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网络群体性事件呈明显上升趋势,且从发生的诸多重大网络群体性事件来看,网络往往是导致事件扩大化的直接推手并推动其朝着恶性化方向发展,如果处置不当,很可能形成现实社会中的群体性事件,给政府的公信力和社会稳定带来冲击。如何对网络群体性事件进行治理,将是网络时代政府管理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对新时期政府危机管理能力提出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2.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作为社会矛盾或社会利益冲突的一种反映形式的网络群体性事件也愈来愈频繁。从社会燃烧理论的视角,分析网络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演化机理,从社会燃烧物质(社会矛盾)、社会助燃剂(社会舆论)、社会点火温度(突发性事件)三个方面,提出解决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3.
一、引言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和人们利益诉求的日趋多元化,人们特别是广大网民越来越多地通过网络发表评论、表达诉求、寻求声援乃至组织行动,这对社会的和谐发展和稳定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以Web数据挖掘为工具、以网络舆情为视角来探究社会群体性事件的发生、预防对增强社会群体性事件的预警和应急能力都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二、网络舆情的概念舆情是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的民众对社会现实的主观反映,是群体性的思想、心理、情绪、意见和要求的综合表现。随着网络作为“第四媒体”的出现,网络传播为网民发表意见提供了一个“公共空间”,网民根据自己对社会现象的理解,可以在网上自主发表对社会事件的看法。在网络上,当越来越  相似文献   

4.
对群体性事件产生与演化规律的研究已经成为社会管理的重要主题,而发展迅速的计算社会学方法为深入研究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考察群体性事件的部分案例,可以发现个体对政府的信任程度、个体利益诉求渠道和社会普遍情绪这些内生性因素构成了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整体环境要素,这些内生性因素的存在和组合达到一定水平,就构成了群体性事件发生的重要条件,而在这些宏观条件下,个体之间通过社会网络产生的关联和相互作用对群体事件的产生与演化也有重要影响。通过基于社会网络的计算社会学模型的模拟检验,本文对群体性事件的产生与演化进行了计算分析,讨论了整体环境和个体关联的各要素的作用,获得了部分内生性因素在其他条件既定时引发群体性事件的临界值。研究工作为进一步研究群体性事件的演化与形成机制提供了必要的模型基础。  相似文献   

5.
王松德 《决策探索》2013,(20):36-37
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各种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各种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以及自然灾害等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给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带来深刻影响,导致突发性危机事件的发生概率较高。因此,如何提高领导干部应急管理能力,预防和处置突发危机事件,维护社会公共秩序,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已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重大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我国群体性事件的数量不断攀升,极大地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本文应用"情景-次级情景-对象-要素"模型对各类群体性事件案例进行分解,提取相关的影响因素,构建多维情景空间模型,并提出了用于群体性事件预测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阐述了其基本原理,然后结合实例说明了其应用。通过根据多维情景空间模型对群体性事件案例进行编码形成的数据样本集,来训练该预测模型,并用AUC值评估其有效性。最后分析了不同影响因素在群体性事件预测中的作用以及应急管理主体的应对方向。  相似文献   

7.
张红阳 《决策探索》2014,(10):55-56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群体性事件已经不仅仅发生在现实世界中,以网络为载体的群体性事件接踵发生,而且形成了网络与现实交替影响、相互放大的特点,受到了社会多方面的密切关注。在网络群体性事件中,各种信息借助网络快速传播,对现实中的事件起到推波助澜作用,增加了处理难度。这些频繁发生的网络群体性事件给党和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也给高校管理工作增加了新的难度。  相似文献   

8.
我国日益开放的社会环境为各种文化的进入创造了有利条件,在校学生除了能够接受到我国正规文化的教育外,通过电影、书籍、网络等方式还能接触到各式西方文化以及社会其他文化。这些文化当中有精华也有糟粕,学生没有教师的正确引导,加之年少气盛,很容易被不良文化和社会风气所侵蚀,因而学生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学生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不但破换了学校的教学环境,严重的甚至引起社会动荡不安,带来的恶劣影响不可小视。本文对学生群体性事件的预警和干预机制做出研究,希望能够减少并及时应对该类事件的发生,保障学校和社会的安定。  相似文献   

9.
韩慧慧 《经营管理者》2013,(1X):293-294
构建高校群体性事件应急管理体制首先必须明确这一体制的基本特征和构建的基本原则。高校群体性事件应急管理体制的特征包括:应急管理组织的集权化、应急管理人员职责的双重性等;构建的基本原则包括:应急活动的统一指挥、综合协调;应急管理的分类实施、分级负责。高校群体性事件应急管理体制的核心内容是应急管理机构的构建。构建这一应急管理机构需要明确其特征及构建原则。其特征主要是:应急管理机构主导性、应急管理机构行为的约束性、应急管理内部机构之间的协作性;其构建原则主要有:应急管理系统整体性原则,应急管理机构的集权化原则,应急管理机构常设原则等。  相似文献   

10.
杜芸 《经营管理者》2013,(29):267-267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民人数的集聚膨胀,网络舆情在基层政府应对群体性事件中的作用越发明显,完善的网络舆情引导机制有助于政府有效的引导事态发展。本文对当前基层政府应对群体性事件中的网络引导情况进行了分析,指出基层政府在应对群体性事件时存在理念偏差、信息公开不健全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层政府应转变社会管理理念,建立完善的信息公开制度,畅通群众舆情表达机制等网络舆情引导策略,以提高基层政府在应对群体性事件的网络舆情引导能力和社会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1.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关键阶段,也正是社会矛盾及冲突的多发期,油经济发展和体质转型导致的群体性事件不断增多,如何做到合理、有效的消解群体性事件,协调好各类社会矛盾与冲突,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的稳定与健康发展,本文即从分析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原因入手,拟对此类事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医患冲突问题成为当前社会热点问题之一。医患群体性事件当事者的社会网络结构呈现出越级上访、参与者个体的异质性、存在转移支付和动态递减的连接成本等复杂特征。在经典的社会网络JW模型上考虑上述社会网络特征,构建了修正的RJW(Revised Jackson-Wolinsky Model)社会网络模型。运用穷举搜索法,研究了医患冲突社会网络结构的稳定性和效率。结合南平医闹事件的案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直接连接成本和连接收益较低时,星形社会网络稳定且高效;随着连接收益的上升,同时满足稳定性和有效的社会网络结构呈现出多种间接连接形态。该社会网络连接模型揭示了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越位”、“越权”现象的产生条件:其关键因素是连接收益和连接成本的权衡。  相似文献   

13.
我国已进入国际公认的社会矛盾敏感期,巨大而深刻的社会经济变革,导致了利益格局的急剧变化和价值观念的深刻变迁。本文以我国近年来发生的一些重大的群体性事件为研究对象,挖掘近些年来我国群体性事件频发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可行的防范对策,对正确处理群体性事件,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课题背景:乌坎事件发生后。广东省委副书记朱明国率省委工作组深入群众,变危机为转机。为社会应急管理提供一种模式和样本。此次什邡事件,德阳市委常委、副市长左正“空降”什邡兼任市委第一书记。应对群体性和群众性事件,撤职、免职县市一把手已经不再成为首选,这或许是一种更积极的模式。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群体性事件频发高发,且呈现出新特点和新形式,成为影响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突出问题。本文分析了群体性事件发生的特征和原因,提出了正确处理群体性事件的对策,以有效的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建设更加和谐的社会。  相似文献   

16.
刘波 《管理科学文摘》2014,(17):174-175
本文对于群体性事件的定义进行了阐释,介绍了我国近几年社会群体性事件的现状,分析了其发生的深刻原因和背景,重点提供了一些有效应对群体性事件的建议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的群体性事件接连发生,涉及面越来越广,而且暴力对抗程度明显增强。群体性事件已经成为影响当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也成为考验政府执政能力的关键指标,正确认识和处理突发性群体性事件,对于确保社会平稳运行、减少社会损失,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近两年的危机事件中,几乎每一个危机事件的爆发、传播、深化都与微博息息相关。研究发现,微博时代的危机信息传播存在于特殊的人际网络中,这种网络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网络。本文从危机信息传播的社会机理出发,分析微博中的危机信息内容构成和传播机制,运用应急管理相关理论,对微博时代的危机信息传播处置机制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面临社会矛盾凸显与公民权利意识日渐觉醒的双重交织,引发了越来越多的群体性事件,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最突出问题。近几年,群体性事件发展态势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突出地表现在:参加主体从单一走向多元化,表达方式从无组织走向组织化、平和化、法律化,表达平台是现实与虚拟交融,表达诉求交叉化。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对群体性事件的有效治理,那就是治理理念应该从"管制思维"走向"法治思维",治理重点要从"应急处理"走向"常态管理",治理模式要从"政府包揽"走向"社会共治",治理桥梁要从"封闭媒体"走向"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群体性事件频繁发生,规模不断扩大,表现形式呈现多样化,手段方式趋于激烈,造成的后果和影响日益严重,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突出问题。正确认识和分析引发群体性事件的主要成因,从而积极预防和有效应对群体性事件已成为我国面临的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