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利用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1998-2008年度的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协整分析方法和面板数据模型估计方法,以工业化对经济增长以及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两种作用关系为着眼点,研究了工业化和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的影响效应与特征。结果表明:中国工业化与经济增长以及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总体而言,工业化对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经济增长又促进了能源消费的增长,但就不同区域而言,这两种促进作用存在显著的差异。同时也发现,工业化进程的深入对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多阶模型在地区消费差异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当组间差异显著时,应该运用多阶模型纳入更高阶的场景变量进行分析。对2007年广东省11市7县、区的1600个家庭的消费数据研究表明,不同城市之间居民的消费水平、边际消费倾向都存在显著差异。文章引入微观层面的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PDI)和是否拥有住房(HOUSE)虚拟变量来解释微观层面的家庭消费差异;引入宏观层面的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GPDI)和是否为发达地区(D)虚拟变量作为场景变量解释家庭消费跨地区的差异。实证结果表明,微观层面变量对家庭消费差异(组内差异)的解释程度达48%以上,两个场景变量对城镇居民消费跨地区差异(组间差异)的解释程度达99%以上。  相似文献   

3.
运用状态空间模型和多层模型,从宏观与微观、横向与纵向多个维度对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城乡居民消费差异影响因素的特征进行了刻画,对场景变量影响城乡消费差异的程度进行测度。研究表明:边际消费倾向、物价水平、恩格尔系数这三个因素对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规律相似,但从整体上看,前两个变量对城镇居民消费影响的波动更剧烈;与2005年相比,2010年城乡居民的整体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但城乡之间消费的绝对差距、城乡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都在减小;城乡之间消费环境的差距使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不断扩大;社会投资水平对城乡消费的影响力度在逐渐上升。  相似文献   

4.
基于DAG方法的经济变量因果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经济变量因果关系研究一直是学术界讨论的焦点问题,以往的研究主要是通过Cranger理论和方差分解分析变量间的动态因果关系,尽管Granger因果理论能够表明变量间短期因果关系动态,但却不能解释经济变量问的同期因果关系.在介绍并利用近年来新发展的DAG方法基本理论和算法的基础上,对浙江省宏观经济变量的因果关系进行研究.实证研究表明:投资和出口既是浙江经济增长的同期原因,又是经济增长的短期和长期原因,而消费只是经济增长的长期原因.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以论证我国目前在全球经济危机下所采取的宏观经济政策。社会总需求是影响经济的主要因素,消费和投资是国内需求,出口是国外需求,这三个经济变量都以不同程度地影响经济增长。本文通过数据定量分析了消费(CU)、投资(1)、出口(EX)三个变量对我国GDP的贡献,同时分析了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从而论证我国目前的宏观经济政策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应用Panel—Data模型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消费是宏观经济的主要变量,作为需求力量,不仅直接对经济增长起着拉动作用,而且还会通过其它经济变量的作用间接拉动经济增长。因此如何启动消费、拉动内需以促进经济持续增长就成了人们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应用Panel-Data模型对中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状况进行了研究:讨论了城镇居民消费对收入的弹性以及消费倾向;分析了城镇居民收入等级对消费的影响;并得出了有关结论。  相似文献   

7.
中国三大需求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计量分析(摘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弹性分析所谓弹性 ,是两个变量的变化率之比 ,反映一个变量的变化对另一个变量变化的影响。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 ,表示某一需求增长一个百分点 ,能拉动GDP增长多少个百分点。为此我们引入索洛生产函数模型对弹性系数进行估计。根据生产函数模型 ,将GDP作为被解释变量 ,三大需求作为解释变量 ,有如下公式 :GDP =A0 XaTβLγX、T、L分别为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的净流出 ,a、β、γ分别为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的净流出增长对GDP增长的弹性系数。将上述公式两边取对数 ,…  相似文献   

8.
文章利用我国1997~2012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建立门限回归模型,分析不同对外开放程度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是否相同。结果表明:对外开放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当对外开放程度小于0.134时,对外开放程度每提高1%,经济增长提高1.89%;对外开放程度处于0.134~0.566之间时,对外开放程度提高1%,经济增长提高0.832%;对外开放程度大于0.566时,对外开放程度每提高1%,经济增长仅提高0.27%,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对当地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小。  相似文献   

9.
文章利用2011—2021年中国28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基于经济规模和质量的视角探讨了数字金融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检验了创新效应、创业效应、创新创业效应在此影响过程中的作用机制,考察了数字金融对区域经济增长的门槛效应。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存在差异,对经济规模型增长的作用程度大于经济质量型增长,该结论在经过内生性检验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并且这种影响具有政策和区位的异质性;创新效应、创业效应和创新创业效应在数字金融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过程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数字金融对经济规模型增长的影响呈边际效用递增的双门槛效应,对经济质量型增长的影响呈现“U”型特征的三门槛效应。  相似文献   

10.
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考察贷款投资取向于房地产行业与经济增长的逻辑关系。理论分析基于中间品投入生产函数得出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的结论,贷款投资于房地产开发可以更好地发挥资本效力,推动房地产行业发展,而且房地产行业具有规模效应,产品价格应该是逐步下降的;进一步选取中国283个地级以上城市进行实证检验,考虑变量的内生性,引入工具变量,并通过系统GMM方法、联立方程模型对三者间的交互关系进行考察;通过引入经济距离的空间杜宾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显示:贷款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较小,而通过拉动房地产行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间接效用较大,与房地产开发对经济的拉动作用相比,上一期的经济发展状况对本期房地产开发投资有更大的影响;职工数量和职工工资对贷款规模有正向的促进作用,而对房地产开发以及经济增长的作用不稳健。据此,提出房地产"去库存"、调控行业杠杆、推进房屋租赁和实施房产财税改革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基于泰尔指数的能源消耗与GDP增长协同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泰尔指数分别从东、中、西部和省域方面实证研究了中国能源消耗的区域差异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能源消耗带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且是由各区域间不同工业化程度造成.从全国29个省区划分的高、中、低能耗区看,同类别能耗水平、资源禀赋条件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共性,经济增长、人口因素和能源价格对高、中、低能耗地区能源需求均有显著影响,因此合理安排能源消耗需要同时考虑人口增长和能源价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对外贸易政策度量方法的缺乏使得经济学界长期忽视了对外贸易政策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借鉴西方学术界在研究贸易开放过程中发展的度量方法对中国省际对外贸易政策进行度量,在此基础之上使用省际面板数据研究了对外贸易政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实证关系。使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发现对外贸易政策对经济增长有稳健的促进作用;为消除控制变量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使用GMM方法进行估计,发现对外贸易政策对经济增长仍然有稳健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城乡居民信息消费的半参数估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中国1993-2008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中国城镇和农村居民信息消费的半参数模型,对信息消费的恩格尔曲线、总消费支出和价格指数对信息消费支出份额的边际影响进行了非参数估计,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比较中国城乡居民信息消费的差异性。实证结果表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仅对农村信息消费支出有显著影响,而居民受教育水平、居民总消费支出以及价格水平均对城乡居民信息消费支出有显著影响;居民总消费支出和价格水平变量对城乡居民信息消费支出的边际影响均存在一个极大值水平;价格水平对农村居民信息消费支出的负效应要大于总消费支出对信息消费支出的正效用,而城镇居民信息消费中没有表现出这一特征。通过控制价格水平、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增加农村基础设施投入等方式,可以缩小城乡居民信息消费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测度了农村居民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认为农村居民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但不够明显,分析了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增长所面临的障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通过构建绿色经济增长核算模型,测算中国省区经济增长的源泉,并利用虚拟增长分布法和状态空间模型分析要素投入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及构成对中国省际经济差距的影响。研究认为:绿色技术效率对中国省际经济差距影响最大,其次为资本深化和绿色技术进步的作用,而人力资本对中国省际经济差距的影响最小;围绕加快绿色技术进步和提升绿色技术效率,提出改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以缩小中国省际经济差距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FDI对我国各地区经济增长的非线性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费宇  王江 《统计研究》2013,30(4):70-75
本文运用面板平滑转换(PSTR)模型研究国外直接投资(FDI)对我国各地区经济增长的非线性效应。选取了FDI及影响FDI的市场规模、基础设施、产业结构等8个变量作为解释变量构建单因素和多因素PSTR模型。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增长与FDI之间存在着平滑转换机制效应;FDI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非线性的;FDI是我国各地区经济增长的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7.
无论是传统的运输需求模型还是LES或ELES模型,用于交通运输消费的行业性需求分析或预测都存在不足,主要是指标的实物化和多因素造成的函数关系的不稳定性。通过设置交通运输消费倾向,并引入持久预期收入和生命周期等理论模型可克服这些缺陷。借助交通运输消费倾向可以对中国居民交通运输消费市场进行区域划分。交通运输消费倾向与第三产业发展程度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积极支持落后地区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是缩小地区差距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基于1980-2005年31个省区的时空数据,分析了中国水泥消费量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及地域需求模型,结果发现:25年来中国水泥消费量随着人口和人均GDP的增长而呈同步增长态势,水泥消费总量是人口总量与人均GDP及固定资产投资的Cobb-Douglas函数,水泥消费量与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呈双对数关系;依据1996年、2000年、2005年三个时段截面数据的分析,发现31个省区水泥消费量与人口总量、人均GDP(或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具有Cobb-Douglas函数双因素驱动特征,给出了3个时段的模拟结果,并进行了有关弹性特征的分析,为中国水泥生产和地区布局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采用移动平均、HP滤波、VAR模型等方法对中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循环及趋势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化石能源消费对新能源消费影响通过GDP波动而发生作用,强化能源利用效率,维持GDP的稳定增长有助于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优化,克服循环因素波动的影响。从强化提升新能源消费水平的角度看,煤炭/石油消费量的上升会拉动新能源/天然气消费量的增加,而新能源消费量上升会抑制煤炭/石油消费量的上升。因此,在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上,新能源与煤炭/石油之间存在一种制衡机制,这也印证了中国产业政策取向和能源消费结构优化政策的合理性。基于此,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关能源消费结构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