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方长安 《河北学刊》2004,24(2):117-117
[主持人语]20世纪的中国,被迫卷入了全球化的历史进程。全球化对中国最重要的影响,莫过于民族意识的觉醒,民族主义情绪的高涨,现代民族国家的想象、建构与确立。20世纪中国文学是全球化历史的产物。它既记载了古老中国被迫向世界敞开大门、承认并学习“他者”的苦难历程,也积极参与了“国民性”的挖掘和改造工程,参与了现代民族国家地理的绘制和新的中国形象的想象与构建。20世纪中国文学的发生、发展和基本特征,同民族主义情绪之间存在着直接而深刻的关联。然而,由于现代世界和中国历史上的某些事件,特别是民族主义本身的复杂性,使得长期以来文学研究界很少关注民族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学间的复杂关系,更谈不上系统而深入的学理式分析研究。有鉴于此,我们试图从不同角度和方面梳理、审视民族主义对于20世纪中国文学运动与思潮的影响,研究20世纪中国文学中所表现出的民族主义情感、意识及其书写方式和特征。 20世纪跨度很大,民族主义在不同时期的表现程度、形态与特征也颇为不同,它对文学的辐射情形和文学对它的反应程度在不同时期也有着很大差异。所以,在研究中,我们努力回到历史现场,弄清当时知识分子特别是作家们是如何理解、言说民族和民族主义的,弄清他们的理解、言说背后复杂的国际、国内政治与文  相似文献   

2.
"冷战"、民族主义与"十七年文学"思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长安 《河北学刊》2004,24(2):124-129
一 "十七年文学"是20世纪中国文学全球化过程中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的文学,"冷战"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变得相当重要.从这一意义上讲"十七年文学"的全球化,就是社会主义化.  相似文献   

3.
从"民族主义文艺运动"到"战国策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本朝 《河北学刊》2004,24(2):120-124
20世纪30年代出现的"民族主义文学",明确地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提出了民族主义的文学要求,并把文学创作与民族国家建设直接联系起来,这在新文学史上还是第一次.  相似文献   

4.
王桂妹 《河北学刊》2004,24(2):117-120
民族主义的兴起,是近代以来中国对抗世界不平等秩序的一种有效机制,并以文化心理范畴、社会范畴乃至政治范畴相叠合的形式呈现出的一种混融状态.  相似文献   

5.
鸦片战争以后,近代意义的民族主义在中国萌生,甲午战后,更是发展成为席卷全国的狂飙巨澜,由此造成了文学观念、文学传统、文学体制、文学语言、文学传播等方面的一系列变革,开始了中国文学由古典向现代的巨大转型。  相似文献   

6.
“民族”这一概念本身一直包含着“种族的”与“文化的”双重蕴涵,加之与国家、主权、民主甚至自由意志等等范畴的密切联系,就使得人们对于“民族”与“民族主义”的理解和定义出现了种种的差异。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的兴起与演进既有其传统的历史原因,也有着巨变时代诸多内外因素的交错影响,中国民族主义初兴之时的复杂形态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并规定了近代中国文学的基本面貌。  相似文献   

7.
刘家民 《学术探索》2014,(11):97-102
在诸多空间理论中,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对文学空间研究启发极大。列氏的空间理论对于我们认识文学生产特性、揭示文学的深层文化意蕴以及预示文学的超越性价值等方面有重要意义。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主义,在现代文学空间的嬗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少数民族现代文学空间而言,民族主义与其之间的关系尤为复杂。  相似文献   

8.
张法 《学术月刊》2012,(5):101-108
西方对文学的定义是:文学是虚构,是与现实不同的艺术,体现为诗歌、小说、剧本。这一定义由西方向全球扩张而成为世界性的定义;同时,又在全球化的电子主潮中让文学被边缘化了。但在全球化时代不同文化汇通中,文学实际上最能显示一个文化的特质。如何让文学走出边缘化,而把文化的特质显示出来,就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在这一点上,中国古代文化关于文学的定义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古代资源把文学定义为语言之美。任何文体,只要有语言之美,就可以成为文学。这一定义不但让人们重新思考文学和文学的各种类型,以扩大文学的类型,而且使人们有一种新的眼光去理解文学与文化的关系。更重要的是,让文学的品质在全球化时代的各种互动中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9.
叙事视角指的是一部作品看世界的特殊眼光和角度,是叙事谋略的枢纽。中国新时期文学在短短的二十余年中,完成了对传统文学“全知”视角的反叛和对西方叙事视角理论的接受:由全知到限知,由内视角到外视角,由单一视角到多元(复调)视角的转换。中国叙事视角的革新,是以西方文学的创作实践与理论著作为范式的,在创作上深受其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东方启蒙运动肇端于西方文明的冲击,源于寻求国家富强的民族主义目标,因而启蒙始终与民族主义相生相伴。东方启蒙主义思潮与民族主义思潮错综交织的文化景观在启蒙文学中有生动的表现,东方启蒙文学就是东方现代民族主义文学的早期形态。这从东方启蒙文学的创作主体、主题和题材可以得到充分的论证。  相似文献   

11.
"民族形式"是在抗日战争特殊形势下耦合而成的一个概念,以往学界往往将其与文学的"大众化"、"民族化"问题联系在一起。实际上,"民族形式"问题具有自己的意识形态背景和理论谱系,是毛泽东等共产党人在"民族主义"思潮兴起的背景下,为应对党外和党内的理论对手,获取文化领导权而提出的,是马克思主义者对晚清以来逐渐形成的中国社会民族主义正义伦理的合理发挥和有效利用。文艺的"民族形式"论争运动成为延安左翼思想界重新整合民族主义文化资源的重要途径,为建立新的国家政权提供了文化意识形态储备。  相似文献   

12.
世纪之交中国文学影像化叙事的双向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媒介变迁的历史语境下,影视对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的整体风貌和存在形态构成了强大冲击。影像化叙事,作为世纪之交中国文学影像化生存最显著的文本表现形态,呈现出双重价值趋向和文化表征:其一,通过借鉴影像思维,促进传统文学文体形式之革新;其二,对影像符号资本与市场逻辑的趋附,导致小说文体的蚀伤或者异化。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 80年代末期至新世纪初年 ,中国文学的叙事情感呈现出写物主义的倾向。理想的丧失导致了激情的消退 ,普遍的感伤与冷嘲使叙事主体采取冷漠的旁观 ,对现实采取不介入的态度 ,缺乏悲剧意识与批判精神 ;在情感修辞上 ,文学叙事从拟人与移情模式走向了拟物与泛情模式 ,主体与对象从“我—你”关系走向了“我—它”关系 ,变成了“物的文学” ;叙事情感的时尚化与消费化倾向 ,使真实的、自发的情感被反复复制的、类型化的情感空壳所取代。  相似文献   

14.
在近代中国向现代民族国家的转型中,由于历史语境的变化,中国的民族主义话语始终充满矛盾和张力,并且以文学叙事的方式典型地表现出来.就“五四”文学与抗战文学而言,它们在自身历史语境中的民族主义书写在近代中国的民族文化构建和向现代民族国家的转变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全球化、民族主义与现代拉美文化的独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化和民族主义的双重作用下,现代拉丁美洲既持续不断地吸纳外来文化,同时又保持着本土文化的核心部分,这就使得拉美文化具有独特的个性:混杂性、开放性,以及民族特性和世界主义倾向的共存。  相似文献   

16.
当前学界对少数民族主义持批判态度的观点颇为流行 ,认为全球化否定少数民族主义 ,正在使“世界文化”理想的实现成为可能。这一论断存在若干弱点。首先 ,少数民族主义与全球经济时代更具相关性 ,因为它为较小的民族开辟了更多的政治空间 ,而且 ,在全球经济环境下他们对变化具有调适性 ;第二 ,即使全球化确实导致文化同质性增加 ,也并不必然意味着少数民族主义将会消退 ;第三 ,全球文化的规范性理想并非真正意义上全球的和中立的 ,而是非现实主义的。少数民族主义应该被视为与启蒙的世界主义和有指导的经济全球化相容。  相似文献   

17.
卢桢 《中国社会科学》2023,(10):65-84+205-206
新时期以来,城市文学和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同步发展。城市文学的现代化叙事在当代文学中产生重要影响。作家深入城市的物态风景与城市人的精神世界,围绕城市现代功能提升、经济体制改革、城乡融合发展、文化人格塑造等问题展开书写,想象城市和城市人的理想形态,确立了“城的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双向互动的叙事路径。“人的现代化”作为城市文学现代化叙事的价值内核,以人在城市中的现代化体验为纽带,彰显城市人精神的多向性特质,探究理想的市民伦理道德。进入新时代,城市文学的现代化叙事追求“诗”与“思”的双重深化,立足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任务,以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为目标,及时发现、关注新兴社会群体,营造理想的城市人文氛围,厚植城市精神品格,为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文化支持。  相似文献   

18.
全球化时代文化在国际关系中具有独特的重要作用.当前世界上有两种明显的迹象,其一是形形色色的文化民族主义的兴起;其二是文化全球化的不断向前推进.本人认为,要促进各种文化之间的认同,同时要维护世界的文化多样性,如此方可推动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关系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9.
燕世超 《江淮论坛》2008,1(2):126-130
全球化对于中国文学与中国先进文化的作用表现为一种悖论.在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文学与中国先进文化将与他国文学与文化在互动中发展,表现在:一是有利于吸收异质文学与先进文化,二是有利于输出自身文学与先进文化,三是与他国文学与文化在互动中产生新质.但全球化又与先进文化和文学精神相背离,表现在:一是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自由与民主精神,二是全球化与文化的丰富性和文学的多样化相矛盾,三是全球化与文化的丰富性和文学的多样化相矛盾.中国文学与中国先进文化应对全球化的挑战的基本战略应该包括以下几点:一是提高人民群众对先进文化的认识和文学修养,二是维护文化与文学的生态平衡,三是发展文化与文学产业.  相似文献   

20.
现代中国的民族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民族主义置于中国的现代化和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这一大背景下,勾勒了它在晚清至当代的发生及变迁的历史,从“外部”和“内部”两方面揭示民族主义在现实环境下形成的偏狭激烈的品格。文章认为,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潮应受到质疑,而它内部非主流的思想资源应得到发掘,以提供新的现代历史叙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