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被”字句语义问题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被”字句语义问题初探李润桃书面上常用的“被”字,在口语中则多用“叫”“让”“给”,书面上还有比较特殊的固定格式,如“被……所”,“为……所”。我们以“被”字为代表,姑且称之为“被”字句。几句中没有“被”之类特定虚词的被动句不在论述之列。“被”字句作...  相似文献   

2.
含数量结构比较项的"比"字句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重考察了含数量结构比较项的“比”字句。文章从句法构成条件、语义内涵等方面入手探讨了这类特殊“比”字句的结构特点和语义特点,指出这类“比”字句与一般的“比”字句有不同之处:成句时,因数量结构比较项后面所带句法成分的不同,其完句成分也不尽相同;语义上,除了表示比较意义之外,还蕴含着程度意义的增加或周遍意义的添现。同时对含有这两种不同意义的句式进行概括和比较。  相似文献   

3.
“什么X不X(的)”格式具体的否定意义可分三类:即表示不是/算不上某事物;不需要/追求/在乎/顾及某情况;不能做某事。和一般否定式相比,“什么”格式是一种突出否定焦点、强化否定程度的否定格式。比常规否定句多了层表示轻视或自谦、洒脱或无奈的态度和语气的语用功能。且“什么”格式还有特定的语篇功能。  相似文献   

4.
高亚亨 《中州学刊》2012,(3):204-206
心理认同类“把”字句是句式之中出现两个宾语的一种特殊的“把”字句.心理认同类“把”字句的语义特点十分明确:第一是它具有隐喻性,表示“人们把物理空间图式投射到心理空间层面的结果”;第二是说话人的主观性,说话人的主观性主要是通过说话人的视角、情感、认识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5.
“两 /几下子”有两个意义 :① (动作 )几次 ;②指本领或技能。本文要谈的是表示第②种意思的“两 /几下子”。如 :( 1)你真有两 /几下子 !(吕叔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下面将从三个方面对“两 /几下子”进行讨论。一 .结构格式及意义“两 /几下子”是由数词 (两 /几 ) +量词 (下 ) +后缀 (子 )结合而成的。“子”作为后缀 ,要不要 ,表意一样。如 :( 2 )你还真有两下 ,电视机居然让你整好了。(陈保存等《汉语量词词典》)( 3)就这么几下 ,你还要逞能 ?(《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 )“两 /几下子”指“本领或技能” ,其意义转变经过了一个由具…  相似文献   

6.
《朱子语类》中“不成”的句法语义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朱子语类》中 4 33例不同性质的“不成”用例进行了统计分析 ,从中可以看出 :(一 )《语类》中副词“不成”分为两个 :一个是否定副词 ,意义相当于不可能、不可以 ,一个是反诘副词 ,意义相当于难道。后者可能来自前者。 (二 )《语类》中未见有语气助词“不成”的用例 ,助词“不成”见于宋代的说法是一种误解。 (三 )《语类》“V不成”格式既可以表示结果 ,又可以表示可能 ;当宾语与补语同现时 ,《语类》中通常使用“VO不成”格式 ,同时又有极少数“V不成O”模式 ,该格式既表可能 ,也表状态  相似文献   

7.
应用文略说     
任何文体都不象应用文这样,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有着直接的关系。古代文论家刘勰曾说:“才冠鸿笔,多疏尺牍”。应用文写作自有其特殊的一些问题。一、应用文的格式“设文之体有常”。对应用文来说,“有常”主要是指有固定的格式。这种固定的格式是应用文的外部标志。  相似文献   

8.
“以”字是古汉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词。据统计,《左传》一书中“以”字共出现了3140次,其中介词“以”有1506次,连词“以”有1611次,动词“以”有17次①。不仅如此,“以”还是一个组合能力极强的虚词,它可以组成“是以”、“以此”、“以是”、“何以”、“所以”、“以故”等固定格式,具有极强的造句功能。本文要讨论的“以为”结构是指句子中含有“……以……为……”(以下用[以……为]表示)和“……以为……”(以下用[以为]表示)的“以”字固定用法的两种重要形式。“以为”结构的语法作用及其意义,我国最早的语法专著《…  相似文献   

9.
《汉语学习》 1999年第 3期发表了谢永玲先生“也说‘是’字句”一文 (以下简称“谢文”)。文中“‘是’也具有副词词性”部分 ,论述得很有说服力 ,读后颇受启发 ,但就全文来看 ,应该说有些问题的阐述还欠全面 ,有的观点还值得商榷。一、关于“是”的词性  关于“是”的词性 ,谢文第二部分以“‘是’的语法功能”为题专门进行了论述。为商榷之方便 ,全文抄录如下 :  通过上面对“是”字句类型的归纳 ,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现代汉语中的“是”字有三种词性 ,它属于兼类词。1 形容词。意为 :正确 ,对 ,例如“是”字句类型 (一 )。这时…  相似文献   

10.
“把”字句历来是汉语研究的重点,也是汉语研究的难点。所谓重点,就是“把”字句在汉语中使用的频率特别高。笔者统计了四千多个动补宾句式,其中“把”字句就有五百多个,占百分之十二左右;所谓难点,就是关于“把”字句的内部结构一直是个有争议的问题。一般对“把”字结构的认识是表示主语对宾语的处置和影响。这样的理论认识并不能说明“把”字句的全部。一方面“把”后的成分并不一定都是动词的宾语提前,例:“犹大则惊慌地把手按住钱袋。”“这件事真把我急死了。”“我们把房间摆满了书。”这几个句子里“把”后的“手、我、房间…  相似文献   

11.
现代汉语中“是”的词性及用法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是”,是比较特殊且使用频率极高的一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它一般是被看作表示判断的动词,所以,过去有不少语法论著认为“是”字句就是典型的判断句,它的宾语或补语一定是个名词性的成分。但是,实际运用中的语言是复杂的,实际语言的复杂性带来了词的复杂性。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是”除了作动词外,还可以作副词、形容词、连词或代词等;“是”的后边既可以是名词性成分,也可以是动词、形容词性成分。本文拟从几个方面谈谈现代汉语中“是”的词性及其具体的用法。 需要说明的是:“是”在现代汉语中可以是词,也可以是语素,如“于是”、“但是”、“可是”、  相似文献   

12.
来稿须知     
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需要,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本刊严格执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制订的《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敬请作者来稿时遵照以下格式:1.篇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副题除外),并译成英文。2.作者姓名、单位作者姓名、单位全称、所在省、城市、邮政编码。3.用第三人称写法(不以“本文”、“作者”为主语),不超过200字。4.关键词3-8个,以分号相隔。5.基金项目获得基金赞助的论文应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并在圆括号内注明项目编号,置于首页页脚。6.文内标题要简洁、明确,层次不宜过多,层次序号为:一、(一)、1、(1)、1)。7.数字用法凡是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各种记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夏历和清代以前的历史纪年用汉字,并以圆括号来加注公元纪年;邻近的两个数字并列连用以表示的概数,采用汉字。8.表格采用三线表,表内序号一律为阿拉伯数字,表序与表题居中置于表格上方。9.参考文献对引文作者、出处、版本等详细情况的注明。格式与示例:(1)专著格式:主要责任者.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示例:[1]刘国钧,陈绍业,王凤翥.图书馆目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2)论文集格式:主要责任者.题名.原文献主要责任者.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示例:[2]傅斯年.中国历史分期之研究[A].关鸿,魏凭.人生问题发端——斯年学术散论[C].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3)期刊文章格式:主要责任者.题名.刊名,年,卷(期).示例:[3]何龄修.读顾城《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4)报纸文章格式: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示例:[4]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5)电子文献格式: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相似文献   

13.
“险”、“硬”是海南方言中较有特色的词语之一。本文就它们的使用特点分别略作说明。一、“硬”[ ε]4在海南话中 ,“硬”是一个较有特色的词语 ,不管是哪个方言片的人 ,对它的使用都差不多一样 ,因此 ,这里介绍的特色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一 )词义和词性海南话中的“硬” ,一般用法与普通话中的“硬”一样 ,是形容词 ,表示“质地坚固、结实”之意 ,并从中引申出“好、固执、勉强”等义。例如 :1、偌块石头硬坏去。 (“这块石头硬极了。”)2、他的条件硬过你。 (“他的条件比你好。”)3、她的性 [xε ]4 那顾硬。 (“她的脾气非常固执。”…  相似文献   

14.
一、货币是什么商品关于货币是什么商品这一问题,在我国经济理论界看法很不一致。近二、三年来,争论是在“货币是特殊商品吗”与“货币是一般商品吗”这两种对立的意见中展开的。争论的双方都从马克思的《资本论》等经典著作中找到了自己的立论根据。其实,在我国出版的教材、辞典、辞海、专著和论文中,长期以来就存在着不同的表述:一种表述是:“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或“货币是固定起着一般等价物作用的商品”;而比较流行的表述则是:“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也有人认为:“作为货币商品,它只能是一般商品,而不是特殊商品”,产生这些分歧的根源,在于对马克思原著的理解不同,因此,为了弄清哪一种表述准确,我们就要从研究原著入手。  相似文献   

15.
“不是……就是……”是表示非此即彼义的选择关系句。从理论上讲 ,进入这一格式的两个选择项哪一个在先哪一个在后是任意的。如 :( 1)“好 ,你嘴硬 !你看着罢 ,将来究竟挑到哪一个。不是我就是你 ,你不一定跑得掉” ,婉儿急得没办法 ,便赌气地冷笑道。 (巴金《家》)( 2 )卢俊义大惊 ,大喝一声说道 :“不是你 ,便是我”。 (施耐庵《水浒传》)( 3)狗也是将人分为两种的 ,豢养它的主人之类是好人 ,别的穷人和乞丐在它的眼里就是坏人 ,不是咬 ,便是叫。 (鲁迅《上海文人之一瞥》)( 4)这条狗很凶 ,看到生人 ,不是叫 ,就是咬。例 ( 1)中“我”为…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从对连字句所体现的说话人的认识和视角两个方面分析了这种格式的主观性,并探讨了这种主观性的形成发展过程。认为连字句至少在近代汉语时期,确切地说是在南宋到元代就已经完成了表示主观性强调的语法化过程,成为一种成熟的格式。这种格式除了用于最基本的语义、语用表达之外,在句法上不断拓展,吸纳了更多的成员,表义上也不断地丰富。语言都带有主观性,由于连字句的主观性表现特别强,其生命力就显得格外旺盛,所以一直延用至今。  相似文献   

17.
嵌入"到L"把字句的句法、语义特征及语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到L”在把字句中的位置不同,使这种把字句表现为三种句式。能进入“到L”把字句的动词多为完成持续性动词,并与“到L”相互制约,使“到L”在句中显示着因不同的语义指向性而形成的不同的语义特征。“到L”把字句三种格式在具体的语境中在表达效果和话语衔接上都显示出特有的语用价值和修辞功能。  相似文献   

18.
风格(style)作为艺术作品的总体特征(用格式塔心理学的术语说是整体的格式塔质),综合了内容与形式的诸种因素,因此从风格入手比从思想情感、体裁类型、语言特色、技巧演变等单个因素入手更能准确又宏观地把握艺术史的发展脉络。近代以来,西方出现了许多从心理学角度研究风格演变的艺术史杰作,如沃林格的《抽象与移情》、沃尔夫林的《艺术史原理》、冈布里奇的《艺术与幻觉》等,总结这些尝试,并建立一种风格研究的心理学方法,对于推进文学史、艺术史的研究将是极有意义的。一、风格与心理类型“风格”(style)一词本身常常带有表达思想的“模式”(mode)、“类型”(type)之类的含义。①当某人或某部作品的风格特征很突出,也就变成了一种特殊的类型。如果说文学艺术是人类审美心理的符号表达,那么风格与心理类型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但这里的“心理类型”不是一个十分严格的心  相似文献   

19.
“是”字句和“把”字句足汉语中的特殊句型。汉译英时需细致分类,运用得体的词汇才有可能贴切地翻译出原文传达的真正含义。  相似文献   

20.
吉林师范大学中文系编写的《语文基础知识》写道:“归纳推理就是‘由特殊到一般’。”“演绎推理同归纳推理相反,是‘由一般到特殊’。”辽宁省中小学教材编写组编写的中学语文课本第六册,在向学生介绍逻辑知识的时候写道:“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反映了认识事物的两个过程:‘一个是由特殊到一般,一个是由一般到特殊’。”他们都把归纳推理看作是实现了“由特殊到一般”,把演绎推理看作是实现了“由一般到特殊”。这是一部分同志的观点。复旦大学哲学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