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婚姻观念、择偶方式是人口婚姻家庭问题研究的重要方面。而人口的婚姻观念、择偶方式又是随着一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演进而不断发生变化的。1991年北京婚姻与家庭调查为这一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本文主要依据这次联合调查的有关资料,对北京市人口婚姻观念、择偶方式及其变迁,作一初步研究。 一、基本情况 ——初恋年龄。本次调查了2163名妇女,根据她们的自述,其初恋年龄是:57.9%的人在20—24岁时开始初恋,23.1%的人在25—29岁时初恋,低于20岁和高于29岁开始初恋的人,分别占16.3%和2.7%。这一情况与中国城市女性的生活经历和相关法律是相吻合的。中国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其女性受教育程度较高,基本上达到高中毕业的程度,即18—20岁左右;而女性高就业率的现实决定,她们必须先解决就业问题,然后再解决婚姻问题,否则是找不到理想的伴侣的;而新中国两个婚姻法对妇女结婚的最低年龄要求是18岁和20岁。这一切就决定了女性初恋年龄是不会过早的。  相似文献   

2.
为了更好地测量就业状况,文章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构建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多状态就业生命表,分析劳动年龄人口就业水平和变动特征。研究发现:(1)就业率小幅波动,但总体相对稳定。2015年以来,16~64岁劳动年龄人口就业率超过66%。男性比女性高13~17个百分点。(2)16~64岁男性劳动年龄人口持续就业的比重不仅高于女性,而且不断上升,男性平均预期就业年限为36.78~37.94年,比女性长6.05~7.52年。(3)调查失业率在10%以内,男性失业率比女性低2~5个百分点。男性平均预期非就业年限为9.78~10.96年,女性为17.28~18.71年。(4)16~24岁经济活动人口中,年龄越小失业的可能性越大。随着年龄的增加,年龄别失业率下降,25岁及以上年龄组失业率为3%~10%。  相似文献   

3.
基于2002~2018年中国老年人健康长寿影响因素调查(CLHLS)数据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对农村老年人口规模、结构和失能率进行分析。农村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规模与比重将分别从2020年的9035.29万人和17.72%增至2035年的12438.23万人和33.14%。受年龄别失能风险降低和老年人口结构老化影响,农村老年人口ADL失能率将从2020年的5.76%降至2035年的4.92%。其中,男、女性老年人口失能率将分别从4.92%、6.55%降至3.79%、5.87%。农村失能老年人口呈现失能重度化和高龄化趋势。农村老年人口总失能率下降主要是年龄别失能风险降低所带来的轻度失能率快速下降的结果;中度失能率略有下降,重度失能率不断上升,中、重度失能率保持在4%左右。研究结论可为提高农村养老服务能力、推动长期护理保险覆盖到农村居民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4.
1995年2月我们在山西省运城市金井乡谢家营村对20—40岁妇女的生育状况进行了调查。这个村地处平川,它的社会、经济、文化水平在山西省处于中上等水平。从表中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这个村一孩生育者占总生育人数的27.7%,其中70%属于25岁及其以下年龄的妇女所生,95.6%属于28岁及其以下年龄所生,在20—40岁这83个妇女中,有23人只生育了一个孩子,并且这23人中,年龄处于25岁及其以下的就有16个,占一孩生育总人数的70%,年龄处于26—28岁之间的有6名,26岁的3人,27岁的1人,28岁的2人。超过30岁只有一人,而且是抱养的。这个村除20岁一个,21岁一个生育两个孩子的外,普遍生两个孩子的开始年龄为26岁,即自26岁开始至29岁止,每个年龄上都有,且在这个年龄组中占绝大多数的妇女生育了两个孩子。所以,按照这一规律,这25岁以下的16个生育一孩者,随着年龄的增长也有很大可能步入二孩生育者的行列。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劳动年龄人口、劳动参与人口和就业人口等基本概念出发,讨论劳动力就业状况综合统计指标的结构分解、标准化测量、生命表构建方法及面临的问题。通过分析全国人口普查数据、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和年度劳动就业调查数据,对中国就业状况和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随着劳动力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就业模式发生了显著变化,2000~2018年劳动参与率下降了8个百分点以上。总和受教育年限增加的同时,就业的年龄模式也有很大变化,其结果是总和经济活动年限、平均预期工作时间持续缩短。2015年全国16岁人口平均预期工作年限为31.86年,比2000年缩短6.2年,平均预期工作时间占平均预期寿命的比例由2000年的64.33%下降到2015年的48.31%。尽管中国劳动年龄人口老化、供给规模持续下降,但青年劳动力,特别是18~24岁人口就业问题仍然非常突出。  相似文献   

6.
中国夫妇年龄差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再婚人口占有配偶人口比重不高的情况下(在我国,据1982年全国千分之一人口生育率抽样调查,15—67岁妇女中的再婚人口仅占相应有配偶人口比重的6.8%),夫妇间的年龄差别大体上反映了人口初婚年龄差,后者与婚龄人口性别比有密切关系。在以往的中国人口著作和人口资料中,有关我国夫妇年龄差别的记载并不多见。在这个意义上,1982年,中国千分之一人口生育串抽样调查所捉供的全国夫妇年龄差的数据,可以说填补了我国人口婚姻和婚配制度研究上有关数据的空白和不足。本文拟依据此次调查获得的资料,对我国夫妇的年龄差别作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7.
据美国卫生统计报告表明,全美30岁以上初产的女性,在16年间增长了4倍。形成了美国高年龄生产的状态。据该资料表明,1986年与1970年相比,30岁以下的初产情况有所减少,而30至34岁初产的女性从1970年的42400人增加到1986年的181500人,35岁至39岁的产妇也从11700人增加到  相似文献   

8.
基础普惠型高龄津贴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老龄津贴制度的一种实践形式,我国高龄津贴制度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老年群体的贫困状况,但仍属于低水平普惠型,保障力度有限、普惠性不足。在借鉴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实践经验基础上,本研究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基础普惠型高龄津贴制度,以65岁作为资格年龄,根据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ELES)确定了城镇408.13元/月和农村222.45元/月的待遇标准,研究发现20132050年高龄津贴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较低,最高负担为2039年的0.3810%,使财政支出具有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9.
广西有百岁以上老人405名。占全区人口总数的十万分之一。一、性别和城乡分布男性84人,占20.74%。女性321人,占79.26%;居住在城镇的55人,占13.58%。居住在农村的350人,占86.42%。男性少于女性,居住在城镇的少于居住在乡村的。二、年龄、婚姻和生育100~105岁的357人,106~110岁的34人,111~115岁的7人,116~120岁的4人,121岁以上的3人。分别占88.15%、8.40%、1.73%、0.98%和0.74%。平均年龄103.5岁,最高年龄122岁;百岁老人全部结过婚。在321名女性中,终生不育的17人,不育率为5.30%。生育情况不详的11人。其余293名共生育子女1,597个,每人平均5.45个。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推进伴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给人口老龄化应对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从2010年到2022年,50~59岁和60岁及以上人群使用互联网的比例分别从11.1%、4.9%快速提升至73.5%、54.5%。随着互联网在中老年人中快速普及,迫切需要借助新的专项调查数据来探究其中的最新特征和规律。通过分析中国老年群体数字鸿沟与数字融入调查数据,研究发现,中老年上网者互联网使用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但数字鸿沟依然存在;中老年上网者互联网使用时长适中,内部异质性强;中老年上网者面临网络安全风险,网络安全教育有所欠缺,网络安全素养有待提升;适度使用互联网对中老年上网者的健康老龄化和主观福祉均有积极影响。建议政府、企业、社区、家庭和老年人个体共同参与,创建老年数字友好型社会。  相似文献   

11.
张硕  陈功 《南方人口》2013,28(4):64-72
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检验在北京朝阳区哪些老年人在使用新媒体(包括电脑和手机在内),以及通过定量分析找出这些老年人所具有的共同特征。本文的数据来自2010年北京市朝阳区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调查问卷,共有1963个样本(年龄在60岁-92岁之间)参与了调查。本文根据多元线性回归建立了一个分析模型,数据结果显示,在北京市朝阳区,使用新媒体最积极的老年人通常年龄较低、视力较好、教育水平较高并且经济状况较好。文章最后就研究存在的不足以及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中国老龄化进程加速,老年人口照料需求巨大,提供照料的人数不足将持续制约老年照料行业发展。中老年女性是从事老年照料的主力,当前她们退休年龄和劳动参与率低,制约了劳动力供给。人口预测显示未来二三十年中老年女性数量处于历史高位,教育和健康水平提升,隔代抚育等家庭职责减轻,劳动力资源利用潜力大。本文参考澳大利亚和日本中老年女性在直接照料劳动力中的比例,结合我国人口和照料需求预测,预计中国2020-2050年对中老年女性劳动力数量的需求将快速增长,年均增长率为9.9%。2050年中国对45-64岁女性直接照料工作人员的需求将达到896万人至1 077万人。2040年前后中老年女性人口数量达到峰值随后开始下降,老年照料行业对中老年女性劳动力的需求数量占相应年龄段女性人口的比例将在2040年之后快速增长,预计2050年达到6%左右。我国老年照料行业劳动力供给和需求匹配面临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问题、劳动力属地化不足、社会保障水平低、家庭照料选择和照料服务业发展不足等问题,解决供求缺口需要打破家庭界线,依靠养老的社会大循环协调应对。建议完善退休制度、提高社保覆盖水平和灵活性、鼓励劳动力属地化和兼职化,推动...  相似文献   

13.
对我国人口初婚年龄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是中国人的一句老话。然而,这个“大”到底有多大?中国人口的婚嫁年龄发生过怎样的变化?过去基本上没有这方面的统计资料。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在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对15岁以上人口进行了婚姻状况方面的全面调查,用电子计算机汇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社会上早育之风对部队青年战士的影响程度,最近我们对某部425名战士进行了调查,其结果如下:入伍前有恋爱对象的45人,占调查对象的10.59%,最小恋爱年龄18岁;已订婚的11人,占2.59%.入伍后有恋爱对  相似文献   

15.
韩国65岁以上老龄人口在2000年已达339.5万人,占总人口数量7%以上,至2010年已升至11%。据预测,至2030年,韩国老年人口比例将超过20%,进人"超老龄化社会"。  相似文献   

16.
我们于一九八一年一月至二月,组织部分军师计划生育办公室,对12109名部队男性青年进行了有关计划生育的六项思想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12109名调查对象都是年龄19至28岁、家在农村的男性青年。不包括家在城市或已有两个孩子的同志。在我们进行调查的十个部队里,凡是符合上述条件的,均可参加此次调查,没有作觉悟高低选择。在12109名调查对象中,我们又对其年龄、婚姻、生育状况等作了1000名抽样分析。结果表明,调查对象中干部占2.96%,战士占97.04%,其中刚入伍的新战士占24.43%。  相似文献   

17.
本资料是根据国家统计局1987年1%人口抽样调查结果作出的.由于该调查提供了1987年15—64岁的少数民族妇女在各年龄初婚的人口数,由此可以确定这五十个出生同期群分别在各年龄的初婚率,并进一步推算在1987年以前各年龄的初婚率.例如若我们已知在1987年50岁的妇女在14岁、15岁,……50岁的初婚率分别为m_(14)、m_(15),……m_(50),则可认为她们在1986年49岁的初婚率为m_(49),1985年48岁的初婚率为m_(48)…1973年时14岁的初婚率为m_(14)等等.  相似文献   

18.
以1982年以来的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以年龄别受教育模式、 平均受教育年限和预期受教育年限为主要测量方法,分析中国高等教育人口总量、 结构和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递进人口预测模型,预测中国高等教育年龄人口总量、 结构和变动趋势.研究认为中国高等教育年龄人口总量进入下降阶段.各年龄队列之间人口规模从差距巨大,向差距显著缩小转变.预计今后高等教育年龄人口规模将持续稳定下降,人口规模从2015年的12849.16万人下降到2035年的9114.74万人,比2015年减少3700多万人,下降幅度接近1/3.未来的高等教育年龄人口在校规模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预计2020年之前高等教育年龄人口在校规模处于下降趋势,2015年至2020年保持在3000万—4000万之间.  相似文献   

19.
<正> 结婚意味着一个新家庭的诞生,随之也产生了生育问题.我国现行计划生育政策规定,迟于法定婚龄(女20岁,男22岁)三年及以上结婚者即为晚婚,妇女在24岁以上生育者为晚育.由于各种原因,妇女初婚年龄仍然存在较大差别.初婚年龄与初育年龄、生育次数、流产次数等生育行为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呢?国外一些关于初婚年龄与生育行为的研究所得到的结论并不一致.我国由于存在着较大的城乡差别.加之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初婚年龄与生育行为之间的关系必然有它自己的特点.本文使用1991年10月进行的“当代中国妇女地位调查”所获得的山东省的数据对妇女初婚年龄与生育行为之间的关系做出定量分析,并分别就城乡之间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当代中国妇女地位调查”涉及山东省的十个县市的1440个完全家庭.调查向我们提供了每个家庭妇女的初婚年龄、初育年龄、生育次数、流产次数等数据资料。以下分别加以讨论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为尽快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和本省实际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及农村社会保障制度,2004年6月安徽省政协人资环委和省人口计生委对安徽省农村地区不同子女结构的家庭经济收入进行了抽样调查,所调查的10个县(10个样本村)覆盖全省淮北地区、江淮之间和江南地区。调查内容涵盖子女结构和文化程度、家庭成员从业结构、2001年至2003年家庭各项收入。被调查家庭共357户,总人口数1807人,所调查的10个县三年平均人均收入为1966元。其中淮北地区的濉溪县、泗县、灵璧县人均年收入为1736元;江淮之间的肥东县、金安区、裕安区,人均年收入为1903万元;江南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