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当前机械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从机械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出发,以培养工程应用型技术人才为导向,注重技术创新与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对突出工程能力的机械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进行了探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相似文献   

2.
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和培养模式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型人才可分为研究应用型、工程应用型、技术应用型和技能应用型等类型和规格。目前中国高等工程本科教育已经形成分层次的招生格局,这种分层次的招生格局意味着已经步入大众化的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直接服务于社会需要和学生的需求。由此也就决定了培养不同规格的应用型人才应当采用不同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3.
应用型本科教学实践模式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型人才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关键性的意义 ,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定位决定了应用型本科和研究型本科在教学实践模式上的不同。本文对应用型本科教学实践作了探索性研究 ,提出了应用型本科教学实践的可行思路。  相似文献   

4.
现代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面临着我国加入WTO后激烈的国际竞争以及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急需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高校具有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优势 ,应该主动适应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与企业紧密合作 ,积极探索和研究 ,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途径和方法 ,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为企业提供智力和人才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5.
地方院校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国际高等工程教育结构与形式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及我国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的多样化人才需求,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在我国是大势所趋。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突出表现为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的是现代技术的应用者、实施者和实现者。地方院校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在应用型本科教育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并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对地方院校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琼州学院学报》2016,(4):119-123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应用型人才的供给与社会需求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在这种形势之下,国家作出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重大决策,针对社会急需应用型人才,改变一些本科学校的办学走向,即增办一批应用型本科学校,而由原高职院校升格为应用型本科学校成为一个较好的选择。高职院校申办应用型本科有极大的推广价值,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适当申办应用型的本科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双三螺旋模型理论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国家发展的战略资源.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家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加大.产学研合作教育对高层次应用人才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研究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模式基础上,构建内三螺旋和外三螺旋相结合的“人才双三螺旋”模型,通过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创新,检验“人才双三螺旋”模型在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方面的效用.  相似文献   

8.
应用型本科人才心理素质教育是应用型人才素质教育整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高校重视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本文从心理素质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意义入手,提出应用型本科人才心理素质培养的重心应该是以人际交往能力、抗挫折力、进取精神、竞争力、合作精神为核心,兼顾规则意识、文化融合能力的培养。并探讨了其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9.
一般地方工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研究分析现行工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和21世纪对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要求入手,应科学构建工程类一般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保障系统,认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林中燕 《东南学术》2011,(2):244-248
两岸经济与文化进一步融合,对海峡西岸高等院校开展"分段对接"联合培养本科人才项目的实施提出更高的要求。文章分析了两岸本科院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差异,提出两岸"分段对接"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能力架构、产学研一体化模型构建以及博雅教育体系设计等措施,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架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