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李沂滨 《办公室业务》2012,(17):168-169
社会保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社会救助作为社会保障中的最后防线,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首要工作内容。在全面建城乡救助体系的过程中,形成了很多数据资料与文件,采取怎样的措施加强对这些文件资料的管理是档案工作人员需要研究的问题。本文将从民政社会救助档案的角度出发,对民政社会救助档案的原则与管理体制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黑龙江省残疾人社会救助机制为研究对象,旨在以社会保障学的学科视角,通过文献法、调查法的方法,力图为优化黑龙江省残疾人社会救助机制提供参照。本文认为黑龙江省残疾人社会救助机制存在诸多问题,造成了一系列负面影响,可通过推动管理机制由分散管理向归口管理转变、加强对残疾特困弱势群体社会救助工作的信息网络建设、明确各机构在残疾人救助事业中的地位加以解决,从而进一步优化黑龙江省残疾人社会救助机制。  相似文献   

3.
于涛  孙玲 《办公室业务》2013,(19):105-106
社会救助属于社会保障体系中最后的一道防线,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工作。在全面建设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的进程中,产生了海量的文件档案,怎么规范管理这些文件档案,让其为民生事业服务,是当前档案工作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根据《关于加强民生档案工作的意见》中的具体要求,社会救助档案是民生档案的工作,必须构建对应的管理措施。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在文中讨论关于民政社会救助档案管理的问题,从而提出制定社会救助档案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陈永兵 《经营管理者》2011,(11):159-160
农民工是一个规模很大的弱势群体,由于缺乏相应的法律保障,使其社会保障工作难以强制性执行,造成了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益的受损。加快立法,建立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把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障范畴是我国社会结构转型的需要,它兼顾了公平与效率,也是国家实现长治久安、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5.
汪华 《决策与信息》2008,(12):71-71
本文从民族地区特殊的区情出发,分析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构建的特性,指出其保障方式不但有别于城市的社会保障、发达农村的社会保障,甚至有别于一般农村的社会保障。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制度为内容的保障体系是民族地区基于经济现实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6.
社会救助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保障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保证社会安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英国是世界上最早通过立法建立社会救助制度的国家,从16世纪发展至今,英国构建了一个极为庞大的社会救助体系,形成了救助制度中的"英国典范",英国的社会救助制度对我国具有比较大的借鉴意义。本文试图通过比较英国与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差异,分析英国社会救助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失地农民是一个介于城镇和农村二元保障体系间的弱势群体,对这一群体的保障,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大局,对建立和谐社会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现状入手,分析现实中存在的,对我国失地农民保障的路径做出思考和选择,以完善我国失地农民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8.
社会救助的主体是多元化的,政府作为主体之一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社会救助体现了浓厚的人道主义思想,是社会保障的最后一道防护线和安全网。社会救助是国家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对因自然灾害或其他经济、社会原因而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社会成员给予救助,以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的制度。  相似文献   

9.
弱势群体的权益保护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文明与否的重要指标.而离婚妇女正是一个具有一定特殊性的群体,其相关权益应该得到更为充分的保护.随着我国法治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离婚妇女合法权益保障体系也已基本建立起来并逐步得到完善.但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衡,各个地区、不同群体的社会观念和法律意识存在差异,而社会保障制度和相关的配套措施还不够完善和到位,因此离婚妇女相关权益的保障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10.
社会救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社会救助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并在运行实施中解决了诸多社会问题,但随着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在原有体制弊端的基础上又面临着新挑战,社会救助体系急需进一步完善才能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此本文提出了社会救助体系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及面临的新挑战,并从政治、社会、救助对象各个角度出发提出完善社会救助的建议,使社会救助制度在应对经济社会风险和保障基本民生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对地震灾害弱势群体的脆弱性、政府与企业在地震灾害弱势群体精准救援工作中的不足,以及应急志愿者组织参与地震灾害弱势群体救助的优势等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应急志愿者在地震灾害弱势群体精准救援工作中的角色进行分析。然后,运用PEST分析方法对应急志愿者在地震灾害弱势群体精准救援工作中的宏观环境进行分析,提炼我国应急志愿者在地震灾害弱势群体精准救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应急志愿者在地震灾害弱势群体精准救援工作提出合理化策略。研究表明,该项研究有助于丰富我国应急志愿者在地震灾害弱势群体精准救援理论体系,也有助于灾害弱势群体救助实际工作。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典型人群——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实地调研内容作为重要参考,深入了解并分析社会弱势群体当前生存现状及救助现状,透过多中心治理视角,构建国家和社会多个主体的协同救助模式。  相似文献   

13.
一个乡镇民政所长,在中国行政级别上是排不上品级的"小芝麻官",可他履行的职责却是"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性解愁"的大事;小小"芝麻官"的工作关系到"民生问题",关系到让农村弱势群体,特别是农村五保老人能否体现到党和政府的关爱、温暖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天事";一位乡镇民政所长干好了事关"大事"、"天事"的一份工作,那么他在自己的工作对象心目中就是"党和政府",就是"市长、县长".记者所记述的就是这样一位民政所长,被一方干群誉为农村五保供养天地"顶梁柱"的漯河市郾城区孟庙镇民政所所长王栋梁.  相似文献   

14.
在近期开展的“送温暖”活动中,上海市民政、劳动保障等相关政府部门在向帮扶对象提供援助、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还把向他们告知相关政策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政策告知,成了今年上海“送温暖”活动的一个新看点。  相似文献   

15.
弱势群体是相对于强势群体而言的,任何一个国家和社会中都存在着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弱势群体一般在获得和支配社会资源时处于弱势地位.教育中的弱势群体与一般意义上的弱势群体有所不同.它是指由于某些障碍或缺乏经济、政治和社会机会而不能平等享有教育机会或优质教育资源的人群.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都存在有教育弱势群体,教育弱势群体中既有成人也有儿童,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农村教育中的学生弱势群体.具体包括:贫困家庭学生、女童和留守儿童.很多儿童集上述各种弱势状况于一身,急切需要政府和社会的救助.  相似文献   

16.
谢彧 《经营管理者》2013,(14):67-67
随着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步伐的加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呈现快速发展的景象,而对于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问题,国家也给予了相当的重视。而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权利保障状态,无疑是衡量一个国家人权保护水平的重要标志。而当下在建设政治文明、实行民主法制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同时,对于弱势群体基本权利的保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必须多管齐下,切实做到保障弱势群体的利益。  相似文献   

17.
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一项重要的社会救助制度。但是近年来,有劳动能力的无业或者失业人员却成为了低保对象的主体,本文通过研究,认为对低保对象的救助要有度的要求,过度的保障反而会导致失业增多现象。不仅不利于低保群体的可持续发展,还会挤占国家的救助资源。所以,政府制定政策应该从直接享受救助性保障转向工作义务换取救助性保障。  相似文献   

18.
当前,由于新疆地区的农村弱势群体数量较大,文化素质较低,社会发展的机会有限,其农村弱势群体社会救助存在一些问题和漏洞。本文将通过目前新疆弱势群体社会救助的现状及主要问题分析,从三方面提出新疆农村弱势群体社会救助体系建构的模式选择建议:以农村五保户供养制度和特困户救济补助为基础的城乡统筹农村社会救助综合体系;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主流方向,兼顾个体贫困的发展型救助体系;以农村医疗救助制度为切入点,以提升生活质量改善为目的的福利体系。  相似文献   

19.
对城市中弱势群体的关注从来都是舆论的焦点和政策的重点。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作为我国城市社会救助体系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对于保障城市低收入人口的最基本生活水平,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进行和社会的和谐稳定起到了突出作用。然而,除了在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执行和落实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外,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本身也存在着对其政策对象的制度性社会排斥。本文将列举其中的主要要点进行分析,探索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合理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20.
民政档案记载着救灾救济、救助、低保、社团、优抚、社区、地名、勘界、军供等专门档案,记述和反映民政工作的各个历史时期社会保障中形成的具有利用价值的纸质和电子文件材料.其中有许多内容是秘密的.国家秘密是关系到国家安危的大事.但档案综合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供利用.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国提出了开放档案信息资源,为领导决策、为民政服务的中心工作,特别是为全社会服务这一理念,这就必然涉及到民政档案的保密问题.如何正确处理档案提供利用与保密的关系,对民政档案事业健康有序的发展至关重要.下面就相关问题与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