牌不 是“阴天腿疼”,就是一夜间轰然倒下。  相似文献   

4.
最近中国企业在海外的表现很抢眼,出现不少轰动全球的并购,从这点看,我不太赞同“全球化进程开始倒退”的说法,至少,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处在加速中。  相似文献   

5.
在“三个经济世界”的全球经济体系的大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进程稳步发展。通过整合“一国四币”,大大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提高人民币参与区域货币合作积累经验,实现人民币的“大中华区”一体化目标。通过构建东亚区域货币体系,各区域层次采取货币金融合作,稳定金融环境,使亚洲地区逐渐稳步形成统一的货币体系——亚元。由人民币国际化“三步走”战略,使人民币由区域化走向国际化。本文通过对人民币国际化的背景以及渠道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6.
企业的国际化进程主要是指本国企业通过逐步的发展,逐渐成为全球企业的过程;一般将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分成5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的国际化进程都需要有相应的组织能力与之相配合。企业的国际化进程直接受企业组织能力的影响因为企业的组织能力是形成企业竞争优势的基础,是实现企业资源优化配置的最基本方式,本文将着重就企业的国际化进程理论,以及企业国际化进程与企业组织能力的相互关系作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7.
高晓春 《经理人》2005,(11):20-20
国际化是一个理性的选择,绝不是拍拍脑袋就上的事情20多年来,中国的许多企业都采取各种方式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既有在“狼”群中的突围,又有围剿“狼”群的行为。总体来说.从改革开放到2004年.中国企业的国际化道路有六种模式:全球贸易类型.这种模式以中粮、中航油等企业为代表;  相似文献   

8.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电信业也面临着全球化的机遇,欧美各大电信运营商纷纷开始其全球化进程。从当前的国内外环境看,“走出去、拓展海外市场”是摆在中国电信企业眼前的重要课题,是锻造世界级企业的重大战略举措。本文通过分析国外电信运营商尤其是法国电信的国际化经营实践和经验,论证了中国电信企业应该顺应电信业发展趋势,走国际化之路,在世界市场竞争中求发展,提出了中国电信企业的国际化战略措施,并且强调了进行国际化经营的风险控制。  相似文献   

9.
自“十六大”提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号召,中国许多企业加入搭乘上了国际化经营的列车,例如联想、海尔、TCL、长虹、宝钢、首钢、中远集团、中国移动、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等。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  相似文献   

10.
WTO离中国越来越近。加入WTO以后,我国的经济将会进一步与国际市场接轨,许多跨国大公司将大举进入我国市场,对我国许多企业将会形成巨大的竞争威胁。一些企业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它们采取积极的国际化战略,抢在外国竞争者大举进入之前先“打出去”。海尔集团无疑是它们当中成功者的一个代表。海尔成功的国际化战略对我们其它企业国际化自然有着非常重要的参考意义。 海尔集团是在1984年引进德国利勃海尔电冰箱生产技术成立的青岛电冰箱总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国家特大型企业。海尔集团在总裁张瑞敏提出的“名牌战略”思想指…  相似文献   

11.
王璐 《管理科学文摘》2009,(14):102-102
华为是中国民族通信产业的杰出代表,是全球通信业具有领导地位的企业之一。近年来它的国际化进程更是震惊了全国。作为连续8年在中国电子百强企业中利税第一的华为俨然成了民族的明星企业。华为的成功有诸多因素,许多“秘诀”。而其中的关键还是它的核心技术战略。华为是一个由“营销团队+研发中心”构成的高科技公司,从事的是世界上最前沿的IT与通信技术研发与销售。因此,核心技术与产品研发是确保华为公司成功的最关键的两个系统。而华为确信,公司产品的竞争力来自核心技术。  相似文献   

12.
据有关部门测算,2014年,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达到1400多亿美元,首次超过外商对中国的直接投资,进而成为资本净输出国。这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一个里程碑,是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的分水岭。  相似文献   

13.
花广耀  海洋 《决策与信息》2010,(11):186-186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整体经济实力的增强,人民币的国际化问题也受到了广泛关注。目前,我国在推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虽已具备了一定的条件,但也存在着许多的障碍。本文分析和阐明了现阶段人民币在推行国际化进程中的不利条件。  相似文献   

14.
邵晶晶 《经营管理者》2013,(31):108-108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国际化经营已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而开展国际化经营对于刚刚走出国门的企业来说,最大的瓶颈就是人才,缺乏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走出去"的步伐。本文通过对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人力资源管理进行分析,指出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框架有待拓展,并针对企业国际化进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提出了有效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时下,GE、惠普、IBM、宝洁、美孚石油等许多著名的跨国公司,之所以能成就千秋霸业,除了领先的科技、国际化的战略,更在于他们不断创新人事资源运作,将“企业教练”技术引入企业管理,有效地将人力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以“企业教练”培养“黄金团队”,“黄金团队”打造“百年名企”。  相似文献   

16.
企业国际化,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经济格局,我们常用六个字来概括:“走出去”、“引进来”。“走出去”,意味着到别国的地盘上去做生意,跟别国企业近距离面对面进行市场竞争,人家能乐意?“引进来”,大路货不稀罕,要引就引国际一流的前沿的新东西,可人家会心甘?鉴于利益纠葛,“国际化”有点儿矛盾不可避免。这个进程也是彼此双方智慧较量的角力过程,充满风险和变数。特别是,伴随中国经济的崛起,出口量激增,四周闪烁起怪异的眼神,“反倾销”大棒频频落到中国企业头上,不能麻痹。最新磨擦来自欧洲。欧盟理事会2006年10月5日决定对我国产…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企业国际化经营是必然趋势,其中品牌国际化是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的重要手段。然而,目前我国许多企业在品牌国际化过程中时常遭受挫折,张裕成功的品牌国际化为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树立了的典范。本文在分析张裕品牌国际化动因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其品牌国际化的实施路径,分析总结了张裕品牌国际化带来的启示,以期对国内其他企业在开展国际化经营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一提起国际化市场,许多人会片面地理解为就是要把企业办到国外去,把产品销售到国外去,参与国际竞争。其实,国际化可分为两种,除了“走出去”之外,还有“请进来”。所以说,国际化并非必须出国,因为我国的市场很大,在国内也是大有作为的。国外一些企业也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才纷纷前来抢滩登陆,与国内企业短兵相接。如果国内企业能够在家门口战胜国外的“群狼”,或者能“与狼共舞”,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市场上抢得一定份额,实际上也不亚于国际化。在竞争激烈的乳品行业,全球前10位的乳品品牌均已进入我国,开设了近50家公司。但“光明乳业”和“…  相似文献   

19.
林志清 《经营管理者》2009,(16):189-189
企业的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及水平将最终决定其能否真正有效实现经营突破和国际化经营目标的达成。在中国客车企业国际化的进程中,企业人力资源战略将面临诸多新问题。因此,为促进客车企业在复杂的国际化环境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对企业的人力资源战略进行适当的调整则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风险感知是企业从事国际化经营时进行风险管理采取的首要步骤,也是进一步实施风险防范的前提和基础。本文在回顾Miller、Keith D.Brouthers等学者国际风险理论的基础上,依据Johanson国际化渐进理论尝试构建企业国际化进入程度与一体化风险感知的整合模型,并通过描述性案例研究对模型进行模式匹配分析。本文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国际化进程为研究主线,将其国际化进程分为艰难探索、横向拓展和纵横延伸3个阶段,并对各个阶段的关键风险及其防范进行观察,通过基于风险感知与防范的案例分析对模型进行检验,并得出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国际化风险管理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