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邓昌荣 《科学咨询》2007,(20):45-45
“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渎实践,应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据此,有的教师不作方法指导,让学生自由感悟.结果学生在现代文阅读中,找不到正确的阅读方法,常常以偏概全,望文生义,导致学生阅读方向出现较大的偏差,阅读得分较低,于是有的学生对阅读有恐惧感,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兴趣丧失殆尽.  相似文献   

2.
付钢 《科学咨询》2008,(16):15-15
新课标的颁布,为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但是由于有的教师对新课标理解不深,片面地看待新课标中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句话,以为教学时学生活动多、教师少说话就是发挥了学生的个性,因而过多地注重形式,轻视实效.  相似文献   

3.
新课标的颁布,为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但是由于有的教师对新课标理解不深,片面地看待新课标中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句话,以为教学时学生活动多、教师少说话就是发挥了学  相似文献   

4.
文言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介质.文言文在新教材篇目中占了一定的份额,也是我国传统文化遗产中的瑰宝,但文言文教学始终是语文教师的一块"心病",学生对文言文也是谈"虎"色变,普遍存在厌烦情绪.如何在文言文的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一直是我们语文教师思索的一个课题.在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逐渐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对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理解以及现代文的阅读与写作有很大的帮助.下面是我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5.
高考中,现代文尤其是散文的阅读是学生答题中的难点之一.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快速轻松地做好散文阅读题,获得高分,我在教学中总结厂散文"三步"阅读法.  相似文献   

6.
在中考的语文试卷当中,现代文阅读一般是40分左右,约占整个语文试卷总分的27%。这个比例是相当大的,这也就奠定了现代文阅读在整个语文教学当中的重要性。而另一方面,现代文阅读一直以来都是学生心中的一个难点,普遍感觉不好把握,没有规律可循,考试的时候表现出来失分率相当高。这就要求我们语文老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尽量帮助学生找一些技巧,寻一些规律,让他们面对现代文阅读时不再感到一片茫然,无从下笔,下面我就谈谈我在现代文阅读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7.
王大安 《科学咨询》2008,(12):27-27
一切创造始于思维的改造,因此"强化并贯穿于所有各种教育目的的中心目的--教育的基本思路--就是要培养思维能力".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语文"新课标"的"阅读教学建议"第四条中扼要阐述了如何"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和创造性阅读能力"的新课题,明确提出语文阅读教学要"多角度的、有创意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鉴于此,我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结合教材文本内容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努力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在中考的语文试卷当中,现代文阅读一般是40分左右,约占整个语文试卷总分的27%。这个比例是相当大的,这也就奠定了现代文阅读在整个语文教学当中的重要性。而另一方面,现代文阅读一直以来都是学生心中的一个难点,普遍感觉不好把握,没有规律可循,考试的时候表现出来失分率相当高。这就要求我们语文老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尽量帮助学生找一些技巧,寻一些规律,让他们面对现代文阅读时不再感到一片茫然,无从下笔,下面我就谈谈我在现代文阅读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9.
李静 《科学咨询》2008,(14):41-41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同时也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新课标>的这段话无疑的提出阅读教学与阅读是两个截然不同但又密不可分的的两个概念.  相似文献   

10.
"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作为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和语文素养.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探究性学习呢?以下是笔者在教学中的点滴体会.  相似文献   

11.
张学琴 《科学咨询》2008,(22):22-22
乘课改东风,我有幸与化学新教材结缘.虽已从教十余年,新教材却让我真正领悟到"教到老,学到老"的内涵.特别是通过对新课标的学习,让我更加明白了作为一名化学教师的神圣使命.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要通过对化学的学习,让每一个学生都具备适应现代化生活及未来生存和发展必备的科学素养,也就是要把促进学生的发展,即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基本出发点,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2.
吴华锋 《科学咨询》2007,(12):59-60
现代文阅读是中考语文卷的重头戏,因其综合性强、难度大,令不少考生望而生畏.现结合2006年重庆市中考卷的现代义阅读题,就"词语理解题"和"作用题"这两种题型的解答进行探究,以期能对学生的准确答题有所帮助,从而提高中考现代文阅读的得分.  相似文献   

13.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同时也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新课标》的这段话无疑的提出阅读教学与阅读是两个截然不同但又密不可分的的两个概  相似文献   

14.
李勇 《科学咨询》2009,(14):25-25
从全国中青年教师阅读观摩课到城乡常态课,皆不见"默读"踪影,显露出阅读教学在培养学生阅读方法和能力的一大缺陷,好不让人心生困惑.我想对如何培养学生养成默读习惯、形成能力进行一个探讨很有必要,莫让默读"默默无闻".  相似文献   

15.
在初中作文教学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是极为重要的几个方面,他们相辅相存,多数教师对此很重视.但有的教师,往往只注重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的训练,而忽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其结果不仅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难以提高,就是对学生的书面表达(写的能力)的培养也会带来极大不利.针对有的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存在着重"写"轻"读",重"写"轻"说",以及"读"、"写"、"说"严重脱离现象,笔者经过多年教学实践,以为只有注重"读"、"说"、"写"的互补训练,方能提高初中作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相似文献   

16.
肖顺江 《科学咨询》2008,(18):32-32
语文教育回归文本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全新的课标也因此对高中生的阅读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附录>"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中列举了一些阅读篇目,这一"建议"的基本指导思想是要体现一种导向:一是建议学生要有一定的阅读面和阅读量,二是建议学生要阅读高品位著作.并在"必修课程 .阅读与鉴赏"第10款中明确指出:"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完整的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可参考附录一(<关于诵读篇目和课外读物的建议>."这些无疑是对高中生的人文素质培养作了一个量的规定.但是要全面实施这个纲要,对于农村高中学生而言,是遥远而充满荆棘的.本文就高中学生课外阅读的问题,从图书、学生、教师、学校、家庭及社会等方面谈谈我的认识和看法.  相似文献   

17.
新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要能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由此可见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努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18.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对阅读能力的总体要求是:能读懂供7-9年级学习阅读的简单读物和报刊、杂志,克服生词障碍,理解大意.我认为教师首先要在课堂上抓好教材的阅读文章的教学,其次要引导学生在课外广泛阅读英语文章,尤其要在课堂上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下面我先重点谈课堂上怎样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9.
刘伯超 《科学咨询》2004,(20):35-36
数学教学必须重视数学阅读,这已成为数学教育界的共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以便养成看书习惯,提高阅读能力.那么,怎样指导学生进行数学阅读?在教学实践中,我做了以下探索.  相似文献   

20.
在十几年的数学教学生涯中,我发现,学生在完成作业时,发生的错误,只有少部分是自身能力不够,其余都是学生不良学习习惯造成的. 有句俗话说:"习惯决定一切."思想家培根也说:"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当努力求得好习惯."新课标也指出:"教师要按照各个年级的教学要求,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要着重培养学生认真读书、认真思考的习惯,预习和复习的习惯,独立完成作业和检查作业的习惯."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需高度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