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冷链物流服务引起了广泛的重视,日益增长的冷链货运量对我国冷链物流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为充分发挥铁路冷链运输能力,提升我国铁路冷链运输水平,文章从阐述我国铁路冷链物流现状,分析铁路冷链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出发,借鉴国内外冷链发展经验,提出创新铁路冷链运输设备、优化运输组织模式等铁路冷链物流发展策略,为实现铁路冷链货运量增长及铁路冷链物流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张夏然 《经营管理者》2013,(28):158-158
通过调查,提出中原经济区冷链物流发展模式中存在的问题,集合区域物流发展的具体环境和实际情况提出建立中原经济区冷链物流核心区,建立贯穿东西的果蔬类冷链物流带,发展茶叶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建立山药冷链配送中心,加快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等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鲜食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这给冷链物流带来了挑战,我国冷链物流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食品安全问题屡见不鲜,人们对食品的新鲜度和安全度有更高的要求,在这种状况下,必须发展好冷链物流。本文从我国冷链物流的现状和特点出发,分析了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冷链物流的运作设施设备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冷链物流行业的混乱,缺乏行业标准、冷链物流运作节点模式落后,运输环节过多。鉴于此,本文提出了我国的冷链物流行业应进行整合,国家投入资本进行硬件的投资,制定物流的相关标准,改变运输节点模式,减少运输环节,施行销售商到生产商直接进货的模式等策略,并作出了详细的阐述,仅为我国的冷链物流业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对冷链物流技术进行了概述,分析了顺丰优选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指出了顺丰优选冷链物流的优势,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顺丰优选冷链物流完善策略。顺丰优选主要负责经营与配送水果、酒、进口食品等生鲜食品。冷链物流工程庞大,生鲜食品的时效性向冷链物流的各个环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顺丰冷链物流运作难度很大,但发展空间广阔。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介绍农产品冷链物流概念和特点的前提下,分析了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明确了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针对性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6.
食品冷链物流是保障水果蔬菜等食品新鲜可口的重要途径,并且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食品质量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必须要提高食品冷链物流的发展水平,并加强对食品冷链物流的重视,才能有效地发挥冷链物流的作用和价值。但是,由于冷链物流是一个比较系统的工作项目,且对各项技术和指标的要求非常高。所以,我国目前的食品冷链物流发展面临着技术、管理等各方面的问题。本文主要通过对食品冷链物流进行简要分析,探讨其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及有效地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7.
冷链物流的发展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介绍了冷链物流的相关概念,通过分析贵阳市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找出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可行性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8.
美国的冷链物流业发展历史悠久,而中国的冷链物流业才刚刚起步,为加快冷链物流的健康发展,有必要借鉴美国冷链物流发展的成功经验,为提升中国冷链流通体系建设探寻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当前铁路建设事业之中,铁路冷链物流运输技术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核心技术,对于今后的事业建设及长远性发展均有着重大的意义。文章将针对这一方面的内容展开论述,详细的分析现代化铁路冷链物流运输技术和相关事业的发展现状,溶蚀对铁路冷链物流的形势以及其所处的工作地位等进行探讨,结合当前形势对今后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提出了相应改进对策建议,旨在不断促进铁路冷链物流的改进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曹前锋 《经营管理者》2013,(30):163-163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冷链物流发展水平较低。近期国家制定规划,大力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其中,冷链物流信息化建设是重要建设内容之一。基于冷链物流温度监控的重要性,文章提出在冷链物流活动管理中,建立以RFID为检测手段,以互联网、3G通信技术为纽带,以ERP、云计算技术为核心的信息管理模式的构想。  相似文献   

11.
吴遄 《管理科学文摘》2012,(11):209-209
在我国,冷链物流可以说是一个比较新兴的物流产业模式,其发展还面临着诸多困境,而将冷链物流应用到医疗行业也是一个比较新颖的话题。探索在医疗行业进行冷链物流管理的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农产品冷链物流是一种特殊的物流存在,主要是为了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和鲜活,对肉类、水产品和果蔬等生鲜农产品在低温状态下运输。我国的农产品冷链物流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当时主要是对国内肉食产品的对外输出。1982年,国家《食品卫生法》正式出台,推动了我国的冷链物流业的发展。随着30多年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已初具规模,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起步阶段。据相关资料报道,我国每年大约有9亿吨新鲜农产品进人市场流通,其中约90%的肉类、95%的水果与蔬菜、80%的水产品没有进入冷链物流系统,在常温状态下流通。由此造成的损失难以估计。本文从简少农产品损失、增加农民收入着眼,从分析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着手,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们生活品质的改善,农产品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农产品冷链物流的重要性正不断被人们认识和认可。接下来本文借助控股子公司的农产品冷链物流项目,对产品冷链物流项目的全过程进行简单的分析与探讨,并对项目建成后运营公司的运营准备及运营达产保障措施进行了浅显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山东是农业大省,农产品物流量大但发展缓慢,与农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农产品物流主体发展乏力,市场整合能力不足,冷链物流尚未形成,因此需要建立创新型的集约化和产业化的农产品物流组织,营造农产品物流健康、持续发展的制度环境,大力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  相似文献   

15.
针对生鲜农产品跨境贸易模式选择以及保鲜问题,本文在考虑冷链物流服务的基础上,基于FOB、CIF和DAP三种贸易模式分别构建了生鲜农产品供应链Stackelberg博弈模型。研究表明:不管冷链物流服务价格为外生参数还是内生变量,供应商、分销商以及第三方物流商在FOB、CIF以及DAP贸易模式下都存在唯一最优的均衡策略;当冷链物流服务价格为外生参数时,不存在严格占优的贸易模式使供应商、分销商和第三方物流商的利润同时达到最大;但当冷链服务价格为内生变量时,存在帕累托改善区间,使得DAP贸易模式严格优于FOB和CIF贸易模式,且此时DAP贸易模式下的冷链物流服务水平也高于FOB和CIF贸易模式下的冷链物流服务水平。数值分析不仅验证了理论模型性质,而且还进一步显示,随着冷链物流生产力水平的提升,冷链物流服务水平随之提高,同时给供应链各方带来了更多的利润。本文的研究能够为生鲜农产品供应链跨境贸易模式的选择以及冷链物流服务水平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在“互联网+农业”发展战略背景下,农产品供应链受到了企业的密切关注。2013年,我国冷链食品潜在物流总额同比增长了14.8%,其中蔬菜总额最大。因此,了解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探索农产品的供销模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农产品冷链物流需升级,供销模式仍在探索笔者在关于“宁波居民购买农产品的消费习惯调查”的问卷调研中,从购买农产品的渠道选择和影响因素两个角度展开。调查以宁波市民为对象,于2014年11  相似文献   

17.
针对食品冷冻、冷藏的冷链物流是一种特殊物流,食品安全和品质是其首要目标,同时还要考虑到及时性、运营成本等属性,所以冷链物流采购要考虑的是一个多目标问题.为采用招投标制度构建高效现代的物流采购市场,设计专门的招投标规则来对相应的物流供应商进行遴选有着非常的必要性.本文将多目标置于采购方的评分函数中,通过设计第一评分密封招投标规则来突破只对价格的考虑,对推动冷链流的高效采购和行业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的经济迅猛发展,国内人民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尤其是针对海南鲜活农产品的需求量大幅增加。本文介绍了海南果蔬冷链的发展现状,通过分析指出海南在农产品冷链物流存在的不足和主要问题,并提出改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农产品流通连接着农业的生产端和广大群众的消费端,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对农产品流通的规模和效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更是保障农民增收、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对2016—2020年河南省农产品流通方面的相关数据进行整理,采用DEA分析方法,对河南省农产品流通效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16—2020年间河南省农产品流通综合技术效率尚未达到最优,具体受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两个方面的限制。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强化农产品基础设施支撑、培育壮大农产品流通市场主体、加快补齐冷链技术短板、创新现代农产品流通模式、培养物流专业人才等具体举措,打通农产品流通的“神经末梢”,实现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高效输送。  相似文献   

20.
冷链物流企业,是对冷藏冷冻类商品进行运输保管的特殊物流企业,要求保障商品在从贮藏、运输到消费前各个流通环节中,始终保持在规定的低温环境下,完成物流过程。冷链物流企业运输保管的商品一般有蔬菜、水果、肉、禽、蛋、水产品、花卉、速冻面食、包装熟食、快餐原料、冰淇淋和奶制品等初级农产品和加工食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