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一、我国离婚过错损害赔偿制度的含义与建立 我国现行的婚姻法是1980年9月1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根据2001年4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决定》修正后颁布的,其中在第四章离婚中增加了关于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规定,具体条文是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一)重婚的;(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三)实施家庭暴力的;(  相似文献   

2.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是保护夫妻中无过错方的利益,惩罚过错方的制度,该项制度的创立具有深远的意义,获得了国内外高度赞扬.但由于很多规定过于简单化抽象化,在司法实践中难以操作.这需要我们努力改变当下尴尬的局面.  相似文献   

3.
王明泉 《经营管理者》2011,(6X):264-264
我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离婚损害赔偿没有探讨,更不用说在法律条文中具体规定了。离婚损害赔偿制度自2001年新婚姻法确立以来,成为学界争论的话题。其中,离婚损害赔偿责任主体、适用情形、请求权主体、归责原则等成为争论的热点。离婚损害赔偿责任主体应扩大到"第三者";适用情形应当不限于婚姻法第46条规定四个条件;请求权主体在一定条件下应扩大至其他家庭成员;归责原则的适用方面,应当在实行过错相抵原则的前提下,增加过错推定原则。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司法解释三增加了很多新的内容,但对于离婚损害赔偿问题却没有新的规定。离婚损害赔偿是一个值得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离婚损害赔偿是一种权利救济制度,通过夫妻中无过错一方对被害方的婚姻权利的救济,以达到维护婚姻家庭的平等、健康和稳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从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概念、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存在的缺陷、完善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几点建议等几个方面展开论述,力求通过本文来提高人们对此问题的理解与关注。  相似文献   

5.
我国在2001年的新《婚姻法》中确立了离婚过错损害赔偿制度。它作为一种权利救济制度,旨在保护离婚时婚姻关系中无过错方的合法权益。因夫妻一方的过错行为导致婚姻关系破裂而引起离婚,过错方应向无过错方承担损害赔偿的民事责任。本文通过对离婚过错损害赔偿制度的概念与现实意义、构成要件、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等方面着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王公 《经营管理者》2011,(1X):272-272
我国1980年的《婚姻法》并没有对离婚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人提供明确、有效的救济途径,侵权人也未得到应有的惩戒。2001年4月28日颁布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以下称新《婚姻法》),则规定了离婚损害赔偿制度,被认为是开创离婚精神损害赔偿的先河。随着人们认识的提高和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我国离婚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将更好地保护婚姻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更好地体现公平与公正。  相似文献   

7.
廖燕 《经营管理者》2009,(21):272-272
新婚姻法规定了离婚损害赔偿制度,作为一个重要的救助措施,离婚损害赔偿包括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对于精神损害赔偿,实践中往往较难把握,它是指配偶一方违法侵害配偶他方合法权益而导致婚姻关系破裂,从而使另一方配偶受到精神利益损害和精神创伤时应承担的民事责任。本文仅从适用范围、立法意义、构成要件和赔偿主体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以期引起大家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9.
我国现行婚姻法规定了离婚时的补偿制度、离婚时的经济帮助和离婚损害赔偿,这三项制度共同构成了我国离婚救济制度。离婚经济补偿制度是为了维护夫妻双方离婚后经济利益的平衡而创设,其目的在于保护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为家庭做出较多贡献的一方的利益,实现法律和夫妻关系安排上的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0.
离婚扶助制度是指法律为离婚过程中为经济困难的一方提供帮助的方式, 目的在于在保障离婚自由的同时保障弱者利益。我国离婚扶助存在着诸多的缺陷和不足,完善现行离婚扶助制度,在和谐社会秩序构建中意义重大。构建适当的离婚扶养制度能确保因离婚而遭受损失或离婚后将面临生活压力的弱势一方得到相应的救济,以平衡其利益, 能尽可能减少离婚事件给当事人的生活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并约束另一方离婚的行为, 达到我国婚姻立法的“保障离婚自由”与“反对轻率离婚”的一种衡平。  相似文献   

11.
国家赔偿法的出台结束了国家侵权可以豁免的历史,但国家侵权造成的精神损害赔偿并未纳入到国家赔偿法中,这对保护处于弱势地位的相对人合法权益相当不利.我们应当从扩大责任承担形式、扩大赔偿范围、确定赔偿数额、确定归责原则等方面对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加以完善,并修改《国家赔偿法〉,将精神损害赔偿纳入到国家赔偿范围内,以期达到国家与相对人利益之平衡.  相似文献   

12.
现行法律体系中民事实体法规定了精神赔偿,而《刑事诉讼法》又否定了精神赔偿.司法实践中存在民事实体法与刑事程序法的矛盾,不利于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损害司法公正,也有违立法的初衷.因此,本文从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现状出发,分析立法规定,合理借鉴英美法和大陆法两大法系相关法律,提出构建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意见  相似文献   

13.
《保险法》中规定的损害赔偿制度的立法目的在于对损失进行赔偿,从而实现经济平衡和生活安宁。我国《保险法》第55条对保险损害赔偿制度进行了法律上的确认,但并未构建出损害赔偿原则的整体制度体系。本文旨在阐释该原则的适用范围及其在保险代位求偿权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自己的精神权利。关于精神损害赔偿是否应该纳入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范围已经成为理论界关注的一个焦点。本文分析了刑事附带精神损害赔偿在我国法律中缺失的原因以及弊端,并阐述了确立附带精神损害赔偿民事诉讼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旅游合同性质及其履行的特殊性决定了时间的重要性,应当支持旅游者在无益旅游中的时间浪费损害赔偿请求权。德国和我国台湾地区不仅立法确立了时间浪费损害赔偿制度,而且在司法实践中具体肯定了时间浪费损害赔偿制度。在我国旅游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建构我国时间浪费损害赔偿制度实属必要。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人思想渐趋活跃,婚恋习俗日益开明,公民的婚姻自主权得到了较为充分的法律保障。然而,过度的离婚自由也造成了婚姻稳定性的快速下滑,严重影响了社会的整体效率。该文从法律经济学的角度探讨离婚自由及其限制,并相应提出改进离婚条件及其配套制度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权观念的进步,精神损害赔偿制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我国现行立法对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规定却不完善,理论界也存在很大争议。本文着眼于完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逐一分析了精神损害赔偿的概念、功能,并就我国民法精神损害赔偿适用范围的有关规定提出了一些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我国行政离婚制度的概述入手,就我国目前行政离婚制度的几个方面不足作一探讨,随后,就我国行政离婚制度的完善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闫川 《决策与信息》2008,(12):81-81
本文根据我国精神损害赔偿的立法现状,结合实际案例,对我国现行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在界定范围和赔偿标准进行评析,并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提出一些个人观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田锐 《决策探索》2001,(7):26-27
随着依法治国观念的深人人心,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人们使用法律武器进行自我保护的维权意识有了很大提高,并且已经上升到一个较高的层次.不但几毛钱的官司屡见报端,而且要求精神损害赔偿的案例也比比皆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