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理性主义人性论是一种基于理性主义一元论的普遍人性论,在纵向维度上是一种非历史主义和历史决定论的永恒人性论,在横向维度上则将人看作是孤立的、原子式个人。伯林的人性论正是基于对理性主义人性论上述三个层面的逐一批驳,从而实现了某种程度的超越。他主张人性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人性是历史地形成的,更强调人的本质的社会性。尽管伯林的人性论有其自身的理论局限性,但它毕竟揭示了关于人性的某些真理,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2.
人性论问题是人类哲学最重要的论题之一,马尔库塞的人性论结合了弗洛伊德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性的观点,认为人的本质是爱欲,提出人的历史是爱欲受压抑的历史,解放人的关键是爱欲的解放.马尔库塞所提出的人性论是从生理学角度来阐述的,因此说马尔库塞的人性论只能是一种抽象的人性论.研究马尔库塞的人性论,就在于全方位地了解人自身及其人对自身认识的角度和层次,自然性是人的重要属性之一,它必须得到人类在认识层面上的足够重视,因为这是人的生存愉悦和幸福的前提条件.人在认识自身属性的同时也必须超越自然属性对人的影响,因为人的自然属性只是人性的一部分,人作为社会性的动物,他的社会属性更是对感性的升华,也是人类进入理性和逻辑层面的必要条件,也只有把二者从不同的维度充分地认识清楚,我们才能诠释出人是如何能够自由而全面发展的.  相似文献   

3.
西方人性理论在古希腊时期从人的德性出发,奠定了理性主义的发展趋向。近代出现了以理性主义为主导,理性主义人性论和感性主义人性论的分化。现代西方人本主义的非理性主义的转向是对绝对理性的反叛。  相似文献   

4.
论课程设计的人性论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性问题是贯穿课程设计始终的根本问题 ,人性论是课程设计的重要理论基础。传统的课程——人性观以自然主义、理性主义、社会本位主义为典型代表。现代课程的设计则应以马克思主义人性观为指导。人性包括人的自然性、社会性和主体性 ;在现代社会中 ,人性集中表现为人的主体性。弘扬人的主体性是当今世界课程改革的根本动机和理念 ,是现代课程的命脉所在  相似文献   

5.
基督教人性论是一种善恶二重的人性论。它以上帝造人、灵魂不死、灵肉对立为其理论前提,在认定人的现实本性为恶的同时,也肯定人的先天本质是善的,并把人性的善恶二重归因于人所具有的神性和人的肉体情欲。对现实人性的批判、对人的先天本质的肯定、认为人性善恶二重,构成了基督教人性论的基本特征。尽管基督教人性论有一定局限性,但它对于现代生活仍然具有某些积极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荀子的人性论是对先秦关于人性问题的争论的一个批判的总结。他在这个批判的总结中,提出了不少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的观点;但最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荀子联系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和人类历史的发展来考察人性,直接提出了或潜在地隐含着许多富有价值的思想。(一) 荀子以人性论为依据,阐发了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问题的看法。荀子认为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品质上的差异,不  相似文献   

7.
<正> 马克思主义同人性论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然而,在人、人性、人道主义的讨论中,有人用“人的本性——人性的异化——人性的复归”的公式来概括人性及其历史的发展。我认为这个公式是人性论的唯心主义的公式,是对人性及其历史发展的曲解。本文只就人性的发展问题讲几点看法。一、人的规定性我认为人的本性、人的本质是一个东西,都是讲人之所以为人的规定性,即人性。人们都承认人有人的规定性,它是人与动物区别的界限。至于说这种规定性是什么?答案就多了,有人回答是思想,有人回答是理性,有人回答是宗教信仰。这些都是用意识  相似文献   

8.
简论儒家道德修养的人性论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性论是道德修养的基础,有什么样的人性论,就会有什么样的道德修养理论与原则.整个儒家的思想体系就是以研究和认识人的本质即人性这个问题为起点的.儒家思想在发展与流变过程中,围绕人性的本质问题基本上形成了性善论、性恶论、性三品论及人性结构二重论等几种观点,而这几种人性论构成了儒家道德修养论的人性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学人论孔子人性思想,多以“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一句作为代表。其实,根据孔子实质的人性论,他的人性思想远比这丰富、深刻而系统。孔子将人纳入理性考察范围,结合文明史情况,将观察他人、反思自我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发现人性的主要内涵是以“仁”、“礼”等为中心的德性,性近习远的现实人性被要求围绕这一中心而变化,从而确立其在人性内涵中的真正地位;他认定、推重的人性是人性中善的内涵,要求人们通过学习、克己等修养,化不良的现实人性为善的人性。所以,孔子的人性论是倾向于人性善说的;这成为后儒所谓“孔孟之道”的人性论基础。孔子的人性论,还存在着可以和马克思人性论相沟通的内容,可以作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代表,为人类普世价值建设提供积极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0.
性恶论是荀子人性论的主要主张,而善伪论则是荀子人性论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强调的是人的社会人为作用,是其人性论的精髓。化性起伪学说突出了社会文化历史因素在人性形成转化中的重要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别考察了董仲舒人性论与其世界观的关系、所论人性问题的界限范围、理论的核心与重点,揭示了其人性理论的逻辑结构以及弄清这些问题对于了解中国古代人性论的历史发展及认识董仲舒人性论本身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中西政治文明的进程中,政治建构对于哲学人性论的依赖,一直是一个通贯的文化景观.任何政治都隐含着关于人性的假定,对于人性的不同预设导致了迥然不同的政治旨趣.西方国家崇尚法治与分权制衡的政治追求基于它对人的局限性和恶性的体认,中国历史上崇尚德治与集权专制的政治基于它对人性的完满和本善的预设,而理想的政治设计和政治运作应以对人性善恶的全面把握为基础.  相似文献   

13.
方琳 《南都学坛》2007,27(3):119-120
荀子的人性论蕴涵了丰富的内容:一方面,荀子坚持“性伪之分”,认为人性指人的自然属性,否定了孟子把后天的道德品性加入人性之中的“性善论”,具有积极意义,但他又陷入和孟子同样的道德先验论中,指出“人性恶”,虽然有其历史原因和进步作用,但表明其唯物主义人性论是不彻底的;另一方面,荀子又强调“性伪合”,肯定社会礼仪制度和道德规范对人性的改造和影响,认为人的本质实现于社会之中,对于我们全面而深刻地认识人性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4.
《圣经》和《论语》的人性论尽管在表述形式上各有不同,但是在深层本质上这两种人性论还是有相通之处的。《圣经》“爱”的人性本质和《论语》“仁”的人性本质在人性的指归上实质上都是合于了“善”,强调了和谐存在基础之上的“人善合一”。  相似文献   

15.
人性论的问题,是中国伦理史和哲学史上出现比较早,争论比较多、比较大的问题。孔子提出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观点,是中国人性思想的发端。自孔子以后,关于人性问题的争论,在中国伦理史和哲学史上就展开了,一直延续到近现代。 人性问题被正式提到伦理史和哲学史的日程上来,是战国中期以后的事。当时出现了几种不同的人性论。据《孟子》一书的记载,当时主要有四种典型的人性论:第一,性无善无不善说;第二,人性可以为善,也可以为不善说;第三,有性善有性不善说;  相似文献   

16.
人性论的研究有两条进路,一是从自然的层面上研究人性,二是从道德形而上学的层面上研究人性。孟子的研究显然属于后者,而告子属于前者。从自然的层面研究人性并不意味着肤浅。通过阅读卢梭对于人性的理解,我们发现卢梭与告子有许多相似之处。以卢梭的人性论思想为参照来理解告子的人性论思想,不仅可以加深对告子思想的理解,同时,卢梭的一些观点也是对告子思想的一种解释或者补充。  相似文献   

17.
《圣经》和《论语》的人性论尽管在表述形式上各有不同,但是在深层本质上这两种人性论还是有相通之处的。《圣经》“爱”的人性本质和《论语》“仁”的人性本质在人性的指归上实质上都是合于了“善”,强调了和谐存在基础之上的“人善合一”。  相似文献   

18.
主张以有为性是王夫之人性论的显著特征。文章从即气说性、即自然说性、即人的形色说性、即人欲说性四个方面对其进行了阐发,指出它不但与佛、道哲学的人性论相迥异,也有别于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的人性论,历史地成为近代中国人性启蒙的理论先声。  相似文献   

19.
孟子以性善为人性本质,同时,人性的生成中也潜存着后天习性面向。基于动态人性观的视域,考察孟子人性论发展的一种可能;在人性立论层面,孟子人性论并非现成的、固定的,而是动态的、生成的;在人性面向层面,孟子人性论潜存着后天习性,由于后天习性的介入,人性面向也由应然转向实然;在主体工夫层面,孟子提出“思诚”联结“诚”与“思”直接面向后天习性,将道德意识转化为道德实践,开显主体的切实道德践履。同时,这一过程也即是孟子人性论的生成与完成,其潜存面向也为孟子人性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域。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关于孟子人性论思想的争论一直没有间断过。人性论思想作为孟子哲学思想的核心,对中国文化的贡献源远流长,在当代依然有很强的生命力,因此对孟子人性论进行深入探讨研究,依然有很高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孟子提出了"性善论",认为人的善性、良知是出于本能的天性。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一日千里,而人性伦理早已被人们视而不见,道德失陷的裂缝日益扩大。面对社会种种困境,怎样拯救人性,怎样重拾被日益忽视的道德,孟子的人性论思想为人们提供了历史依据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