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目前正处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公共危机的频发直接影响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政府作为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和公共事务的管理者,NGO作为代表公民意志的社会公益性组织,在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过程中能够协助政府调动分散社会力量,快速有效地应对危机,充分发挥"第三种力量"的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分析NGO参与的困境,提出完善NGO在参与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对策,提高公共危机的治理能力,使其更高效地应对公共危机。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正处于公共危机的高发时期,而传统的以政府为单一主体、自上而下的公共危机管理模式存在着许多缺陷,仅依靠政府的力量很难快速?高效地应对各种危机事件?非营利组织作为危机应对网络的主体之一,凭借自身独特的优势,在公共危机应对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目前我国的非营利组织自身和外部环境的原因,在参与危机管理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困境,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能.因此,可以通过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和优化外部环境这两方面来保证非营利组织的作用得以充分的发挥,最终使得非营利组织能与政府组织和其他社会力量通力合作,确保危机的顺利解决.  相似文献   

3.
公共危机对社会稳定构成最直接的威胁,应对这些公共危机事件不仅需要政府的力量,更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如果在公共危机发生时,不注重依靠社会的力量,就不能有效地防范和控制公共危机的发生,或是及时摆脱危机所带来的困境,那么,国家将失去社会发展目标实现的基础条件。本文从不同社会参与主体阐述对公共危机管理的作用,并对公共危机管理中的社会参与提出了一些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4.
做好公共危机的防范、预测与监控,提升政府、社会、公民应对化解公共危机的管理能力和水平,是政府必须承担的公共管理职责。本文重点概括归纳出当前我国社会公共危机的现象与特征,并就政府管理过程中危机意识、治理能力、信息沟通、社会危机教育等方面的问题及不足进行了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2008年1月我国大部分地区普降大雪,南方多个城市引发暴雪危机严重影响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主要涉及到交通运输、煤电供给、邮电通讯等方面,对此国家有关部门及时采取有力措施应对危机,有效地维护了公众利益。本文通过分析政府在应对暴雪灾害中的行为,提出我国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中暴露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以进一步加强我国政府的公共危机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6.
基层应急管理工作体系是基层政权建设和基层国家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处在应对社会风险及自然风险的最前沿。只有健全完善、灵敏有效,才能够在第一时间直接感知危机并向上级迅速传达危机信息,在第一时间迅速传发来自上级的应急指令甚或依法依情率先直接反作用于任何突发的当前危机,包括直接组织现场群众和有关力量率先进行应急行动;  相似文献   

7.
公共危机管理和政府责任——以SARS疫情治理为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基于对SARS疫情的认识 ,本文重新规定了公共危机的特点 ,探讨了公共危机管理主体即中国各级政府处理SARS疫情的不同应对措施和不同后果 ,比较了政府应对这同一场公共危机的3个个案 ,评估了在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中的政府责任 ,提出了一个公共危机管理和政府责任过程模型 ,最后对提升中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提出了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面临重大危机与灾难时,企业领导者应该避免各自为战的个人英雄主义的误区,迅速与其他社会机构社会组织密切合作、协同作战。同时,迅速拿出应对措施,很好地承担起企业作为“社会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展现自身在危机与灾难管理中的企业领导力,并可以借此提升企业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  相似文献   

9.
试论危机管理中组织学习的“双过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危机管理中的组织学习应考虑危机管理的过程和组织学习的过程,形成"双过程的危机管理组织学习模型"。基于此模型,危机管理中组织学习的方式应包括:行动学习、适应性学习和系统学习。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当前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特别是一系列与食品有关的突发性公共事件出现了非常态化的发展趋势,由此引发的危机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经济生活。如何预防和应对食品供应中出现的突发性事件及其引发的危机,进一步提高政府及广大老百姓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成为我国当前各地方部门共同关注的一个焦点。本文以2011年3月发生的食盐抢购事件为例,浅析了食品供应突发事件中政府管理的缺陷及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1.
在信患网络技术日益发达的信息社会,作为危机管理的主角,我国政府应借鉴国际危机管理的先进经验,适应电子政务发展的需要,充分利用信息化和网络通信手段,努力构建具有速度型、互动型、预警型、人性化四大特征的危机管理体制,不断加强危机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和高效化,积极运用科技的力量提高对危机事件的预见能力和救治能力。  相似文献   

12.
2008年初发生在我国南方的严重雨雪冰冻灾害给我国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尽管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各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各方密切配合,通力协作,积极采取抗救措施,组织开展抗冰救灾,力争使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较好地维护了灾区生产生活秩序和社会基本稳定,但是救灾过程中凸显出的我国在公共危机管理方面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依然值得反思。从雪灾出发,本文反思了当前政府危机管理体系的弊端和相关的原因,进而提出应对之策,从根本上改善政府公共危机应对能力,提升政府在危机状态下的行政效能,为公共利益在危机状态下的实现提供坚强保障。  相似文献   

13.
王红丽  崔晓明 《管理世界》2013,(12):133-144,188
危机管理是现代企业经济活动中的普遍现象,利益相关者(雇员、社区、顾客、社会等等)是危机管理中需要有效联合共同应对危机的群体,不仅是决定危机管理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更是导致危机管理失败的不可忽视因素。本文通过搜集并分析发生在2005~2013年间的72起危机事件样本,研究发现,首先,第一时间核心利益相关者选择也应被纳入企业危机的反应策略之一,因为第一时间核心利益相关者选择对危机管理成败影响显著;第二,第一时间核心利益相关者选择错误相对于选择正确,更易导致危机管理的失败;第三,事后修正对危机失败结果的扭转很小,因而对危机管理成败的影响相对微弱。这为危机管理注入并提供了新的研究内容和研究视角,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危机管理需要在未来研究中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4.
在信息网络技术日益发达的信息社会,作为危机管理的主角,我国政府应借鉴国际危机管理的先进经验,适应电子政务发展的需要,充分利用信息化和网络通信手段,努力构建具有速度型、互动型、预警型、人性化四大特征的危机管理体制,不断加强危机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和高效化,积极运用科技的力量提高对危机事件的预见能力和救活能力.  相似文献   

15.
市场经济的成熟使企业面临着更为激烈的竞争环境,全球化的强大力量将更多的组织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各种不确定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组织如何在这样一个复杂而高风险的现实中生存和发展.逐渐成为了管理理论研究的关注点和组织实践操作的“试验场”.对于成功进行危机管理的组织而言,危机不仅仅意味着困难和考验,更是自身发现不足、推行变革、走向卓越的良机,这就要求组织的管理者应当具备某种能力与特质,从而才能带领组织顺利地化解危机.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正面临着公共危机事件种类多、频率高、复合性强、损失巨大的挑战。我国的危机管理具有公共危机意识淡薄,对公共危机的基本特征认识不够,公共危机管理机制落后,危机中信息流通不畅等特点。为了提高对突发性事件的应对能力,本文提出了增强危机意识,完善危机管理的预警机制、反应机制以及恢复重建机制,并且广泛调动社会资源,应对突发性事件,实现危机管理的创新。  相似文献   

17.
在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也在不断增多,这些风险都会导致企业危机事件的发生。为了应对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风险和危机,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并做好风险和危机管理,这样才能保证企业长期健康的发展。本文主要探讨内部控制和企业危机管理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内部控制和企业危机管理整合之间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中的不确定因素及出现风险的可能性日渐增加,公共危机时有发生。领导者处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共管理的前沿阵地,直面危机,会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精神负担和各种情绪困扰。笔者拟结合公共危机的特点和发生发展周期,探讨公共危机中领导者心理压力的来源、心理压力管理和情绪应对的策略,旨在将压力转化为动力,以促进领导者身心和谐健康,提高工作绩效。  相似文献   

19.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危机,迅速蔓延全球,对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究其根源,还是资本主义制度和在新的经济形势下金融监管不力的合力共同造成的。我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在经济日益全球化,金融市场相互开放、相互关联中当然也不能幸免。然而我们从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中能得到哪些有益的启示呢?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资本主义的本质没有改变。我们在改革开放的同时,更应坚持独立自主,防止外部经济对我国经济的影响。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结合国内的发展及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经验教训,科学发展观不仅是我们应对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应对之策,也是我国经济、社会长期健康发展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20.
环境力量如何渗透到组织内部影响组织形态是组织理论研究的一个基本话题。本文通过案例方法,以处于战略转型中的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总结其从工程建设阶段到运营管理阶段所处环境的变化、组织目标以及组织形态的演变。研究发现,组织目标作为组织边界上链接环境与组织的机制,是整合组织内外部力量和要求并赋予组织主体性的关键要素;在追求目标实现的过程中,结构安排与文化控制塑造了组织形态。环境影响组织的力量并非是单一纯粹的,而是社会性、经济性和技术性力量的混合甚至是变异;同时,环境力量是在与组织内部动机、需求的共同作用下影响组织目标的。对此过程的深层剖析发现,环境变化引致组织任务继而组织权力格局的变化,而把握权力的群体因为对组织产出和结果的控制而控制了组织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