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宜昌建设水电旅游名城的战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分析宜昌建设水电旅游名城的条件与优势、差距与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抢抓三峡旅游大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加快建设旅游名城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2.
在“城市营销”时代,旅游城市要在激烈的城市竞争中占据制高点,必须走品牌化之路。宜昌作为一个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旅游城市,如何通过品牌化来提升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加快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三峡旅游最佳目的地城市,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由此从SWOT分析入手探讨了宜昌旅游城市品牌建设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3.
《可乐》2007,(7)
发展湖北旅游,必须以“一江两山”为核心;发展“一江两山”旅游业,又必须以长江三峡旅游为龙头。三峡游,将迎来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变革。5月10日至11日,省政府在宜昌召开三峡旅游发展现场办公会,《长江三峡国际旅游目的地发展控制性规划》获原则性通过。省长罗清泉强调,要突出三峡旅游的“龙头”地位,着力打造“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  相似文献   

4.
柳州的奇石资源十分丰富,奇石文化有悠久的历史,奇石旅游的独特优势,多种旅游资源的并存,群众的踊跃参与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奇石市场的产业化,便利的交通条件,使得柳州奇石旅游的发展有着光辉灿烂的未来.  相似文献   

5.
随着现代旅游的蓬勃发展,旅游者的消费理念更加成熟和理性,旅游需求正由单一的观光旅游向人文旅游方向发展。作为人文旅游重要组成部分的礼俗文化旅游不容忽视。本文以有着丰富的礼俗文化旅游资源的长江三峡为例,分析了三峡礼俗文化旅游资源及特点,探讨了三峡礼俗文化与三峡文化旅游的关系,提出了礼俗文化旅游今后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6.
三峡旅游与文化传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三峡旅游与文化传统的关系 ,重点分析三峡旅游文化中的重人、重文、附会的传统。  相似文献   

7.
旅游经济的成长与发展,不仅得益于我国广袤的国土和绮丽多姿的自然景观等自然旅游资源,还得益于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以及多种多样的民族风土人情等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三峡石刻在三峡旅游经济开发中可以从四个方面发挥作用:增强三峡景观的内在魅力,提高三峡旅游的文化品位,丰富三峡旅游的审美情趣,保持三峡旅游的持久活力。  相似文献   

8.
旅游形象是人们对旅游地的综合认识和总体评价,是可以操纵游客内心深处的东西。本文以旅游形象理论为指导,借鉴国内外经典案例经验,探讨宜昌旅游形象提炼的难点及现存的问题,通过归纳分析认为宜昌市旅游形象定位为"壮美三峡.大爱宜昌",最后就宜昌市旅游营销提出了几点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9.
昭君文化旅游开发的现实意义与战略构想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昭君文化是三峡地区品位很高的文化资源,值得大力弘扬和进行旅游开发。开发利用昭君旅游文化,是三峡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促进民族团结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需要,是建设鄂西旅游经济带和打造"大三峡旅游经济圈"的需要。在战略举措上,应有高起点、大手笔的规划,策划重大项目,创造旅游品牌;将昭君文化开发与旅游业有机结合起来,构建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文化产业链;以旅游文化理念为指导,加强昭君文化的全方位的深度开发等。通过旅游开发,让昭君文化走出三峡、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0.
三峡名人文化与旅游开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名人文化与旅游的关系十分密切。崇拜名人及文化审美是旅游者高层次重要的心理需求。三峡名人文化旅游资源既丰富多彩,又品位极高,旅游价值很大,非常值得深入挖掘和广泛开发利用。文章分析了名人文化与旅游的关系,论述了三峡名人文化的特点,提出了三峡名人文化旅游开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旅游形象是人们对旅游地的综合认识和总体评价,是可以操纵游客内心深处的东西。本文以旅游形象理论为指导,借鉴国内外经典案例经验,探讨宜昌旅游形象提炼的难点及现存的问题,通过归纳分析认为宜昌市旅游形象定位为“壮美三峡·大爱宜昌”,最后就宜昌市旅游营销提出了几点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2.
宜昌是举世闻名的三峡工程所在地,拥有世界著名的长江三峡风光,把宜昌"建成世界级城市"是宜昌城市建设的必然选择。本文结合宜昌打造城市精品的具体实践,从城市精神、城市特色、城市决策三个方面,提出建设宜昌精品城市的若干现实思考。  相似文献   

13.
论景区的旅游文化开发--以宜昌三峡车溪民俗旅游区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峡文化是长江三峡地区重要的有待开发的旅游资源。车溪民俗风景区突出三峡民间农耕文化,实行旅游与文化一体化开发,不仅形成和保持了景区持续竞争力,而且还成为抢救和保护三峡民间文化的基地,实现景区发展与文化传承的“双赢”效益。以旅游与文化一体化原理为指导,归纳总结得出景区旅游文化开发理念及方法。  相似文献   

14.
在三峡旅游地众多的文化类型中,三峡地区的巴文化是三峡文化发生与发展的根基。而处于三峡腹心地带的忠县,是古代巴文化发展、建树的历史重地,在古代巴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在三峡巴文化旅游开发中,应以忠县为主要根据地进行开发。  相似文献   

15.
(作者姓名后面括号内的数字自左至右的顺序为本刊期数、页码)三峡文化研究对三峡江南入蜀古道的有关认识…………………………杨华屈定富(1.5)夷陵古城变迁中的步阐垒考…………刘开美(1.13)渠县发现的巴族青铜铭文戈考析……钱玉趾(2.5)宜昌茶文化旅游开发研究…胡书玲曹诗图(  相似文献   

16.
"浪漫三峡风流宜昌"作为宜昌城市文化品牌的学理依据是,南骚原生带在宜昌,浪漫主义的源头在宜昌."屈宋"并提的整体效应,是历史赋予宜昌的一种高蹈的文化现象.自宋玉到欧阳修到苏轼到毛泽东,有关"风流"千古的不断被阐释,不断增值生辉的文化链,是宜昌人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内驱力,也是宜昌与世界接轨的形象大使和城市名片.其本质特征为灵性、超迈,丰富的想象力,卓绝的创造精神.文章还从文化反思与两难抉择的思考中,对"新理念新宜昌"作了若干论列与透析.  相似文献   

17.
长江三峡工程所在地、长江经济带和西部共同的重要增长极、“三峡经济区”的重要支撑点三项得天独厚的条件决定了宜昌“世界水电旅游城”的战略定位。最能代表世界水电旅游城文化基础的主要是四大系列文化品牌 :“世界之最”的水电文化品牌 ;独具特色的旅游文化品牌 ;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品牌 ;绚丽多彩的群众文化品牌。其中 ,水电文化品牌是主导品牌。  相似文献   

18.
三峡文化包括时间、空间、类别三个序列,三个序列交互作用,形成浩瀚庞杂的结构体系.三峡文化的旅游开发必须围绕三峡旅游区的总体旅游形象,在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三峡文化中挖掘素材,从历时和共时两个方面考虑时间序列文化资源的开发,从整体域面和局部域面两方面认识空间序列文化资源的开发,类型序列的文化资源的开发中应突出可以直接感知的"显性文化",通过外显、再现,激活文化资源,烘托文化氛围,开发多样化与精品化相结合的旅游产品,同时推动并维护三峡文化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9.
蒋杏的长篇小说《走进夏天》以三峡文化中心城市之一宜昌为背景,以国营企业改革解困为题材,真实展示了时代壮潮对三峡大地的猛烈冲击及其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揭示了僵化守旧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及其形成的社会政治与历史文化原因。  相似文献   

20.
湖北宜昌市问石山庄主人范波,原是船厂的一名普通工人。从1993年开始,他第一个将三峡奇石推向国际市场。16年来,他一直位列三峡奇石开发的榜首。他的奇石《情系大江》、《巴山夜雨》等摘得国家级石展金奖;在长江三峡大坝水力发电厂,一块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