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陶行知是别具一格的生活美育家、大众美育家,他的生活美育思想是其生活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思想直接源于杜威,又在理论本土化改造中超越了杜威的主观唯心主义经验论。陶行知重视生活本身所具有的审美属性,将审美教育生活化,主张在广阔的生活中面向大众实施美育。他的生活美育不局限于某种特定的教育手段和艺术形式,而是建立在全部的生活实践之上,贯穿在所有的生活审美经验之中。他将生活、教育与艺术置于审美的视野下重新审视,指出三者在审美维度上的关系之美,以"是艺术的生活,就是艺术的教育"为美育内核,通过"培植向上的生活力"最终实现"创造真善美的活人"的美育目的。  相似文献   

2.
谌安荣 《云梦学刊》2006,27(4):116-118
陶行知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其理论核心是内涵丰富的生活教育理论。生活教育理论的主要来源于传统儒学的认识论、墨家学说和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陶行知通过对这三方面理论的兼采并收和批判继承,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创造了生命力强盛的生活教育理论。  相似文献   

3.
在陶行知极其丰富的教育思想中,德育理论占有重要的位置.陶行知德育思想的内涵主要体现在知行合一、生活德育论两个方面,其特点则体现为德育目标的进步性、德育内容的人民性、德育途径的实践性.研究和利用陶行知的德育思想,能为我们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实践提供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赵元波 《快乐青春》2014,(10):15-15
陶行知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先后创办晓庄学校等各种类型的学校,这些学校为社会培养了大批有用人才。一次,陶先生到一所师范学校演讲。只见他提着一个纸箱上了台,不慌不忙地从箱子中抱出一只大公鸡,什么也不说。台下的学生全都愣住了:陶先生是来演讲的,怎么还拎着一只大公鸡呢?只见陶先生又掏出一把米放在桌子上,然后按住公鸡的头,强迫它吃,可公鸡两只脚站在桌子上,只想往后退,根本不吃桌子上的米。  相似文献   

5.
陶行知先生被誉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的“真人”教育思想,在当今仍具深远影响。本文对陶行知“真人”思想形成的背景和理论基础进行初步探讨,对陶“真人”思想形成过程进行了分阶段的划分,归纳总结陶行知“真人”思想的真正内核便是“教人求真,学做真人”。  相似文献   

6.
审美教育论     
唐天一 《理论界》2005,(12):143-144
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令人担忧的道德伪善状态,如何改进人们的道德观念,使人们树立新的世界观,如何提高当代中国社会的道德文明程度,是本文要探讨的主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清代书院官学化,很多书院重视科举。有些书院对科举持理性的态度,在从事时文教育时,也注重包括古文在内的综合素质培养。这些书院施教者通过制定学规、撰写经典古文著作的叙录或评点时文课艺等方式,要求生徒钻研古文,从中汲取丰富的养料,为时文写作提供借鉴。清代书院"以古文为时文"教育有助于提高生徒的时文写作水准,增强生徒的应举能力;也有助于提升生徒的综合素养,为社会输送健康的人才;还有助于丰富时文理论,促进古文的发展与传播。一些书院进而以经是文学的源头为依据,凸显经书研读在"以古文为时文"教育中的重要性,试图纠正清廷的科举目的与士人的应举意图之间所出现的错位现象,真正发挥书院传道讲学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8.
陶行知先生(1891——1946)生活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他的一生是追求真理,努力探索,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不断创造,不断前进的一生。 一九一四年他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教育,一九一七年回国后积极响应新文化运动,提倡新教育,改革旧教育。一九二二年担任中华教育改进社主任干事,与朱其慧等先生共同发起组织平民教育促进会,编写平民教育课本。他怀着解救国家“迫在眼前”的“危亡之祸”和创造“四通八达的社会”的善良愿望,主持教育调查,四处奔走、接触下层群众。  相似文献   

9.
教育活动是有负面作用的.本文定义并简要描述了教育伤害及教育伤害行为,包括容易被人忽视的隐性教育伤害和隐性教育伤害行为.学习疲劳综合症是最广泛的教育伤害,疲劳教学法是最广泛的教育伤害行为.本文提出有伤害教育和无伤害教育的概念,提醒人们认识到遏止有伤害教育,推行无伤害教育的紧迫性和巨大难度,为有效实施这种变革提出十项对策.  相似文献   

10.
创新人才及其培养有其共性特征,无论是洪堡的"全人"观,纽曼的"绅士"观,还是近代中国蔡元培的"硕学闳才"思想,都把主体意识、实践精神和优良的个性品质作为人才培养的价值目标.创新人才要有高素质,培养创新人才需要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为此必须圆大学自由之梦,实现"大师"之教,要"通识为本,专识为末".  相似文献   

11.
民族教育论纲童超贵一,80年代末,邓小平同志指出:“十年改革最大的失误是教育,这里我主要是讲思想政治教育,不单纯是对学校、青年学生,是泛指对人民的教育……”从那以后,我们采取了一些措施,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教育失误的...  相似文献   

12.
叶圣陶生活教育理论体现了和谐社会对教育与生活、教育与社会以及教育与培养创造型人才等关系协调与统一的内在要求,具有科学性、大众性、实践性等特征。对当今树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素质教育观、坚持教育公平和创新人才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14.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内涵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 ,其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三个内涵极其丰富的命题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生活教育理论阐明了生活与教育的关系 ,是教育向生命的回归 ,其对于素质教育的实施和基础教育改革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最近韩国成均馆大学国际学术会议的主题"生活儒教"实际上就是"生活儒学"。"生活儒学"是由中国学者提出的:大陆以黄玉顺的"生活儒学"为代表,台湾以龚鹏程的"生活的儒学"为代表。"生活的儒学"主张将既有的儒学运用到当代生活中去,但会带来严重的问题:既有的传统儒学由形上学和形下学两个层级构成,其形下学的帝国伦理政治哲学是原教旨主义的,而其形上学的心性论人性论则是先验论的,都不适用于现代社会生活。因此,"生活儒学"主张超越传统帝国儒学的"形上→形下"架构,揭示更为本源的"生活存在"观念,在这种"大本大源"上重建儒家的形上学、形下学,从而有效地解决现代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6.
陶行知     
徽州人物陶行知(1891~1946年),乳名和尚,大名文口,改名知行,再改为行知。歙县城西黄源潭村人。陶行知家境贫寒,但天资聪慧,6岁时,被私塾免费收为学生。9岁,随父亲到休宁县万安镇就读。两年后失学,随父亲回到黄源潭老家。由于聪颍好学,又被当时歙县颇有名望的王藻老先生破例收为学生。  相似文献   

17.
“教人求真”、“学做真人”是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精髓,“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观点构建了生活教育理论的理论框架。这些观点启示我们要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出发点放在塑造和培育健全的人格,进行人格教育;把立足点放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行养成教育;把着眼点放在全社会各个方面整体协同实施教育,进行协同教育;把切入点放在未成年人的社会实践、亲身体验和教育互动上,进行体验教育。  相似文献   

18.
修昔底德式"政治生活"揭示了雅典帝国领导者否定一种"只关心自己事务"或"不关心政治"的生活态度,展现了雅典的"行动哲学"和正义立场。而柏拉图式"哲学生活"则表明,在任何一个类型的政制中,由于缺乏正义可言,真正的哲人只好选择过一种"只关心自己事务"的私人生活。  相似文献   

19.
自产业革命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由西方文明的生产方式及其所决定的生活方式在全球范围内的流行和扩张,遭致了人类日益加剧的生存危机,以及我们这个星球的生态危机.过度贪欲的物质生活方式,不仅加重了我们身心的疾患,而且也怂恿了人类变本加厉地劫掠自然的暴行.以至于出现了如此严峻的情势:人类如果不痛下决心改变重物质占有和高消费的奢侈恶习,不在全球范围内重建一种与生态规律相适应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则人类就无法从根本上遏止生态破坏、清除环境污染,就不能避兔整个地球的生态劫难.我把遵循生态规律对泛滥于当今世界的西方生活方式的改造和重建,称为对生活方式的“绿化”.  相似文献   

20.
胡元元 《理论界》2006,(11):122-123
“生活精神”是以邹韬奋为代表的生活书店领导人与广大员工在内外环境的推动下培育而成的,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它包括爱国精神、服务精神、敬业、乐业、勤业精神、团队精神、参与精神、竞争与创新精神。为生活书店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为生活书店赢得了优良的社会形象,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和影响。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有助于形成现代企业的个性,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