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中华古籍遗产的概貌和古籍保护的严峻形势出发,根据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开展后全国古籍保护的新形势和新任务,阐述图书馆古籍保护工作的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古籍是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对高校历史学专业图书馆馆藏古籍进行多方位保护,无疑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因为,只有在保护古籍的基础上,才能谈及对古籍进行最大程度的开发与利用。但是,因为各种因素高校图书馆的古籍文献的管理与保护得不到充分重视。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阐述,分析与研究有关图书馆古籍管理的重点工作。要对图书馆古籍进行充分的挖掘和规范管理,就要对现代化技术和管理措施进行充分研究,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实施,实现保护和充分利用图书馆古籍的目的,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3.
当前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信息中心,是图书馆藏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图书馆古籍进行保护,提高古籍利用效率,充分利用古籍资源为读者提高质量服务。古籍是图书馆存在的物质基础,随着社会和生产力的提高,图书馆古籍在发展中逐步积累起来。  相似文献   

4.
边沙 《管理科学文摘》2010,(10):247-249
本文概述了古籍保护与修复工作的现状和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讲述了古籍保护与修复工作应该如何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政策,并以事例说明了古籍保护与修复工作的迫切性。积极培养具有高技能高素质的修复人员,加快古籍保护与修复工作的进度,全力推动古籍管理数字化的建设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李佳 《办公室业务》2022,(22):66-68
古籍具有不可再生性,保存和利用好古籍是每个图书馆应尽的责任与义务。乐山市图书馆作为区域公共图书馆,在古籍工作方面存在资金有限、藏书不够丰富等共性问题,亦有其个性特点。本文拟对乐山市图书馆古籍保存与利用现状进行探讨,提出应对措施,以为古籍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王洋 《管理科学文摘》2009,(31):277-277
避讳是我国古代特有的一种现象,它规定古时臣民对君主、历史上的君主和当朝尊者以及其他一些被尊重的人,不得直呼其名,须以其它方式避开。避讳这一习俗起源于周、定于秦、盛于唐宋、弛于元、复于清、废于民国。在中国两千多年历史中,避讳对于我国历史文化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平添了不少障碍。但只要对避讳加以深入研究和利用,发现其规律和掌握其特点,对于鉴定古籍版本的真伪、古籍的成书年代、成书地点等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介绍图书馆古籍数字化管理的概念以及古籍进行数字化管理的必要性的基础上,论述了如何进行古籍数字化管理及古籍数字化管理的相关技术。  相似文献   

8.
王小江 《管理科学文摘》2011,(24):139-139,145
古籍典藏中的置放问题对于古籍保存的作用不可小觑,理应属于古籍保护的一个重要方面。基于此,著者尝试以古籍开本形制与古籍置放的关系这一角度来谈谈古籍保护的利弊。  相似文献   

9.
医史文献是晋升中医境界的入门学问,其研究范畴主要是古籍。医史侧重于从时间维度来认识古籍内容的纵向传承演变脉络与规律,文献则注重从空间维度来认识古籍内容的横向时代价值。欲求古籍内容的科学诠释,应当从医史与文献两个维度进行研究。医史文献在中医学术的发展过程中,始终起着承前启后的载道作用;从研习中医的角度而言,医史文献学也始终具有登堂入室的传道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从我国古籍流失海外及国外收藏状况,日本国会图书馆、双红堂文库全文影像资料库、汉籍善本影像数据库和早稻田大学图书馆等机构收藏的我国古籍文献资源方面,对日本收藏的我国古籍数字化开放获取文献资源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古籍是一种特殊文献,历来被视为文物保护的重点,除了古籍文献的保护编目、整理等日常基础工作之外,对于古籍文献采集管理,似乎还没有引起有关人员足够的重视,本文重点说明了古籍采集、分类及文物的保护与保养。  相似文献   

12.
在中华文明的传承发展中,古籍作为一种不可或缺的载体,典籍不仅数量庞大,而且形式非常多样化,如甲骨文、金文、帛书、陶文等,其中纸质的常规古籍占据最大的比重。本文基于当前"互联网+"时代背景,通过分析古籍保护的现状,然后提出一些个人对古籍保护的见解与思考。  相似文献   

13.
张化  苏采青 《领导文萃》2012,(15):70-73
"大字本"古籍是1972年10月至1975年6月,按毛泽东的要求校点注释的古代历史文献。晚年毛泽东在特殊政治背景下健康情况不佳和心境不宁,选读了大批古典辞赋诗词,以寄托自己的感情。  相似文献   

14.
资讯     
《决策》2011,(11)
传承历史,再铸辉煌——安徽博物院简介安徽省博物馆建成于1956年,是新中国兴建的首批大型综合性博物馆之一,是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国家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陈毅、江泽民等先后来馆视察。毛泽东同志在此对新中国博物馆  相似文献   

15.
千山 《领导文萃》2009,(8):86-90
中国人似乎十分喜欢阅读历史古籍,这大约与中国持久的文明形态有关系,人们以一种长久不变的思维方式,支撑着一种长久不变的大局的合法性存在,鉴于这种过于漫长的“不变”,读历史似乎可以“镜鉴”未来。  相似文献   

16.
以古籍阅览为例,结合古籍阅览与保护工作中的具体事例,为古籍的阅览与保护工作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结合在图书馆普通古籍书库管理工作中的一些体会,谈一下古籍书库的管理及利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曹大臣 《决策》2001,(4):56
观中国历史上统一的封建王朝,除秦、隋历时甚短外,汉、唐、宋、明、清各朝均有二、三百年的历史,这些王朝到了中后期,权力分配、典章制度乃至思维习惯都已定型,欲打破常规.进行革新,不触动既得利益集团的根本利益是绝对不可能的.改革,只有冲破重重阻力,方能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9.
城市文化是城市存在的灵魂,是形成城市个性的基础。但是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历史文化却受到洋文化的强烈冲击,具有本土特色的中国文化逐渐被毁,中国古老的城市已失去个性。我们具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底蕴,只有充分发挥城市的本土文化,保护传统的历史文化才不致使我们的城市失去历史的真实性,在激烈的城市竞争中我们才会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20.
高中新课程改革在重庆全面展开已近两年,对广大资深教师来说,要改变传统模式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两年的改革已使多数教师认识到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教学改革的洪流已不可阻挡.历史新课改的实现,主要依赖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因此,高中历史教学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可操作性的、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作为一名一线历史教师,我积极投入到这场新课改运动当中去,认真学习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深入研究历史新课改的基本精神与新理念,积极探索新课改下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力争改变“一言堂”的做法,做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先学后教.本文从预习质疑,规范的课堂教学模式等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