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筹办的西藏封建农奴制社会专题学术讨论会于今年3月11日至15日在北京召开。会议邀请了北京、西藏、四川、青海等省区专家、学者,重点讨论了《西藏封建农奴制社会》一书的编写纲目,同时交流了有关本专题研究的最新成果。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西藏社会科学院的有关负责同志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2.
一九八五年九月是西藏自治区成立二十周年。在此前后,有不少国际西藏学学者来我区参观访问和进行学术研究活动。美国戈德斯坦教授1985年两次来西藏进行学术研究根据中美两国政府签署的互换留学生、学者谅解协议,经中国社会科学院介绍,美国凯斯西方储备大学人类学系系主任、藏学家戈德斯垣教授,于1985年6月初来西藏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学术研究工作。戈德斯垣教授是美国藏学界中的后起之秀。他可以用  相似文献   

3.
西藏新出土的早期黄金制品及其相关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霍巍 《西藏研究》2001,(4):55-62
关于西藏高原的黄金矿藏资料及其黄金制品的有关情况 ,在我国古史文献以及近现代国外学者的游记中多有涉及 ,近年来也时有相关论著发表 ,如法国学者布尔努瓦(LucetteBoulnois)的专著《西藏的黄金和银币———历史、传说与演变》① 便是其中代表性的研究著作之一。我国青年藏学工作者陈波的新作《公元 10世纪前西藏的黄金、黄金制品及相关问题研究》一文也对古史文献中涉及到的相关资料作了较为系统的梳理。② 这些成果 ,在一定程度上都促进了这一课题的深入发展。但由于各种历史的原因 ,西藏的早期黄金制品及其有关情况迄今…  相似文献   

4.
我国著名藏学家王尧先生于1989(《西藏研究》2期)撰文《藏学研究在台湾》,读后颇受启发,尤感对蒙古学家札奇斯钦先生在藏学研究上的重大成就,向国内学界特别介绍的必要。在我国台湾学界,札奇斯钦先生是以蒙古学家盛名于世的,但他同时也是藏学研究的驰名学者,尤以研究蒙藏关系史而著称。所以这里我们对他有关藏学研究  相似文献   

5.
霍巍 《西藏研究》2003,(2):50-55
本文是对国外学者罗扎尼茨所作西藏西部及其相邻地区早期木雕艺术论文的评述。本文认为 ,古格地区的早期木雕当中 ,有新的考古材料可以补充外国学者的研究 ,同时 ,文中对有关古格王国时期木雕艺术风格极其源流的研究也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6.
藏族在历史上曾创造辉煌的文明。居住在我国西北、西南很大区域内的藏族,于世代开拓青藏高原的同时、创造、积累了睿智、丰富、多采的文化,从不同角度体现出本民族的生活特征和精神、心理特征,极具特色。备受世界学者专家关注的藏学(或称西藏学),就是源于上述独特文化的。近几十年来,我国藏汉族学者以及国外有关专家系统整理、研究了门类繁多的藏族文化遗产,并公诸于世,使这一辉煌的文明在世界文化  相似文献   

7.
范普拉赫先生《西藏的地位》一书,本刊已发表了几篇书评,在海内外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柳升祺先生的这篇书评,就该书中的几个主要观点进行了深入剖析,深刻揭示了范普拉赫先生西藏史观的渊源,指出其完全继承了新老殖民主义者的衣钵,颇值得一读.本文删节本曾在《中国西藏》发表,现本刊征得柳先生同意予以全文刊登.  相似文献   

8.
2009年7月24日以"藏传佛教在藏外"为主题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于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汉藏佛学研究中心举行,此次会议由汉藏佛学研究中心承办,中心主任沈卫荣教授主持,来自中、美、俄以及香港、台湾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十几位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就藏传佛教在西藏以外地区的传播和发展,特别是新发现的西夏和蒙元时期的藏传佛教文献及其传播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9.
1995年5月23日至25日,四川省藏学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藏学研讨会在四川广汉市举行。四川省有关领导和甘孜、阿坝两个州的代表、全省藏学界的代表,以及来自北京、西藏、甘肃等地的有关领导和藏学专家、知名学者近200人出席了会议。会议收到学术论文70余篇。 四川省藏学研究会已于1994年获准成立,并注册登记。为了以藏学研究会正式成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西藏艺术研究在国外藏学界取得了较大的成就,许多学者把他们的研究兴趣转移到西藏这一研究领域并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研究。这些方法包括图像学、宗教学、史学、文体学以及建筑学等。  相似文献   

11.
藏学研究三十年赤来道吉藏学是什么─—三十年来,我们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已有突破藏学是一门国际性学科。而中国是藏学的故乡,西藏是藏族文化的发祥地。作为一门独特的综合性学科,我国学者从事藏学研究已源远流长。大量藏、汉文献资料表明,有关西藏历史文化研究的开端,...  相似文献   

12.
文章首先介绍有关近代西藏历史和汉藏关系的研究资料,包括档案材料、旅藏人士的藏事著述和回忆录三种,然后简要回顾了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情况。文章指出,由于中国的藏学研究从一开始就与民族存亡、边疆危机等民族主义情绪紧密相连,因此就近代西藏历史而言,国人较多关注英俄侵略西藏史及中英关于西藏问题之交涉,而对西藏内部的社会政治变迁及错综复杂的汉藏关系的研究仍有待深入。另一方面,西方学者由于多不能直接利用汉文材料,其论述难免由于史料的片面而有失偏颇。随着近年台湾和大陆收藏的相关档案资料逐步对公众开放,可以期待,有关近代西藏历史和汉藏关系的研究在不久的将来会有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13.
日本史学界对西藏历史的研究,由来已久,论著数量也不小,但其学术成就最大者,恐怕要数日本京都大学教授佐藤长先生。佐藤先生过去曾在北平(今北京)的一座喇嘛庙住过三年,潜心学习藏文与西藏历史。归国后继续不辍,一直从事西藏历史的研究,并用了近20年的时间撰成巨著《古代西藏史研究》一书。佐藤先生并没有满足于已取得的成就,嗣后他又撰写发表了不少具有独创性的论文,尤以论述明代西藏历史的篇章最为卓越。当然,任何学者的研究中也不免有一些失误和不足之处,佐藤先生也不例外。佐藤  相似文献   

14.
在西藏各族人民热烈庆祝和平解放四十周年之际,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和《民族研究》编辑部联合召开《纪念西藏和平解放四十周年学术讨论会》,我作为曾经在西藏生活工作了多年的战士而应邀参加这次会议,十分激动与兴奋。 社科院民族研究所和《民族研究》编辑部的领导以及在坐的各位藏学专家、学者、科研人员孜孜不倦,辛勤耕耘,资料、论著宏多。这一批批的科研成果在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  相似文献   

15.
正2017年12月2日,由龙谷大学世界佛教文化研究中心与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第三届中日藏学研讨会"在日本京都龙谷大学召开。来自中国藏学研究中心、龙谷大学、大谷大学、广岛大学、神户外国语大学、种智院大学、驹泽大学、关西大学等多所院校和研究机构的50多位学者参加了会议。本届会议围绕"西藏的宗教文化与梵文写本研究"的主题进行探讨,并邀请了日本著名藏学家广岛大学名誉教授桂绍隆先生和神户外国语大学武内绍人教授作为评论专家。  相似文献   

16.
从国际人权文书看西藏废除农奴制度的正义性和合理性张江华1959年西藏废除了封建农奴制度,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昔日农奴的人权状况较之从前有了根本的改变。但达赖集团及其国外同情者却否认这种变化,也否定西藏存在过农奴制度。本文用学术研究的眼光,回顾了我国学者对...  相似文献   

17.
陈兆复 《中国藏学》2007,(1):109-110
我国学者对西藏岩画知道得比较晚,了解得也比较少。大约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的考古工作者才首次在西藏西部的阿里地区发现岩画。这次发现在国内引起了很大的关注,在国外也引起了反响,导致法国的一个考察小组在与西藏相邻的境外拉达克地区发现了一批岩画。后来这个考察小  相似文献   

18.
恰白·次旦平措是我国著名的藏族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主持编写的<西藏通史>是解放后我国藏族学者用藏文编写的第一部西藏通史,为藏族历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材料.文章通过恰白·次旦平措史学代表作<西藏通史>和部分文学作品的解读,阐述了他"还史以真,寓情于文"的双重学术追求思想.对恰白先生考证源流、辩章学术的史家风范与坚守传统诗学、注重发掘民间文化资源的文学观念进行了解读.从而彰显了治史与经文互为渗透的恰白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19.
刘泓 《世界民族》1999,(4):77-78
11月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的部分研究人员举行座谈,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新近推出的、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所长郝时远教授撰写的《帝国霸权与巴尔干“火药桶”》(以下简称《火药桶》)一书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会上形成了以下共识:一、解读科索沃现实,“此书在手,可不他读”大家认为,以往中国学者对巴尔干半岛、南斯拉夫的研究十分有限,迄今为止,《火药桶》可以说是中国学者第一部系统、全面研究和介绍巴尔干问题的学术著作。国外学者虽有不少著述,但像郝时远教授这样把科索沃问题放到巴尔干“火药桶”中去透视,将巴尔干问题置…  相似文献   

20.
风云变幻的现代国际形势,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们对世界史的兴趣和研究,但是世界上古史、特别是古代埃及史或埃及学的研究在我国却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埃及学在国外风风火火,已经有了近两个世纪的历史。而在我国,仅仅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才开始起步的。刘文鹏教授在通向“法老王国”的埃及学研究上,显然是一位披荆拓荒的人物。他以其艰苦卓绝的努力,为创建我国的埃及学贡献了力量。在国内和国外赢得了声誉。2005年正值刘文鹏教授从教50周年,作为学生,我们表示由衷的敬意和祝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