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现在,对《西游记》的主题和认识价值有许多说法。争论的气氛极为热烈,研究的角度各种各样。笔者在受到鼓舞的同时,也愿意就《西游记》的审美认识价值谈点不成熟的看法。统观各家意见,有一点是共同的,即都认为文艺是一种意识形态,直接间接地反映着现实世界。争论的焦点在于反映的究竟是怎样一种社会生活。我认为,文艺虽然归根结底是一种意识形态,但它是审美意识,有不同于一般社会意识的独特个性和表现方式。而且,由于这一特点,每一部成功的作品,作家在反映生活、表现自己认识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宽容在当代社会往往被看作一种政治价值和个人美德,但这是有问题的。宽容指的是我们应该接受那些我们有(特别是道德上)合理的理由加以反对的他人或者其言行。不用说今天要求我们去宽容的对象,如异文化、异种族、异宗教、异语言、异国别(地区)等的他人,我们没有、不应该有也不可能有道德上合理的理由加以反对;就是我们确实有道德上合理的理由加以反对的人及其言行,宽容也不是恰当的态度。在孔子看来,如果我们确有充分的道德上的理由反对某些人及其言行,我们不应当放任不管。这是因为,在孔子看来,这样的人是在人性上有缺陷的人。就像对于身体有病的人的恰当态度不是宽容,而是给他们治病,对于人性上有缺陷的人的恰当态度也不是宽容,而是给他们治病,即帮助他们成就德性。因此孔子主张的是以教化代宽容。  相似文献   

3.
马忠  李双根 《理论界》2013,(1):137-139
通过对《论语》的语言分析,不难发现孔子在进行道德教化时运用了多种语言策略,如暗示、对话、诗化、具体化、叙事策略、趣味化、情景化等,这些语言策略对我们今天的道德教育有很多启发:要避免同质化,加大语言的信息承载能力;防止直白化,发挥语言的反思作用;改变理性单一化,提高语言的情感作用;突破封闭模式,增强语言的意义建构功能。  相似文献   

4.
清代诗学对明诗创作有很深入地研究,沈德潜在吸收前代诗学评论家思想的基础上独成派别,提出格调说,其诗学理论在《明诗别裁集》中得以充分展现.沈德潜在评论明诗创作的同时系统明确地提出了自己的诗学审美标准,涉及的内容既有对诗歌本质属性的深刻认识,也有对他人诗歌创作观的批判继承,更有对诗歌格调论新观点的全面表述.  相似文献   

5.
卢白羽 《江汉论坛》2022,(10):89-94
随着启蒙时代对情感的重新认识,德国启蒙悲剧诗学围绕悲剧情感能否以及如何施行教化展开了讨论。理性主义哲学传统的代表门德尔松认为悲剧只需激发激情而无需也不能增加道德知识,然而他推崇悲剧情感“惊叹”实际上保障了理性主体对道德的绝对把控;莱辛则在“同情”这一悲剧情感之中看到道德教化的可能。对莱辛而言,同情的关键在于意识到理性无法彻底把控主体的人之脆弱性。门德尔松与莱辛在悲剧诗学上的分歧,其背后实际上是对启蒙运动关于道德主体自主性的争论。  相似文献   

6.
新旧文学的论证是一个复杂而绵长的过程。《申报》从1921年开始关注白话文运动到1932年12月改革《自由谈》,经历了整整十年的改革酝酿期。在此期间,《自由谈》受社会思潮变更的影响,新旧文学观念不断转变,表现在报刊版面形态上即是旧体诗传播空间的不断压缩。改革之后,旧体诗亦没有即刻从《申报》中消退,而是不定期地出现在《申报·本埠增刊》、《春秋》和《自由谈》中,但《申报》旧体诗的边缘化是一个客观事实。  相似文献   

7.
杨仪均 《天府新论》2007,(Z1):216-217
《论语》蕴涵丰富,形成了系统的生死观,表现为重生慎死,以仁义为依托,以人生价值的实现为归宿。  相似文献   

8.
试谈前期的《论语》半月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语》半月刊是论语派的主要阵地。1932年9月16日创刊于上海,1937年8月1日因抗日战争爆发停刊,1946年11月复刊,1949年5月终刊,共出177期。《论语》活动于文坛前后达十七年之久,这在旧中国,可以算得上是个“长寿”的期刊了。 《论语》在三十年代是一个引人注目的刊物,以鲁迅为代表的左翼作家围绕着《论语》和它的幽默文章,曾发表过许多精辟的见解,鲁迅自己在1933年前后所发表的关于幽默、讽刺、滑稽的种种意见,绝大多数与《论语》有直接或间接关系。因此,实事求  相似文献   

9.
《论语》中的"古之学者为己"主要强调"学"之主体性、兴趣性与悦乐境界,从而使主体在审美体验中实现自身的完善。孔子所说的"学"不是执着于对客体知识的掌握,而是以人生实践活动为基础和准则的,从而使"为己之学"在实际运用中具有强烈的审美色彩,这对于当今功利主义的学习风气是一种有力反拨。  相似文献   

10.
“四人帮”曾借评《水浒传》大搞其篡党夺权的反革命阴谋活动。在“四人帮”的影响下,当时有些文章也讲了一些不实事求是的意见。本文准备就这方面的问题发表一些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11.
中国素有“诗国”之称。这不仅体现在我国原始先民自创造文明那天起就已开始孕育我们民族的诗性智慧,表现出与其他古民族一样的艺术灵动,而且更集中体现在几千年来中国古典诗歌创作的蔚为大观,浩瀚繁盛;中国诗学理论的流派众多,见解精深;体现在中国文人雅士对诗的挚爱与崇敬等诸多的历史事实中。诗是中国文人的灵魂载体,也是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最显明的表征。现代文化人林语堂在《吾土吾民》中对此现象曾深有感慨地说:“应该把诗歌称作中国人的宗教,我几乎认为,假如没有诗歌——生活习惯的诗和可见于文字的诗——中国人就无法生存…  相似文献   

12.
也谈马克思的历史分期理论──与启良同志商榷孟庆仁马克思的历史分期理论,是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分期理论存在着教条化、公式化的理解。近些年来,这一理论又成了被搞得极其混乱的一个领域.启良同志《马克思历史分期理论的考察》一文(载...  相似文献   

13.
审美经验的本性是什么?它何以可能?关于这些问题,学界历来争论不休.简单说来,可以把争论的各方划分为浅显主义和教化主义两派.浅显主义是由作为"愉快的感觉"的审美经验和作为"愉快的契机"的美的事物这两者的简单表征促成的,而教化主义由于承认美和德性之间的密切关系,所以不会导致浅显主义,而是以与之不同的方式描述美和审美经验.  相似文献   

14.
孔子管理思想论──《论语》新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孔子管理思想论──《论语》新探赵九运《论语》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之大成,是中国乃至东方“道德伦理”之经典,千百年来的尊孔者与非孔者均如是说。以至于到了20世纪的今天,或把未来的希望寄托于“新儒学”的振兴,或以为中国的举步维艰多因了这个“道德伦理”...  相似文献   

15.
从毛泽东、周恩来,到习近平,中国领导人经常在外交场合使用《论语》的相关语句,如"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和而不同"、"四海之内皆兄弟"、"德不孤,必有邻"、"择其善者而从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等。这些语句成为解读当代中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发展道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人类命运共同体"战略思想、睦邻外交政策、学习与独创相结合、取信于民等外交思想和政策的重要载体。通过《论语》,可以看到中国外交和平、慎战、中道、坚忍、诚信、崇礼、尚德、忠恕、自律、为民、惠邻等品格与惯性,可以预测坚守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不走"强国必霸"的传统大国外交老路是中国特色外交的常态。然而《论语》的外交思想毕竟是朴素的,用《论语》的思想简单地比附中国特色外交理念和忽视《论语》中的有益成分都是不可取的。把《论语》作为一种历史文本进行解读,通过外交实践来实现"通古今之变",并由此实现中国外交的新变革,是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的正确之路。  相似文献   

16.
《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一部古典现实主义作品。它的思想、艺术成就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境界,是封建社会里小说发展的极峰。 但是,这部杰作在题材选择和艺术表现等方面,它从《金瓶梅》那里确实受惠良多。它既有抉择后的借鉴,更有扬弃后的升华。两书最大的共同点是:(一)都是写一个家庭的盛衰;(二)都描写了众多的女性。然而,我们读《红楼梦》,犹如欣赏一丛鲜花,品味一瓯香茗,思想感情会升华到一个崇高的境界;而读《金瓶梅》,却象面对一潭死水,嗅到阵阵臭气,又象踯躅在  相似文献   

17.
<正> 《论语》是研究孔子思想最可信的历史资料,这是学术界所公认的。《汉书·艺文志》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其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入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据此知道,第一,《论语》主要是记载言谈对话的,文体为语录体;第二,这些言谈对话由弟子们分别零星地记录下来,经过以后门人的集辑和论纂而成的一部书。《论语》既然是这样成书的,那么编纂者在编辑整理这些零星的、不系统的材料时,一定依据一定的原则和规则。对于这个问题,古人早已注意到了。魏晋的何晏,南北朝的皇侃,两宋的邢昺、朱熹,清代的刘宝楠、崔述都在他们的有关著述  相似文献   

18.
《四库全书总目》的诗学批评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自问世以来,一直为诗歌史研究者所重视。作为《四库全书总目》的总编纂,纪昀的诗学思想在《总目》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理解《总目》诗学批评的思想内涵及其倾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
王渔洋说过:“一篇《锦瑟》解人难”。对李商隐《锦瑟》诗比较有代表性的解释有两种:一种认为是悼亡之作,如朱彝尊、冯浩等;另一种认为是自伤身世之作,如何焯、宋于庭等。此外,还有种种解释:有的认为“锦瑟”是令狐楚之妾(见计有功《唐诗纪事》卷五十三);有的认为“锦瑟”是当时某贵人的爱姬(见刘攽《中山诗话》);还有的认为是专咏“锦瑟”这种乐器的,并说锦瑟之声是适、怨、清、和的(见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二十二)。近年来,有关论著。对于《锦瑟》一诗的意见也基本上未脱离“悼亡”、“自伤身世”这两说的范围。我们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