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量词的分类与对外汉语量词教学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有关量词的分类,有的以语义为基础进行平面划分,即按"数+量±的+名"的标准进行划分。本文提出,按照"±必要"将量词首先分为个体量词和非个体量词两个大类,然后每级一个分类标准,对非个体量词作下位划分,最终建立一个多层次的立体分类系统。这种分类可以较好地解决对外汉语数学中一些量词类属不明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古汉语中有许多树木个体量词,这些量词主要有"树"、"株"、"栽"、"棵"、"颗"、"根"、"枝"、"个"、"本"、"条"、"头"、"竿"等。这些量词有的在先秦即已出现,有的则相对出现较晚;有的在汉语史中逐渐消失,为其他量词所替代,有的则一直使用到现代汉语中。到清代仍见使用的树木个体量词主要有"株"、"棵"、"颗"、"根"、"树"、"竿"、"枝"、"个"、"本"等,其中,"株"、"棵"是古代最为重要的两个树木个体量词,明清时"株"的部分功能已为"棵"所代替。到现代汉语中,包括"株"等其他树木个体量词多为"棵"所替代。  相似文献   

3.
宋元时期个体量词的变化和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元是汉语由"文言"向"白话"转变的时期,这个时期的个体量词出现许多重要变化.据初步考察,48则个体量词中,或应用范围扩大,或词义趋于抽象,或出现修辞用法,或词类范围交叉,呈现出明显的变化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西周金文量词析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鹏 《北方论丛》2006,(2):60-62
整理出西周金文中的量词39个,其中分为个体量词、集体量词、容器量诃、度量衡及货币单位量词和其他量词等五类。它们的语法功能主要是与数词组成数量短语,在句中作定语、谓语、宾语等句子成分,其语义特征主要体现在与名词的搭配选择关系小。通过对西周金文中的量词的使用情况的分析,可见西周处于量词产生的初级阶段。  相似文献   

5.
杜鹃 《北方论丛》2005,(3):59-62
"两"一词出现很早.做量词的"两",在先秦典籍文献、铭文中使用较多,可指称车、长度、衣物、重量.从现有材料看,"两"的字本义是一系列量词义项衍生的源头,而词本义是"两"后世意义引申的中轴.研究量词"两"各个义项的发展脉络为我们呈现出这个词的整体面貌,并对"辆"()"等后起字和"乘""双"等相关词的产生、发展有了大致的概括.  相似文献   

6.
汉语名量词起源再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量词又可以分成名量词和动量词.关于名量词的起源,学界众说纷纭.首先分析了汉语名量词的起源的一些观点的不足,然后从韵律方面对名量词进行考察.汉语的韵律促成了"名+数+名4"的产生,从而为汉语量词的发展提供了语法槽,然后通过词汇替换、语法化等手段,产生了汉语量词.汉语量词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相似文献   

7.
汉语丰富的量词系统给人们提供了大量的语言材料,为表情达意的细腻、生动、得体提供了可能性,但也因此成为外国人学习的难点。辨明“张”和“面”这两个意义相近的量词在词义、维度、转喻方面的差异可以帮助外国人学好这两个量词。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自贡方言中量词的构成、语法特点、结构等三方面的具体分析,揭示了自贡方言量词不同于普通话量词的特征和规律。  相似文献   

9.
通常表示个体事物的量词具有严格的语义分类功能,但是长沙话里的“只”缺乏这种分类功能。它是一个使用范围极广的泛量词。本文力图对长沙话里“只”的使用法范围作一个全面的描述。  相似文献   

10.
基于平行语料库的数理分析在语言学及其他领域已很普遍,但其在英汉量词研究的应用却比较滞后.在有关平行语料库的英汉量词对比分析等资料的基础上,介绍了基于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料库,英汉平行语料库,英汉双语文学作品语料的英汉量词研究,旨在探讨基于平行语料库的英汉量词研究对语言学习者认识语言变体的特点、英语词汇搭配规则、英语表达习惯、体会文学作品的趣味性,提高英汉互译和文学鉴赏能力等方面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