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军多次进犯福建,在福建的中国守军与日军进行过数次规模较大的和上百次零星作战,它为我们深入研究抗日战争史和福建地方史提供了丰富的内容。过去对福建正面战场的作战情况缺乏研究,本文试图从以下三个方面略作探析。  相似文献   

2.
南京国民政府与初期抗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抗日战争爆发之后,南京国民政府依据中日双方的经济、军事实力,制定了对日抗战的最高战略方针———持久消耗战。中日开战初期,正面战场遵照“持久消耗战略”与日军进行数次重大战役,有些战役虽然未能明显地显现出持久消耗战的战略思想,在具体指挥中也犯有种种错误,最终丢失了半壁河山,但在尽可能给敌人造成一定杀伤的同时,暂时地、部分地放弃某些乡村和城市,换取时间,积聚力量,转变敌我优劣态势,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这个战略指导思想是正确的,是抗日战争的上策。因此,从总体战略来考察,正面战场的初期抗战是比较成功的,其意义也是不可低估的。  相似文献   

3.
论抗日战争中的江西正面战场李国强半个世纪前的抗日战争,是中日之间的一场殊死的战争。就江西而言,抗战八年,有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活动,但更多的还是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对日抗战。今天,全面客观地回顾当年江西正面战场的艰苦历程,实事求是地总结其历史经验,正确地评价...  相似文献   

4.
中国抗日战争两个战场问题述论陈荣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战场(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是亚洲大陆地区抵抗日本侵略者的主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战争的结果,中国人民赢得了战争,赢得了和平,又赢得了进步。这是中华民族各族人民大团结的胜利...  相似文献   

5.
抗战初期国民党战略防御方向的错误选择房卫青抗日战争初期,面对日军的疯狂侵略,国民党在正面战场进行了比较积极的抵抗,但是,为什么抗战爆发后仅一年多的时间,华北、华东、华中、华南大半个中国相继沦陷,国民党正面战场遭到惨重的失败?目前史学界对国民党正面战场...  相似文献   

6.
抗日战争史研究的重要进展──《惨胜》评介王德中近年来,抗日战争史研究成果累累,并不断提出一些新问题、新见解,尤其是最近出版的马振犊同志的《惨胜──抗战正面战场大写意》,在同类著作中,是一本独具特色、颇为出众的专著,实是抗战正面战场研究的重要进展。作者...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胜利是全民族的胜利蔡锦松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胜利50周年。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者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大国,她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在抗战八年中,既有抗日战争的正面战场,也...  相似文献   

8.
丘东平对抗战文学的独特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丘东平以其丰富的阅历、真切的实感、炽烈的激情与犀利的分析眼光描写中国抗日战争。丘东平对抗战文学的独特贡献在于:一是较早地反映了七七事变之前中国军队对日本侵略者的正面抵抗;二是真实地表现了正面战场的阳光与阴影;三是在热情讴歌敌后战场辉煌业绩的同时,深刻地揭示了其复杂性以及两个战场之间的微妙关系。  相似文献   

9.
武汉保卫战(又称武汉会战),是抗战初期中国军队为保卫华中重镇——武汉,与日本侵略军进行的一次重大战役。这是一场守土卫国、捍卫中华民族尊严的正义防御战;同时,又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上规模最大、动用兵力最多、会战时间最长、作战地域最广、日军损失最重的一次战役。这次战役虽然由于国民党当局坚持片而抗战的路线和单纯防御的战略方针而最终未能守住武汉,但它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消耗了日军大批有生力量,挫败了日本侵略者速战速决,一举灭亡中国的战略企图,使中国的抗日战争由战略防御阶段过渡到战略相持阶段,对中华民族的自由与独立起到了积极作用,在中国抗战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对抗日战争领导权的问题,近年来颇有争议。把敌后解放区战场和国民党正面战场作为统一的中国抗日战场来认识,客观地估价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这无疑有益于科学地说明中国抗日战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有益于从更广阔的视角来认识抗日战争的民族革命意义及国共合作的意义。但问题是,在进行上述研究中,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一个时期以来,出现了夸大国民党抗旧作用的倾向,如国  相似文献   

11.
发生于1937年至1945年间的抗日战争对所有中国人来说是一场无法忘记的民族战争。在抵抗侵略过程中,中国人民所表现出来的伟大的民族主义精神是人类历史上的宝贵财富,为后代树立了楷模。在战争期间作为一种对抗日活动的支持,民族音乐家创作了大批的抗日歌曲,以音乐的形式反映人们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意识,表现出鲜明的政治倾向和军事化特点。这些歌曲不仅以艺术的形式记录了伟大的革命事业,帮助人们记住革命的历史与传统,而且为日后的音乐创作和音乐生活提供了深刻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1931—1945年,受国内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影响,南洋华侨抗日救国运动风起云涌。此间,受爱国主义的民族义愤所激发,长期扮演新加坡华社最高总机构角色的中华总商会并未被历史所遗忘,而是以民族大义为己任,责无旁贷地及时承担起引领南洋华侨践行抗战救国的时代历史使命与责任,积极投入到抗战救国的实践之中,并在筹款赈灾、抵制日货、推销国货以及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3.
抗日战争时期,南京国民政府中止了向日本派遣留学生。山西在日军的统治下建立了日伪山西省公署,在日伪华北临时政府安排下,曾先后向日本派出了四批共44人的留学生。在此期间还有部分在省外就学的山西籍学生通过其它的途径留学日本。抗战期间的山西赴日留学,是非常时期的一个特殊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4.
丰村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颇为活跃的河南乡土作家。丰村自觉归依文学主潮,着力战争和抗日英雄的描写,并注重揭示农民和知识分子的精神弱点,体现出很强的社会责任感。从创作风格看,丰村将传统说唱与现代叙事有机融合,体现出强烈的大众风格。  相似文献   

15.
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条件。在抗日战争中由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和由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游击战场,一直保持着既相对独立又相互配合的关系。两个战场相对独立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国共两党独立指挥所属武装力量,按照各自政党所确定的抗战路线、军事战略及作战原则实施作战。两个战场在保持相对独立关系的同时,还始终保持着相互配合的关系,这种相互配合,主要表现为战略配合,也有战役、战斗的配合。然而,各个层次的相互配合,有积极主动的配合,也有消极客观上的配合。  相似文献   

16.
范连生 《兰州学刊》2008,35(2):128-131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俯顺舆情,制定和颁行了惩治腐败的法规条例和具体措施,严惩贪墨,这并非全是表面文章,对保证抗战的胜利有一定的积极意叉。但由于其阶级属性和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国民政府的反腐败斗争“雷声大,雨点小”。  相似文献   

17.
抗战初期周恩来担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主任,负责领导第三厅的工作。在周恩来领导下第三厅在抗日爱国宣传、启发民众觉悟、扩大统一战线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卓越的成效。周恩来的出色工作不但有力地推动了全国抗日宣传高潮,而且为国家培养和储备了一批杰出的文艺人才;同时也使第三厅成为抗战初期国共合作的一个重要纽带,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相似文献   

18.
日俄战争期间清政府“中立”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喻大华 《文史哲》2005,75(2):118-126
在百年前因争夺东北而爆发的日俄战争中,清政府宣布局外中立。长期以来,人们对此不予深究,简单否定。然而,清政府局外中立的表象掩盖着形形色色的真相和矛盾。事实上,出于维护东北主权、联日拒俄的考虑,在战争中,清军和奉天当局暗中为日军提供了帮助或便利,全国舆论更是袒日拒俄不加掩饰。同时,日俄两国也并未尊重清政府的中立,破坏中立的举动屡见不鲜。可见,对于中日俄这三国来说,所谓对中立的“恪守”和“尊重”主要是一种煞有介事的姿态,以避免战争的扩大化,这也折射出当时英美等列强的意图和复杂的国际关系。  相似文献   

19.
孙金伟 《殷都学刊》2001,4(1):51-55
中间势力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介于国共两党之间的重要"政治砝码",其政治倾向的向背是反映抗战时局和中国政局走向的"晴雨表".抗日战争中后期,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中央南方局长期"结庐在虎穴",对聚集在西南地区的中间势力开展了全方位、深层次、多渠道的统战工作,通过广交朋友、推动联合、开展合作等方式,争取了广大中间势力在抗战后期的"一边倒",即倒向共产党一边,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  相似文献   

20.
抗战期间,中国军队同日本军队在江西境内进行了11次战役,其中有6次胜仗、1次平仗、4次败仗。本文对此进行了简要述评,说明胜败的关键因素在于战争指导艺术的高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